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酒女日记林静小说:北京,王不得不为王之地:皇城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00:46
北京,王不得不为王之地:皇城风水
第1节:导言 邦畿千里的圆心观念(1)
  导 言  邦畿千里的圆心观念  夏代鲧作城郭的时代,都城诞生了。那时的都城是什么样子的?文献中没有记载,但考古发现再现了那个遥远时代的都城面貌,据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商宫殿遗址的考古发掘,当时都城分为宫城和外城,全城以宫城为中心进行规划,突出宫城的重要地位,外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长达4590米,由此可以推知夏代都城已具一定的规模。鲧以后,夏代曾数度迁都,禹迁都至阳城,太康时又迁至斟。至夏桀时初步具有了王畿之制,王畿范围东至河济,西达华山,南至伊洛,北及羊肠。商代自成汤建国后至盘庚之前凡5次迁都,盘庚迁至殷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图1],据考古发现,都城规模宏大,范围将近30平方公里。都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宫殿区和大部分居住区位于南,王陵区位于北。宫殿区位于洹水之南的高台上,西、南有人工挖掘的防护沟即大灰沟,与北、东的天然河道组成一个完整的护城河围绕宫城,宫城是都城的主体和核心。盘庚迁都殷后,都城自此稳定,有利于邦畿千里制度的形成。虽然商经常迁都,但其范围均在今河南境内。国家以大邑商(即都城)为中心,围绕在大邑商之外是很多的中小都邑,这就是邦畿千里的形  图1、殷墟  [采自谢敏聪:《中国历史旅游文集》]  式,也就是商代的政治疆域。  “邦畿千里”出自《诗·商颂·玄鸟》,说商代王畿规模达千里之广。所谓王畿是指王的城邦,夏代已有其制。商人将国土分为五方即中商和东、南、西、北四土,中商是商的本土,以王都为核心,称为“大邑商”,商王分封的诸侯领地及服属于商的各方国居于大邑商的四方即四土。邦畿的特点是以王城为中心形成一个同心圆的城邦布局,四方服从于中央。
第2节:导言 邦畿千里的圆心观念(2)
  周代继承商代的分封制,各诸侯国纷纷在其封国内营建自己的国都和大小采邑。为了实现周王一统天下的目的,确定了一套完备的王畿制度[图2]。在千里王畿内,自王城往外,百里曰郊,再百里曰甸,再百里曰稍,再百里曰县,再百里曰都;由内往外,二者之间均相距100里。王畿以内是天子的居所,是天下的中心,王畿以外的土地,由天子分给众诸侯。天子的邦畿以1000里见方,邦畿  图2、弼成五服图[采自《书经图说》]  之外有“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以及更远的“蛮畿”、“夷畿”、“镇畿”和“藩畿”,他们的土地并非都归属于天子,而是以觐见次数的多少和不同种类的贡物方式来表现与中央的政治隶属关系。向外500里的地区叫侯服,侯服内的诸侯每年觐见一次;侯服向外500里的地区叫甸服,甸服内的诸侯每两年觐见一次;甸服向外500里的地区叫男服,男服内的诸侯每3年觐见一次;  图3、周公营洛邑图[采自《洛阳府志》]  男服向外500里的地区叫采服,采服内的诸侯每4年觐见一次;采服向外500里的地区叫卫服,卫服内的诸侯每5年觐见一次;卫服向外500里的地区叫要服,要服内的诸侯每6年觐见一次。要服之内为九州,九州之外统称为藩国,藩国则要每更替一个国君才能觐见一次。  很显然周代的五服制度就是典型的邦畿千里的圆心形式。  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于伊洛之间营建新的都邑以为东都[图3],“俾中天下”,谋求在国土的中心点即地中建都。按邦畿千里之制,洛邑“四方入贡道里均”,处于四方入贡的圆心即四方到洛邑的距离都相等,是最符合于邦畿千里的圆心之说。
第3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
  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  《周礼》提出于地中建立国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确定为地中的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阴阳。《周逸书》亦云:“道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建筑都邑首先要辨别地形地势之阴阳。《诗经·公刘》称其为“相其阴阳”。阴阳是什么?《庄子·则阳》云:“阴阳者,气之大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宇宙中的磅礴之气,是一种能孕育生命的冲和之气即阴阳合和之气,阴阳交会,生命才开始出现,百物阜安,万国咸宁,是建立国都最好的地方。  《周礼》在规定邦畿千里的圆心说的同时又强调冲和之气。  那么,建立都城的地点就有可能发生分化,一旦一个王朝的都城没有选择大地的圆心时,那么它就可以转而强调其冲和之气,来证明自己的都城处于天地的中心。  这就把客观上的地理中心变成形而上的中心,这个中心的转变是靠气而实现的。中国古人认为万物都是由气产生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他的弟子公孙丑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原本是客观物质的气被赋予了道德,它使人充满正义感。人具有了这种气,能使人不畏强暴,面对邪恶并战胜它。  人需要培养浩然之气,才能正气凛然,立于天地之间;都城同样需要占有冲和之气,才能万物生长,统御万邦,立万世之丕基。第4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2)
  怎样才能占有冲和之气呢?  古人认为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能通气,故城市都要依靠高大的山峰,来充实城市的浩然之气。周代的先祖公刘建立国都,是通过“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方式而实现的,即立杆测影的地点定在山河之间。城市作为人聚集之处,生衍繁息之地,选择山川之间的区域即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旨在追求天地的冲和之气。战国时管子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汉代提出“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的设想,即是想动用全国的山川形势来加强都城之气。汉代大儒董仲舒说:“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王与元气结合在了一起。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充分利用山川形胜来彰显都城的气魄和王朝的声威,张衡《西京赋》云长安城左有崤函重险,桃林关塞连接太华和少华二山。右有陇山,山势险峻,足以阻隔西戎。南有太一山,高耸突起。北面渭河、泾河,河道宽阔延绵不绝。远处九嵕山九峰高耸[图4],严寒冻结。四周山峰耸立,腹地宽阔平坦,沃野千里,是《禹贡》中所说的最上等的地方,谁拥有了这里,上帝就会飨以他钧天广乐,赐给他金策。洛阳南系洛水,北因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班固《东都赋》咏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洛阳统领八方,成为天下的核心。“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绥百蛮”。都城的王者气象靠山峰的依托被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讲究山河拱载,逐渐成为建都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圆心说逐渐失去它昔日的辉煌。  另一方面,都城占有了冲和之气,还具备另一功能即“压胜”。东汉人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一书记载吴国都城阖闾城按照八卦营建,辟八城门以应八风,立阊门以象天门即乾门,目的是此门通天而气旺可以兴吴国以破楚,故又称此门为破楚门。这可能是赵晔的附会。但都城以气为指导展开设计大约出现于汉代,这与汉代阴阳学盛行有关。
