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复读学校:旅行的33个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25:21

毕淑敏:旅行的33个理由

 

毕淑敏:旅行的33个理由,有简版和全文。全文很长,但毕淑敏老师文笔流畅,读起来很轻快。远方有故事,背起行囊去流浪。

毕淑敏:旅行的33个理由 (简版)

1、远方有故事。

2、旅游是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发自己的荷尔蒙。

3、旅游是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

4、旅游是为了看不同的文化。

5、旅游能使人脱离凡俗。

6、旅游可以让人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

7、旅游是人在意志空间的行走,通过这样的意志行走,扩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围,最后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

8、旅游是为了心灵的释放。

9、旅游是为了追寻某种在社会里已经遗失的东西。

10、旅游是为了忘掉自己是谁。

11、为了跟三两好友共同度过一段美丽的时光。

12、旅游是圆儿时的一个梦想。

13、为了花掉一张特价机票。

14、为了购物。

15、为了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

16、为了看遍世间奇事奇景。

17、为了花掉到期的年假。

18、为了和心爱的人二人世界。

19、为了艳遇。

20、在路上,已经变成一种生活形态。

21、为了找打一个更容易让灵魂安住,更像家的地方,有一天回去养老。

22、为了可以有借口懒洋洋的坐在有阳台的躺椅上发呆。

23、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听到脉搏的跳动,知道自己还活着。

24、为了改变命运。

25、为了踏遍世界每个角落。

26、有时候是不为了什么,就是想去走一走。

27、旅行是一种学习。

28、旅游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29、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了地方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

30、迁徙乃人之本能。

31、旅游是为了获取吹嘘的资本。

32、旅游是为了购买各国各地的特产送人。

33、死在远方。

毕淑敏:旅行的33个理由 (全文)

旅行不管远近,是需要理由的。

旅行最普遍的理由——远方有故事。

小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瞪大了眼睛,随着颤抖的声音,幼稚的脑,被故事勾引着,插上翅膀,飞向远方。在我们懵懂的小心眼里,第一次产生了惆怅。为什么好玩的事请都发生在远方?有趣的人,都生活在很久之前?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是为了留有更多发挥想象和虚构的空间。如果说这事就发生在前两年,地点就是离咱家2 里远的邻村,所有的光环,都被嗑咬的跑风撒气了。从幼年时代,就对远方充满了期待。如果我们没能满足愿望,总会觉得那原因是自己走的还不够远。就算把整个世界都走了一圈,你还会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这可是一个没边没沿的空间,你渺小的生涯,穷尽永世也走不到头……

第二个原因,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发自己的荷尔蒙。认真讲起来,这句话的前半段——看不同的景物,是我做问询他人的时候,常常听到的话。这句话的后半段,却从来没有人讲过,是我狗尾续貂加上去的。那些说看不同景物的人,说完了前半截话,就没有下文了。看景物干什么呢?总不能呆呆地看完就完了,什么也不曾留下吧?然后呢?我问。

没有然后。看完了,就回家了。

再然后呢?我穷追不舍。

再然后?被问到的人轻轻重复着,好像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终于,他回答:在家里呆上一段时间,就烦了,厌倦了。浑身的血液又开始激荡起来,蠢蠢欲动。这时候,我知道,又该出发了。我就会再次走出家门,去看不同的风景。

我停止了追问,估摸着是问不出什么新鲜东西了。看完了新的风景,他又回家了,过一段,再次出发。循环论证以至无穷。

于是我把这句话补足——看不同的风景,激发自己的荷尔蒙。

远方是魔术师。你在熟悉的地方,很少能发生新奇的思索。尽管有很多人说,他们的发现是在床上昏睡的时候,半梦半醒中灵感来拜访,但我还是顽固地认为,那些想法的胚胎,还是来自走动的步伐、驰骋的飞马,腾云驾雾的机器等等快速移动的时刻。这时你的身体在变化,却又不需要太费力(走得不要太快,如果气喘吁吁,自然没希望遐想),最有利于荷尔蒙的分泌,分泌出来又无需补充到身体的肌肉里发动兴奋,那就只有兴奋大脑了。大的思考需要大的舞台,大的背景。旅行会逼着我们看名山大川,看万米高空上的雄阔景致,看奔涌不息的大海……这都将强有力地刺激我们的思维。

