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缸:2011年的优秀文章选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3:44
人生规划和GTD——“知”、“得”与“合”
一、何为修
人生是一个不断认清自我,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即: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借用徐公子胜治的话:知来处去处,得来处去处,合来处去处。为修。(出自《神游》)。
先个人重点解读一下里面的关键词:(来处去处不解释了)知、得、合。知便是知道,合就是结合。得是什么呢?思考了一下,还没想清楚,姑且算是内心真正的认同吧(因为知道和认同不同)。
这里的认同,是对自己的彻底认识,无论好坏。因此,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比如伴随着内心的痛苦,因为你不但要知道,而且要认同并承认自己有很多缺点。因为你不是无所谓,因为你是在追求个人的成长,你看到自己如此多的缺点,必然会痛苦的,否则就是不够深刻。(读《少有人走的路》感悟)
整句话合起来就是:知道自己的来处去处,接受自己的来处去处,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用行动)。这就是修炼。
对我而言,我通过人生规划“知”和“得”来处去处,借助GTD系统“合”来处去处。
二、知来处去处,得来处去处
如何“知”、“得”?通过人生规划。
1、通过目标,看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对人生的规划也就是为人生设立目标。
1953年哈佛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结果影响的调查,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哈佛大学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5年前 25年后
3%有 清晰而且长远的目标的人 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 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上层,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达成,成为行业专业人士,有很好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等
60% 目标模糊的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层或下层,尽管能够安稳地生活,但是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27% 没有目标的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得十分不如意,不断抱怨社会和他人,经常失业,家庭也不幸福。
这说明目标对人的成功很重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作用?
这是因为目标有以下作用:
它给人以明确的方向感,使人充分了解自己每个行为的目的。 它让人清晰地评估自己的行为,进而正面检讨自己的行为。 它让人从忙乱中转移到自己的工作重点上。 它让人更关注结果,产生持久的动力。 它能激发出人的潜能。
(案例出自《小强升职记》,觉得很合适,便拿来用了,再次荐书。)
2、超越目标,规划不仅仅是目标
百度百科曰: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本人对目标与计划的理解是,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站立的高度不同,视野的开阔度不同。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目标,一般都是短期的。而规划,一般时间跨度都是中长期,因此很自然地,不同的时间跨度要求我们用不同的视野来考虑问题。
但目标与规划更是一脉相承的,短期的目标应该服从中长期的规划。否则,就是南辕北辙了。规划也失去了意义。
人生规划,重点在于高度的变化。
3、六个高度
对于工作和人生的规划,戴维·艾伦提出了“六个高度”的概念。它们分别是:

原则(五万米):
这是最高的高度,这是个人自身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的。
举例就是:生命意义探索、个体价值澄清、使命寻求、人格特质等。
需要思考的是:我是谁?我的人生应该是怎样的? 愿景(四万米):
中长期(3-5年)规划。 目标(三万米):
比愿景更细化,一年以上计划。 责任范围(两万米):
工作上的角色,如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等,生活中的角色,家庭、个人财务、 精神层面。于是便有任务要执行,以拉近现实和期望的距离。 任务(一万米):
需要一个行动以上才能完成的事情。 下一步行动(跑道):
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六个高度,就是帮助我们“知”和“得”来处去处的工具。(而帮助我们“合”的GTD系统稍后再探讨。)具体而言,原则(五万米)就是要我们知道自己的来处去处。既是对现实中自我出身的追溯与未来发展的思考,更是在心灵上的一种哲学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原则的五万米高度,让我们看到我们最终的去处——按照计划,将会走到哪?
定下了这六个高度还没完,还有很重要的注意事项。
4、检视
苏格拉底说:“没有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规划完,计划完之后,重在去执行与检查执行的情况,也就是检视。正如规划有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高度也有不同的检视周期。下面是twhsi的心得:
下一步行动:也就是跑道管理,每日检视。 任务:10,000ft,每周检视。 责任范围:20,000ft,每月检视。 目标:30,000ft,每季检视。 愿景:40,000ft,每年检视。 原则:50,000ft,人生有大的转折点时检视。
好了,人生规划就这样。划出了道路,重在要去走。规划是“道”,下面是帮助我们执行的“术”——GTD系统。
三、合来处去处
如何“合”来处去处?过去已成历史,现在正在进行,未来已有规划。靠什么来连接现在与未来?行动!然而,现代生活,大家总是抱怨事情太多,以至迷失了方向。人的惰性,更是让前路艰难重重。有了地图,还需要工具。GTD系统,正是帮助我们奔向理想未来的越野车!
1、什么是GTD?
GTD即Getting Things Done,中文直译就是“把事搞定”。来自于David Allen 戴维·艾伦的一本畅销书《Getting Things Done》,国内的中文翻译本叫《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David Allen将GTD总结成为一种将繁重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方式变成无压力高效的时间管理系统。
2、如何GTD
目的是提高效率,方法是一时一事、对时对事,工具是清单系统。(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是高效的保证。“多任务”的坏处可见我之前的一篇唠叨文:从心猿说到多任务)
GTD的清单系统不同于普通的待办事项清单,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GTD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两个部分:收集篮、待办事项。
为什么是两个部分,而不是一个待办事项就完事了呢?这就涉及到GTD的一个理念:当事情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时,马上去做。
于是,流程便是这样的:收集要做的事,放进收集篮。完成后检查收集篮里面的项目,如果事情是两分钟内可以搞定,就搞定它,如果不行就把事情放入待办事项清单。
这样就保证了头脑中不会充斥着很多事。清空了头脑,达到一时一事。而通过其他清空,让非两分钟项目可以在适合的时间完成,达到对时对事。

3、建立自己的GTD系统
对GTD有了简单的理解后,让我们来建立自己GTD系统。GTD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比如“便利贴女孩(先生)”、“邮件狂热”、“交际花(草)”和“掌柜的”这几种人的GTD系统肯定不同。现在介绍的是“3+1”清单系统,比较大众化,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行调整。
“3+1”清单系统如下:

如上图,此“3”指的是“将来某清时/也许清单”、“待办事项清单”和“项目清单”三个清单。而“1”则是收集篮。以下是详细介绍:
收集篮
收集篮顾名思义就是收集我们的想法的地方。可以收集什么?可以收集平时生活中迸发的灵感,以便实施。对于这个清单,我们要做到的是每日清空。
经过我们对收集篮里面项目的思考(也就是孵化),那些事项要被赶出收集篮,那么它们将何去何从?有3个归属。
将来某时/也许清单
这里面的事项都不是可以在短期内实行的,或许未来也不会去做的一些事。(如果长时间不去做,就删掉)因此一般而言,这里放的都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
待办事项清单
不言而喻,放在里面的事都是要去做的事。这里的事属于重要不紧急的事,但要好好安排一个时间去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的事要是能执行的,也就是说属于“下一步行动”的事,如“查收电子邮件”,而“制定新产品销售策略”就不是了。
项目清单
其实这个清单也算是待办事项清单,只不过,这里的事依然重要,却更不紧急。因此,这里面的清单还需孵化,把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下一步行动”。上面提到的“制定新产品销售策略”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分解为:“针对产品做市场调研”、“调查同类产品的销售策略”等的子项目,然后子项目再分解出具体的“下一步行动”。
注:重要与紧急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四象限法则”。重要与否的判断标准:是否符合人生规划,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生规划。
4、配合GTD的技巧、工具
仅有上面的理论还不够,下面要补充一下很有用的技巧和工具:四象限法则和日程表。
四象限法则
所谓“四象限法则”,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Stephen R. Covey)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方面的不同程度进行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而且不紧急。

这个法则很多人都知道,但没有用好。其实上文已经涉及到这个法则了。现在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知道的是,最重要的两个象限是第一和第二。这是一个思维陷阱。我们已经很清楚地标明了这两个象限属于重要,但还是有人没把重心放到这里。他们往往忽略的是第二象限,这是他们误以为紧急就是重要的。其实,如果第二象限没处理好,那些事情很容易就进入第一现象,成为了既重要又紧急了,这就令人焦头烂额了。不过这可以通过在平时重视第二象限来避免。
配合GTD系统,第一象限的事不进入收集篮和清单,马上去做。第二象限的事,应该进入项目清单。第三象限的事,先检查能否委托他人,如果不行只有自己去做。第四象限的事,用调剂生活,可做可不做,切不可沉迷。
补充一点,遇到紧急的事要中断当前工作时,一定要保存当前工作的进度,如马上记下思路等。
日程表
这里的日程表,特指是手机等电子工具,可以自动提醒的日程表。对于日程表,本人认为可以结合待办事项清单,用来安排第二、第三象限和一些特定需要在特定时间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不是太紧急,首先有了给我们安排的基础。第三象限的事,还有种情况就是委托了别人去做后,要定一个时间去检查效果。
对于GTD初学者,在还没养成经常检查清单的习惯前,设置好日程表是很必要的。
5、具体实现方法
这个网上太多了,不过无非都是两种:纸笔和电子。
纸笔
纸和笔最大的优点就是随心所欲。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这八个字是我的理解。纸和笔的配合,一切思绪都无所遁逃,没有记不下的,只有想不到的。顺便反对一下一个不好的倾向,GTD目的是为了高效,纸和笔是为了随心,不要盲目跟风买所谓的高级的很贵的GTD专用本子和笔。最好用的本子应该是根据自己要求,DIY的。
电子
电子主要是电脑和手机。电脑只适合全天几乎都坐在电脑前的人如白领。但电脑上的软件也是功能最强大。手机就适合每天在几个不同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如学生。手机无论什么配置,只要能够输入就可以。当然,智能机是首选。随着手机和云技术的发展,用手机来进行随时随地的GTD越来越流行。
四、是为修
本来还想以自己的情况作为案例,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但在写的时候,发现还很不成熟,便不发了,以免误导。
快要写完这篇长文了,我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我更多地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是很幼稚,还有很多东西不清楚,而知道了的片毛又无法很好地融会贯通。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人生规划与GTD浅薄的见解了,对于这两者,我的结合还不好,革命尚未成果,小弟还需继续努力。我将继续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实践研究。
个人的成长,永远也不够。不断提升方为正道,这样生命也更有意义。
是为修。
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你会休息吗?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呢?当睡了十几个小时起来仍然觉得疲累;当花了不少钱去旅游散心却没有增加生活的激情;出去K歌和逛游乐园完并没有使自己更开心。
休息应该是使你摆脱疲劳、放松神经、使你重新精力充沛。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听起来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着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所以,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效率”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分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好的休息。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别种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最后,学会享受你的无聊。我们知道在忙碌的工作学习后进入假期,过上几天就会觉得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无所事事,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生活中我们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活得好累,冠冕堂皇的说压力来自外界,但我觉得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看看那些静静躺在海滩休假的人们,我们应该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或许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更难得。因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态、长远的眼光,要先接受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你才会真正的享受它。它绝不是一种颓废,它是一种休整、一种积蓄,它会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可我们由于功利的原因,早已将这一说法忘记。于是我们忙碌,我们努力,于是也就害怕无聊、害怕无事可做,甚至会因为闲暇而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上)
本文转贴来自:中国青年报 董月玲 张开平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 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四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四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把事情做到更好
我们究竟为什么不开心?(下)
本文转贴来自:中国青年报 董月玲 张开平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把事情做到更好
男人二十岁后应该学会的习惯
个人提升 October 4th, 2010
一个男人,他应该有修养和抱负。想想,整天关注娱乐版的男人,你指望它有什么成就么?整天玩游戏的男人,整体打麻将的男人,你指望它有什么成就么?