第5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3)
  气-山-气-王,山与气有关系,气与王有关系,王择山川建都时,自然气与王就连在一起了。都城有王气之说,追溯之,应始  图4、九 山  [采自谢敏聪:《盛世皇都旅游》]  于晋代,晋人张勃所撰《吴录》记载诸葛亮曾出使东吴,在路过金陵时说:“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金陵龙盘虎踞,具有帝王之宅的气象。山所蕴藏的冲和之气变为王气。《三国志文类》亦记谋士张纮建议孙权建都秣陵即金陵:“秣陵,楚威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象天之所命,宜为都邑。”张纮分析了金陵的地势“冈阜连石头”,是秦始皇确定此地有王气的理由,才派人掘断连冈,这证明了金陵有“王者都邑之气”,宜建为都邑。  晋代是风水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以郭璞《葬书》为代表,他系统地阐释了风水的原理,提出生气之说,所谓“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录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生气充盈于天地之间,他提出了选阴宅要“乘气”、“聚气”、“顺气”、“界气”等概念,从此“气”的理论便成为风水的中心问题,一切具体的风水活动都必须以得气为主而展开。晋人陈寿《三国志》记管辂经过毋丘俭墓时说:此墓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象变为四危,无生气可言,是大不吉之地。到唐代时风水更为盛行,杨筠松著有《青囊海角经》,提出气象龙脉之说。
第6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4)
  随着风水学的兴起,山川被纳入到城市的营建之中,望王气成为建都的首要原则。  宋代时,程朱理学兴起,气、阴阳、八卦、五行等概念被整合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进一步地推动了风水学的发展。运用风水之术堪舆都城寻找王气成为人们的一种梦想。南宋朱熹提出“冀都是正天地中间”之说,他说:“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入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海。前面一条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又为第三、四重案。”冀都右有华山为白虎,左有泰山为青龙,前有嵩山为朱雀,四象完备。淮南诸山、江南诸山、五岭为第二、第三、第四重案,黄河、长江环绕其间。冀都正当子位,全国的山河形成拱卫冀都的格局,所以冀都王气充沛,是天下的中心,是最好的风水。  因此,以山河形胜来定都城,这就是风水。  朱熹是继汉代“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口号之后,第一次提出新中心说,他无情地抛弃了自唐代就定下的大地的新中心点汴梁即自己王朝的都城,大约朱熹认为汴梁已无山川王气可言。  朱熹定冀都是正天地中间,没有依据圆心说,而从山川拱卫冀都这一角度来确定的。因此笔者把它定为“山河拱载中心说”。  圆心说被淘汰了。  元统一天下后,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来审视全国的地脉成为可能,霸突鲁提出:“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逆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认为燕京地理形势构成受四方朝觐之象,为天地的中心,有王者之气。故规划设计大都城时刘秉忠继承朱熹的风水定都城之说,第一次提出:“盖地理,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以风水堪舆都城,目的就是为了生王脉络,成就帝王大业。
第7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5)
  自此以后,都城的堪舆必须要依靠风水来完成,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风水所要捕捉的是王气,它关系到帝王大业的成功。朱元璋建国之时,对六朝运短的南京城还抱有希望,故才令刘基重新勘定南京城地脉,最后定钟山为龙脉,目的是要借钟山之王气,延帝祚之无疆。明中都城的选址亦遵循此法则,定凤凰山为其王气所在之山。朱棣迁都北京之时说:“朕观此处地脉厚重,山峰拱顾,可为长久之计,但未卜山陵,倘得精阴阳者足矣。”故才有江西廖均卿卜择黄土山为明皇陵,王气如万马自天奔腾而下,证得天寿山是明王朝王气所钟之地。  山是气之体,王气离不开山。  永乐帝迁都北京之时,人们想起了朱熹的“冀都是正天地中间”这段预言,认为朱熹所言之冀都即今京师北京,由此人们又想到了唐人杜牧所言“王不得不王,霸不得不霸”之地亦即今京师北京。明邱浚《大学衍义补》云:“惟今圣朝建国幽燕直隶八府之地,盖古幽冀之域也。杜牧所谓山东河北王不得不王,霸不得不霸之所。……由牧此言观之则今日京畿之形胜物力,天下莫敌焉,可知已。”  北京从此在中国人的心中成为:  王气所钟之地!  王不得不为王之地!  一,从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说起  忽必烈纵观全局,放弃了从北往南渡长江进攻南宋的计划,而是采取了顺江而下直捣龙穴的策略。他的眼光盯住了遥远的建康府(今南京),而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樊)是通往建康府的大门。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下达了进攻襄、樊的命令,刘整、阿术等率军攻打,但襄、樊临江据守难攻,守军英勇顽抗,一年过去了,攻城仍未见效,实出忽必烈意料之外,但襄樊必须拿下,这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他决定派丞相史天泽前往督战。史天泽了解了战局和四周的形势后,停止了攻城,而是派军在襄、樊四周修城筑围,欲以困死守城宋军。同时封锁汉水,控扼水陆要冲,切断守军与外界的联系,多次击退南宋增援部队。并下令造战船,练水军,随时发动进攻。就这样,经过长达5年的围困,守军无衣无食,再无力抵抗,樊城于九年(1273年)被元军攻破,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忽必烈不惜花费了5年的时间,终于打开了通往建康府路的大门。襄、樊失陷后,元丞相伯颜统率大军浩浩荡荡沿汉水和长江东下,势如破竹,各地南宋守臣望风而降。德元年(1275年)二月,元军大将脱欢率大军直逼建康府,于丁家洲与宋军展开会战,脱欢突然袭击,夺取宋军战舰,攻占雨花台,建康府失陷。鉴于建康府的重要性,忽必烈改为建康路,统辖江南诸道。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改为集庆路。从元军占领建康府这一天起至元灭亡,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集庆路一直是江南经济繁荣的中心,也是元朝收敛江南财富的据点,大量的物资在集庆路聚集后,通过运河,源源不绝地输送到大都城。第8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6)
