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开水能喝吗:常棣与唐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05:25

常棣与唐棣

《诗·小雅》有一篇《常棣》,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说此篇是召穆公所作。诗里面有一种植物,叫常棣的,因为它的花很茂盛,如兄弟相聚;又因棣音近悌,后世成为兄弟友爱的象征。这里面的常棣、脊鸰、阋墙、好合、鼓瑟琴、宜室宜家等词汇仍然在今天普遍使用。 有兴趣看更多故事的可以看《常棣与鶺鴒》。

《诗·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咏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注解:华:花。鄂:花萼。不:花丕。韡韡(wěi):炜炜,光明状。
威:畏。裒(póu):聚集。
脊令:鸟名。也写成鶺鴒,或脊鸰,又名雝(yōng)渠。英文名wagtail。头黑额白,背黑腹白,尾长,住水边。况:发语词。一说益,增加。
兄弟阋(xì)于墙:兄弟相争于内。阋,恨也。务:侮。烝(zhēng):美好。戎(róng):争吵。
生:语气词。
傧:陈设。饫(yù):饫,家宴。孺:相亲。
翕(xī):合;聚。
帑(nú):孥,儿女。亶(dǎn):实在,诚然,信然。

唐棣之华,最先是诗经里的一首,是说周庄王四年嫁姐妹共姬于齐襄公的儿子(后之桓公)之事。

《诗·召南·何彼襛》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解:襛(nóng):浓密,茂盛。
曷(hé):何。肃:庄严。雝(yōng):雍,雍容。

顺便说,网上看到有些对这诗解释是说周王子娶齐女,浑然斗大"王姬"两个字不知道看到哪里去了。几乎是胡说八道加说教的文章,也堂而皇之挂在儒学网上。历史上对于该王姬到底是谁有很多争论,比如郑玄《毛诗笺》解说这首诗:"武王女,文王孙,适齐侯之子。" 一些图省事的人索性就和稀泥:"平王、齐侯,指谁无定说"。--事实上《春秋左氏传》在鲁庄公元年,也就是周庄王四年,齐襄公五年,写道:"单伯送王姬。"后面又有"筑王姬之馆於外",再后面还有"王姬归於齐"。杜预注解道:"王将嫁女於齐,命鲁为主。庄公在谅暗,虑齐侯当亲迎,不忍便以礼接於庙,故筑舍於外。"鲁庄公十一年《春秋》又说"王姬归於齐",及"齐侯来逆共姬"(逆:迎接),这时候的齐候是齐桓公了。周庄王正是周平王的孙子,那么诗中出嫁的王姬就是他的妹妹或姐姐,齐候之子是齐襄公的儿子齐桓公。

同时期孔老夫子孔丘先生说了一段话:

《论语·子罕》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解:偏:翩。反:翻。室:只是。

这段话的唐棣四句,有说是逸《诗》,也可能孔子学生所作的诗。其实这段话是励志的,意思是"Action! 别总找理由了!" 《子罕》篇和前面的《何彼浓》一起给出了唐棣这种植物的形象:花很茂密,花瓣在风里翩翻。

《小雅》中的《常棣》,后世往往写成"棠棣",旧时的门阀最喜欢用的一个对联就是"瑞日芝兰光甲第,春风棠棣振家声"。至于《何彼襛》和《论语》中的唐棣,有好多学者都认为也是棠棣,例如《说文》段注:"诗常棣,论语唐棣,实一物也。" 在网上查了一些日本花草网站,他们的唐棣、棠棣、庭梅、庭樱都是同一种花,拉丁文名是Prunus japonica。

常棣是不是等于唐棣?公元18世纪日本冈元凤写的《毛诗品物图考》里是这样说的:

唐棣之华 《传》:"唐棣,栘也。"《集传》:"似白杨。"《名物疏》:"唐棣、常棣是二种。《尔雅》云:‘唐棣,栘。‘《本草》谓之扶栘。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自是杨类,虽得棣名而实非棣也。" 注解:《名物疏》,指《六家诗名物疏》,明冯复京撰。

观点很明确,是不是。最近很拜服日本人的情报能力,因为最近看到一份日本人写的情报,做了很多工作,得出了很多详细得让我们吃惊的结论,甚至还评价了我们的一些同事......冈元凤的意思就是常棣不是唐棣,唐棣是栘,一种像白杨树的植物。 那么他怎么能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我们得考查一番。首先是上面提到的《尔雅·释木》的说法:"唐棣,栘;常棣,棣。"郭璞注云:"白栘。似白杨。江东呼『夫栘』。" 《诗》云:"何彼穠矣,唐棣之华。"毛云:"唐棣,栘也。"对「常棣,棣」的解释,郭璞是:「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所指即今天的郁李。--并且有图释。

 

从图中可以看出,唐棣是乔木而常棣是一种灌木。《尔雅》的说法总结如下

唐棣=栘=白栘=夫栘
常棣=棣=郁李

邢昺疏引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这样说唐棣的:"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 对棠棣的说法是:"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小,子如樱桃,正白。今官园种之。又有赤棣树,亦似白棣,叶如刺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自关西天水、陇西多有之。"  