一、拥有自信和风度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心经营自己,它体现在自己的思想与涵养上。自信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品质,自信的男人就像一只在暴风雨中战斗的海鸥,无论暴风雨多么猛烈也依旧无所畏惧。一个自信的男人,总是能够感染别人,无论这些人是朋友还是敌人。要使别人对你有信心,就必须要先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男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一个有风度的男人就像一片大海,不拒点滴,又包容江河。有风度使男人得到更多的青睐,不争眼前才能够放眼世界,给予别人才能够受益无穷。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心如大海的男人,肚中不知能撑多少船!风度偏偏让男人看上去潇洒万千。
二、养成看书和写作的习惯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开始要走入社会了,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一个有知识的男人一定是常看书的,一个有智慧的男人一定是常写作的。无论自己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看看书,写写文章。因为这样做能够改变一个男人的思想与行为。一个男人要改变自己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一本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它能够帮助你走好自己的路。读书的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写作的时光是最能启迪智慧。
喜欢看书和写作的男人,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好的心态。因为知识与智慧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但喜欢看书和写作的男人却能做到执著追求。追求是一个男人的思想,也是一个男人的行动,永不放弃地追求,无时不刻的在激励男人去战斗。在这种战斗中,使一个男人能够经历风雨的洗礼,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读书使男人变得的冷静,写作使男人变得成熟。
三、要试着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如何去面对生活。现在的人都开始变得浮躁,不懂什么才是“真心”地去生活。 “真”,就是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要骗自己,也不要骗别人。“真”,就是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善”,自然是善良的意思了。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的生活。“善”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不要为难别人,不要挖苦别人,不要侮辱别人,就是善良的行为。有时你的一点点善意就能结出一个善果,使你的生活因此而变得幸福。
哲人说,“生活中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也的确是如此。不要总在惦记着自己的不幸,这样做只能使你生活的更加不幸。你觉得“不幸”是因为你无法乐观的面对生活,生活总是充满着希望的。只要你常常抬抬头,看看阳光,你就能感受到温暖。在温暖中乐观地去追美好的人生,你自然能够发现美。
四、与有思想的人交朋友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开始有目的性地去选择朋友了。社会中的人脉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朋友圈子将对你的人生起着很大的影响。男人要广交朋友,多交诤友,不交损友。所谓诤友就是那些对你有帮助的朋友,而这些人往往自身也很优秀。多交诤友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但真正的诤友也不易结交,因为这种朋友需要你付出极大的真诚,发自内心的真诚。
有思想的朋友,他很清楚你有没有把他当作朋友。如果你只是在利用他,他在心中是不会把你当作朋友来看待的。交朋友有时并没有什么目的性,你只是觉得这个人很有思想,值得你与之相交。但往往就是这些有思想的朋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他的手。朋友,是一个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的之一。一个男人要想使自己像一人真正的男人那样活着,就一定要广交朋友,多交诤友。
五、必须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要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不良的习惯是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也是养成。培养自己拥有良好的习惯,就是在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身上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那就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了。这些不良的习惯会阻碍你人生的发展,生活会因此而失去不少光彩,事业也会因此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你到现在还爱睡懒觉,那么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永远也不会照到你的笑脸上。如果你到现在还总是拖拖拉拉的,那么你将永远也无法站在冠军的位置上。如果你到现在还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工作,那么你的前途只能是一片暗淡无光的灰色。我相信没有哪一个男人想要灰色的人生,所有的男人都期望自己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人生。所以为了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要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六、学会忍耐与宽容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忍耐与宽容。在社会中常有许多你无法接受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你又不得不接受时,这就需要你的忍耐。忍耐别人其实也是在宽容别人,一个能够宽容别人的男人会显得很大度。成功的男人往往也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男人。耐得住寂寞的男人从不甘寂寞,男人的忍耐是为了更好的爆发。对那些说我们是傻瓜的人,说一句“我就是傻瓜”,使他们不知所措吧!对于那些无故指责我们的人,不要与他们争论,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变的愤怒。与其去伤害别人,不如去宽容别人,宽容是治疗他人伤口最好的灵丹圣药。
七、保持良好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态是验钞机。男人要想获取更多的财富就要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男人要想长久的做首富就要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饮食,经常锻练,充足的睡眠,是健康身体的保证。不要患得患失,勤奋拼搏,让心态决定一切。
你可以不用天天去晨跑,其实那也不会占用你多长的时间,需要的只是恒心和毅力。但你一定要时常去运动一下你的身体,散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做会使你充满力量。你在冬天可以不用冷水洗澡,其实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也曾坚持过一个冬天。但你在冬天一定要经常用冷水洗洗脸,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感冒,还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可以失败,你永远要保持一种求胜的心态,战胜自己你就没有敌人。
八、时刻保持你的微笑,让礼貌成为你的名片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要时刻保持你的微笑。笑脸迎人,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所有的人都愿意与善良的人打交道。不要把苦闷写在你的脸上,这样只会使别人远离你。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通过你是否微笑着与他打招呼来判断。而这种判断对你在人家心中的印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这细节往往就反应在你是不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有礼貌的人,知道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因为你的礼貌与关心,而给你走向成功的机会。 男人的名片是微笑与礼貌,它是男人成就事业的通行证。
九、追求一个自己真正爱的女人,你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慢慢地就会极渴望爱情。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千万不压抑自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一个男人最傻最可爱的时候就是当他爱上了一个女人的时候。当你爱上一个女人却不知道她会不会爱上你的时候,你一定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向他表白。至于他是选择接受还选择拒绝那就要看你们之间的缘份和你的努力了。男人一定要明白,女人最渴望的一定是一个深爱着她的男人。
爱情这种事不能强求,男人一定要明白。千万不要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就让你的友情轻易的失去,能与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成为朋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爱情之所以神圣不可侵犯,是因为它是人最心甘情愿的选择,它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所以男人一定要尊重你爱着的那个女人的选择,相信她的选择是为了她自己的幸福而做出的决定。只要你曾经追求一个自己真正爱的女人,那么你一辈子也不会后悔。
十、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一切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一定要为了自己的事业去努力拼搏。男人最重要的就是事业,没有事业的男人不能算作真正的男人。男人的事业不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有所成就,能使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事业心强的男人,也是一个求胜心与责任心同样强的男人。求胜心强的男人,从不甘平庸。责任心强的男人,从不惧困难。 男人因自己成功的事业而变得高大,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作为一个男人,就要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一切。要想成功你必须付出,而付出就意味你要失去一些东西。如果你不想为事业付出任何代价,那么你只能失去更多的东西,而且最后还一无所获。
十一、爱情跟事业是可以共同拥有的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应该努力做到爱情跟事业的双丰收。人们常说一个男人如果选择了爱情就会失去事业,如果选择了事业就得不到爱情。其实爱情和事业本就是两回事,爱得轰轰烈烈的男人,一点也不会妨碍其获得成功的事业。一个有爱情滋润的男人一定比一个不知爱情是什么味道的男人更成熟,更有魅力,更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二十几岁的男人们,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偏激的人所说的话。就像人们常说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太偏激了。婚姻与爱情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些“柴米油盐”,可以说婚姻才是一种完整的爱情,之前的爱情只是处在一种恋爱的阶段。也只有通过婚姻才能使男人和女人彻底的认识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相互理解,相互 鼓励,相互支持。在生活上彼此帮助,在事业上彼此帮助,让爱情跟事业可以双丰收。
十二、学会勇敢一些,去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要学会勇敢一些,用自己的肩膀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孝顺父母是一个男人责任,疼爱妻儿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成就事业也是一个男人的责任。
十三、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必须做到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别人之所以放弃你,那就因为你已经先放弃了自己。相信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没有哪个人会放弃你或者说没有哪个人能放弃你。相信自己是一个男人战胜一切的力量之源,不相信自己的男人没有成功的理由,因为他的一脚已经跨到了失败的坟墓中。
有一句广告语,这样说“相信自己,力量在心中”。还有一句广告语,这样说“我能”。只要每个人能够做到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行。