  这个集庆路,曾是六朝故都建康城。早在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成为中国南方政权的首都。地处江淮平原,北邻太湖流域,又有长江天险为依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居,自东晋政权南迁后,经过几代王朝的开发,逐步形成了全国的粮仓和手工业中心,发展潜力迅猛,到南宋时已经凌驾于北方中原之上,是忽必烈最想要占领的地方。  谁占据了建康府,谁就拥有了天下的财富。  元朝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中一支起义军脱颖而出,它就是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骁勇善战,不断发展壮大。但在朱元璋的心中,集庆路是他整个战局中最关键的棋子。谋士陶安说:“金陵帝王之都,龙盘虎踞,限以长江天险。若据其形势,出兵以临四方,则何向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毅然率军渡江进攻集庆路,背水与元军大战于钟山,取得大胜。集庆是元在南方的统治重心,夺取了集庆路,朱元璋才松了一口气。占据了中国最富饶的江南重镇,也就因此取得了一个能够号令东南的根据地。以此为基地,依靠长江天堑,积蓄力量,很快朱元璋的军队就发展壮大,成为天下无敌的雄兵。经过10年战争,元朝势力被彻底摧毁。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正月初四日,黄道吉日,这一天虽然略感寒冷,但天高云淡,山川呈祥,朱元璋在大臣们的簇拥下,身穿黄袍,至南郊天坛,仰望苍天,秉承天命,登上皇帝位,建国号明,年号洪武。追尊高祖考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追认为皇后。并册立与自己同甘共苦的马氏为皇后,封世子标为皇太子。颁诏天下。新的一年到来时,一个新王朝诞生了。
第9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7)
  朱元璋称帝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取“天人相应、感应天象”之义。并以应天府作为南京,开封作为北京。南京之名由此而来,随即开始对南京城进行改扩建工程,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扩建新城,至洪武八年(1348年)完成。洪武十一年(1351年)取消开封北京之称,改南京为京师,南京第一次正式成为统一的全国的首都。  在定都南京之前,朱元璋面临着选择何处为京师的重大问题。  虽然元朝被推翻,元顺帝北走,撤离大都,但元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完全消失,“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屯兵百万于塞外,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直取北平,恢复元政权。这使朱元璋日夜不安。虽然新的王朝已经建立,拥有雄兵百万,但北方的威胁不但没有消除,而且正一步一步地逼近。朝野上下面对这种情形,对于何处建都则事关重大。当时明朝的军事实力主要还是集中于江南一带,虽然徐达率军打入大都城,但那只是一支军队而已。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如果于南京定都,势必造成北方军事实力的空虚,因为他不敢把明代的军事实力全部投入北方,这样的赌注太大,如果投入,则北方的军事首领则权力过重,对南京必造成威胁,割据势力会像历史上那样抬头,重演历史的悲剧。所以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认为是两全之策的方法,立汴梁为北京,应天为南京,以北京作为控制北方的基地。但对于何处建都,大臣们持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关中有崤函之险[图1],八百秦川,沃野千里,周秦两代均以此成就霸业,又有汉唐两代的经营,帝都基础稳固,可以以长安为都。
第10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8)
  第二种意见认为洛阳“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依邙山,南望洛水,曾为九朝之都”,自古就是天下的中心,以此定都,可以号令四方。这派的支持者是皇太子朱标。当他从陕西巡视关、洛地区之后,认为洛阳地理位置适中,是全国的心脏,于此定都可以控制全国。回到南京后向父皇进献洛阳图,就有此打算。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朱标还是想迁都洛阳,但事隔不久,太子朱标身亡,迁都洛阳之议遂被搁置,再无人提起。  第三种意见是定都北平。北平的重要性,元人霸图鲁和陶宗仪  图1、函谷关  都认为幽燕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枕居庸,奠朔方,抚中原,正南面,是天然的帝王之都。大臣们认为北平宫室完备,未受战争损毁,以此为都,可节省开支,不劳民力。朱元璋也曾有过定都北平的打算,就在徐达攻克大都城后,置北平布政司时,向廷臣询问:“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虏,比南京何如?”翰林修撰鲍频一句话就否定了:“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再图。”打击了朱元璋意欲定都北平的想法。  第四种意见是定都汴梁[图2],汴梁漕运发达,有利于经济发  图2、清明上河图  展,朱元璋改汴梁为北京就有此意。  朱元璋听了众大臣的意见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坚定地说:  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今建业长江天堑,龙盘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立国。  朱元璋说时代不同了,长安、洛阳、汴梁是过去王朝的都城,已经耗尽了那里的地材,又加之建国之初,战乱刚刚平息,那里的经济业已凋敝,百姓尚未休息。“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经过我们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如果以北方的城市为都,则都要依赖于南京的供给,最终都会因为南粮输运不便难以供养而告终。面对目前“生齿日繁”,人口增多,粮食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这些城市所具有的优势都有可能化为乌有。所以朱元璋说如果于此建都,所用财力、人力均要从江南调拨,重复劳民,不可取。而且最重要的是自隋唐以来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势力日益崛兴,中原政权在北方的主要威胁由北转向了东北。长
第11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9)
  图3、元代温室浴室的穹隆顶  安在秦汉时的优势,到明朝时已不存在,舍其是必然的。虽然朱元璋有北迁之意,但考虑到北平虽然宫室完备,但蒙古人的生活习俗与我们汉人不同,很多宫殿光怪陆离[图3],如畏兀尔殿、棕毛殿、水晶殿、温室浴室[图4]等,具有外域建筑特点,不是我们汉人的传统,因此面临着重新建设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若  图4、温室浴室内部(明代浴德堂)  二  建都于北方,则费用仍需仰仗东南,转运劳顿。在这种利弊互见的客观条件下,朱元璋选择了南京。这还与他钟爱南京有关,他出生于安徽凤阳,与南京一脉相连,而且他的众多将领都出生于江南一带,可以说江南这个区域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就在他称帝前两年,即着手营建应天府,已为建都打下基础。多年的经营,经济繁荣,又有长江天堑可凭借,龙盘虎踞可固守,决定于此建都。  在古代,风水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因为风水给了人们一种居住的价值观,只要选择被认为是龙脉的地方建房、修墓,其家族定会富贵发达,这一点人们深信不疑。古人对风水的依赖和迷信,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情感,一经发动便不可收拾。  朱元璋[图1]的发迹,据说就与风水有关。他本人亦十分迷信风水,因为他出身贫穷。  朱元璋祖籍是金陵句容,元朝初年,朱家被定为淘金户籍,身份等级低于平常人。金陵虽然带“金”字,可当地出产的黄金极其有限,很快就被采尽,而沉重的金课并没有免除,朱家的生活变得十分艰难,摆在朱初一(朱元璋的祖父)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逃。可是逃往哪里去呢?或许朱家命运的改变就在这一重如千钧的决定之中。朱初一毅然带着全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县(今安徽境内),靠着一辈子积攒下来的一点钱买了几亩田地,准备过平稳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年年灾荒,颗粒无收,朱初一死后家道日益败落,田产全都卖了,没过几年,朱家竟至无法为生。好在他的两个儿子朱五一和朱五四已经成家,但这个地方已无立足之地,兄弟二人又得像他父亲那样流落他乡。五一和五四带着全家到了五河,这里也是贫穷之乡,无法立足。经商议,兄朱五一先带着第12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0)