在我们的身体里,栖息着一个奇怪的悖论。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身体里寄居着一个我们不认识、不能控制的陌生人,它大模大样地反客为主,操控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它不高兴了,我们就会生病。它昏聩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敌我不分,乱杀乱砍自己人。它擅离职守,就无法识别入侵的毒菌和伤害,反倒认敌为友,养虎为患,酿出大祸。它若是一发脾气开始捣乱,要命啊,人干脆就崩溃,出现各种致死的问题。反过来说,它若是勤勤恳恳坚守岗位,人就可以颐养天年万事顺遂……这就是荷尔蒙内分泌系统。它包括但并不仅仅指性腺的分泌。

古往今来,我们对自己躯壳内的这位霸主,急不得恼不得,匍匐听命。你束手无策,只有听从它有时聪慧有时奸佞的安排。最糟糕的就是,你会被它稀里糊涂地要了命。一位罹患抑郁症的人说,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儿,就是要和突如其来涌上心头的自杀念头做斗争。不知道这种念头是从身体里的哪儿生出来的,但它毫无疑问来自我的身体里,最深的部分,我所不了解的部分。它很阴险地躲在一个角落里,冷不防地冲出来,有时是半夜,有时是大中午的。它不怕黑,也不怕风和阳光,它自有自己行动的规律,是一个魔鬼。它要置我于死地。为了不被它杀死,我在通往晾台和窗户的路上,放置了很多障碍物,比如沙发水盆一摞摞的旧书……搬动起来费劲费功夫。这样在它在命令我去死的时候,我不得不搬走这些杂物,才能到达窗户和晾台上,这需要时间,而时间有可能让我清醒。你知道,窗户和晾台,是抑郁症病人最方便谋杀自己的地方,它们是断头台。你记住,只要听到有人坠楼,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心里的魔鬼所谋杀。你想啊,哪怕什么凶器都没有,我们还有地心引力,还有重力,还有加速度,它们加在一起,就可以很方便地杀死我们。它来自我身体里的荷尔蒙,它是一个妖怪……

当年轻人给我讲上述话的时候,我全身直起鸡皮疙瘩。正是繁花似锦春天,芬芳馥郁。你不要被春天的脉脉含情所欺骗,春天是最容易自杀的季节。他说。

荷尔蒙当然不是妖怪,可它确实有妖性。当它发生紊乱的时候,是可以置我们于死地的。

科学家和医学家们认为,抑郁症就是体内的荷尔蒙的平衡受到了破坏。原本让我们感知快乐的荷尔蒙,消极怠工分泌稀少。而让我们深感忧郁的荷尔蒙,被加班加点地制造出来,大行其道。

怎么办呢?

科学家们开出的方子五花八门。计有:吃某些食物,可能让人比较容易兴奋。或者是参加运动,强迫自己的快乐荷尔蒙加速分泌。用药物调整人体内的荷尔蒙比例,期望它快快回归正轨……

这些想法和方法都是不错的,但不要忘记,人体是一部非常精妙复杂的体系,人类对机体内环境的调整和控制,迄今为止,远远没有成功。再加上人体的千差百异,有的人用这个方法初见成效,有的人就置若罔闻,一如既往地病着,甚至命归黄泉。

旅行会让你到一个和现实的生活有很大反差的地方,这样你的五官和所有的神经末梢就开动起来,古老的生存法则就开始运作。你看到新的景物,听到新的声音,闻到不同的气味,连空气的冷暖都是不同的,机体就紧急动员起来,不再像破抹布萎靡不振。遇到了台风这样极端的气象条件,挑战就更剧烈了。还有你说的那种抢着吃饭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感觉对很多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饥饿在生理上古老动力作用是很有激情的,就会调动起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积极工作,而不是先前的一潭死水一团散沙。欧洲不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首选之地,是因为他们那里的抑郁症本身发病率就比较高,各方面的条件都太舒适也太优越了。如果说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某些地方,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声冲锋号的话,欧洲有点像温柔的慢板和小夜曲。这就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要到荒野中露宿、攀绝壁爬高山。在沙漠中徒步……想用这种返朴归真的方式,重新调动起生命的激情。

第三个理由,有不少朋友告诉我,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到处走,是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特别是各地的特产小吃。一个爱吃的人和一个不爱吃的人,旅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不爱吃当地的特色食物,你就起码浪费了50%以上的旅游资源。更有人说,如果你不爱吃当地土产,你看到的风景,就是不真实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理解是,水,首先是喝的水。如果你不能无论走到哪里,都只喝同一个牌子的矿泉水,或者干脆只喝蒸馏水,诚然是干净,没有病菌,但也没有了生机。养一方人的这个”养”字,说的就是那个地方所产的五谷杂粮,包括那里烹饪这些五谷杂粮的方式。记得在大西洋边开车旅行,路过一个小镇,我看到有个小超市,就招呼停车。

大家张望了一下四周说:”普通的小镇,有什么好看的?刚才路过天体浴场,你都没说要下来看看。”

我说,”你们别忘了我是学医出身,人的天体,我以前看得多了。这一次,我是要看看鱼和虾的天体。”

透过超市的玻璃,新鲜的海产音容宛在。我赶紧把昂首挺胸的大虾和银光闪闪的鱼,各装了一袋。

车上人见我拎回腥了吧唧直往下滴答海水的塑料袋,忙问:”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我说:”煮着吃啊?”