把事情做到更好
面试前需考虑的25个问题
个人提升 April 8th, 2010
我曾经在The Simple Dollar上提到自己过去曾组织了大量面试工作。虽然我招聘的通常是技术类职位,但实际问到的问题(因此是有实际价值的)都是无关技术的。一个好的面试问题能使应聘者的本性显露出来——诚实,可信,反应敏锐等等。
长期以来,我收集了一些自己在面试中总会用到的问题,这里整理出25个最有价值的,附带一两个把每个问题回答好的技巧或怎么会把它弄糟的案例。希望这个总结能为面试官和应聘者提供一些有洞见的参考,若你能轻而易举回答所有问题,面试就不必担心了。最后,我将给出一份核对清单作为“家庭作业”给每个即将面临重要面试的应聘者。
首先,愚蠢地回答愚蠢的问题。
工作面试中有许多问题非常愚蠢,而且都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不可能得到一个诚实的答案,而且多数时候只会招致一些例如“我是工作狂!”的虚伪回答。面试官问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都是“应该”被问的,但他们通常不会从中得到任何有效信息。“你认为自己成功吗?”,答案总是肯定的;“你具有团队精神吗?”答案也总是肯定的;“你打算在这儿工作多久?”答案总是长期;“工作和薪水何者更重要?”,答案总是工作比薪水更重要。
识别一个无聊的问题很简单——你是不是能很容易地给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之而又无关痛痒的答案?如果是的,别为这问题费神,把精力放在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上。
1. 介绍你自己
这个问题基本是为了让应聘者放松,同时也给我自己判断他们谈吐的机会。这是一个在一切面试中都需要准备的问题,所以你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走进面试室前在头脑中对这个问题要有个清晰的答案。“最佳”答案要能使你充分展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以使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列出自己的四五项最大特点,用三十秒陈述出来。
2. 谈谈你对我们的了解
这个问题直接考察了面试者是否做了准备功课。一个能讲出公司大量信息的面试者也许是出乎意料的,但连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的人多数会被淘汰——那不是我们要的人。换言之,面试前,了解你将应聘的那个机构。
3. 什么使你区别于其他应聘者
面试官通常基于简历已经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这是你真正自我推销的时候。多数面试官都会坐在一旁看你把自己推销得如何。偶尔惊喜是好的,但也可能显得狡猾——如果某些内容应该在简历上出现,却为什么未出现?你该知道自己简历的精华何在,然后将它们列出。
4. 描述你应聘的职位
这也是一道“作业”题,但通过应聘者当场给出的见解也能掌握一些信息。最佳准备是阅读职位描述并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复述出来,以便在面试时流利应答。
5. 为何对此职位感兴趣
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些像一个小把戏,因为这是对第二个问题(你对公司的了解)以及第四个问题(描述你应聘的职位)的回问。这样问是因为它有助于判断:人们是轻率作答(像是“因为我就是合适人选”),还是考虑之后诚恳作答。对这个问题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程述式的答案——大致上,只要给出一些这个公司和职位吸引你的理由以及它们为何吸引你。
6. 这个职位的哪一方面使你感到最不适
多数人认为这个问题会涉及淘汰,但通常它并非如此。这其实是个诚实问题。没有人会对某项工作的每个方面都满意——这不是我们的天性。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同事?公司规模太大?太小?诚实在此很重要——我希望听到一个感到不适的诚恳理由(尤其是真正从对公司的观察中得来),而不是一句没有任何不适的陈词滥调。好的回答可以是“我从未在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工作过”,或“在协作文化上我听说了一些奇怪的方面”、或“在起步阶段工作使我感到紧张”等。
7. 上一份工作中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8. 上一份工作中你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通常可以组成一组,但重要的是后者。最好的应聘者应该承认自己有过过失(他们诚实而敢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了教训,这是一项无比重要的美德。
9. 说说你先前最好的上司 10. 说说你先前最糟的上司
这两个问题能直接试探出面试者适合于何种管理风格以及会如何管理他人。假设我就职于一个管理松散而需要自我驱动的机构,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听到的回答是“最佳”老板是万事不插手的,或者“最糟”老板是事事盯紧的。相反,若我在等级森严的机构,我希望听到的恰恰相反——“最佳”老板提供有强度的引导和交流,或“最糟”老板是让应聘者无所适从的。最佳办法是尽可能诚实应答——面试官会对协作文化有很好的认识,坦率地说,如果你侥幸进入了一家公司而并不匹配那里的文化,适应和取得成功将会很艰难。这些问题也可以以“你倾向于何种管理模式”的方式提问。
其他技巧:突出论及所有老板的优点,绝不要把面试变成一场针对任何人的批判会。最糟的老板会有一些小毛病而且都是处于对你的期望而不是有人格缺陷。面试中抱怨别人只会使你自己显得恶劣,所以别上当了。
11. 说说你曾遇到的最困难的项目
面试官通常不真正关注项目具体是什么,其实质是看看你是否经历过真正的困难并如何克服它。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并不是最大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将失败方面转化为成功的方面。
12. 对这个领域的未来趋势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对一些领域有用——技术类或领导岗位——对其他一些则没用。这个问题有用没用在你应聘的特定工作类型中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用,答案的准备很简单——只要花上半小时阅读相关领域的一些博客文章你就能汲取所需信息。
13. 去年中是否在与这项工作有关要求方面学到了新的东西/提升了自己
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的问题,多少人就是想不出答案。最佳应对方式其实就是总是花一些时间以任何方式提升自己的技能。写写开源代码、实践一下当主持人、上上课等,如果你每年都投入经历提升自己,不但会有一份漂亮的简历,当然这个问题也就不算什么了。
14. 说说你梦想中的职业
绝不要说这项工作,绝不要说另一项具体的工作。这两种回答都实在糟糕——前者树起了警旗而后者说明你无心恋战。回答应该紧贴一些具体的特质——讲讲你梦想中工作的一些方面。可以的话其中一些应该契合你要应聘的单位,但不要完全契合是最好的。
15. 之前工作中遇到过严重冲突吗?它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需要诚实,同时需意识到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包含两方面。它同样可能会让那些不厚道的人开始抱怨前任雇主,以至于给面试官留下坏印象。最好的回答方式通常包括描述事实,但同时注意事件的两方面,而且你从中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6. 从上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
虽然列出一些技术上的技能,尤其如果你的工作是很技术性的,那很好,但涉及一些非技术性内容很重要。“在多数时候单独工作后,我学到了怎样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像这样的回答就很好。任何工作中都可以学到些什么,面试官期待你能从上一份工作中学到些什么以助于你胜任新的工作。
17. 上份工作为何离职
多数时候,这是在考察一个稳定的性格。强有力且具体的回答,无论具体理由如何都是好的。“我想继续前进” 不算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裁员是个好理由,同样寻找一些特殊的新挑战也是好理由(但想要接受的挑战得要有特点)。在此,应该淡化对前任工作的具体描述,因为这样会很容易陷入对之前职位的抱怨之中。
18. 对上个工作岗位提一个可行的建议
虽然答案会很大程度上牵涉到上任工作的特殊性质,但其实那些特殊性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确实给出了建议并使它富有成果,最好再加上一些成功的故事。这样做显得你也会对新职位有同样贡献,来提升整个机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答案并不是大缺陷,不会是一个决定“生死”的问题。
19. 有被辞退过吗?说说这一经历
显而易见,能说“没有”最好,但答案是“有”其实也不会被一片否决。事实上,“有”也能转化为积极因素——这是表明你虽有过过错但从中学到了有价值的教训的良好途径。在这个问题上要诚实,无论如何别埋怨让你走人的人。即使对于发生的事感到气愤,也要带有敬意地提到他们。
20. 解雇过别人吗?说说这一经历
这个问题基本是考察你对人是否有宽容之心。回答时务必谨慎——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或经历叙述,而关系到你的去留。也别埋怨被你解雇的人——尽可能用理由冷静地回答。
21. 同时还在应征其他工作吗?
这是一个相关诚实的问题,我期待听到“是的”,但太想迎合我胃口的人回答说“没有”。最佳回答方式是“是的,就像你们还在面试其他人那样。我们都在寻求最佳选择。”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那么这么说——“没有,其实我对现在的工作是满意的,但是你们提供的这个职位有些非常吸引我的地方驱使我来这儿应聘。 ”然后列举出那些吸引你的地方。
22. 你认为这个职位的报酬应当如何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惊奇,这通常并非在协商工资。多数时候,面试你的人都不负责你能得到的工资。这个问题通常是一个现实的考量——如果招清洁工,他们想要80K美元工资,那你大概会立即把应聘书投进垃圾箱;同样,一个高技能的程序员只把自己卖到30k美元也是在敲警钟。好的回答通常要靠谱或稍稍高于实际而不是低得过分或高得疯狂。我在面试前都会了解好要价,然后在回答中多加30%。
23. 自认为五年后自己在职业中发展如何
这是个有点“垃圾”的问题,但就某些方面说它可以筛选出那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回答类似于“我将在我应聘的岗位中取得成功”的人既不够积极也不够诚实。我宁可得到包括提升或成为企业家——强大的机构之繁荣有赖于做事主动的人。对面试者来说唯一的问题是一些公司——通常是小公司——并不需要做事主动的人而且特别害怕那些梦想成为企业家的人。因此如果对企业文化不熟悉,谈及升职通常是最安全的。但我个人欣赏在面试中谈到企业家的人——那意味他们对成功怀有热情的那类人。
24. 你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比如,从事这项事业十五年后?
这是一个迟来的好问题,因为它能帮你判断面试者是否是长远计划者。因为有长远计划的人通常有一个良好而成熟的思维状态,而且会始终绷紧弦努力工作,胜于没有长远计划的人。
25. 对这项工作还有何疑问?
是,你确实该对这项工作有疑问,没有问题意味着你并未真正对这个职位产生兴趣。因此,面试者必须把在面试前准备的一些问题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大多数面试官都乐于回答一切问题——只要确保你的问题是理智的就行。
准备功课!
以下功课在任何面试前都需要准备,以帮助你应对上述绝大多数问题。
准备十分简洁的自我描述:以便在任何面试中都可以用。最好的技巧是提到自己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的地方,同时兼顾不突出或(最坏的话)中庸之处——保留自己的缺陷,除非它和一个重要的优点有关联。连续的三十秒陈述即可。 研究公司:通过访问他们的网页了解他们究竟做些什么。最好阅读公司近些年的年度报告和它在维基上的描述(如果它足够大),或者用Google搜索公司名字和地点(如果是小公司)。如果它处于起步阶段,找尽可能多的资料,如果相关资料实在太少,就别再多花精力了。 研究职位:认真阅读招聘启事,对任何不懂之处都要查阅。如果还不甚熟悉,你还必须让自己深入阅读招聘启事以让自己清楚这一领域的重要信息何在——从博客和新闻网页开始是不错的选择。你还应该在生活范围附近调查一下类似工作,以对这类工作的常规起步工资心中有数。 了解自己适合这一职位的原因:收集你能找到的公司信息和招聘启事,将它们与自己的技能作对照。这样做五份,它们在面试中会有奇效。同时,找出至少一项自己对公司或职位不满之处然后思考为什么这使你不满。 不断努力提升工作技能:参与能使你提高相关领域关键技能的活动。任职人际关系领域吗?加入一个主持人协会;任职行政助理吗?加入为某个机构服务的志愿工作,以不同方式锻炼你的能力(同样适用于从事贸易者);任职程序员吗?那就为一项开源项目作点贡献。 在头脑中储备一些对应聘职位的问题:当你进入面试室。这能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说明你确实对那个职位感兴趣,这将大有益处。各类问题都可以,但最好涉及工作中的协作文化和特定技术。 千万不要抱怨之前的工作:如果先前的工作中确实有让你懊恼之处,花些时间试着想想它的积极方面。要知道面试时先前工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会被提及,因此准备好不带消极情绪谈论它,寻找积极因素,同时尽可能冷静陈述离职理由。 诚实:首当其冲。如果你在面试时编造了什么还出了错,面试官会把你的应聘书投进垃圾箱。你只要做的是,集中于自己本身具有的优点上,如果把它们都在面试中陈述出来,这已经就是那个机构喜欢你的那些因素。别浪费时间捏造东西来说。
把事情做到更好
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
个人提升 March 14th, 2010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褪墨上曾分享过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上几篇文章:《学会积极主动》和《要是第一》,而本文将列举七个低效能人士的坏习惯。欢迎大家参加褪墨号召的《一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活动!