  图1、朱元璋像  全家到了濠州钟离县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并在这里落了户,算是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而弟五四一家就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了,兄走后,他也带着全家离开了五河,流落到灵璧、虹县,十分狼狈,后来打听到兄在钟离东乡落户,才追随过来,也把家安在了钟离东乡,以租种财主田地,勉强维持生计。  皇天总算酬报了朱家,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五四妻陈氏生了一个儿子,排行第八,取名朱重八,这就是朱元璋,后来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出生地也从此闻名天下。  有两本书记载了朱元璋降生的传说,一本是《天潢玉牒》,书中称九月十八日这天陈氏正在麦场劳作,见西北方走来一位道士,长着长长的胡子,戴着簪冠,穿着红色的道袍,拿着象简,来到麦场中坐下歇息,用象简拨弄手中的白丸,陈氏见后问道:“这是何物?”道人说:“大丹,你若要就与你一丸。”无意中陈氏将白丸吞下,忽然感觉腹中疼痛。夜晚,有一股白气从东南直贯室内,朱元璋诞生了,奇特的异香弥漫整个房间,一整夜缭绕护持着这个小生命。另一本是《龙兴慈记》,书中记载朱元璋诞生时,屋子里发出红光照耀天空,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僧人远远地望见,都惊疑是发生了火灾。第二天早晨一打听,才知道是朱家有一个孩子出生了。  濠州,古称濠梁,为古涂山国之地,也是大禹会同诸侯的地方。五代时,周世宗显德年中到了淮南,望见荆、涂二山为濠州朝冈,常说那里有王者之气。《天潢玉牒》称300年后朱元璋降生,地理之符,正应在太祖身上[图2]。  淮河岸边的盱眙县内冈峦起伏,从州城泗州外淞淮北行10里,渡过小河,有一片漫土山丘,嘉靖中始改称基运山。这就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熙祖)的葬地。龙脉自汴梁西而来,由宿虹至双沟镇,起伏万状,为九冈十八洼。又从西转向北,形成一大坂土,亥龙入首,坐癸向丁。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重修祖陵即熙祖陵,称其山为万岁山。朱元璋把朱家的远祖定为德祖,德祖的远世已湮没,无从考证,但远不轻祖,故定德祖为肇基。而德懿二陵经历兵燹,坟地已无从查找,所以只能于熙陵寝殿行望祭礼。殿内设三座黄幄,内置神座。德祖元皇帝,居中南向,即高皇帝高祖。懿祖恒皇帝,居东西向。熙祖裕皇帝,居西东向。
第13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1)
  熙祖陵前地平垄数百丈,有绕身九曲水入怀。水从远处的御桥东流出与小河会合形成汴河,左为徙湖和二陈沟。又前面是泗州城,有塔作为水口标志。又前面是淮河,湾环如玉带为逆水。众水  图2、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形势图  [采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第628页]  皆从西来绕过陵后,向东北流去注入大海。又前面是盱眙县治米芾所书“第一山”,山不高,然峰峦横亘,与陵正对,是为面前案山。又前面二百余里为长江。陵后除了九曲水环绕元武外,还有影塔湖,又后面为汴湖,又后面200里为黄河,再数百里为泰山。大约500里之内,北戒带河,南戒杂江,而十余里明堂前后又有淮、泗、汴河诸水环绕南、东、北三面。惟龙脉自西来,略地势稍高而已。陵左肩10里为挂剑台,又左为洪泽湖,又左为龟山即禹锁巫支祁处,又左为老子山,自老子山北至清河县即为淮黄交会处;陵右肩60里为影塔湖和九冈十八洼,又右为柳山和朱山即汴梁虹宿。来龙千里盘旋结穴,的确被看做是帝王万年的吉壤之地。  传说朱元璋的祖父的葬地是由道士的指点而被他的祖父占有的。其地叫杨家墩,地形特殊,墩下有个土窝,据说朱元璋的祖父在农作休息时常躺在里面,从未生过病。有一天,两个道士经过时,其中一个师傅指着那个土窝说:“如果人死后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人一定会出个天子。”弟子问师父:“为什么呢?”师父说:“此地气暖,是个龙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10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两位道士说话时,朱元璋的祖父就躺在旁边,佯装睡觉,但他听得一清二楚。10天后,窝里的枯枝果然长出新叶,朱元璋的祖父兴奋不已,心想这个窝真是如那道士所言是块宝地,于是拔去新枝又插上枯枝。两个道士再次来到土窝处,徒弟发现了插在地上的枯枝并没有长出树叶来,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生树叶呢?”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说:“一定是被这个人拔去了。”朱元璋的祖父见瞒不住,就承认了。道士说:“你有福,死后就葬在这里吧,你家一定会出个天子的。”
第14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2)
  朱元璋的祖父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一定要把他葬在那个土窝里。在下葬时,土自己就壅起为坟接纳了这位劳苦一生的人。半年后,他的儿子五四妻子陈氏怀孕,10个月后朱元璋降生。  朱家在钟离十分贫穷,以租种别人的田地而勉强维生,凤阳10年有9年灾荒,百姓的日子甚为艰难。至正三年(1343年),水旱蝗灾使淮右大地成为千里赤地,哀鸿遍野。紧接着又是瘟疫肆虐,厄运降临到家家户户,天灾无情地夺去了无数的生命。据史书记载有的村甚至无一人存活,无人掩埋的尸体随处可见。在这场瘟疫中朱元璋家未能幸免,先是父亲死了,接着大哥又死了,随后,母亲也死了。一月之内,瘟灾夺去朱家三口人的性命,亲人的相继离去,使朱元璋悲痛欲绝。同村人都劝他连尸首也不必掩埋,快快远走他乡以避瘟疫。朱元璋没有走,他要掩埋好亲人,但他哪有地可埋呀,地是人家的,他向租给他家地的田主求情,田主一口就拒绝了,绝不允许他人葬在自己的田地里。但亲人总得入土为安,朱元璋跟二哥商议,决定把父母、大哥葬在无人拥有的山谷里。没有棺材盛殓就用破烂的衣被裹尸,兄弟二人抬着亲人,半途中不料抬尸体的绳子断了。二哥见状赶忙又跑回家找绳子,让朱元璋看守尸体。这时突然霹雷电闪,大雨滂沱,朱元璋跑到一棵树下避雨。天空又狂风大作,扬沙折木,天色变暗。等到天色又亮起来的时候,朱元璋跑过去一看,从山坡上被大雨冲下来的土,自己壅起为坟堆掩埋了他的亲人。朱元璋情急之下,动手扒开土,想拖出亲人的尸体,惊奇的事发生了,扒开的土自己又壅起,成为坟堆。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人便附会他父亲葬地是在九龙头上。
第15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3)
