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身份 百度云:“尊重人”比“尊重人才”更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19:52:22
“尊重人”比“尊重人才”更重要
“尊重人”比“尊重人才”更重要
芍林
敝国的一些标语、口号,如不做反向解读,你很难准确把握它的真实意旨,“尊重人才”就是一例。
1975年,邓主席复出之际,第一次提到:“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彼时嗅觉灵敏的“臭老九”们,马上意识到“邓大人”如上台,会有重大变革,于是对他寄予厚望。后果不其然,邓上台后,知识分子的命运大有改观。
这是一段各式现代史教科书都在陈述的轶事,并无异议。可是仔细分析,其中大有可以深入探究之处。
同样是一堆知识分子,为何在毛主席手上是“臭老九”,人渣!要接受工农大众的改造,而在邓主席手上,就是人才,要受尊重?两个人的评判何以有天壤之别?
有人说,毛主席不尊重人才,邓主席尊重人才。这话并不尽然,且思维过于简单。毛主席不尊重人才吗?那些造导弹、核弹、卫星的,哪一个没有得到他的礼遇厚待?被视为“人渣”的,多半是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以及一部分排不上用场、或者敢于思考的的中小学教师、艺术家,毛主席说:“大学还是要办的 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个讲话甚至被谱上曲,供人传唱。一个知识分子,不研究理工科,如何为主席所使用?被视为“臭老九”,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邓主席的治国思路,异于毛主席,他不再打算舞枪弄棒,做第三世界的霸主,而是想干四个现代化。于是几乎一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一下子有了使用价值。国家面貌在很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可以说,两位主席,以他们的治国思路为准则,凡是符合的,都是人才,都是可以得到尊重的。实质而言,两位主席的“人才观”并无多大区别,一句话,是否有用是衡量人才的唯一原则——对他们有大用处,是大人才;对他们有小用处,是小人才;对他们没有用,不算人才。
接下来谈一谈如何尊重人才。
首先当然是物质待遇。包括工资提高,把人才的老婆子女工作、入学问题安排好,住大房子。如果是大人才,还要配保姆、司机、警卫,,俨然省部级气象,等等。
其次是政治待遇。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顶戴是不吝惜的,是否有参政议政的能力,那倒不要紧,如果党政副手的位置还有宽裕,让人才去坐一坐也不是不可以。有的人才坐得颇有心得,就此扶正,也所在多有。
问题症结是——“尊重人才”四个字的主语是谁?
可以肯定,不是你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给人才们提供物质和政治待遇。一句话,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尊重人才的资格。力所能及者,无非是公交车上让座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能够提供“尊重”的是哪些人呢?至少要县处级以上,且有实权的干部。如此一来,全国拥有尊重人才资格的,恐怕不到人口的1%。闹了半天,“尊重人才”四个字其实是极少部分人的专利。
鉴于人才能够获得不少物质和政治好处,大量算不上“人才”的冒充“人才”居间取利,早先比较能够清晰认定的“人才”,渐次标准模糊。又鉴于奖励资源是稀缺有限的,在内外原因导致的人员流动很困难的单位内,有权有势的官僚打压人才,独占好处,成为常见现象。
人才,从来都是一个局限性的概念。就社会层面来说,与之相对的,是文武组织、商业集团、党派。比如,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人才,不是曹魏集团的人才,曹魏集团无不欲除之而后快;徐庶本来是刘备集团的人才,被曹操设计掳去,终生不设一计,那他就算不得曹魏集团的人才;吕布是一员猛将,善于打仗,但是“三姓家奴”,算不上人才,更得不到尊重。柳传志是联想的人才,但不是中石油的人才。又比如,周恩来是我党的人才,但不是国民党的人才。这进一步落实了人才的根本特征:用。
就个体层面来说,人是一个具有丰富向度的生命体,某个方面有所长,某个方面必有所短,人文社科知识分子体力不济,有人故意把他们放在工农面前比较,以证明他们是造粪机器、人渣,而故意忽视他们的知识和洞见所长。
这种比较的逻辑基础,是党派逻辑,集团逻辑,邓主席也强调了他的前置条件:“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
这种党派逻辑、集团逻辑是否可以上升为国家逻辑呢?
在帝制时代和人民民主专政时代,是完全可以的。在这两种体制下,皇帝要打垮政敌,保住皇位,人民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从巩固皇位或强壮人民的实力出发,皇帝和人民领袖及其臣僚和战友,均有责任招贤纳士。
问题是,既然人才说白了是一件工具,那么他就一定要磨损的。譬如,一个人25岁时,是个大人才,35岁时,是个中人才,到45岁,恐怕就是个庸才,寻常人了,从“尊重人才”的角度,是否还有必要“尊重”他呢?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事情不会按照这种形式逻辑的方向发展。基于人性的复杂性,一个大人才开始享受政治待遇,同时已经开始积累政治资本,当他蜕化为一个庸才的时候,一般已经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已经转轨为党政干部,其获得的“尊重”,不会随着才能的衰减而流失——他完全已经与老官僚们一起共享荣华富贵了——有的过了头,甚至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这样的例子多得很。
因此可以说,上升为国家策略的“尊重人才”,在文革后短时间之内,势所必然,不得不然。但策略不是战略,把“尊重人才”当成长期战略,其结果,就是煽动人性弱点,把人才育成庸才。
个体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决定了每个人在这方面是人才,在另一方面是庸才。那么在具体实践中,是不是就搞成了国家尊重你的这个方面,不尊重你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尊重作为化学家的张三,而不尊重作为在公园里练太极拳的张三?
恰恰如此,我们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前段时间,上海有一个拾垃圾的老先生差点被赶下公交车就是这种这种荒唐逻辑的生动反映。假设这位老先生是位化学家,提的是允许带上公交车,但略有些异味的一些化学药品,公交车上的一对男女是否会把他轰下车去呢?肯定不会!
“尊重人才”是极少部分人的特权,但这个口号向社会发布后,很多无权无势的社会成员误以为自己也应服从这个口号,这种误会导致的后果,就是以为化学家作为人才,应受尊重,拾垃圾的是普通人、庸才,不值得尊重。换言之,整个社会用“尊重人才”遮蔽了“尊重人”。
“尊重人”,要给人自由。自由诚然不是别人施舍来的,是自己挣来的,限制自由的强制力,无非是政府国家。善意的政府国家,何须与个人对抗?“给自由”是一种良性互动。人有自由,每个人的特长得以尽量伸展,每个人都具备成才,成为人才的可能。这条路很遥远。
“尊重人”,要给人平等。平等也是个人挣来的,“给平等”也是体现良性互动。有平等,方有良性竞争,人才方能锥处囊中,脱颖而出。这条路也很遥远。
“尊重人”,要把一个人当成一个整体,视人如己,不要人为肢解——头脑有用用头脑,四肢好用用四肢,腹部肥肉多就割下来熬油。这条路更遥远。
一个社会成员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一个开放社会,是一个“尊重人”的社会,“尊重人才”显得多余,它本来就是这种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样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凭藉他的才干,获得与之大体相适应的报酬和声望。百年来,中国社会在向这样的社会曲折迈进,不过进一步退三步的情况经常发生,当有一天“尊重人”成为社会共识、法律条文、国家意志,则民族幸矣,国家幸矣。
“尊重人”——人是目的;“尊重人才”——人是工具。前者系出康德,不能透彻理解它的含义,仍然奉“尊重人才”为圭臬,走不出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