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设备厂:文房藏四宝,书架列春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0:40:16

文房藏四宝,书架列春秋

  屯溪、歙县、泾县之纸墨探觅杂记

  此次国学的主题是文房四宝。首站是安徽的屯溪、歙县、泾县。这里,书写着徽墨和宣纸的源远流长。

  所有国学的基础是文字,而让这一切的思想、精神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介质则是文房四宝。那默默记载着包容着所有的文房四宝,把前人的心智小心地记录,完整地收藏,等待着下一次被发掘的惊喜,再次散发出国学的风采。

  曾几何时,每当心中有感,便铺纸研墨,在重按轻推中感受着墨在砚台上行走出浓郁的色泽。铺开纸,在挥毫泼墨中感受着笔在宣纸上丝丝入扣地游走,写意出心领神会的表达。

  而在敲击电脑键盘几乎代替了一切表达的今天,此情此景,早已不在。那嗅到的墨韵和纸香,那种肌肤之亲的温暖和润滑,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已经凝聚在回忆里,随着时光,褪色。

  当文房四宝成为我们国学选题的主角。我们将去体味这曾经凝神屏息的安静,这曾书写了国学,保存了国学,还原了国学,传承了国学的笔墨纸砚的魅力。

  今天安徽的黄山市本是古时的徽州地区。从北京到黄山市的屯溪,每天只有一班直达的飞机。2个小时的时光,双脚便已踏上徽文化的发祥地。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机场,我想。

  屯溪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大约是盛夏的关系,一习凉修修的风也是难得。出租车开得利索,估摸着5分钟的光景,便已到了徽州文化博物馆。气派,空旷,悠远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在博物馆里的步子是用来踱的,慢慢细细的,给眼睛和心智最好的时光。踱到二楼最东头,一间陈列室上有四个字:“文房四宝”。正应了我们此次国学选题的主题。

  “文房藏四宝,书架列春秋。”好气派的一句,稍一沉吟,便咂摸出其中的宏大精深。

  徽墨和歙砚,都是出产自徽州的宝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了这个地方可以源远流长的珍贵。因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石头,这里的木,才有了世世代代的传承,祖祖辈辈的手艺。徽州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与藏学、敦煌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地方学。而文房四宝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课。

  再说一则传说。

  一天,唐玄宗看到他的墨上有一个苍蝇一样的小黑点在爬行,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体积微小的小道士。唐玄宗将这个小道士厉声喝住,问道:“你是什么人?”

  小道士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是墨精啊,也是黑松使者。只要世人有文者,他的墨上都有十二个龙宾”。

  从此以后,墨又有了三个新的别名,“龙宾”、“黑松使者”、“龙香剂”。在文人眼里,文房四宝不仅能做书画之用,而且有它们自己的精、气、神。在文人墨客的书斋文化中,文房四宝从来都是不能缺席的主角。

  西汉杨雄在《法言》中指出:“孰有书不用笔?”哪有书不是用笔写的呢?事实确是如此。任何一本书籍的问世都不可能离开表现它们内容的笔墨纸砚。没有文房四宝,哪有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没有这些记载,中国也就不会成为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

  因为宏大,所以不敢只依仗书本,而是身体力行地追本溯源,屯溪、歙县、泾县,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所在之处,才敢抒写所闻所感。

  因为深远,所以不敢只依仗双眼,而是找到当地最有代表性的专家讲解、述说,只有所见所闻有据可考之人之事,才敢落于笔下,吐于纸上。

  因为有限,所以不敢说没有遗憾,而在国学地图的探寻过程中,能亲身感受、传达这曾经记载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宝物,实乃幸事。

  此次,我们探访安徽,这里孕育了文房四宝的博大精深。屯溪、歙县、泾县距离得并不遥远。纸和墨,便成了我们此行的第一站。

  下一站。湖笔,端砚。

  墨说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  [唐] 李白《酬张司马赠墨》

  旧时制墨合料时的捣杵工具

  墨料放入墨模后还需要压紧,压实

  古法点烟遗址

  胡开文时期制墨车间

  药墨说明书 模具 地球墨 棉花图拓片

这个有着“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古城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市政府也就在这里。