缺席
也许你曾经听过伍迪·艾伦所说的这句话:“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来自于出席。”更多的出席——这是在生活中保证更多成功要做的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事情之一。例如,如果想要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最有效的事情就是每天按时出现在健身房里,无论是天气是多么不好、你是多么不想出门、你是多么的繁忙,只要你能坚持在积极性不高的时候能出席健身房,你就会开始改善健康,而不是每天躺在沙发上幻想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更健康了。如果你想提高写作水平或绘画水平,你就要经常练习。如果你想交更多的朋友,就需要出席更多的活动。学会出席,积极主动的参与,这将使你的生活受益匪浅。
拖拖拉拉
我最喜欢的三种摆脱拖拉情况的方法,列举如下:
在一天的最开始就完成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早上良好的开始会让你一天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动力。这通常会使你这一天都十分高效。 一项的一项去完成。想想,你如何吃掉一头大象呢?不要打算一口吃成胖子,这会使你感到过多负担以至于产生拖延的念头。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于行动的小步骤,然后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它完成,接下来再继续下一步。说服自己。我发现这种向导型调整十分有效。我时常花上一段时间躺在床上反复默念“在这几天里我都会十分高效”之后,我就觉得自己又有动力,又有激情地开始工作了。
拓展阅读:《防止拖延的积极步骤》
做无关紧要的事情
除了拖拖拉拉以外,另外一个容易陷入的不良习惯就是深陷无关紧要的事情之中。为了提高效率你也许需要某种时间管理方法。比如这套极为简单的时间管理方法,使用80/20法则。80/20法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帕累托法则,认为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所以为求高效,你应该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那些极少数重要的事情上。你只需按优先顺序写下这一天你需要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从头做起。即使你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件事,你仍然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也许你也会偏爱其他诸如GTD等方法,不过无论你如何组织工作,最关键的还是寻找那些最重要的工作,这样你就不必花费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忙于那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无关紧要,那么即使你快速的完成它们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拓展阅读:《放置大石头的艺术:让你的效率翻倍》
多虑
因为多虑而使我们很少采取行动,陷于无穷的分析之中只会使虚度光阴。行动之前加以思考是没有错的,做一些调查研究,制定一个计划,探究可能存在的积极以及不利因素。但是强制性地反复思考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了。在尝试之前你没有必要去从每一个角度检查每一件事情。而且你也不可以等到一个最完美的时间再去做事,因为这样的时间从来不会出现。如果你继续这样思考就只会使自己陷的越来越深,从而使采取行动变得越来越难。相反,虽然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你有所帮助,但你现在需要做的就只是停止思考,然后去做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
凡事过于消极
当你凡事都从消极方面考虑时,你的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打击。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问题和错误,而这些问题和错误可能是本不存在的,所以不要抓住细节不放。当你从一个消极角度看问题时,每次你都可能找出十个借口来逃避问题,因此你几乎一事无成。你向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诉苦(也许很多人并不想听),抱怨你的工作,生活和领导有多么的差劲。其实,你的生活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对此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了解消极方面的限度,认识到你的消极思考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然后不妨尝试一些其他的角度。举例来说,你可以尝试着培养一下凡事从更为积极和乐观的角度思考的习惯,这会对你大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你也许就会开始尝试这种积极性的挑战。这并不容易,然而如果你接受了这种挑战,连续7天都只从积极方面思考,你就会突然意识到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你对世界的理解和你所得到的成果。
拓展阅读:《如何打破消极思维模式》
固执己见,与世隔绝
我们很难去承认自己的想法不是最佳选择,因此我们通常过于执着自己的想法,变得闭目塞听,而这会让你很难取得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真思考改变人生的可能性都会变得很难。显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打开心胸,开阔视野,从他人和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从书籍等资源中获取知识。与任何事一样,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如前面所说,对此我的建议就是认识到你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而你做事的方式也会存在不足。那么不妨就尝试一下新事物吧。 而我的另一条建议就是,阅读一下埃克哈特·托利的《新天地》,特别是有关Ego的章节。正如托利所建议的,如果你不再像Ego那样思考,你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抛弃那些已经无用的旧思想。另外我想要补充说明的就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盲目追求新的信息,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沉迷于自我帮助的人。在行动中运用那些新信息和你学到的事情,然后加以尝试。
持续信息过剩
信息过剩并不是说你过多的阅读,我所指的是所有输入信息的过剩。如果你让所有的信息都涌进大脑,这当然会导致难于清晰思考,因为刺激源太多了。以下就是这种习惯可能会存在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一些信息也许会是消极的。媒体和周围环境会因种种原因提供一种消极的信息。如果你没有根据需要对信息加以选择,也许你就会陷入消极之中,从而影响到你的所思,所感,所为。 这会使你急于追赶当今发生的事情。每时每刻都有十几件事同时发生,想要追赶上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生活会因此充满压力。 如果你持续被信息轰炸,并且还试图将所有信息分类,那么你将很难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得到过多的信息,就会造成某种形式上的瘫痪。如果你已被这种习惯所困,终日急于忙碌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为了可以集中精力,清晰思考并付诸行动,你就需要在吸取信息时更有选择性。当你工作时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如关掉电话,断开网络,关上大门。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当你没有每隔五分钟就被打扰一次,没有机会因浏览RSS-feeds或喜爱的网站而拖延时,居然可以完成这么多的事情。我并不是建议你们停止阅读所有的博客或报纸,但是一定要清楚哪些是你真正想要阅读的,哪些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学会拥有一扇心灵之门,关上它而去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样你就没有必要陷入那些来自周围环境的消极情绪。要知道,如果周围的所有人都在拖延或者焦急的忙于各种非重要的事情时,你会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影响的。
如何改正拖拉的习惯
个人提升 April 5th, 2010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 西点军校
为什么爱拖拉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不可否认,谁都有拖拉的情况,就拿我来说,说这篇文章我就拖延了一段时间了,直到今天下定决心来完成它。以下列举了数条爱拖延的原因,不知道你犯了哪条呢?
缺乏紧迫感。经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估计后(通常是高估),认为自己只需要最后几天就可以完成。另外也是想借助这种紧迫感促使自己去行动,进入状态。 没有分清主次。常常被纷乱的琐事所扰,不知道什么是重要和不重要,而什么是紧急和不紧急的。这样,时间总是被用来应付那些琐碎的事,从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缺少自信。不知道事情怎么做,这件事让人令人讨厌,觉得很枯燥无味,所以迟迟不想下手行动。再者,因为以前做事常常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而让自己觉得很被动,缺少动力。 抵制和抗拒。不一定是对事情的抗拒,可能是老板或者老师对你不好,而让你觉得没必要去做这件事。 缺少自制力。不能安定时间下来执行任务,经常被情绪所控制。
总而言之,这些病症总是反应在一个结果上,那就是总是找借口。想想你脑海中是不是经常蹦出“最近太忙”、“时间还早”、“从来没有做过这事啊”、“如果没做好怎么办”等等借口呢?如果你有,就查查前面的五条,思考下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拖延吧。
那该如何改正拖拉
要改正拖拉的错误习惯,你首先就要重视这个问题。拖沓的习惯不是天生,很多时候因为受到自己和别人的纵容而不断滋生。要经常告诫自己拖延是件很严重的问题,要坚决杜绝。以下是对应上面的原因的改正建议:
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力很强,可以把一件需要很长时间内事情做完。那你应该在接到任务时就马上完成。这样你就可以玩得更开心。而不是在玩的时候总还有事情悬在心头。 如果你认为最后的紧迫感使你能更好进入状态和发挥水平。那你学会自己提前制定一个期限(拓展阅读《如何利用期限来完成任务》。如果你已有过几次失望的结果,那就每当有这种错误年头时,就以以前的失败来警示自己。如果你有过几次成功的经验,不要得意洋洋,也不要认为自己很适合这样做的工作或学习状态。想想你是不是常常熬夜,是不是在小组工作中被人抱怨速度太慢呢? 如果你常常被琐事所困。那你应该学学时间管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常常想想某件事情不做对以后的自己有没什么影响呢?所以,我建议你读读褪墨上面丰富的时间管理文章。 如果你总是担心自己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那你应该看开一点,不断追求完美是好事,但是背太多的压力只会使你担心害怕,而迟迟不敢付出行动。这种“自找的担心”是种消极的想法,读读《如何打破消极思维模式》和《卸下“完美”的负担》。不要总等到万事俱备了才开始行动,要知道你现在的状态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你总是想着以前的失败,而一直拖欠现在的任务。那么你可以偶尔把那些失败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记住只是偶尔),然后再用积极地方法警示自己的错误。要经常给自己鼓励,如早上起来对着镜子,认真地看着自己说:“我是最棒的!”,试试《运用潜意识来控制信念》。 如果你一看到任务就觉得头大,觉得怎么这么难。那么你应该早些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制定计划把任务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步骤,化整为零。 如果你根本就是没自信,不敢尝试。这是封闭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你一定打破对自己的错误观念,而灌输一些自己的优点,也许这篇《怎样建立自信》可以帮帮你。 如果你有一种受害者心态,认为别人可以干那些轻松的事,而自己要做这做那。如果任务是真的难,那就是机会,是对你的考验。如果任务只是对你来说难,那就是在提醒你要改进这方面。常常想想,天将降大任于你哦!不要总认为是别人在特意针对你,要有一颗平常心,少抱怨。 如果你因为老板对你的看法不好,或者曾经拒过你的提议,心生抵制和敌意,总是想不做工作。首先,你要知道受害的是你自己和你的前途。如果他们对你看法不好,那就要改变他们的看法,交上一份更好的成绩。而且,要想想以前的问题,在新的任务中不要再犯。 如果你总是有今天状态不佳,或明天看起来更适合做事情,或今天先玩,明天再做事的想法。那你应该杜绝这些借口,加强自己的自制力。你要下定决心,而不是回避对应对事情。
拖拉的习惯不是能马上就能改变的,而且也不是靠别人帮助就能改变的。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拖延。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和自制。记住,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不知道你有什么其他办法改正拖延呢?