大家纳闷:”谁给你做啊?”

我说:”自己!”

大家说:”你什么炊具也没有,什么调料也没有,如何烹制呢?”

我说:”这我自有办法,到时候你们等着吃白灼虾和鲜美鱼汤吧。”

晚上到了宾馆,我拿出自己的开水壶。鲜虾洗干净,把滚烫的水浇上去,虾子们就争先恐后地红了脸和身子,用盐一蘸,那是相当美味。至于鱼,更好办了,洗干净,丢到开水壶里,一会功夫浓郁的鲜气就飘荡起来。宾馆是中央空调,吓得我马上关了自家空调的按钮。生怕鲜味被空调抽了去,在所有的客房蔓延,惹人惊愕。鱼熟后,我裁开一袋方便面,把其中的调料袋撕了,将麻辣料撒在里面,红扑扑的水煮鱼就大功告成。颤颤巍巍把其中一部分送给同行朋友,收到的评价自是赞不绝口。

唯一的不便之处,是在那以后的几天内,每次煮开水,壶内都有浓郁的鱼腥气。嗨,那些可怜的鱼儿精魂不散。

旅游的第四个理由,就是看不同的文化。

第五个理由,有朋友说旅游能使人脱离凡俗,估计要实现这个意图可能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世界上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子,能让一个人脱离凡俗。况且凡俗自有凡俗的魅力。不必把凡俗想的那样不堪,我们本来就是凡俗中人,天天想着与众不同的人,实有自恋之嫌。

第六个理由,旅游可以让人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

表面上看,是很有道理的。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像两支颀长而执拗的臂膀,合围,包裹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组成了近似铁环的一个圈子,我们在这个固定的圈子里活动,在固定的时间遇到一些固定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窠臼。有人说,我的工作让我每天遇到的是不同的人。比如医生遇到的是不同的病人,推销员遇到不同的主顾,交通警察遇到的不同的违章司机……是的,这些相遇之人表面上看起来,年龄悬殊男女各异,背景也不同……可是他们骨子里仍是极为相似。所有的病人都渴望康复,伴以愁眉苦脸。所有的主顾都拒绝推销,同时捂紧自己的钱包。所有的违章都是明知故犯并且有自己的理由……这种不同中的相同,是让我们疲倦的根本原因。更不用说如果你是生产线的熟练工,那种刻板和单调,从卓别林时代就生生不息。富士通的N连跳,这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跳脱窠臼固然没有错,但你跳脱之后干什么呢?是永远地自由,再也不会回到窠臼中去,还是从一个窠臼跳到另外一个窠臼中呢?这个问题,有点像”娜拉出走以后又怎样了呢?”其实世界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窠臼组成的,要想靠着旅游的十日百日突破窠臼,近乎沙上建塔。而且这个塔,这个沙,都不便宜。旅游回来,你怎么打发日子呢?积攒钱,期望着下一个旅行?长久以往,整个生活被旅游所控制,你就成了”旅游瘾”,变成了被旅游绑架的人质。

不过我能理解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身不由己。他们的机体已经被一种特殊的模式所控制,只有在旅游中才能释放出大量的荷尔蒙,他们喜欢这种感觉,他们不能在平凡的日子中甘之若饴。

训练自己的荷尔蒙,让它不仅在旅游的时候高涨,也能在普通的日子里找到分泌的支点。也就是说,无论在窠臼以内还是窠臼以外,都有快乐幸福的理由。

第七,有人说,旅游是人在意志空间的行走,通过这样的意志行走,就扩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围,最后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我觉得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是有联系的,这就是”行万里路”的出发点,也是”见多识广”的行为基础。但是,简单地划出等式,认为”走得路多,就一定见识多”,未免太机械了。这就如同吃的盐多就一定经验丰富一样,经不起推敲。

第八,有人说,是为了心情的释放。

第二十九,有一位朋友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我不喜欢这句话。活着,多么美好,为什么要腻呢?生命如此宝贵和短暂,每一寸光阴都细细地爬着,日子一小勺一小勺饮着,还不够品尝呢,哪里会腻?就算自己活腻了,凭什么说别人也活腻了?