  这里的臭鳜鱼和毛豆腐都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当地特色菜。捂鼻皱眉之后却也要禁不住说上一句“真香”。

  这里的女人大都有着吃苦耐劳的传统,徽州山多地少,自古男人大都出去做生意,走了便没有回来的日子,女人们便挑起了家里的重担,贞节牌坊立了很是不少。

  这里是屯溪。明清时期,屯溪是徽州四大古镇之首。

  从黄山屯溪机场出来坐上出租车,约莫有个十分钟便到了城中心的老街。老街起于宋代,如今步入老街,依然恍若隔世,宛如身上已穿上了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和绣花长裙,带着丫鬟,拿着手帕踱在这褐红色的麻石板上,听小贩们热闹地吆喝着,看这一片繁荣的市井气。

  老街的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便有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徽派建筑的风格。

  老街上还有不少老店。“同德仁”便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开设的药店。“文房四宝”一条街是不能少的。别忘了,这里是徽州,徽墨和歙砚是赫赫有名的招牌。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走得饿了倒也不打紧,几乎每家商铺前都竖着个半人多高的铁皮桶,上面烤着油渍渍的小烧饼,著名的黄山烧饼就是这个了,只有咸味的不产甜的。

  喜爱“文房四宝”的游客游了老街之后,决不会匆忙地踏上出租车,有经验的买家也不会在这里一下花空了钱袋子,他们总要去胡开文墨厂转转的。

  顺着隔着马路的一条小街蜿蜒直上,走不了两步,便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胡开文墨厂。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先说一个故事。

  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热热闹闹地举办,殊不知早在近百年前的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的“地球墨”便已经参展并获得金质奖章,成为中国首次参与世博会的重要见证物之一。在今天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第二展厅的橱窗里,“地球墨”和当年的获奖证书就陈列在这里。而这个“地球墨”便出产自“胡开文”墨厂。

  胡开文是清代的制墨大户,也是墨史上最后一个制墨大家。他的几房老婆为他开枝散叶生了8个儿子,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也把胡开文墨业发展到了全国。同治、光绪两朝,是胡开文的全盛时期,而到了抗战时期,“胡开文”仅剩下三处。

  屯溪的这家“胡开文墨厂”据说从1765年便已存在。中华老字号是响当当的招牌,不少游人便循着这小路来到这个斑驳的小院,还没进院,一股幽幽的墨香便已开始了故事的诉说。

  小院里的小楼均已有了不小的年岁,墙皮脱落间浸染着岁月的痕迹。胡开文的石像就正正地立在院子当中,石像底部被青苔包裹成墨绿色。

  右手边的小楼有三层,静悄悄的,不说谁也不晓得这便是制墨的厂房。不进楼,沿着楼边的石板阶梯上行,便看到了古法点烟的遗址。

  古法点烟的地方是一个石质的房子,房子里黑乎乎的全是被烟熏黑的印记。即使是大白天进去,也让人觉得不透光般压抑。点烟的法子倒是新奇,小碗里盛着桐油,把浸着的油芯点燃,在小碗上扣上个大碗,燃烧的烟便附着到了大碗上,每隔15分钟,工人们便把大碗上的烟刮下来,以此反复。

  如今的桐油烟也都用此法获取,所以这个工序的工人很是辛苦,往往一天下来,身上手上全是黑黢黢的,唯一能分辨出的,就是两个骨碌碌转的眼珠。每周只上三天班便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墨分两种,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自是就地取材于黄山松。相传唐代的制墨大家李超父子来到徽州,发现长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黄山松油脂丰富,而这里的水也特别适合做墨,于是他们就定居于此。当地的很多农民便在山间搭上了石窑,如今的黄山松已经不让轻易砍伐,他们就捡枯死的松枝、松木等来烧制。烟附着到石窑上,积攒一段时间,便用工具把烟从石窑上刮下来。窑顶的烟质量最好,又清又飘。油烟墨则有桐油烟、菜油烟、猪油烟等,以桐油烟的质量最好。现代制墨的程序则有9种。