文件归档的学问
时间管理 April 21st, 2010
不知道在你身上是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你的老板站在你的面前让你马上提交文件时,你却发现它不见了;或者是为了找到需要的报告不得不让在电话另一端的客户等上好几分钟。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话,你就会体会到,尽管你平日里工作有条不紊,深受老板和客户的赞许,可就因为这个关键时刻的遭遇,而让他们倍感失望。倘若你的工作是帮助别人的话,要是你需要的信息总是找不到,该会浪费别人多少时间啊。
想象一下,当别人问起某事时,你微笑着,从容地打开一个非常有条理的文件编排系统,径直取出文件,快速给出答案。这真的令人映像深刻!你必须把它归功于高效的文件编排归档方法,不管这听起来有多么枯燥无趣。
节约时间
在一个典型的工作日里,我们往往要处理很多文件、报告、图表、还有一些其他文件。有洪水一般的数据从各个方向涌来等着我们处理,通常我们还要将这些数据保存起来稍后再提取出来。我们希望在需要的时候就能立即拿到这些数据能够,以便于作进一步分析或者是写总结报告或者是做演讲稿。
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我们浪费自己的时间(很多时候也是别人的时间)四处寻找数据,而那个数据其实就在我们正用着的电脑里。这样的情况给我们带来了压力。使用数据变得麻烦得多。所以如果想要及时完成工作,我们必须找到更有效更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
有效管理信息
当你从你的同事、卖方、顾客发来电子邮件里接收到一个文件时,很容易就想把它暂时放起来;心里还想:嗯,看起来蛮有意思的,等我有了时间我再来细细看。或者是更糟糕的,直接把邮件留在收件箱里。过了一会儿,这种邮件越积越多,越来越乱。你根本不可能之后抽出时间来返回去重新整理它们,更不用说当你工作计划繁忙,有很多其他有压力的事情的时候了。
你可能会花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去找那些你已经归档的资料,因为你忘了文件的名字,甚至首先连它在你电脑里你都不知道。那么怎么能简化你的工作呢?改进一下文件管理方法吧。
高效的文件管理方法
管理你电脑里的文件跟你管理纸质文件的方式差不多。它的要点是:把文件装进分类的文件夹里,并且尽量以一种自己能明白的顺序。
下面提供几个关于处理文件的小技巧:
不要保存不必要的文件。不要养成保存收件箱里所有东西的坏习惯。花一点时间浏览一下内容,只有了解到它跟你的工作有关时再保存。电脑里保存太多零碎文件将来找的时候会很不方便;而且它们还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所以保存文件之前先筛选一下。 给你的文件和文件夹统一命名。例如:可以将文件夹分成“顾客”、“卖方”和“同事”三个子文件夹。在前面标上简写的名字用于区别它们隶属于不同的文件夹。还有,我们可以为不同的文件夹设置不同的外观使他们变得更容易区分。 把有关的文件存在一起,而不去管他们的格式。举个例子:把与同一个项目有关的Word文档、PPT、 Spreadsheet和图表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而不是一个文件夹装所有的PPT,另一个装所有的Spreadsheet等等。这样,找某个特定项目的各种附件将更加快捷。 把在做的项目和已经完成的项目分开来。有些人偏向于把当前未完成的项目保存在桌面上。等项目做完了,再移到合适的地方去分类存放,然后再定期的(例如每周或者每两周)把那些不再需要的文件也按类别放到已完成文件夹里。 不要让文件夹里装得太满。如果一个文件夹里装太多文件或者子文件夹,多到整个屏幕都显示不下,还要滚动鼠标滚轮才能看完全部条目时——就应该把这个满满的文件夹分成几个小一点的子文件夹,列一个按修改时间顺序或者字母表顺序的清单,这样便于今后提取。比如:你可以把一个叫“business plan”的文件夹分成“BP2005”、“BP2006“和“BP2007”等子文件夹。同样假设你的一个客户叫Delta Traders,你就可以按照客户的姓名分成”Delta Traders sales presentations”和”Delta Traders contracts.”这样的方式使子文件夹显得有条理,而不是一堆文件清单堆在一起。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小要点,如果子文件夹的文件少于五个的话,那你去点开层层的文件夹找到所需的文件可能节省不了多少时间。 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Google Desktop。如果可以的话(有时信息部门不容许这样),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google desktop。这个简洁的小软件建立一个桌面搜索引擎把你所有的文件和电子邮件都编进引索,这样你就能方便快速的找到它们了。当你需要找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文件时,尤其方便。 记得备份你的文件归档系统。再强调一遍:这个听起来有点枯燥,但是很重要。所有坏过硬盘的人都可以证明!首先保证给计算机定期做备份,再给文档信息包括联系人都做备份。 按行动先后次序整理。利用这些更深入的方法定制你的文件归档系统。这有助于你分清工作优先级,提高效率。 按日期整理文件。把文件夹按日期命名。这样可以帮你在不点开文件夹的情况下确定那个文件是最近的,例如:一个文件夹命名为”Guidelines 12 Oct07“表明这个指导文件是2007年10月12号的。(如果你做跨国工作的,这个日期有时候写作121007,容易混淆!) 很多人用版本号来区分不同改编过的文件。例如:”Delta Traders contract v1″和 “Delta Traders contract v2.”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跟快的找出有用文件。如果你的文件是几个人共同管理的,你必须特别注意一下版本问题:如果把别人的版本弄混了或者弄丢了会很烦人把版本号放在文件名一起的同时,还要把版本列表放在文件中表明版本号、版本日期、修改者,还有,如果有的话,修改类型也要标注。 使用“记事本”文件。记事本文件,也就是所谓的“43文件夹”方案,是很多人用的一种独特的文件整理方式。建立12个文件夹(每个月一个)另加31个子文件夹(一天一个)。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放在相应的文件夹里。这样在每天开始的时候,打开那天所对应的文件夹,把文件全部放到桌面上或者放到“Today”文件夹中。然后把空的文件夹移到下个月对应的位置。如果你又是一天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那就把它放到明天对应的文件夹中。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你整理记录每天的任务,也可以作日记本用。
对于任何一个高效方便的文件归档系统来说,适合你是最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取决于你工作的性质。所以,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去做归档,你也可以根据这些小建议定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
花费宝贵的时间找东西实在是让工作变得很无趣,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压力。采用这些简单的关于文件归档整理的技巧,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文件归档系统,应用于生活之中将让你生活更轻松。
如何简化你的生活
生活金点子 July 19th, 2010
本文投稿来自博客惜墨。
人生好似一条曲线,起点和终点是无可选择的,而起点和终点之间充满着无数个选择的机会。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你就必须善于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有时很羡慕古人那种简单的生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那些困扰我们的邮件,短信,电话……试想,这些东西突然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你会做什么?我想我会找个安静的午后,泡杯淡淡的绿茶,静静地看一本等了我很久的小说。
虽然出生的起点我没办法选择,但是我可以做到将诱惑从我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去除掉,过上真正简单的生活。最近一个月,我试图简化我的生活,将不必要的事情舍去,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通过简化,压力减少了,我可以专心的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其他事情。
那么如何简化你的生活呢?下面有一些不错的建议。
一、创造简单的生活环境
在一片狼藉的环境里你想过上简单的生活?没门!
想要简化生活我想第一步就要先学会创造一个简洁舒适的环境。在一个简洁舒适的环境里,你可以更加安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而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会使你更加高效。
1、清洁
你的桌子多久没有抹了?上面是不是有一层厚厚的灰了?是时候来个大清洁了,拿上抹布,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擦洗一遍吧。
2、分类存放东西
当你把每样东西都有序的放在那里,你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他们,这为你节省了不少时间。我曾经把各种文具,数据线,储存卡混乱的放在一个抽屉里,当我想要找一个东西的时候,会花费我很多的时间。后来,我为每个抽屉贴上标签,文具类的我只放文具,电子类的,我会放MP3,数据线,内存卡等等。通过分类别我会很容易的找到想要的东西,也不会为某个东西应该放在哪个抽屉而发愁了。
拓展阅读:《文件归档的学问》
3、把墙漆成彩色,而不是白色
当你在一个主要都是白色的环境里,你可能更易于焦虑和抑郁。这是因为你的本性是多彩的,单调的颜色会使你感到抑郁。为什么不把墙涂成你喜欢的颜色呢?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
4、良好的自然光线
我们都知道有窗户的房间要比没有窗户的房间好。但是,最理想的房间是光线柔和,不是太亮,也不是太暗。光是一种能量,房间太亮的话,会带来热和耀眼的光,反倒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
5、健康的绿色植物
我们的本性是在户外。植物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就像在户外一样。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带来新鲜的氧气。为什么不在你的房间里放上一盆绿色植物呢?这样会给你带来美好的心情。
6、有趣的彩色艺术品
艺术品可以给你带来灵感,尤其是有趣的,彩色的艺术品。当你在思考的时候,没准这些小东西会给你带来新的灵感。同时,当你累了的时候,欣赏这些艺术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
7、收集箱
你可以找一个大的纸盒当作你的收集箱。我用牛奶纸盒当作我的收集箱,里面可以放资料,纸张,等等。这样可以让你的桌面不再凌乱,变得有序整洁。同时,一个漂亮的DIY纸箱,也是桌子上的一道风景。
通过简化生活环境,你已经迈入了简化生活的第一步。现在,你焦虑的情绪是否有所缓解呢?
二、两个重要的原则
1. 要事优先原则
什么是要事优先原则呢?那就是放下其他事情,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呢?也许你比我更加清楚。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它们绝对是任务清单中你最想拖到明天做的事。
我们人类都有一个性格弱点,那就是喜欢拖延,可怕的是,我们经常将最重要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又想拖到后天……结果,我们总是把时间花在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在一个月的简化生活实践中,我严格遵守要事优先原则,也就先做我此刻最不想做的那件工作。如果今天我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20道数学题,背20个英语单词。若是原来,我会先背20个单词,然后再去做20道数学题。因为在我的脑海中解决20道数学题是非常难的事情,我宁可把它拖延到明天再做。但是,如果遵守要事优先原则,我必须把单词书撇在一边,硬下头皮先去解决棘手的数学题。
那么,两种做事策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前者,我很开心的花了大概30 分钟记住了20个单词,结果剩下的90分钟我只写了15道数学题,没有做完。后者,我花了2个小时做完了所有数学题,没有时间背单词。但是,对于我来说,做完数学题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明天就要交作业。而20个单词,我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去记忆,或者不去记。因为对于我来说,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一大进步。满足感后者是前者的100倍。养成习惯以后,我的任务列表里不再有很多很多任务,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我把它解决了。我就是用80%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完成20%的事情,结果这20%的事情,对我未来的影响大于80%。
从现在开始,先做你最不想做的事情,你会发现生活变得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琐事了。
拓展阅读:《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要事第一》、《如何改正拖拉的习惯》
2. 一时一事原则
简化生活的倡导者Leo Babauta 在《Kill Your To-Do List》一文中提出了他的“一时一事”系统。这个系统很简洁,可以让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1. 我早晨醒来,决定一件真正令我感到兴奋的事情。
2. 然后,我就100%集中注意力去做它,推开其他一切事情。这让我能排除干扰,关注现在。
我并不担心任务清单上的其他事情,因为我的清单上面只有一件事情。当我完成一件事之后,我可以用剩下的时间休息,或者再挑一件事情去做。
当你的任务清单上面只有一件事情的时候,此刻的你应该是最放松的,没有压力的。生活也因该如此简单,虽然我们有100件棘手的事情要做,但是,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件事情就好了,让其他事情走开。做到一时一事,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简单了。
三、找到内心的宁静
简化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感到简单而幸福。
1. 放下过去
你失败了,但那已是昨天的事情了;
你成功了,但那已是昨天的事情了;
很多人,他们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想着自己有多么的成功。
很多人,他们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想着自己有多么的失败。
是时候放下过去了。
一切是非成败及时清零,重新开始,更上一层楼。
2. 忘掉明天
我们常说“这件事明天再做吧。”。
瑞士著名教育家裵斯泰洛奇说:“今天应做的事情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3. 珍惜现在
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多陪陪家人,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明天的朝阳还没升起,你还有时间去完成今天的任务。不要浪费上苍给你的Present(1.礼物,2.今天),那是多少昨天殒身之日祈求的明天。
拓展阅读:《如何自然地缓解精神疲劳》、《学会慢下脚步(请慢慢地读)》
学会自律系列总结
个人提升,褪墨 July 22nd, 2010
来自GTD翻译小组的精品《自律》翻译系列,保证值得一读再读!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 北宋·朱熹
自律是指我们要有意义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自律是职场和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人格素质。一个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人,在成功路上必定能闯破种种诱惑,勇往直前!
