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身份百度网盘:马红漫:“富二代”为何会不被信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40:09

                       马红漫:“富二代”为何会不被信任?

2011年08月23日08:15南方网马红漫我要评论(17) 字号:T|T

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深受“郭美美事件”搅扰的慈善系统,最近又因另一位年轻女子而“撞了一下腰”。迅速蹿红网络的24岁女孩卢星宇,已高居中非希望基金会主席兼秘书长之职,操盘的资金规模达数亿元之多。面对大量关于慈善腐败及其企业经营方式的质疑,卢星宇回应称,公众对于“富二代”的不信任使自己成为公众的泄愤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公众对于“富二代”的质疑绝不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社会标签。在当下阶层间提升机制失效的语境下,卢星宇事件实际上引发的是关于中国社会公平创富机制的深刻思考。其中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富一代”的财富来源究竟是否合理合法,二是创富机制如何才能够更公平,即无论出身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富裕起来。

富则兼济天下,一直受到国人传统文化的推崇。但时至今日,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富人的诞生颇具争议性,且中国慈善事业频频被爆暗箱操作,以至于富人慈善行为鲜有受到广为赞誉。客观而言,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监管不到位、行政力量参与过多,导致体制漏洞成为一些人暴富的机会。最典型的案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煤炭、钢铁等资源稀缺品所采取的价格双轨制,让部分消息灵通人士得以占据国家资源快速暴富。这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致富捷径,不仅无法被后人复制,而且可能会因一时不慎而满盘皆输。此前曾在《胡润百富榜》中上榜的富豪们,甚至被称为富豪“杀猪榜”。恰因此,中国富豪们的致富之路很多经不起认真推敲拷问。如今,随着“富二代”的长大成人,财富传承方式及产生的效应就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按照一般逻辑看,富人后代从事慈善被视为回馈社会的一个良好渠道。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慈善事业的管理框架尚未厘清、透明度有待实质性提高,甚至被一些人利用为腐败藏污之所。恰因此,当80后卢星宇以掌管20亿重资“成功人士”的姿态站在公众面前之时,舆论对于这笔巨资的来源及其身居高位的公平性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试想,单红包收入就可以攒到百万级的年轻人究竟能有多少呢?从这个角度讲,卢星宇对自己捐款的解释倒像是一种“拼爹”式炫富了。

事实上,社会贫富分化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毕竟社会分配不可能也不应做到绝对公平,拥有更多知识和技能的群体理应获得更高回报,否则社会将失去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在当下,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是,弥合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对立心态、建立起公平的身份互换渠道,是为社会维稳的必要举措。

其实,贫富分化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象。在联合国2010年发布的报告中,美国的贫富两极分化程度名列第二。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民调结果却显示,79%的受访者表示富人的存在很正常;15%的人认为他们羡慕富人;只有3%的人表示他们憎恶富人。显然,美国民众并没有表现出普遍的仇富心态,因为美国富人大都是凭借过人的能力与奋斗精神实现创富。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遗产税起征点比较低、税率较高,减少了代际财富传承的力度;另一方面,美国公务员的行为及待遇受到了严格的外力监督,今年7月1日白宫政府雇员的薪资被官网详细披露就是一个例证,这能够在客观上提高官商地下联手的风险。经过这些法律制度过滤之后诞生的富翁,无论是微软的盖茨还是沃尔玛公司的沃尔顿家族,大都成为民众心目中的学习楷模而非仇视对象。美国舆论界认为,通过个人奋斗,人人皆有成为富人的公平机会。

相形之下,中国各收入阶层间的流动却呈反向黏着之势,此前一直被视为改变命运的高考制度,其选拔优才、助推阶层流动的功能也日渐褪色。那些在改革开放之初成功走过高考“独木桥”的人士曾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今他们已成为中国各行业的精英。然而新千年以来,以大学扩招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产业化所催生的高学费和低就业,导致农民子弟面临着负债上学、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由此,高考对低收入群体的吸引力大为降低,以至于在2009年爆发了“84万应届毕业高中生退出高考”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家庭背景优越的年轻人,则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其结果是,各收入群体之间似乎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阻碍了阶层间角色的转化,让个人奋斗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激励。

“寒门难出贵子”与“卢美美现象”并存,正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公平兼顾不足的写真。“富二代”要想不再被公众仇视,关键就在于公平社会保障机制与发展机会,让个人能力与奋斗能够去改变生命轨迹,而不是让代际财富差距更加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