难民建游乐场:李小标:历史的启迪未来的昭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6:41
李小标:历史的启迪未来的昭示 http://www.gmw.cn 2011-08-23 10:07:1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送给好友 更多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回顾了我们党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强调了本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我体会,有这样几个关键词需要认真理解和把握。

  一、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民者如水,君者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一条规律,那就是谁能始终站在人民的这一边,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谁就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反之,就有可能失去政权。翻开历史书卷,我们可以发现“其兴也浡,其亡也忽”的“历史兴亡周期律”一直困扰着历代执政者。中国近代史已然昭示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在理论渊源、实践依据、政策制定还是执政目标上,我们党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坚持以人为本。《尚书》记载:“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从“为人民服务”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无一不彰显了党始终注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揭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他强调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需要,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

  坚持改善民生。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推进。胡锦涛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比较而言,美国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医疗保险的问题,到2009年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连续9年增加,已占总人口的16.7%,而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到“十一五”末时人口覆盖面达到96.3%;我国正在努力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兴建城镇居民基本保障房3000万套……。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才能为最广大人民提供更多、更好、更切实的公共服务。

  坚持凝聚民心。荀子曾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历史铁律。马克思曾把小农比喻成土豆,是不能凝聚起来的马铃薯,而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团结凝聚广大工农群众,形成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政治局面。众所周知,正是因为有百万群众推小米,我们才能用步枪赢得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正是因为有“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的号召,我们才能带领四万万人民建立新中国。同样,增强党的凝聚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首要任务也在于争取民心,强化人民对党的信任。90年来的实践证明,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倾听呼声、关心疾苦、反映愿望,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是党凝聚人心、赢得民心的不二法门。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二、制度

  我们提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要提倡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制度越完善,政治越文明,社会越和谐。一套合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能够有效地保障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是因为在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有力地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了个人的民主权利,又能充分凝聚群众的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一方面,这一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极大发展;另一方面,这一制度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正如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今天说要实现“和平崛起”、要实现“民族复兴”,最根本的优势就是制度优势。

  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建国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用动态的、进步的思维,在实践中不断“纠错”、调适、完善这套制度,不断实现具体体制机制的“升级换代”,使其具有强大的现实适应性。实践证明,这套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制度,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模式”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预言: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中国的经济模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短短的30几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政治模式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力量,集中力量做出了汶川救灾重建、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一系列令西方世界难以想象的大事。中国的政党模式既充分体现了政治民主、政治参与,又保障了政治稳定和降低了政治成本……。在西方各国纷纷陷入“制度困境”的时候,“中国模式”“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模式”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西方世界多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自信与自负,映证了所谓“历史已经终结”、西方“普世价值”和“现代性”等论调的苍白,同时也预示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光辉前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或许,比起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让西方列强更为“不安”和深感“威胁”的,是这种制度内含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对他们赖以立国、久已习惯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震撼和冲击。掩卷长思,我们的祖先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贡献了“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那么,当代共产党人正在建设的伟大事业是不是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划时代贡献呢?!
三、人才

  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孙中山则言:“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可见,无论是治国安邦、治学育人还是治企经商,人才永远是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纵观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选拔、培养、运用好人才,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种资源中居于主导、决定地位。因此,在实践中,党和国家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努力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真正做到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上,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才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最活跃部分。“地质之父”李四光、“导弹之父”钱学森、“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背后蕴含的是一项项推进人类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科技创新。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历史上,当然也包括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都是由掌握了丰富实践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实现的。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构成诸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反之,脱离人的因素来谈论生产力、科技创新,就变得毫无意义和根本不可能。

  人才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只有先进、先行、走在前列,才能有资格称之为先锋队。所以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党的成员,还是其所团结凝聚与之共同奋斗的社会力量,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政治行为等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如果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就必须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吸纳人才、凝聚、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四、创新

  创新是人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法宝”。江泽民曾高瞻远瞩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胡锦涛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索的过程。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坚若磐石,我们的伟大事业才会欣欣向荣。

  坚持实践创新。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而这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来源于实践。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历史进程中,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做出了三件动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实践素材。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火热的实践创新也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

  加强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新突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新揭示,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90年来,我们党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为我们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锐意进取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我们党9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什么时候能立足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事业就要蓬勃兴旺;反之,就要遭受失败和挫折。

  重视科技创新。自从“文艺复兴”时期破除宗教神学的封杀之后,科学技术便一直扮演改变人类命运的“阿拉丁神灯”。几乎每一次科学发明与创新都被视为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了世界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层出不穷的新发明、新创造推动人类文明滚滚向前。因此,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坚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

  推进制度创新。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创造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新型社会制度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进行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旧制度的不适应性、制度的稀缺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制度不适应或基本不适应经济基础时,就要对制度进行变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以便释放最大的生产力。对此,胡锦涛在讲话中郑重提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五、青年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时代的镜子,他们绝大多数渴于求知、渴于探索,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曾满怀深情地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回顾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青年一直是中国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抗日救亡运动等革命活动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改革发展的生力军。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从党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进而取得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青年是中国革命的先觉者。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是中国必须直面的客观现实。为了自强自救,中国青年奔走呼号,师夷之长技,尝试维新改良,组织革命社团,发动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青年始终站在救亡运动和反对独裁统治的潮头。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青年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此,毛泽东在总结青年的革命性时指出:“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或多或少地有了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富于政治感觉,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辛亥革命前的留学生运动,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运动,就是显明的例证。”我们党的创始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立志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可以说,一部中国革命史,记载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前仆后继、接力前进的足迹和鲜血。

  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人满怀豪情迈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途。青年充满活力,国家就生机盎然;青年不断创新创造,社会就持续稳定发展。长期以来,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的实践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各条战线都逐渐成为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其数量之多、积极性之高、影响力之大,使任何地方和部门的工作离开他们,都将寸步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相继涌现了雷锋、张海迪、许海峰、李向群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典型。

  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培养青年才能开创未来。正是因为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我们党才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回首人类历史长河,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和几代共产党人接力形成的中国道路不过是人类文明史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为此,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以青春的我们建设“青春的事业”,这不仅是一份先辈们的循循嘱托,更是一份无可旁贷的历史责任,一份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

[上一篇] 周强:把无私奉献当作共产党人的最大幸福

返回频道首页>>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李贝 ]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相关内容

·铁路工期禁随意压缩是对人民群众安全负责的态度( 2011-08-05 17:09:22)
·卫生部:做好灾难事故救援准备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2011-08-02 20:19:30)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把公安工作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011-07-21 17:01:32)
·孟建柱: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011-07-21 10:28:16)
·“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监管”( 2011-07-20 09: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