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俊波靳东天涯:利比亚危机难以化解 各方“政治立场”难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10:23

利比亚危机难以化解 各方“政治立场”难统一

来源:新华网2011年05月06日12:29我来说两句 (1)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新华网罗马5月5日电 (记者王星桥 王庆钦)在利比亚冲突持续不断、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利比亚联络小组”第二次会议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但与会各方并未就政治解决利比亚危机达成共识,由此暴露出各方存在的分歧。

  尽管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强调要“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向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施加更大压力”,但从各方目前状况看,舆论对此予以质疑。

  “政治立场”难统一

  “利比亚联络小组”首次会议于4月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没有出席。这一次不同的是,克林顿不但出席会议,而且在会前还与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一道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主导会议进程。

  克林顿当天强调,意大利既是欧盟成员国,又是北约盟国,也是八国集团成员,还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因而能够在解决利比亚危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意大利的政治立场与美国和其他盟国的立场不尽相同。盟国制裁利比亚之初,意大利并不积极,甚至显得犹豫不决,但后来还是应美国要求为盟军提供了多处军事基地。随着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的进展,意大利又步法国后尘正式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

  但令人不解的是,主张制裁和干预利比亚内部事务的美国、英国及其他欧洲盟国并没有与利比亚现政权断绝关系,在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合法性的问题上也态度暧昧。用会议现场一名英国记者的话说,英国不可能同时与“两个政府”打交道。目前,在少数几个正式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为该国唯一合法代表的国家中,只有法国和意大利是西方盟国成员。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5日在罗马会议上传出消息说,丹麦、荷兰和西班牙当天正式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但这三国政府迅即否认了这一消息。因为这三国的外长都出席了这次会议,而“主席声明”指出,利比亚反对派的地位只是“合法的对话者”。 显然,各国在是否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此次会议建议从政治上向利比亚政府施加压力,包括打击利比亚非法武装和雇佣军、争取电视运营商取消利政府的电视播放权以及分化瓦解卡扎菲阵营等。但此间舆论普遍质疑这些建议的可行性。



  军事行动难推进

  罗马会议呼吁更多的盟国支持北约的军事行动,这说明多数盟国出于国内政治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军事干预利比亚仍持消极观望态度。

  目前,北约盟国仅通过空袭无法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利比亚政府军尚存还手之力,盟国对此不无忧虑。3月19日盟国开始对利实施军事打击时曾表示“无需数月,只需几周”就将结束战斗。然而几周过去,利比亚乱局更甚。尽管北约秘书长在罗马会议上表示要继续推进军事行动,但他并不能如某些盟国要求的那样提供一个结束战事的时间表。

  同时,战火持续燃烧也令多方忧虑,特别是与利比亚邻近的非洲国家。以观察员身份与会的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5日在发言中说,由于利比亚危机,非盟成员国正承受着最为严重的风险,其中主要风险就是今后可能从利比亚流向其他非洲国家的非法武器和恐怖主义渗透。他指出,使用武力解决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结果,须立即停火并达成和平的政治解决方案。

  经济支持难兑现

  罗马会议强调要对利比亚政府实施更加强大的经济压力,建议阻止卡扎菲政权出口石油或进口石油产品用于非人道主义目的等。会议还考虑解冻约60亿美元利比亚政府资产用于支持反对派。但舆论认为,要落实这一措施涉及大量法律问题,而且可能迟迟无法兑现。

  会议“主席声明”还表示,要给利比亚反对派急需的“短期财政支持”,并赞成启用4月在多哈会议上建立的“临时财政机制”,呼吁有关各方为反对派筹款。声明对科威特向反对派捐出1.8亿美元表示欢迎。

  但利比亚反对派代表5日在罗马表示,他们需要20亿至30亿美元才能继续与政府军对抗,1.8亿美元无异于杯水车薪。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西方外交官对新华社记者说,对于会议的捐款建议,响应者寥寥。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马德在会议结束后对记者说:“我不希望今天的会议只成为仪式。”

  看来,解决利比亚危机的路途尚远。

  作者:王星桥 王庆钦

谁能为利比亚战争泥潭埋单?

来源:新京报2011年04月17日03:19我来说两句 (2)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说明,军事打击可能会很快取得胜利,但摆平部落之间的斗争却是更严峻的考验。

  利比亚战争已经爆发近一个月。何时结束,目前还似乎看不到尽头。这大大出乎战争发起国的预料,特别是法国,原本希望一番轰炸之后,卡扎菲便很快倒台,战争迅速结束。但现在来看,无论卡扎菲是否下台,短时期内利比亚不仅难以看到和平的曙光,反而有陷入战争泥潭之势。

  利比亚陷入战争泥潭,看似意外,实属必然。这次空袭利比亚,美国一反常态,拒绝当带头大哥,不仅很快将指挥权移交北约,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美国做出如此决策,也是迫不得已。如果牵头利比亚战争,再加上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烂摊子,美国就等于同时在打三场战争。二战以来,美国的军事战略最多是同时应对“两场半战争”,而且至今还未体验过成功的“喜悦”。面临大选的奥巴马当然不愿卷入利比亚。

  法国这次充当带头老大,原因很复杂,既有石油利益的现实考虑,也有重建“大法兰西”的迷梦作怪,还有萨科齐想史上留名的雄心。但萨科齐显然判断错了形势。法国原本认为只要北约联合采取军事行动,卡扎菲根本不可能抵抗太久,战争将很快结束。出乎意料的是,战争开始后,不仅美国消极怠工,其他国家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从目前来看,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毋庸置疑,单从军事层面来说,卡扎菲肯定不是法国的对手,但卡扎菲却拥有其他方面的资源。利比亚国内形势复杂,至今仍然是一个传统的部落国家,部落之间关系盘根错节,且流动性和摇摆性很大,其政治格局的变化无法用现代政治语言解读。卡扎菲之所以能长期执政,就在于他成功摆平了部落之间的利益争斗,并获得了重要部落的支持。

  从利比亚国内形势来说,卡扎菲同反对派斗争的背后是不同部落之间的斗争。从反对派阵营来看,除了在反对卡扎菲这一点上能够找到共识外,目前并无明显的共同利益。在联军持续打击下,卡扎菲也许会下台,但部落之间的斗争却将继续存在。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说明,军事打击可能会很快取得胜利,但摆平部落之间的斗争却是更严峻的考验。美国至今未能取得成功,法国能吗?前景并不乐观。如果不能,利比亚必将陷入战争泥潭,法国能够承受这样的结果吗?恐怕更不能。未来的法国恐将为今天的仓促决策付出更多代价。鲁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