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教育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6:00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2011年8月19日《云南日报》读书版,作者赵长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秘书长。《传统与变革的抉择》一书是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云南省招生考试院院长、云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华山最近所著新书。

谈创新潜力 论教育公平 悟人生价值观

            —读朱华山院长《传统与变革的抉择》随感                        赵长兴
   前些天机缘凑巧,手头获得一本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朱华山院长新近付梓的著作《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多年在法国工作、生活的经历以及对云南教育的关心,让我静下心来,认真地阅读全文。阅读此书,让我与作者进行了时空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反思。在中国受教育的记忆和在法国工作的机遇,让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与作者的许多看法产生共鸣。我认为,此书不仅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提供了一个了解法国教育的窗口,还以深入探究的方式为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
  •谈创新潜力
  创新力,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句两句难以说清的问题。书中多处陈述了“自由”思想对于法国教育的深刻影响,并以具体的事实为基础,表述了“自由”思想对于“大一统”教育格局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学生创新潜力养成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侧重记忆的教育是不是会减少自由思辨的空间?这些问题让我想起16世纪法国哲学家蒙太奇的名言“充满知识的脑袋,不如智慧的脑袋”。中央集权管理机制下的法国教育非常强调公平,不论是幼儿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全国都坚持统一的办学标准,但法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整齐划一的流水线型教育模式。记得十几年前,我曾有幸拜访了法国教育部的一位官员,他简单形象地道出了法国教育的真谛:“我们的教育是,如果我们培养10个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10个不同脑袋的人,而不是具有同样脑袋的学生”。
  的确,法国的教育体制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法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中充满了“自由”的氛围,让教育者能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想象力,调整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潜力,从而为法国的现代化发展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家。
  •论教育公平
  此书用墨较多的另一个法国教育思想就是“平等”,平等对于法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早在19世纪,法国政府就立足于“平等”的国家意识为积极发展公立学校进行立法。书中以简洁的文笔描述了法国政府如何将平等的哲学思想渗透入教育的各个层面,令人对平等产生了深层次的认识。
  当然,也不能说有了制度保障的法国教育在公平问题上已至完美之境。法国政府关于教育公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政策和制度为屏障避免了实施过程中任何不平等的违规做法。但是,其教育平等的背后也隐藏着制度的缺陷:一是教育导向的不明确。学校教育不看重学生的勤奋,更多看重学生的“天赋”;二是校外教育的不均衡。下午放学后,出生于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或者在学校娱乐中心无目的地傻玩,或者回家自己打游戏。而家境较好的孩子却悄悄地进入英语、数学、艺术、运动等私立学校“吃小灶”,这种“下午四点半现象”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被分层,在平等制度中形成学生群体的分化。这是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改革过程中应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悟人生价值观
  人生的轨迹不应该是趋同,而应该是多样化。此书肯定了“博爱”思想对于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并以详细的论述,向读者介绍了以证书为媒介的法国职业教育特征,多样化、立交型、灵活性的法国职业教育机制,以及能力与学历并重的教育价值观念。的确,德洛尔的“21世纪教育报告”道出了教育的目的: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阅读中,我不禁发问: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效地疏导了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全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的做法是不是需要有所改观?我们的新闻媒体是不是不恰当地、过多地渲染了贫困家庭孩子“中状元”的个别现象和高学历改变命运的单一教条?社会舆论导向能不能脱离“炫富”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职业教育的瓶颈是什么?难道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幸福就比接受综合性教育的毕业生差吗?如何让老百姓真正明白幸福指数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幸福又是什么?
  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民众拥有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一个社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打破应试教育的“紧箍咒”,才能疏解创造力的欠缺和职业教育的滞呆,才能推进社会的繁荣,提升人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