最耗力的环节——合料,杵捣。

  还没有走近那间小屋,小屋里便传来铿锵有力且有节奏的击打声。墨是烟和胶还有一部分中草药的混合物,这三种物料混合的过程,现在已经机械化了,若是在从前,则是需要工人在大石桶里用大杵一杵一杵地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纯力气活。物料混合得越细腻,墨的质地也越好,所以古时制墨有“十万杵”之说。

  墨有一锭(一两)、两锭(二两)之分,别看杵捣是粗活,制墨师傅的案上,都有精细的小天平,他们要用这天平称出一锭一锭的墨来。大体积的物料混合好后师傅要从中取小体积的物料称重放入墨磨。这之前则还要把这小体积的墨再捶打一番,小屋里的捶打声就是这样来的。

  小块墨自然用小锤,别看这锤小,掂量一下竟也有6磅,5斤多。中档墨要捶8次,一次是24捶,一共192捶,高档墨的次数还要增加。把这5斤多的锤子抡起来一口气捶个百余次还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再加上为保持墨的柔软度,存墨的工具都用电炉持续加温,若是冬天还舒服些,赶上个又闷又热的夏天,这师傅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这个工序一般不会有女工,屋子里几个大汉便都打了赤膊,汗湿了眼睛就用肩上的毛巾擦一下,抓着锤的手上都起了老茧,也因这老茧把这锤抓得更牢固。这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墨香的浸染中竟让人不觉时光的流转。

  那些传说中的名家名墨

  墨家罗小华、君房、方于鲁、邵格之被誉为明代徽墨四大家。

  清代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号称四大制墨家。

  明嘉靖江正玄玉墨

  墨圆形。墨饼两面均凸起边框,墨面雕刻一条螭龙升降于云水间,墨背题阳文篆书“玄玉”,墨侧题“嘉靖庚子晴川江正制”。

  江正制墨在明代麻三衡的《墨志》和清代《渔洋精华录》等书中均有记载,但传世实物仅见此锭。

  “嘉靖庚子”为嘉靖十九年(1540年),此纪年可佐证文献关于江正生活年代的记载。墨饰螭龙戏水纹始见于明嘉靖时期并流行于晚明,这一题材的时代风格鲜

  明。此墨见于《中舟藏墨录》,是流传有绪的明墨精品。

  罗小华一池春绿墨

  墨圆式,两面凸边,通体涂金。一面中心阳文行书“一池春绿”四字。

  另一面为阳文画面:海水中凸起蟠螭,回绕如蚰蜒形。墨一侧阳文楷书“水云居制”四字,另一侧“小华逸史”四字款。

  “一池春绿”墨是罗小华墨品中流传有绪的珍品。

  墨名“一池春绿”,系由南唐词家冯延巳《谒金门》中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来。

  此墨的图文设计颇具匠心,形制精美。其字体流畅,挥洒自如,遒劲有力。水纹荡漾,一蟠螭嬉游其间,悠闲自得,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

    最耗神的环节——制墨模。

  又要说一个故事。

  清代的《御园图》集锦墨是徽墨的代表作。坊间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御园图》顾名思义是皇家园林里的美景,一共64景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传闻清朝皇宫里有一位徽州人,他把圆明园里的美景一一记在脑海里,每次回家就凭记忆临摹出来,一共临摹了64景。他找到了当时徽州非常有名的一位雕墨模的工匠,让他把这64景一一雕刻在墨模上。这位工匠是个聋哑人,他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做了两套《御园图》的墨模,墨模做好之时,也是他耗尽生命最后一分气力之日。

  胡开文墨厂藏有一套《御园图》,在恢复圆明园的建设之时,专家组还特地来此地观摩《御园图》以求达到最真最生动的效果。没想到曾经的小小一副墨却成了圆明园这座恢宏而庞大的建筑最有力的注脚。这无声无字却有形的记载该是对中国文化最美的诠释。

  这位工匠用一生的心血去做一副墨模,可见这道工序有多么的费神。墨上多名诗名画,透着一股雅致,所以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说做砖雕石雕的人可称之为工匠,但雕墨模的人大都是文人,要不是自己能写得一手好字能画出一副好画,又怎能在模具上下刀如有神呢。