第三十,迁徙乃人之本能。

很有趣的说法,估计来自远古时代的习惯。那时候,原始人在一地呆的时间长了,附近的柴禾干草都打来烧了火,吃的果子也都摘完了。一天能走回来的路程半径中,能打到的野兽也变得比较稀少和狡猾了。更大型的动物嗅到了这里有人类的气息,也许某日会来袭击……刀耕火种的结果,造成土地贫瘠……只有搬家,到其它的地方去某生存。也许能寻到更肥美的土地。人是不安分的。也许我们都是那些喜爱迁徙的人后代。死死守在原地的原始居民,估计死伤比例太大,后代基因就没有遗传下来吧?当你没有任何想得出来的理由,只是一味想游走的时刻,不妨想想这个理由。它近乎一种本能,但你可以抵抗,就像人们可以节制食欲和性欲一样。

第三十一,当一个朋友对我说,他旅游的理由是获取吹嘘之资本时,我们都同时笑了。我笑他的坦诚,他笑自己的小算盘亮在了光天化日下。

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旅游动机就是如此。只是我们通常不说,因为害羞,觉得不冠冕堂皇。旅游为什么值得吹嘘呢?因为旅游者需要有钱和有闲。人们为什么认为有钱有闲值得羡慕呢?因为这是比较高一点的层次的人,才可以享受到的。吹嘘旅游如同吹嘘钱财,不值得尊敬。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索性把一张张钱币贴在墙上,顶礼膜拜就是了。如果你想旅游,就一个人悄悄出发。你可以分享,却不必炫耀。

第三十二,一个女孩对我说,她喜爱旅游的原因,是可以购买各国各地的特产送人。早年间,是送一个杭州的丝巾或是景德镇的瓷碗。现在就升级了,女子肩头的俏丽,要送土尔其波西米亚风格的大披肩。摆件,就要捷克的水晶花瓶了。

我说:”这样的旅游如牛负重,是不是太辛苦了?”

她说:”是啊。简直就是运输大队长,因为行李超重,被罚过不少钱呢。不过,回来分送礼物的时候,看到亲朋们吃惊的眼神和如花的笑脸,真是很开心呢!”

我收敛起了笑容说:”你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开心呢?我开不开心,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她很吃惊,说:”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我。难道,让自己的亲朋好友开心,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吗?”

我说:”当然不对了。”

她大惊失色道,”难道,我们要让别人都不喜欢,才是应该的吗?”

我说:”你问得很好。我们没有必要要对所有人的喜欢或是不喜欢负责。他爱喜欢不喜欢,那是他的事儿,和我们无关。我们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必讨好任何人。”

这姑娘沉思了很久,迟疑地说:”我有权力不给他们带礼物?”

我说:”谁在哪里规定了我们必须要给别人礼物?”

她想了一会儿,笑道:”是啊,从没有这样的规定啊!可我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我说:”问问你自己呀!”

第三十三,死在远方。

我不止听一个人这样说过。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幽默,一笑了之。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位名人说,他希望自己死在途中。朋友们过了很久,才会得知他已经死在了欧洲的某个小镇,或是哪一座山上……

我觉得这种想法,有深深的忧郁感和不确定性。抱有这种旅行目的人,完全是病态。且不说这种寻死的旅游,带有凄怆和危险,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一个人的死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就算你一瞪眼睛死了,身后的事情再也不管不顾了,但别人会为你不停地忙活啊。想想看,在欧洲某个平静的小镇,突然发现一具外国人的尸体,这就要惊动警察局,外交部……然后还要寻找你的家人,判断你是自杀是他杀还是自然死亡。至于你的尸体是在何时何地被何人所发现,更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了。也许是一个小孩子在游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大惊失色,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被有关调查人员要求重复发现时的情形,这对那个小孩子来说,必是抹杀不掉的恶性刺激,也许终生铭记。如果是一位成年人发现了你的尸体,或许会好一些。但将心比心,谁愿意在一片祥和安宁的环境中,突然看见一具腐尸啊?所以,我奉劝那位预谋死在人家小镇的人,多一点慈悲,让那个小镇继续享有安宁。让那些可能发现你尸体的人,远离这种境遇。

还是死在自己的国家吧,还是死在医院吧。还是死在亲人们的簇拥中吧。这不单是对自己慈悲,也是对他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