总结一下陆玑的看法:
唐棣=奥李=雀梅=车下李=郁李
常棣=白棣 或 赤棣=夫移

《齐民要术》对这郭璞说和陆玑说这两个不同的看法有评论:

「棣」有「唐棣」和「常棣」(均始见於《诗经》)。古人对这二者的说法,纷纭交杂。一说以为常棣即是郁李,唐棣是枎栘(如《尔雅》郭注及李时珍等);一说以唐棣为郁李,而常棣是另一种(如陆玑等。《植物名实图考》也说唐棣是郁李);又一说以二者同为郁李一类(如段玉裁等)。李时珍并指斥陆玑等以唐棣为郁李是错的(《本草纲目》卷三五「枎栘」)。《尔雅?释木》:「常棣,棣」,这裏引《广雅》单名「棣」作为郁李的异名,是以常棣当郁李。

 

《艺文类聚》卷八九「夫栘」引有《礼记疏》一条,是:"夫移,一名薁李,一名爵梅,一名车下李,一名郁。"按郁就是郁,郁李。郭璞说唐棣是夫栘,陆玑说唐棣是郁李,这条直指夫栘为郁李,将郭璞和陆玑二说等同起来了。《艺文类聚》又引有《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的诗句,下面有双行小注,没有说明是谁的注,文作:「薁,夫栘也。音郁。」直指「薁」也是夫栘,而且从「音郁」看来,也是指郁李,与「郁」同物,和一般对《七月》这句的解释以「郁」为郁李,而以「薁」为蘡薁不同。说明古人对於唐棣、 常棣和郁、薁的解释,也就是对蔷薇科的扶栘和郁李以及葡萄科的蘡薁的说法很混乱。...明清以后,渐趋统一(虽然也有例外),即「棠棣」、「常棣」、「郁」都是郁李,「唐棣」是枎栘,「薁」是蘡薁。

《齐民要术》的最后一句话可以在清代多隆阿的《毛诗多识》 里找到例证:

夫《尔雅》唐棣、常棣分释。诗皆有之:唐棣之华曰礼,常棣之华曰韡。木既不同,华又各别,显属二物。许君以栘为棠棣,唐、棠同音,字异义同。段氏以赤华者为唐棣,白华者为常棣,皆郁李之类。郁李,即今沤李,小太白华,从未见有赤华者。即以偏反言华,而郁李花不甚大,蒂短依枝,偏反何有?偏反一作翩翻,字皆从羽。杨花赤穗,正似羽形。《易》曰枯杨生华,杨自为有华之木也。陆玑《诗疏》、王象晋《羣芳谱》俱以唐棣为郁李,是以常棣当唐棣,皆属谬误。段氏注《说文》并唐棣、常棣为一物,则谓郁李之类似二物,犹非郁李,乃是类郁李者,尤属鹘突。严粲诗缉以唐棣为薁李,又以为蘡薁。以木为草,将古圣制字之义亦不可凭矣。尚得与言考据乎?


看样子争论下来,《尔雅》派的理由更充分一些,以下我都从《尔雅》的说法,以唐棣为扶栘,常棣为郁李。那么扶栘和郁李都是什么模样的呢?中药里有一味药叫做"扶栘木皮",来源是"蔷薇科植物唐棣的树皮"。里面对 唐棣树的说明有以下字眼

乔木。
高可达15米,直径约70厘米。
总状花序长6~10厘米,有花10余朵;具有长梗;萼绿色,钟状,先端5裂而外曲,平滑无毛;花瓣白色,狭长;雄蕊10余枚,花丝短小,不及瓣长1/2,药黄褐色,花粉白色;雌蕊1枚,子房10室,每室1胚珠。
果实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果梗长,上端留有柱头痕迹。

花有长梗,还真是有翩翻的资本呢。果实是蓝黑色,这一点也满奇特的。唐棣,又名榶棣,属于蔷薇科(Rosaceae) 的唐棣( 扶栘) 属(Amelanchier. arborea) ,本属共有25种,分布于北温带,大部产北美,我国有唐棣A. sinica(Schneid.)Chun等2种,常见于湖北西部的疏林中。


郁李的果实也是中药,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商品郁李仁有两个品种,第一个品种为"小郁李仁",植物用名有英梅、雀梅、白棣,干燥种仁长5~8mm,中部直径3~5mm;第二个品种为"大郁李仁",植物用名有山樱桃、长柄扁桃,干燥种仁长6~10mm,中部直径5~7mm,以上两品种都做为郁李仁入药。其主要功效为利水下气、破血消肿、润燥通便。

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异名Cerasus japonica)别名六月樱。蔷薇(Rosaceae)科李(Prunus)属。落叶灌木,高1.5米左右,干皮褐色,老枝有剥裂;小枝纤细而柔软;冬芽极小,紫褐色,互生而密集,常为1-3个芽并生,一般两侧为花芽,中间为叶芽、、单叶互生,卵形,长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花单生或2-3朵簇生,呈深粉红色、水红色或近白色,花于3-4月先叶开放,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深红色,6月成熟。郁李原产我国南方,性喜阳,树体健壮,耐寒、耐热、耐旱、耐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