想学会怎样自律,就读读下面的《学会自律》系列文章:
做一个自律的人
建立自律习惯可以用一个比方来很好地解释。自律像一块肌肉,你训练它的时间越多,你就更强壮;你训练它的时间越少,你就越虚弱。所以就像训练肌肉就要锻炼肌肉一样,提高自律也需要不断自律来锻炼!
自律之认同事实
认同事实意味着你准确地察觉现实并且有意识地承认自己的感觉。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简单明了,但是当到具体实践中时尤其困难。如果你没有有意识地承认自己在自律方面所处的状况,那么极有可能你在这方面不会有任何提高。设想一下:一个想塑造体型的人并不能按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那最终能取得什么结果呢。类似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你必须知道你现在所处的状况:你的自律能力现在有多强大?哪些挑战对你来说轻而易举?哪些你事实上不可能做到?
自律之意志力
意志力是自律的先锋部队。意志力提供给你强烈但是短暂的动力,把它想象成一个推进器,它向后迅猛的喷出火焰,如果调整好合适的角度,它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帮助你克服惰性创造力量。意志力把你所有的精力集中起来,奋力地前进。但是,如果意志力只能用在短期的突击上,那么什么是运用它的最好方式呢?
自律之面对困难
面对困难就是去挑战那些你觉得难的东西。当你愿意克制自己去做一些困难的工作的时候,你就能得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当你停止逃避,停止害怕困难,而是选择去面对它承受它时,你的生活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困难当成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是你的法宝!
自律之勤奋
勤奋就是花时间去做事,但是你要能够把时间花费在必须花费的地方。如果我们拒绝花费这些时间把这些事情做对做好,事情就会一团糟了。当然,辛勤工作不等于有智慧,但是勤奋的这个缺点并不能掩盖它在个人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一旦你决定了一系列的行动并且已经做好计划,那么没有什么能比勤奋更有用了。长远看来,你的成果来源于你的行动,而勤奋,就是行动最好方式。
自律之坚持不懈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坚持,才华不能代替它,那些有才华的人不能成功的实例太常见了;天赋不能代替它,“没有回报的天赋”都快成一个俗语了;接受教育也不能代替它,世界上到处都是接受过教育而不得志的人。单单是坚持不懈和决心就是无所不能的。当你执行任何一项大目标时,你的动机会时强时弱,所以坚持不懈就是在所有时刻让你不顾自身感受努力维持一项行动的能力。
拓展阅读:
如何能够自律自律是效率的基础低效能人士的七个坏习惯拒绝借口系列总结学会积极主动
做真正重要的事
个人提升 March 21st, 2010
生活,有时过得紧张充实、目标明确、胸有成竹、一连数月一切都有条不紊,目标胜利在望。当然有时则完全相反,被各种项目、无数的工作职责压得喘不过气来,完全无法翻身,直到精疲力竭。我不禁想这是为什么?要如何摆脱那种混乱?
我们的工作中,有一些是极其重要的,有一些并不那么重要,而另一些则是完全的不重要。在这篇指南中,我想谈一谈如何定义真正重要的事,怎样集中精力处理它们,以及时间分配上的一些策略。
剥离
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从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中找出并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十年后你会有怎样的生活?我喜欢规划未来,憧憬生活:将自己置身于脑海中浮想的画面里。当你认为你就是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那么这样去做则会收效更甚。回想一下那些曾经最珍爱的记忆、人物和重要时刻,你就会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影响你,把你塑造成了如今的你。同样的,顺着这条路展望未来十年,设想自己的追求,这会帮助我们把握当下,实现明朝。假使我幻想自己的未来是与家人其乐融融,和朋友把酒欢庆,那么这就意味着我现在就要好好维护着亲朋关系。 你追求什么?一旦你认定了生命中的使命,这便为你在时间分配上奠定了基础,所以你应当重视这个问题。这有时很难,因为我们会认为自己的使命与现实中的工作并无关联,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当我们通过现实中的工作还清债务,大胆冒险投资,或是把孩子送入大学进修时,没有人对此产生异议。但当现实中的工作用钱填加着你银行的户头,而那些钱对你来说已经并无多大意义了的时候,你便会不满,并开始希望能够活出真正的追求。 什么能让你兴奋?有时我们不敢对自己承认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和真正想要去成为的人,因为那想法并不被大众所接受,或是并没有现在的这份工作来的安稳。但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是什么能让我们激动,是什么能让自己心跳加速,而又是什么能让我们兴奋得从早晨的被窝里一跃而起。 你能忽略什么?从来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件事,去做每一件都你感兴趣的事。但你却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你确实感兴趣,并且真正重要的事。就把那些不重要的都忽略掉吧。 结果是否有意义?每项工作和任务都会产生结果,但结果本身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我们有多大的意义。有时因为别人希望我们最终取得成就,或是这结果会令人赞叹钦佩,我们便拼死拼活努力挣扎走下去。但如果这些对我们毫无意义,那么我们是不会满足于结果的。另一种情况,或许一开始我们取得了成就,但我们的兴趣点和追求却转变了。所以如果一件事对你没有意义,那就别管它对其他人是多么重要,它会多么值得赞叹或是曾经它多么重要过,是时候放手了。
安排时间
或许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但是否又在为如何安排时间,专注于此而发愁?下面就给你一些小建议:
首先去做。在《简单做》中,作者Leo建议挑出三件,放在早上先做。同样的,既然你找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那就尝试在花时间做其他事情之前最先去关注它。已经有人证实过在一大早写作、工作或思考,效率会明显更高。我个人则崇尚先花时间用在自己身上,这样去过每一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为个人目标而努力,然后再去做其他事。 那么每一天都会有一个积极的开始,并一直通向理想的未来。 制定计划。我很忙,我的家人也是。但我和父母都想花时间互相陪伴,所以我写下家庭晚餐计划,并备忘在我的Google日历上。如同对待生活中任何其他事一样,我很认真的看待这个约定。它是我自己对未来的一个承诺,并且它真的很重要。 当作紧急的事处理。我的生活被一个接一个的工作、约会和各种承诺所填满,毫无喘息。但当我不得不因为胰腺炎而动手术时,查看当天的工作列表却一个任务都去不掉。然而因为需要紧急治疗,我的日程安排还是为此停滞了下来。如果你正苦于无法摆脱琐事,或不确定去哪里找时间,那么就把你的人生使命看成紧急的事来做吧。从你的工作日程中去掉那些重要但非必要的事,尝试一天,不要再去想它们。那些你荒废于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每一天,是你永远也无法补救的,对我来说,这就是紧急的事。
真正有意义的事,才是重要的
我们都深深懂得有不同的事物在驱使着我们——使我们兴奋的爱好,让我们付出更多时间去探索的激情,还有那些我们希望可以与之长久呆在一起的人们。我相信发现、专注于有意义的事,并对此倾注时间,并不是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上。
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去真正认真地对待吧。
不要把你的懒惰归咎于缺少动力
个人提升 April 30th, 2010
当我们去做某件事情时,却发现自己没有激情、没有动力去支持或坚持它。这常常是我们无法采取行动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动机,你就缺乏动力或那股冲劲儿去做你本需要做的事。是这样吧?这道理简单明了,不要把你的懒惰归咎于缺少动力。
一直太依赖动机行事,就会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并不真正在意你正在做的事。缺乏动机是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这并不重要”,或者“这与你的价值观无关紧要。” 做事热情以波浪状呈现。正象波峰有高潮一样,它也有波谷。有时候你的行事动机来得象海啸一样迅猛,有时又只是风浪不惊的水流,很容易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错过那些有益的事情。有时候你开始做事以前一点也不觉得兴奋,但一旦开始你会感觉非常好。就以锻炼为例。很多人恐惧或厌恶锻炼。他们事先都没想锻炼,至少在锻炼前他们还没完全消除心理障碍。但当他们完成锻炼后就会感觉棒极了。因此,有时候你不能一味事前依赖行事动机,有时候事情开始了你就有了动力。
这是否意味着动机不重要?不,动机很重要,而且它担当重要角色。但太频繁地依赖动机,很容易让你在行动以前就被心理因素完全束缚。
你不要总被心理所束缚。这很自然。当水流至地球低谷时,它会感到焦躁吗?不,它会完全默默满足于它的状态。当水到达山坡时它不会担心不得不加快节奏跑得更快。它简单地顺坡而下。
这种水流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节奏”
动力不是促使你生活的唯一方式。不要太纠结于一种可以不断说服自己行动的方式,虽然它们非常有用。
以下有几种可达到你愿望又无须劳心费力的练习方法:
练习听从你的直觉。我们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直觉的有效性。我们看重的是理性和合乎逻辑解释方法。但我们的直觉确实有效。就象爱因斯坦曾说:“直觉是神圣的礼物,而理智是忠实的仆人。我们创造了社会归功于这个仆人却忘记了这个礼物。”学习相信直觉,练习不断问问自己,听从你没经逻辑推理就得出的答案。 花点时间问问自己到底想什么。我们常常只想着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却忘记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将创建目标当作实现我们愿望的方式,我们为之沦于奴役。无论何时你感到你的目标正将你打倒,你就要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安静地听从你收到的答案。 接受你并不总拥有强烈动机的事实。如果你指望有了可信的动机才采取行动,那你就是自我加压。最好的办法就是缓解压力,充许自己保持那种微微有兴趣或者害怕的状态。允许自己保持这种状态是为了更容易跨越它,因为你不再抵制它。而一旦抵制这种状态,你会深陷其间难以自拔。 顺应你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有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的时刻,也都有感觉想休息、想充电的时刻。对一些人而言这种消长的发生时间固定,而另一些却完全随机发生。重要的是要注意和发掘你的这些能量。当你精力充沛时你就大胆采取行动,当你精神状态不佳就充许自己放松,你得尊重和犒劳自己。顺应你的自然节奏而不是试图强迫自己,你会获得更多成功。
有生产时刻就有休息时刻。就象自然一样,春天里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冬天就是休息、自我修复的时刻。
自然知道永久增长不可能持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期望永久工作只会导致受伤和成绩减少。
解决问题的乐趣
个人提升 July 27th, 2010
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来打败你的,而是助你成长的。
你是否去过健身房,盯着排排挂在墙上的哑铃,感叹“该死!这里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哑铃?我很有可能一个也举不起来!看看它们是多么的重啊!他们为什么不能只放一些轻点的,就那样足够了?”