  朱元璋的祖父和父亲都葬在龙脉上,这就为朱元璋制造了有王气的根基。  父兄掩埋后,朱元璋无以为生,遂入皇觉寺为僧。朱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寺里的和尚们都说他将来定会发达,不是久居人下之士。不久朱元璋便离开皇觉寺,投奔郭子兴的起义大军,在战斗中,表现勇猛机智,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深受郭子兴器重,将养女马氏许配给元璋为妻,后为高皇后。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其子郭天叙代领统率,韩林儿下诏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怎能受制于人!”于是没有接受这个职位。但念韩林儿势力强大,他没有离开,继续利用韩林儿以成就自己的帝王之业,故仍用其龙凤年号以号令军队。九月,郭天叙、张天佑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朱元璋统率。至正二十年(1360年),招纳刘基、宋濂等人为谋臣。  刘基,字伯温,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据说“读书能七行俱下”,有神童之誉。14岁赴括城(今丽水)入处州路郡庠读书,从师学习《春秋》和天文兵法诸书,过目不忘,洞识其要。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中进士,至元二年(1336年)赴江西任瑞州高安县丞,开始步入仕途。但他的宦海生涯很不顺利,屡遭磨难贬抑,二十余年无报国之门,雄才得不到施展。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他怀着宏图大志接受了朱元璋的邀请,与宋、章溢、叶琛赴金陵,朱元璋特地为“四先生”建造礼贤馆。刘基向朱元璋呈时务十八策,受到朱元璋礼遇。从此,刘基参与军机,成为朱元璋开创明王朝的主要谋士,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运筹帷幄,朱元璋把他当做是汉代刘邦的谋士张子房。民间更流传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刘基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风水大师,著有《刘基堪舆漫典》,南京城的营建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第16节:山河拱载的新中心观念(14)
  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确定先灭陈(友谅)、后攻张(士诚)、统一江南、再北上灭元的方略。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鄱阳湖水战,歼灭陈友谅60万大军,这一决定性的战役为朱元璋走向全国统一迈进了一大步。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过了4年,徐达率军北上攻克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登上了大宝位,当了皇帝。  朱元璋在战争中的出奇制胜、转危为安和夺取天下,他自认为是因为祖坟风水好保佑的结果。称帝后他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拜祭祖坟,立《御制皇陵碑》,特意记述自己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朱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昌盛的。回想下葬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祭祀父母的,现在取得了天下,欲隆重改葬,以尽孝道。但风水师勘察后认为祖坟正当龙穴,改葬恐泄露山川灵气。其实,朱元璋只是这么一说而已,他在皇觉寺当和尚时,别人就告诉过他他家的祖坟是一块风水宝地。现在风水师名正言顺地说了这块地藏有山川灵气,这不就证明了自己当上皇帝的合法身份了吗?祖坟并没启葬,只是增土以培其封。第17节:重定金陵龙脉(1)
  三,重定金陵龙脉  朱元璋坚信是祖坟风水给自己的命运带来了转机,登上皇帝位,面临着新首都的重新选址和设计,他通过对以往朝代首都的考察分析后,最后选择了南京。但他的心中又不满足六朝的短命之气,决定对南京作一番重新勘定,他坚信龙盘虎踞的南京一定蕴藏着好风水,只是六朝没有相对而已。风水能让他找到一块万世不拔之基作为都城,永续帝祚。  首先朱元璋下令以刘基为首组建一支风水堪舆队伍,从全国各地征调了数百名懂阴阳者,齐聚南京城,礼以上宾,住在上宾馆。  历史上非常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刘基与前朝刘秉忠一样,皆精通阴阳风水之术,后来都成为匡扶帝王大业的重臣。一个是辅佐前朝大帝忽必烈统一中原的谋士,一个是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军师;一个著有《镌地理参补评林图诀全备平沙玉尺经》,一个著有《刘基堪舆漫典》。而刘秉忠的《镌地理参补评林图诀全备平沙玉尺经》,还是刘基给作的注。统一后,二人都是都城营建的主持者。由阴阳风水这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历史上仅此这两位。而元明两代正是阴阳风水学盛行的时代,开国之初,为这门学问驰骋天下提供了最好的舞台。这门学问不仅培养了这样的旷世奇才,而且还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座都城—大都城和南京城。南京城的前身是六朝的故都建康。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为了称雄江淮,谋士范蠡于今南京城南长干桥和雨花台之间的长干里筑了一个越城,又叫“范蠡城”,这是南京城的建城之始。楚灭越后,楚威王于石头山上筑城名金陵邑,南京古名金陵即源于此[图1]。秦统一全国后设置秣陵县,秣陵位于金陵的南部,秦淮河中下游一带,很快这个地方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三国时,孙权控制长江中下游一带,于建安十七年(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取建功立业之意,成为东吴的都城。西晋灭东吴后分建业为建邺和秣陵两县。东晋时,建邺再度成为都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故改称建康。继东晋之后的南朝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加上东吴和东晋两个王朝,史称“六朝”,六朝均建都于此,故称建康为六朝故都。  相传东吴孙权建都前,曾请诸葛亮到东吴察看地脉,他们二人驻马观察纵论地理形势,望见金陵一带山川岗峦起伏,说:“钟阜龙盘,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左有钟山龙盘,右有石头白虎蹲踞,是典型的帝都地形,故南京有“龙盘虎踞”之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云:“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唐代诗人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云:“石头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气横分历阳树。”第18节:重定金陵龙脉(2)
  朱元璋认为南京“龙盘虎踞”之风水格局没有错,六朝气数短,一定是风水堪舆上出了问题。于是朱元璋下令招集了懂阴阳地理者数百人汇集于南京,由刘基担任总风水师之职。  朱元璋招集众阴阳家到金陵,其目的是要众人拿出一个办法来解决“六朝国祚不永”,即历史上六个王朝因建都金陵,其命运都很短暂的重大难题。这是朱元璋建都金陵,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图1 石头城  [采自谢敏聪:《盛世皇都旅游》]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当时任上宾馆副使的刘迪简对此颇感不安,他问众阴阳家道:“观诗书之殷盘、周诰、孔子之语,古人营建宫室城郭,若治地而葬,都是以占卜用龟的方法来决定。自从阴阳风水家出现后,风水著作甚多,各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该如何折中呢?”  苏伯衡说:“诸家之书所言风水,惟《葬书》说得最为切中要害,即乘生气一说。生气见于山川之冈垄向背、离合、逆顺之势,所以地气之聚者,形必胜,形胜则吉。我虽然没有跑遍大河江汉的南北境地,也没有尽窥北条南条的山川形势,于周秦两汉魏晋唐宋的都城废墟也未暇具论。姑言金陵,秦始皇派人埋金以镇压,诸葛亮以为帝王之宅,仅止两点就可证明金陵一定是气之所聚之处、形势所胜之地。”  于是苏子提出“地以气为脉,相地以气为本”的理论,相度金陵要以气为本,“四时之运无穷,及其至也,则聚者无不散,止者无不往,势之所必至。气有聚有散,有止有往,而地之或吉或凶,随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雄都、大邑、名城、巨镇,转瞬之间变为坵墟垄亩,坵墟垄亩转瞬之间又为名城、巨镇、雄都、大邑。宇宙之间,山川之形势不改,而其气无定在,所以没有恒永吉祥的地方。”也就是说金陵在六朝时可能其气不聚,而现在则气聚为吉。第19节:重定金陵龙脉(3)