  雕工车间很小,一个办公室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每个人都是手底下那一方天地足矣。上班时间在雕工车间里却总也见不全人,不是这个人出去溜溜,就是那个人站起来走走。厂长汪培坤也见怪不怪,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没办法,雕工太耗神,一定要雕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才能更加集中精神。

  每个雕工桌上都摆着几十把细细的刻刀,全是他们自己用一种很韧的线缠得,数来数去也没数清楚,大概每人都有三十几把。每个转角,每个撇捺,都需要不同的刻刀,外行是看不出这些刻刀的区别的,只有握在雕工手里,才分得清轻重的火候。

  雕工车间也是文化气息最重的地方,一方长案上有笔墨纸砚,还有墨迹未干的刚刚临摹好的画卷。雕工一般都有美术功底,临摹名画是他们的基本功。

  墨模除了制墨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功效。清光绪年间,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迫使色厉内荏的清王朝勘定边界,使侵占的土地合法化。勘定以后,清王朝唯恐沙俄继续蚕食,在国界上立铜柱为志。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深知沙俄日后定会背信弃义,回京后依照铜柱样式,制成墨模,于屯溪老胡开文墨庄成墨数箱,以志此事。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役,沙俄大举入侵,边界铜柱悉为俄人所毁,而铜柱墨却与世长存,成为沙俄侵略我国的历史见证。

  最耗时的环节——晒墨

  墨做好了,还是温热的,软软的,需要时间把里面的水分晾干。之所以是晾干而不是晒干,是因为晾墨车间要求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风大要关窗,梅季要促进空气流通。说起来简单两句话,实际操作时非常考验技工的经验,吹什么方向的风,墨也会随着风的方向有不同程度的上翘,所以在翻墨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风向。晾墨要勤翻,在八成干的时候用纸包封。一两锭的小墨至少需要三个月阴干,而大墨的阴干时间少则半年,多则要一年之久。

  墨厂里,总是有导游带着游客在穿梭着,甚至,游客们也可以亲身体会一下制墨的过程,双手感受一下未成形的墨的温热。厂长汪培坤打算在剩下的一片空场建个文房四宝博物馆,把他的收藏一一展示,不收门票。也许让更多的人有兴趣去看,去听,去感受,才是对这门传统手艺最好的传承。

老周墨厂的前世今生

  赠尔乌玉块,泉清研须洁。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佚名《李延廷藏墨玦》

  制墨用的中药

  清代十大仙墨模

  棉花图 制墨工人描金 晾墨车间

制墨工人用天平称重

  这里距离屯溪大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古代的徽州府就在这里。

  这里素有“牌坊之乡”的美称,明清时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县各地,共建有250多座。如今这些古牌坊都成了立体的史书,每个石坊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

  这里有座太白桥,相传李白来此寻访当地的一位隐士,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

  这里是歙县。除屯溪之外,又一个徽墨主要产地。

本地人都知道这个传说,关于那座著名的八脚牌坊。

  明代的许国不仅是三朝重臣还是皇上的老师,他每年都要向皇上请假回家修牌坊,而且到了工期还迟迟不能完工,皇上觉得奇怪,问道:“不要说四脚,就是八脚坊也早就造成好了!”没想到许国跪拜谢恩说:“臣正是造了八脚牌坊,且下不为例。”要知道,除了皇族,其他人是不允许建造八脚牌坊的。

  歙县真的很小,不用坐车,沿着八脚牌坊往上游方向走,不多久便到了依山而建的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已经五十多岁,从当初的学徒工到现在的一厂之主,周美洪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墨厂,当初那个只是接替父亲墨厂职位谋个差事做的小周怎么也没想到几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了安徽省徽墨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老周。

  做学徒时的小周想得简单,学徒6个月之后便能拿到一个月17.65元的工资,除去自己生活,还能给父母上交5元算是尽孝心。学徒苦得很,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一共12个小时一刻也不得休息。除了学习制墨的手艺,给师傅泡茶,打水,收拾工具也都是分内的事情。学徒的过程又苦又枯燥,师傅还说了,这做墨,学徒容易,学好难。要想把墨做得又直又好看,还把制墨的每道工序都熟练掌握,可不是光学徒这点工夫就能实现的。