当然,这听起来太傻了,但这大抵就是许多人对生活中浮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做出的反应。
“该死!为什么我就这么胖呢?我怎么就不能又瘦苗又条呢?怎么就有这么多的美食让我长胖呢?为什么运动这么辛苦呢?我真为肥胖烦透了!”
“该死!我怎么就找不到女朋友(男朋友)呢?我是很不错的,不是吗?我厌倦了和那些笨蛋一起憋劲的日子!也许我就应该孤独一生吧。这怎么就这么难呢?我真为单身伤透了脑筋!”
“该死!我怎么就找不到一个我喜欢的工作呢?为什么我不得不做那份我恨透了的该死的工作来挣钱呢?这叫什么生活呀?我连自己喜欢做什么都不知道,还谈什么做呢?我真是为我的工作操死了心!”
有没有听起来感觉熟悉呢?
问题 = 障碍?
上述反映的态度把问题描绘成了障碍,视之为阻碍,烦恼和愤怒之源。它们是生活中的拦路虎,干扰你平和的生活之乐。鉴于此种心态,你应该尽可能的全力防止问题的产生。如果有个问题出现,这就意味着有事情出错了。你本应该预料到并加以阻止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代表了坏运气或命运的残酷转点。又或许表明你的想法错了,在某种程度上你通过“吸引力法则”招徕了它。如果你现在就有烦恼之事,那么你应该尽力去消除它们。寻求一个无忧无虑的美好的极乐世界——每件事都井井有条,没有烦恼。
这是一种可怕的心态。你有这种想法的时间越长,你就变得越软弱。这种心态把你引上如下两条支路之一。
第一条支路通向崩溃。然而最终你的生活会充满你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于是你很可能采取某种逃避的方式(比如看电视、上网、玩视频游戏、过度阅读、饮酒、嗑药等等)来解决问题。你会有渐渐下沉的感觉,觉得你的生活正离你而去。当产生新的问题时,你会感到压力、紧张和焦虑。
第二条支路通向放弃。你慢慢地退出这个世界以此来减少你所要面对的问题。你会用简化、最小化等词来为此辩护。如果生活的某方面给你带来了太多的困扰,你会试图把它除去。也许你是单独居住,而且很少有朋友。你乐于做简单、不具挑战性、平平凡凡的工作。住到山洞里或是连续沉思几天的想法于开始变成不错的主意。你所要的就只是安静、安静,还是安静。但是你在那里又从来都待不长,总有烦恼冒出来。
除了上述两条支路的衍生,还有其他多条支路,但是大体情况是要么你走向压力巨大的过度训练,要么你选择长期逃避。无论何种情况,时间越长,你变得越脆弱。
最后,五年前看起来并不大的问题现在变成了可怕的负担——“该死!为什么那盏灯泡会爆破呢?哦,该死,已经没有灯泡了。现在我必须去商店买。额……待会儿在说吧。我现在没有力气干这件事。”
问题 = 机会
让我提供你一个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这一角度多了积极进取,少了怨天尤人。
问题的出现不是来打败你的,而是来助你变得更强大。问题就像健身房里的哑铃。当你尝试去把它们举起,也许在短时间内你会感到疲倦,但是从长期来看这让你长得更健壮。
当你想到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时,你会不自觉地认定你的目标是要到达问题解决的状态,跨过那道坎。然而这是一个非常狭隘、消极的看法。这好比说你去健身房的目的就是收获你运动的成果。
一个更加积极的看法是: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你成长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解决状态。
假设你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你破产了,背了一身债。如若此,我想这是一个你十分希望解决的问题。你会急切渴望尽快把问题解决。然而此事的最大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我今天经济状况良好的原因之一是大约在10年前我解决了破产这个难题。这自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能够解决问题之前我必须经历许多困难的中间阶段。期间我的态度改变了多次。在挑起那些重担的同时,我的精神变得更加坚强,于此同时我的经济状况也好转了。
因此我知道了,如果未来某时我又破产了,我能够再次解决问题,而且这次大有可能比第一次快得多。虽然我现在破产经济损失会更大,但我不害怕失去。我相信我有能力重振旗鼓。我所真正获得的不是钱,而是内心的力量、知识和技能。如果当初我直接跳到了问题解决的那步而不是真正地靠自己去解决问题,那我现在的生活又会怎样呢?假设我中了彩票。乍看起来,貌似我的经济窘境已消除,但是事实上我将陷入一个更坏的地步。
在我身无分文的那段时间,我祈祷自己不会大发横财。我知道我必须自己解决问题。我不希望自己突然继承一笔巨大的遗产,而无法吸取重要的经济经验和教训。当有人送我彩票时,我变得紧张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接受如此的挑战绝非易事,但是我发现我所遇到的问题于我有益。这些问题帮助我成长。
另一好处在于亲自解决了这些问题,使我能够写很多文章来分享我所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些经验教训,我是做不到的。生理问题增强你的体质,精神问题加强你的意志,社会问题提高你的社会能力。而所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增强你的精神力量或者说是个性力量。
这种心态是一个积极的长远的观点。你坚持此观点时间越长,你会变得越强大。
解决问题的态度调整
我十分肯定我从母亲那儿学得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几乎在我的整个人生中,她一直是大学数学教授,现在还是。她会经常买给我满是问题的书——数学问题,视觉问题,文字问题,逻辑问题等等。你在当地的任一所书店都能找到此类书。这是她让我在夏天有所事事的方法。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此类书,所以在小时候我就解觉了许许多多的难题。起初我经常被书中的问题难倒,能够解决的问题很少,但是慢慢地情况变好了。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学习BASIC计算机编程,所以遇到了更多的问题。我开始把解决问题视为一大乐趣,当作益智活动。
当我上高中时,我已经喜欢上了解答有趣的问题。如果有老师布置了额外加分题我也会解答,只为了找乐子。我简直快上瘾了。遇到一个问题,我会非常好奇,迫切想要解决它。
有时会有同学在早上上课前来找我帮忙解答数学或科学作业的问题。我乐意帮助他们。通常我们甚至不同班,因为我在学校已经有了解题高手的美誉。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下,我做起了数学辅导。这样更好了,因为教大家解题技巧有报酬可拿。
一天早上上课前我的物理老师走到我的寄物柜前,让我去他教室。他给我看了一道物理题,这题貌似他解答不了。我轻松地解了题,并非因为我的物理比他好,而是我接触过了大量的问题,我一见问题就有了解题思路。那道物理题跟我已知的一类题型相同。我的解法对于一道物理题来说是不太寻常,但对于一道数学题来说并非那么不寻常。
在高三圣诞节两星期的休假中,我感到无聊,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什么真正的问题可供我解答。于是我打开了微积分课本,开始读下去并做些题目。这样做只因我喜欢挑战。
节后(高中最后一学期初),我去找微积分老师交给他厚厚的一摞纸张。我告诉他在假期期间我完成了他在剩下一年会布置的全部作业。
他问:“但是你怎么知道我会布置哪些作业呢?”我回答说:“我不知道,所以我全做了。”通常他会选每章12到15道题目作为作业。我大致做了4倍的量。
当然这使得我的微积分老师为难——“那现在接下来的5个月该拿你怎么办呢?他将坐在教室里无所事事。”事实上他想出了创新的点子来督促我,他布置给我特殊的作业和带回家做的试卷。
在后来的生活中我才意识到从数学、科学和逻辑问题上归纳出这种态度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是如此的有用。
比如说,我鄙视会计工作。这已不是秘密了。我发觉这是经营生意中最乏味的一部分。大多数的账我会雇佣一个会计来帮我算,但是做生意你是不可能完全不理那些数字和财务责任的,除非你公司大到不能倒闭,有资格得到政府的资金救助。
与其反感会计工作,我决定视它为一个训练。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把工作做完,而在于通过工作变得强大。通过维持生意的良好财务状况,我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我知道如果我真能成功打理好生意上的财务,这训练将来对我会有所帮助。
我可以雇佣一个会计让他做更多的工作,然而现在我不想这么做。现在还不是这么做的时候。这份工作正教育现阶段工作生涯中的我必须学会的重要知识。不然当我钱更多,需要处理更复杂的生意时,我会有把它搞砸的危险。在我去举25磅的哑铃前,我必须先举起20磅的哑铃。
战胜崩溃
如果你选择逃避,做事懈怠,那么当你从沙堆中伸出头时,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大得解决不了的问题——负债累累,失业,情场失意,大肚子,生活无目的等等。没关系。就从最简单的问题下手,慢慢取得进步吧。一旦你解决了一些小问题,你会感觉自己变得更强大了,更加满怀希望。
渐渐地你能够解决较难的问题了,最后真正的大问题也没问题了。
打扫,整理,小维修工作是好的开始。收拾你的书桌,打扫卫生间,整理一个架子,回复电子邮件,挂一幅画,清除冰箱里过期的食物。
你还可以定个时,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说30到9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能解决多少问题算多少。时间到了,不管进程如何,你就可以停下了。在做乏味的工作时我经常定时,比如说清理一个文件夹需要优化重组的硬盘驱动器。我会每天清理30分钟直到完成。这样没有任务可以让人崩溃了。解决小问题的长远好处在于那样做你会变得善于快速处理问题。我父母在这方面可是高手。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干无数件小事,所以我家的房子总是干净整洁有序的。把解决一个问题看做是一次简短的精神运动,就像去健身房一样。如果你经常做这种运动,渐渐的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小问题再不会让你心烦了。
变强大
解决问题让你变得更加足智多谋。解决的问题越多,你变得越善于解决问题。
态度的调整时非常有效的。若你开始把问题看做是让你变得强大的训练,那么你就能抱着“我行”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你清楚问题会很难,并且你接受问题难的可能。哑铃会很重,锻炼会很辛苦。如果太简单了,你就不可能有所长进。
当你深陷一个难题时,你会感到压力和紧张,正如你在健身房做剧烈运动时的感觉。遇到问题不要唉声叹气,要心存感激,因为这些问题让你变得更聪明更强大。学会欣然接受对你的考验。多年后你会感激你现在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使你成长得更强大
五款让你更有效率的Google Chrome插件
Google相关 October 25th, 2010
如果你很喜欢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下面弥缝列出了五个可以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插件,希望有款能够适合你。
1.ChromeMilk
如果你是褪墨老读者,应该知道以前推荐过的Remember the Milk这款在线时间管理工具。ChromeMilk正是一款可以让你通过Google Chrome迅速查看,添加和管理Remember the Milk上任务的插件。

2.StayFocused
如果你总是在学习或工作时因为网络分心而耽搁正事,而且你总是花固定的时间在一些网站,那么这款插件正适合你。StayFocused可以让你设置并规定能够上某个网站的总共时间。比如说你想限制自己上优酷网的时间,为每天30分钟。那么一旦超出时间,StayFocused就会禁止你继续访问优酷网。

3.Todoist for Google Chrome
Todoist也是一款在线时间管理工具。这款工具可以让你迅速上查看和管理任务清单,另外还支持与Gmail连接将Email直接转建成任务。

4.Google Tasks
如果你使用Google Tasks来管理自己的任务清单,那么Google Tasks这款插件绝对是量身定做。你还可以调整弹出的列表大小和添加自己的域名。

5.Things to Do
Things to Do会直接在Chrome的新标签页中打开你的任务清单,你可以在上面添加,移动和删除任务,当然还可以自定义界面来适合自己的习惯。

做真正重要的事
个人提升 March 21st, 2010
生活,有时过得紧张充实、目标明确、胸有成竹、一连数月一切都有条不紊,目标胜利在望。当然有时则完全相反,被各种项目、无数的工作职责压得喘不过气来,完全无法翻身,直到精疲力竭。我不禁想这是为什么?要如何摆脱那种混乱?