  苏子说南京的地脉是自东南溯长江而来,向西绵延数百里乃止。西有鸡笼、覆舟诸山和石头城,钟山峙其东,形成大江环抱,秦淮河、玄武湖左右映带,两淮诸山合沓内向,若委玉帛而朝的格局。这就是王者之宅的形胜。金陵之墟,王者之都,天造地设,圣人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它呢!晋、宋、齐、梁、陈、南唐之君,乘时割裂,窃而据之,皆非天授,不足以当王气之盛,又怎能乘生气之聚呢?天地必藏其风气之完厚于数千年之久,以等待圣人的出现,今天子之兴而于此建都,正应在此气数变化之上。观此前于此建都者,殚其智力,也不能混合天下。而今鸿业告成,朔南为一,幅员之广,亘古未见。这岂不是天意所昭示万年无疆之业吗?所以不必等待望气者,就能知晓王气之郁葱,不必询问阴阳家就能知道生气之充盈。  苏子的这番议论,诸阴阳师,群然附和,从而坚定了南京风水之形胜说。  于是诸阴阳家经过数次堪舆金陵形势,最后选择了钟山为龙气所钟之山。  刘基等人对南京重新进行了一番堪舆,以便避开六朝之气运。他们认为建康四象完备,左有青龙钟山,右有白虎石头山,北有玄武湖为玄武,南有秦淮河为朱雀,秦淮河南岸一带逶迤的小山岗聚宝山等则为朝山案山。但由于故都背后所靠之玄武湖为水[图2],阴气太重,背后生凉,而且长江位于南京的北边,南京属阴,这是其一。其二是水口朝外,秦淮河泄了金陵之气。上述是故都风水的不足之处。  如果把新宫城建在旧城中,则有很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是六朝故都旧内在城中,但规模太小,由于长期没有管理,周围的老城区人口密集,不易改造。二是“六朝国祚不永”主要体现在旧城风水不佳之上,如将新宫城建在六朝宫城故址上,那不就是承袭了这个宿命吗?这会大大刺激朱元璋对六朝故都的忌讳,使他更为敏感。第20节:重定金陵龙脉(4)
  因此,以刘基为首的这支风水团队否定了改造旧都的方案,重新审察地脉。山脉从东北发来,作北东—南西走向,分成三支楔入金陵:北支沿长江一带作北东—南西走向,为龙潭山、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等,山势险峻,临江而立,构成城北外围的天然屏障。中支起宝华山、龙王山、灵山、钟山等,钟山平地突起,雄伟耸立,是金陵最高大的山峰,它西延起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五台山等诸山,山势逐渐变成低矮山丘。钟山山脉延绵7公里,呈弧形,弧口向南,像一条巨龙盘结于城东。城西的石头山,山势降顺,如白虎蹲踞。南支起汤山、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跨秦淮河河谷地为方山、祖堂山、牛首山、凤凰山等。方山孤立于平地上,状如官印,又称天印山。通过梳理金陵地脉,发觉六朝故都建在玄武湖以南,没落在龙脉上。钟山才是金陵的龙脉主山,正位居中,主峰  图2、玄武湖  形势巍峨,气象万千,为龙首,余脉西延为富贵山、鸡笼山、覆舟山、五台山等形成龙尾。诸葛亮所言之“龙盘”即指此钟山山脉。  同时又为朱元璋寻了万年之地,亦选址钟山,其龙脉从茅山来,历燕冈、武岐、华山、白云峰、龙泉庵一带至陵达90里。  堪舆家认为长江从南京以北流过时折而向东,于此结为一穴,六朝时定为鸡笼山之南。刘基重新堪定后,认为穴应结于富贵山之南的燕雀湖[图3]。旧城之气被秦淮河所泄,新宫城则重新规划河道,引秦淮河水入新城,这样就可以把所泄之气再留住,被引入新宫城的水名曰金水河,从燕雀湖前弯转流过,形成金城环抱之势,从而留住了金陵之气。  按风水之术,长江之水从南京以北流过,南京位于水之南,属阴,王者之气为阴盛阳衰,要克服此弊,则要把城建于山之南,故定穴于钟山之南,目的是取阳胜阴,使新宫城成为阴中之阳。根据天象,东部正处于“主生”的南斗的范围之内。于是决定放弃从聚宝山到玄武湖的六朝旧城轴线,另筑新宫城于旧城东部,使中轴线对准富贵山的山脊即背靠钟山之趾,以引钟山的灵气入宫。这一选址,得到朱元璋的首肯,于是下令填平燕雀湖,于上营建宫城。
第21节:重定金陵龙脉(5)
  一座全新的都城诞生了!  一座前所未有、以巨砖筑成的大城建成了!  全城据现在实测为南北长20里,东西宽11里的不规则形,城垣全部用砖石累筑,据《南畿志》记载城墙周长虚长96里,现实测为67里。它不仅把六朝的建康城、石头城和南唐的金陵城包括在内,而且把钟山西麓的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也圈入其中。北靠玄武湖,南倚宝山,西以八字山、马鞍山、清凉山为界,东以  图3、金陵图  [采自明徐善继:《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学统宗》]  前湖、琵琶湖为天然的护城河,东南从朝阳门至通济门为宽阔的城壕。西面、南面城壕借外秦淮河以拓宽。城内则有内秦淮河贯穿而过。一座城市把山川纳入其中,南京是最大规模的一次,而且以垒砌城墙的方式把众多的山峰圈入城中,作为城市的防御工程。如此宏大的规模,是从未有者。凭借长江天堑,南京实现了固如金汤的目的。  南京城又名应天府,应天象而建。城墙的整体布局为南斗星与北斗星的聚合形,集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于一身,城墙开13个城门,以符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之和数。其中从通济门经中华门到水西门的外秦淮河段天造地设,恰巧成为北斗七星的天斗形状。“南斗主生,北斗主死”,象征着统治者掌握了生死大权,至高无上。如汉代司马迁所言:“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皆系于斗。”  南京城城墙虚长96里,故明人称此城为“九六城”,以符音律。古人定音准的方法是根据长度来测定的,黄钟之律长9寸,林钟之律长6寸,9为天数,6为地数,故黄钟为天统,林钟为地统。在《周易》中,“九”代表老阳之数即乾,“六”代表老阴之数即坤。“九六”是天地阴阳的象征,分掌阴阳,与司马迁所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控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第22节:重定金陵龙脉(6)
  按照南斗主生之说和风水钟山龙脉之论,在六朝故都建康城的东边,在填平燕雀湖的平地上,一座崭新的宫城出现了,它迎着明丽的朝阳,北倚雄伟的钟山,富丽堂皇,巍峨参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皇家宫殿区。皇城为正方形,宫城居于中央,名紫禁城。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向南由皇城的承天门经洪武门至正阳门,为一条宽直的大街,两旁布置中央官署机构。御河从杨吴  图4、五龙桥  [采自谢敏聪:《盛世皇都旅游》]  身殿,后为后寝二宫即乾清宫和坤宁宫,再向北为宫城北门后宰门,经玄武门出皇城,北去是太平门。重要的宫殿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后来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便参照了这座宫城的设计,把它搬到了北方大地上。  图5、午门遗址  [采自谢敏聪:《中国历史旅游文集》]第23节:朱元璋意欲放弃南京
