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秘宝.游旷马具: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之中国百年移民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0:21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之中国百年移民潮

(2009-07-29 10:21:14)转载 标签:

重工业基地

天灾人祸

难民

中国历史

复员退伍军人

中国百年移民潮

文化

分类: 中国历史大移民系列

中国百年移民潮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相当频繁,涉及范围很广,形成的移民数量很大,而对今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往百年间的移民潮。读者们不妨作一个自我检测:从你祖父一辈开始,你的家庭有没有迁离原来居住的地方?你的亲友中有多少人迁离了原来居住的地方?我相信,很少有人会作出完全没有的答案,因为我研究已经证明,20世纪中国的移民潮,无论是移民数量、迁移范围,还是社会影响,都是空前的。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要社会上存在着生存环境、生活水平的差异,人口就会不断向条件更好的地方流动。无论为天灾人祸所迫、纯粹为了避祸求生的生存型移民,还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发展型移民,都是这种差异的产物。中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准相差悬殊,到19世纪末还存在不少未开发的处女地,为人口的迁移和重新定居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而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方式的迅速改变、资源和人口的重新配置、人口压力、外敌入侵、天灾人祸等,都是引发移民潮的重要因素。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内地向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规模移民,在本世纪初的清朝末年达到高潮。成千上万的华北农民"闯关东","走西口",将大片空地、荒地和牧地开垦为耕地。随着居民的增加,新的行政区不断设立,190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正式建省。到1911年,迁入东北三省的移民已经有1300多万,其中以山东籍的移民为最多;迁入内蒙古的移民以山西籍为主,数量达160万;迁入外蒙古(今蒙古国)的汉人也有10万之多。民国以后移民继续迁入,但速度减慢,迁入地以黑龙江为主,移民除主要进行农业垦殖外,还从事伐木、采矿和工业生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由关内迁入的移民大幅度减少。但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东沦为战场,难民又大批涌向东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为增加后方劳动力,鼓励华北移民迁入东北,仅1942年就达到120万,出现又一次移民高潮。

俄国和日本鲸吞和宰割东北的侵略阴谋之所以没有得逞,成千万内地移民的迁入是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占据东北后,曾制定了在20年内移殖100万户日本人和朝鲜人的殖民计划,但到日本战败,仅迁入日本人二三十万和40万朝鲜人。要是东北还是像1860年前那么人烟稀少,后果就不堪设想。大量内地移民的迁入还使东北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粮仓、世界主要的大豆产地和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内地移民也迁入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边疆,但由于交通不便,政府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支持,移民的规模不大,迁入的范围也很有限。

随着上海等通商口岸的设立,现代工商业和民族工业在一些沿海城市形成和发展,吸引了大批移民。以充足的劳动力、人才和资本的为基础,新兴的大中城市迅速崛起。上海是个最典型的例子:本世纪初的人口刚超过100万,1815年猛增虽200万,1942年达到420万,1949年解放前夕更高达546万。1942年和1946年上海的外地籍人口分别占78%和85%,也就是说移民及其后裔有400余万人。还有大批外国人迁居上海,1942年外国侨民有15万,解放初还有2.8万。上海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一奇迹正是移民创造的。天津、广州、沈阳、南京、汉口、哈尔滨、大连、长春、青岛、无锡、南通等大中城市也因吸引了大批移民而迅速扩展。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城市周围的农村,也来自一些衰退中的城市和集镇,所以如西安、太原、兰州、贵阳、成都、扬州等城市都不断有人口外迁。

由于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停滞和没落,交通路线和物资集散地的改变,像沿运河的城镇、江西的四大镇等地的人口大量外迁。而新兴的工业和交通枢纽产生了一批几乎完全由移民构成的工矿城市,如唐山、井陉、焦作、萍乡、抚顺、本溪、大冶、鞍山、郑州、蚌埠、石家庄、浦口等。如蚌埠原来只是一个500户的渔村,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后移民激增,至1926年已有20万人口。

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军政人员、工人、学校师生迁往大后方,奔赴抗日根据地,大批难民流落他乡。战后绝大多数内迁人员复员乡,但一些难民在外地定居,成为移民。受自然灾害、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等天灾人祸影响,很多难民逃往城市和他乡,其中一部分也就此成为移民。

1949年前后,约100万人由大陆迁往台湾省,其中少部分又迁往国外,大多数人在台湾定居。这些移民及其后裔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与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

全国解放的过程中和解放初期,大批党政干部、驻军、复员退伍军人迁入城市和新解放区,大多数陆续在当地定居。他们的总数虽然不大,但由于迁入的时间和地点集中、担任领导或行政工作,所以对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有较大的影响,一些方面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5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吸收了大量移民,东北和大西北的重工业基地和城市也有大批移民迁入。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如水库、机场、铁路等的建设也需要当地原有人口迁离。以复员退伍军人及其家属为主的农场在北大荒、新疆和其他边远地区建立,以后还扩大到一些新开垦区和围(湖、海)垦区,吸收了大量知识青年和城市人口。这些移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边疆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某些规划不当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安置不当的后遗症也长期存在。

60年代后,除了像大庆、攀枝花等重大工业基地外,一般城市不仅不接受新的移民,还由于工厂、学校内迁,动员回乡,疏散人口,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闲散人口下乡等运动而不断外迁。大批工厂由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迁往中西部地区("大三线")和邻近的偏僻地区("小三线"),随迁的职工和家属人数相当可观。这些被迁人口中的大多数如今已经回城或迁离,但违背经济规律和强制性的人口迁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沿海和南方发达地区、大城市、新开发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附近集镇,形成了像深圳这样的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移民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已高达数百万,其中一部分实际已成为定居的移民。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移民将对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与庞大的人口总数相比,中国对海外的移民数量并不多。目前散布在海外的数千万华人和华裔,是经过数百年(主要是最近的一百多年)的迁移和繁衍积累起来的。但中国的海外移民对所在国和中国本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之大,已为世界所公认,是无法用他们的数量来衡量的。

分享

+1

阅读(108)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