我们的工作中,有一些是极其重要的,有一些并不那么重要,而另一些则是完全的不重要。在这篇指南中,我想谈一谈如何定义真正重要的事,怎样集中精力处理它们,以及时间分配上的一些策略。
剥离
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从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中找出并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十年后你会有怎样的生活?我喜欢规划未来,憧憬生活:将自己置身于脑海中浮想的画面里。当你认为你就是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那么这样去做则会收效更甚。回想一下那些曾经最珍爱的记忆、人物和重要时刻,你就会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影响你,把你塑造成了如今的你。同样的,顺着这条路展望未来十年,设想自己的追求,这会帮助我们把握当下,实现明朝。假使我幻想自己的未来是与家人其乐融融,和朋友把酒欢庆,那么这就意味着我现在就要好好维护着亲朋关系。 你追求什么?一旦你认定了生命中的使命,这便为你在时间分配上奠定了基础,所以你应当重视这个问题。这有时很难,因为我们会认为自己的使命与现实中的工作并无关联,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当我们通过现实中的工作还清债务,大胆冒险投资,或是把孩子送入大学进修时,没有人对此产生异议。但当现实中的工作用钱填加着你银行的户头,而那些钱对你来说已经并无多大意义了的时候,你便会不满,并开始希望能够活出真正的追求。 什么能让你兴奋?有时我们不敢对自己承认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和真正想要去成为的人,因为那想法并不被大众所接受,或是并没有现在的这份工作来的安稳。但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是什么能让我们激动,是什么能让自己心跳加速,而又是什么能让我们兴奋得从早晨的被窝里一跃而起。 你能忽略什么?从来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件事,去做每一件都你感兴趣的事。但你却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你确实感兴趣,并且真正重要的事。就把那些不重要的都忽略掉吧。 结果是否有意义?每项工作和任务都会产生结果,但结果本身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我们有多大的意义。有时因为别人希望我们最终取得成就,或是这结果会令人赞叹钦佩,我们便拼死拼活努力挣扎走下去。但如果这些对我们毫无意义,那么我们是不会满足于结果的。另一种情况,或许一开始我们取得了成就,但我们的兴趣点和追求却转变了。所以如果一件事对你没有意义,那就别管它对其他人是多么重要,它会多么值得赞叹或是曾经它多么重要过,是时候放手了。
安排时间
或许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但是否又在为如何安排时间,专注于此而发愁?下面就给你一些小建议:
首先去做。在《简单做》中,作者Leo建议挑出三件,放在早上先做。同样的,既然你找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那就尝试在花时间做其他事情之前最先去关注它。已经有人证实过在一大早写作、工作或思考,效率会明显更高。我个人则崇尚先花时间用在自己身上,这样去过每一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为个人目标而努力,然后再去做其他事。 那么每一天都会有一个积极的开始,并一直通向理想的未来。 制定计划。我很忙,我的家人也是。但我和父母都想花时间互相陪伴,所以我写下家庭晚餐计划,并备忘在我的Google日历上。如同对待生活中任何其他事一样,我很认真的看待这个约定。它是我自己对未来的一个承诺,并且它真的很重要。 当作紧急的事处理。我的生活被一个接一个的工作、约会和各种承诺所填满,毫无喘息。但当我不得不因为胰腺炎而动手术时,查看当天的工作列表却一个任务都去不掉。然而因为需要紧急治疗,我的日程安排还是为此停滞了下来。如果你正苦于无法摆脱琐事,或不确定去哪里找时间,那么就把你的人生使命看成紧急的事来做吧。从你的工作日程中去掉那些重要但非必要的事,尝试一天,不要再去想它们。那些你荒废于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每一天,是你永远也无法补救的,对我来说,这就是紧急的事。
真正有意义的事,才是重要的
我们都深深懂得有不同的事物在驱使着我们——使我们兴奋的爱好,让我们付出更多时间去探索的激情,还有那些我们希望可以与之长久呆在一起的人们。我相信发现、专注于有意义的事,并对此倾注时间,并不是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上。
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去真正认真地对待吧。
如何克服嫉妒
个人提升 January 12th, 2010
嫉妒是人的本性,在合理范围内可被视为正常反应。如果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妒嫉,可能使行动不顾后果,做事缺乏考虑。
这里我找到了一些克服嫉妒的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有效减少这种否定的情感。
停止拿自己与他人比较
比较你和别人拥有的事物会让你变得很悲哀。当你有辆更漂亮的车或有份更好的工作时,这种类型的比较能满足你的虚荣心,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这种心态最终会让你去留意那些比你拥有更多的人。到了那时,你就不会再感觉良好了。
这世上总有人比你拥有的更多、更好,所以在这场较量中,你不可能“赢”。与他人比,你永远只能一时高兴。
另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是与自己比较。检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评价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思考自己的经历和规划。这将使你变得更积极,情绪更稳定,因为你不再与他人比较,不会再为他有你无的事情感到嫉妒了。
培养丰富/洒脱的心态
嫉妒常常来自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缺乏”。你觉得嫉妒,也许因为别人得到了你想要的工作或等待的机会,因为你害怕一旦失去它们,你的生活将跌至谷底。
比较自己与他人是这种“缺乏感”的征兆。因为别人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嫉妒。
总是有这种“缺乏感”会扰乱你的想法、感觉和生活。它会引起嫉妒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让你被嫉妒纠缠,并不断强化和持久化这种情绪。
为了摆脱这种局限和破坏的心态,你可以让自己洒脱一点,告诉自己,新的机会随时都会有。
总有新的商业机会、新的考试、新的朋友等着你——这种想法能减少你的压力;能让你把上一次失利归咎于自己的失误,而非别人夺走了你的机会。
洒脱的心态让你获得内在的情绪自由,并让你更放松更积极。我相信,培养洒脱的心态在拒绝或克服嫉妒上是最重要的。当你知道这世上机会有很多时,便没什么好嫉妒的了。所以,每当你发现自己又被嫉妒纠缠上时,记得把焦点从“缺乏”转到“丰富”上,你就能洒脱应对了。
承认嫉妒
以洒脱的心态对于克服嫉妒不失有效,但我还是要与你们分享另一条有益的方法,当嫉妒这种负面情绪已影响你一段时间,而你也无法立即摆脱它时,不妨试试。
停止与嫉妒斗争,承认它,接受它。这也许听起来有点反常,但当你抵制一种情绪时,往往你却给了它更多的能量。相反,若你接受一种情绪,你便能随意地看待它,停止给它提供能量,最终这种情绪将会消失。方法如下:
(1)承认感觉
承认并跟着感觉走。认真体会你脑中的感觉,别去评判它是对是错。如果你随着它走(对我来说,感觉最终会停留在我的胸口),并认真体会,一两分钟之后,它就消失了。
(2)你的想法和情感不等于你
不要把个人同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等同起来。这意味着你得意识、了解并记住:你不等于你的思想或情感。
(3)你是它们的观察者,它们只是你生活的过客。
如果你学着不把思想和情感与自身等同,那么你就不必经常做以上练习。你只需更自发地接受你的想法与感觉,然后等待它们的离去。
(4)想想什么对你有益
我不知道这种分析方法是否对多数人有效。但当我有负面情绪或陷入无意义的行为时,它常常能帮助我走出以上困境。
通常,我问自己:什么对我有益?每一次陷入消极想法和行为时,我就会拿这个问题来提醒自己。
它总是提醒我正执着的事情是多么无聊。通常我会对自己说:“嘿,我又犯傻了。是时候关注一些有用/好玩/积极的事情了。”
问自己什么有益是个好方法,它能告诉你想法与行为间的差距,激励你丢掉一些无用的负担。
思考嫉妒想告诉你什么
这是一个有趣并行之有效地看待嫉妒的方法。我曾说过:你对世界的想法和感受代表了某一部分的你。
所以思考嫉妒可以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比如你的恐惧和对自我的欺骗。想想你对别人的嫉妒又反映了什么。
是害怕被拒绝吗?或担心自己不够好?还是害怕你会失去珍视的一些事/一些人/一部分自己?如果是的话,想想你为什么珍视它们呢?
设法透过书、人、网络等找到解决嫉妒的办法。问问自己:嫉妒揭示了什么?怎样才能从嫉妒中获得成长?
什么是你克服嫉妒的密诀呢?欢迎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