  四:朱元璋意欲放弃南京  由于新宫城建在燕雀湖上,入住不久,即发生地基下沉,形成北低南高的地势。这一现象的发生,使朱元璋震惊不已,原本他心中就已存在的六朝气数短的恶咒又开始折磨他,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六朝命短,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周显王扁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熊商下令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筑城,取名金陵邑,南京古名金陵即源于此。在建城时,术士们告诉他:这个地方地气很旺,不能在此筑城,如果筑城定会损伤楚国的国运。但是此地能控制江淮,位置极其重要,不在此筑城十分可惜。于是楚威王下令术士们寻找克胜之法,他们想出的办法是在筑城的同时在石头山下埋藏黄金,为新城取名“金陵”。其原因是石头山处扬州的南方,扬州与荆州在五行属性上同属火,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火能克金,故金陵的金气,被北方的火气所压。果然,金陵建城虽早,但只是一个军事要塞,没有得到发展,而秦淮河中下游的秣陵却发展起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一天,他在咸阳宫中忽然看见了东南方向华光飘忽的天子气,心中甚为震惊,于是始皇打着巡视江南的旗号,南至云梦,浮江而下,到了金陵。果见此地冈阜起伏,紫气蒸腾,望气者说这就是金陵的王者之气。秦始皇遂下令  图1、明南京城形势图  掘断连冈,以压偏霸之气,故名秣陵。又见东南巽位的天印山,如天子之印,亦被始皇下令损伤,以破这座吉祥命运山[图1]。后来在金陵建都的朝代的寿命果然都是短短几十年。  金陵王气被破坏了!  秦淮河是金陵城的气脉,再流出城时,水口石头朝外,泄漏了金陵城的元气。永乐皇帝坐镇南京时,江西术士廖均卿一语道破南京风水天机,永乐皇帝答道:“朕亦嫌之。均卿之言是也。”  金陵王气被泄漏了!  长江从金陵城的背后流过,滔滔江水冲走了金陵城的元气,玄武湖亦位于金陵城的北面,背后生凉是金陵城不能克服的风水弱点。相反,金陵的金粉之气变得盛大,熏陶出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唐后主李煜两位著名的清靡婉约皇帝,为地气所制,“饮马长江”的英雄皇帝再也不会产生了。  温柔富贵之乡的人们极尽奢华,醉生梦死[图2]。晚唐诗人杜牧写道:“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面对六朝旧迹,杜牧叹曰:“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许浑亦叹曰:“玉树歌残王气终。”  地基下沉,这使朱元璋日夜不安,忆及前代对金陵王气的感叹,于是心中动了迁都之念。晚年时,他告诫子孙:  图2、秦淮河  [采自谢敏聪:《中国历史旅游文集》]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昂中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迈,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顾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果不其然,朱元璋定都南京,刚传到第二代建文帝时,皇位就坐不下去了,被他的叔叔朱棣夺了去。朱棣也无心留恋南京,决定北上,北方王气充沛。
第24节:封藩王于北平的朱棣
  金陵王气从此终结,后人再也不看好金陵,明万历人周漫士说:“金陵风水不佳,非帝都也。”同时代的郑淡泉亦说金陵:“山形散而不聚,江流去而不留,非帝王都也,亦无状元宰相者,因世禄之官太多,亦被他夺去风水。”  金陵王气如长江之水从金陵擦肩而过,一去不返,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所言:  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金陵更多的是留给后人以凭吊:“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代浮华如云烟,如梦幻,哪里有王者之气啊!第25节:封藩王于北平的朱棣(1)
  五,封藩王于北平的朱棣  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如何来守天下呢?作为封建帝王,自己的骨肉则是主要的依靠。朱元璋有10个儿子,他登基这天按照中国传统的世袭制度即封长子朱标为太子,标志着未来国家的命运将要落在他的肩上。几天后,朱元璋跟太子谈到了汉代七国叛汉的事,问太子有何看法。刚13岁的太子他哪里知道父亲此时的心思,说“曲在七国”。朱元璋训斥道:“这都是讲官的偏执之说,七国之乱,罪不在诸藩王,是因为景帝听信了晁错之言,轻易黜削诸侯土地而导致了七国之变。”朱元璋的这个观点,透露了他欲分封诸子为藩王以巩固朱家天下的意图。  三年后的四月初三日,朱元璋借在奉天殿、华盖殿大宴群臣之际,说出了埋藏在他心中已久的打算,他要分封诸子到各地守卫。他说我的这个想法由来已久,经过权衡利弊,分封对国家有利。这并不是私庇我的儿子,而是遵循古代圣王制度,周天子实行分封,所以国运长久,秦始皇废除分封设置郡县结果却导致亡国。大臣听后并没有表示异议,分封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初七日,册封诏书正式颁布,根据古代分封制度,长子居京城,作为正位储君。其余众子皆分封到外地,赐以王爵,分镇诸国。封第二子为秦王,第三子为晋王,第四子为燕王,第五子为吴王,第六子为楚王,第七子为齐王,第八子为潭王,第九子为赵王,第十子为鲁王。站在殿下的9个儿子听到父皇分封他们为藩王,个个心花怒放,他们感到这是莫大的荣耀,但他们哪里知道,历史上凡被封为藩王的皇子们其命运大都很悲惨。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分封皇帝的儿子到各地为王而实现的。天下被划分成几大板块,分别由皇帝的儿子管理,用血缘关系来维持全国的统一。分封制始于商周时代。但时间一长,分封诸国一旦强大,中央就很难控制。周成王时,东方的诸侯国发生叛乱,周公带兵东征,经过好几年战争才平息下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兴起,便是周代分封制带来的后果。中央政权失去对他们的控制能力,如同虚设。所以诸侯国的存在容易形成枝强干弱、尾大不掉的流弊,并最终威胁中央政权。秦统一全国后,鉴于此弊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加强中央政权。而这种措施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没有强藩护卫,政权又被外姓所控制和颠覆。刘邦取得天下后,不得已又实行分封制,结果出现七国之乱,中央政权再次出现周代的现象面临被架空的局面。  是采取分封还是设置郡县是历代统治者建国之初所不能逃避的问题。而朱元璋首先看到的是前车之鉴,由于宋代没有建立诸侯国,造成“内域削弱,边围弗威”的积病,长期处于被外族入侵的境地。朱元璋决不会步其后尘,结果他选择了分封。于洪武二年(1369年)编制《祖训录》,颁定封建诸王之制。于沿边要塞置4个封建王国[图1],藩王均是自己的儿子,目的是让他们控制军队,藩卫国家。同时又在内陆设周、齐、楚、潭、鲁诸王。各诸王均配备有护卫精兵,数千至数万不等,而边塞诸王则拥有重兵,如宁王部有带甲兵8万,革车6000之众,形成了朱家一统天下的局面。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可以防止权臣操纵和异姓专权。如果出现诸王不能进京朝见天子,则天子一定被奸恶之臣控制,朱元璋则特授予诸王有干涉中央政事的权力。藩卫的存在,对权臣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二是授予诸王有举兵入觐“清君侧”的权力。《祖训》规定:“如果朝廷无忠直之臣,被奸恶之人控制,天子密诏诸王统率镇兵进京讨平,亲王训兵待命。”由于诸王手中有军队,各路诸王进京勤王,对维第26节:封藩王于北平的朱棣(2)
  图1、明代边塞要镇分布图  [采自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持天子的尊严有一定的作用,但所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其结果是刚赶跑了奸恶之臣,新的奸恶之臣又出现了。而且诸王进京勤王各怀目的极易造成天下大乱。但朱元璋自认为比历代看得更远,有了这两项密令,能使朱家天下稳如磐石。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驾崩后不久,他的第四子朱棣就以“清君侧”为名带兵南下推翻了他亲自册立的建文帝。  第四子朱棣,他被册封为燕王的金册上写着:“第四子棣,今命尔为燕王,永镇北平,岂易事哉!……今尔有国,当恪敬守礼,祀其宗社山川,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  朱棣从宰相李善长手中接过金册金宝,向父皇行过礼后,随着引礼官走出了奉天门,这时他还不到10岁。燕王的领地在遥远的北平,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不能到那里去就职,他还要继续留在宫中,接受父皇安排好的教育,只有等到成人完婚后才能去上任。  洪武九年(1376年),朱棣满16岁,朱元璋要为他主持婚姻大事,选谁呢?他想到了徐达的女儿,北平是徐达攻下的,朱棣到北平上任,与徐达联姻正好有利于北方的稳定。正月二十七日在朱元璋的主持下,册封徐达的长女为燕王妃。朱棣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位比朱棣小两岁的将门之女,没想到与她的父亲一样足智多谋,成为朱棣走向帝王之路上的得力助手。  结婚后,朱棣在南京宫中生活了5年,他一方面跟着父皇学了不少治理国家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小心谨慎,如何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李文忠督建北平燕王府,朱棣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若元旧遗宫殿可用者,不用拆去,一切以节分俭为要。朱元璋对此感到满意。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21岁,朱元璋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你要去北平就职藩王位了,不能再呆在京城,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你要立志高远,做一个大丈夫,北边虽然为苦寒之地,但国家的安全系于此,你要好好地治理好这块地,不要辜负我的一片苦心。
第27节:封藩王于北平的朱棣(3)
  朱棣告别父皇,告别京城,策马向北平驰去。北国是另外一片天地,他早就心驰神往。在这片土地上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上演过无数的慷慨悲歌故事。北平地势宽厚,其北山脉延绵不绝,重峦叠嶂,巍峨耸危,层峦望不见天际,长城矗立在云表[图2],百泉涌出山间。上有高标倚空,下有逆波回川。西山葱郁,高盖泰岳。居庸奇峰[图3],龙门阻隘。玉泉垂虹,青烟浮黛。东边碣石濒临波涛汹涌的大海。南边俯视一望无际的平原广泽。浑河汤汤,云波泛  图2、长城  涌,一泻千里,汇流帝乡。地才博大,怎能不让人心胸爽快。倚靠高山,怎能不让人威风八面。坐堂皇视广庭,天下惟我独尊。这样的地方,岂能让像安禄山那样的贼人占据扰乱天下!  面对这片土地,朱棣充满信心。  图3、居庸关
第28节:北平前身的追述(1)
  六,北平前身的追述  北平的前身是元大都,明将徐达率军攻下大都城后,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大都为北平。它的身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商朝在此地封有两个附属国孤竹和燕毫,成为商朝最北边的藩屏。相传燕子飞到燕山一带就不再往北飞了,在古人的心中,这里是极北寒冷幽暗的地方,后来称为幽燕,便有此意。  周武王灭商后,把同姓的贵族功臣召公奭分封到这里,这个新的诸侯国就被称为了燕国,同时还封帝尧的后裔于蓟。燕国强大后,吞并了蓟国,定蓟为都城。蓟城名来源于城内西北角的一个小山冈蓟丘,位置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一带。作为战国七雄的燕国,在当时已经成为富冠天下的名城。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燕国都城蓟算得上渤海和碣石之间一大都会,它南通齐赵,东北又与胡人接壤。通过上谷可达辽东,疆土辽远,人口稀少,风俗大约与赵、代相类,民多剽悍直率。出产鱼、盐、枣、栗。北边邻近乌桓和夫余,向东可以与秽貂、朝鲜、真番交流物资。蓟城处各民族交往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  蓟城处在三大地理单元之间,北是蒙古大草原,东北是东北大平原,南是华北大平原,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民族和经济格局,他们之间的交流都要以蓟城作为沟通的桥梁。侯仁之先生在论北京时说蓟城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中原汉人势力强大时,蓟城就成为向外发展、开疆拓土的基地。当汉人势力衰微时,蓟城又成为汉人的军事防守重镇。一旦北方民族占据蓟城,就打开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成为南下的据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郡县制,蓟成为广阳郡的治所。西汉时广阳郡成为封国,汉武帝时封其子旦为燕王,都蓟城。三国时,广阳郡属魏国。西晋时,蓟城初为燕王封地,后为幽州治所。五胡十六国时它被北方的鲜卑族占据,前燕都城由龙城(今辽宁朝阳)迁都蓟城。北魏统一北方后,燕郡属幽州。隋大业初年改幽州为涿郡,治所蓟城。唐初幽州总管隋将罗艺归顺唐朝,唐改涿郡为幽州,治所蓟城,故又称蓟城为幽州城。  在五胡十六国时,东北少数民族崛起,北京由封国、北方重镇转变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虽然隋唐统一中国后,并没有定都于此,但随着对朝鲜的不断用兵,蓟城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唐末以后,居于辽宁西北西辽河上游的契丹族迅速崛起,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占据幽州,建立陪都,因位于辽国南部,故称南京,又称燕京。不久,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统一中原,与北方辽国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与此同时,崛起于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却日益强大,建立金国。金灭辽后打败宋朝军队,占据燕京城,把首都从远在松花江的会宁迁到了燕京。由张浩、孔彦舟设计,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北京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第29节:北平前身的追述(2)
  中都以汴梁为榜样,筑三重城垣,分别为大城、皇城和宫城,按《周礼》之制设大城为方形,每边各有三个城门。宫城位于中央。  图1、金中都城图  以宫城南北门连线作为全城的中轴,从宫城南门应天门出发,经皇城南门宣阳门,可直达大城南门丰宜门,形成一条贯穿全城的御道。从应天门到宣阳门之间是“T”字形的宫廷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和文楼、武楼[图1]。  正当金朝与南宋对峙时,我国北方又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兴起了。在大汗铁木真的率领下统一了各部,于宋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骑兵南下攻入中都,中都毁于战火,变成一片废墟。忽必烈即位后,雄心勃勃,大军挥戈南下,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至元四年(1267年)营建新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曰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迁都于此。大都城是继隋唐长安城之后,作为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王朝政治中心的又一座都城。  图2、元大都城图  大都城继承了金中都的设计理念,分为三重城郭即大城、皇城和宫城[图2]。以琼华岛及周围的湖泊为中心,设置了三组宫殿群,湖东岸为皇帝使用的一组宫殿,称大内。湖西岸分布南北两组宫殿,南面的为太子宫—隆福宫,北面的为皇太后宫—兴圣宫。三宫鼎立,中间的湖泊按传统命名曰太液池。三组宫殿的四面筑萧墙即皇城墙,筑成皇城。以大内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突出皇权至上。大内南门崇天门直对皇城南门灵星门及大城南门丽正门。轴线从崇天门向北穿过大朝正殿和寝宫,直出厚载门,与城北中心台连为一线。灵星门至丽正门之间建千步廊,两侧置中央官署衙门。大都城街坊按《周易》“大衍之数五十”,建五十坊,象征天生地成,阴阳合德。  元大都宫殿深邃,壮丽雄伟,远远超过南京宫殿。虽然碧草寒烟锁故宫,但隐藏在地下的王气随时都有可能喷射而出。朱棣站在这块地上,感觉脚下涌动着一股澎湃之气。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