  五十多岁的老周人很精神,白发也不多见,老周说你去制墨车间转转,虽然不乏上年纪的工人,白发的却不多见。而且制墨工人大都身体好,不生什么病。这全是因为制墨的材料中有麝香、冰片,还有很多名贵的中草药,在温热的温度下,随着多次杵捣合料,墨中的这些名贵成分也随之发挥疗效。还有一点倒也是稀奇,老周说这墨厂的女同志多生女孩,至于其中原因,还没有搞清楚。

  历史上已经有把墨做药用的先例, 墨入中药,可上溯三国时期魏国墨家韦诞,“以真珠一两,麝香半两捣细后,合烟下铁臼中,捣三万杵”,首开用药入墨之先河。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有“研浓墨点眼治疗飞丝入目红肿的方法”。据传在唐朝,易州有位读书人,屡试不第,皓首穷经,劳累过度,得了鼻衄之症。一日深夜苦读时,鼻孔突然流血。他忽忙用棉花蘸墨汁塞入鼻中,血竟止住了,从此这种止血法流传民间。明清之际,墨疗的作用大大提高,产生了以墨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并载入清皇宫《内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方》,成为帝王御用药。

  历史上最有名的要算是八宝五胆药墨了,相传清代圆明园被烧慈禧西逃时背上生了疮,什么药也医治不好,最后还是药墨治了慈禧的病,而在现代,药墨依然可做凉血解毒之用。

  老周一辈子学在墨厂,生活在墨厂,就连他的儿子现在也跟着他学习制墨的种种。日子久了,感情自然也深了。老周再不像小周那会儿只想着学徒的那点事,如今老周的脑子里想的事情是又多又远。

  “生于民间,死于庙堂。”是老周最害怕的事情。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制墨手艺,眼看着后继无人,只能在博物馆里念字看画读历史了,这是老周不愿意看到的。计划经济的时候,上海还有家很有名的超书功墨厂,到了市场经济的时候,位于市中心地带墨厂的5层楼全部出租了出去,不用干活赚租金就能轻易地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还会有谁辛苦安心地做墨呢。后来上海就没有人做墨了,也只能在光盘上才能看到如何做墨。

  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

  墨圆形,周围凸起边棱,涂金。一面中央凸起长方形栏,栏内涂金阳文行书“文彩双鸳央”五字;栏外左侧近边缘处阳文楷书“方于鲁制”名款,右侧阳文“画一星”三字。另一面雕双鸳鸯,红、绿、金三色彩羽,立于江岸礁石上,头尾交错,相互凝视。墨之侧边,镌阳文楷书“大国香”三字。

  此墨收录于《方氏墨谱》第二卷《国华》第五十四款,为方于鲁传世彩墨,墨模雕刻精致,墨质坚莹,是方于鲁墨品中的典型之作。

  明初,墨上有施金彩者,但不多见。万历时期,墨上施金错彩之风开始盛行,反映了当时崇尚豪华的社会风气。

  清汪节庵名花十友墨

  墨十锭一组,嵌装黑漆描金盒中。盒面中央隶书“名花十友”,饰云龙纹。 墨面各雕名花一种并加题识。墨背面均题“名花十友”,涵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墨左侧面阳文楷书“汪节庵仿制”。

  清乾隆龙戏珠御墨

  墨长方形。两锭合装于双开锦盒中,各附明黄色绣龙绫套。墨面雕龙戏珠图,衬以云水山石纹,纹饰描金,并点染朱色。墨背阴文填金篆书“御墨”二字。从墨之龙纹特征可判定此墨的制作时间应为清乾隆年间。为乾隆御墨中之珍品。

  明万历程君房云来宫阙墨

  墨长方形。正面雕云来宫仙境,在树木的掩映中楼阁错落,山高穿云。背面刻阳文隶书“云来宫阙”,镌篆字“君房氏”印款。墨顶阳文楷书“大国香”。 此墨松烟制,色黝无彩。其造型规整厚大,饰纹呈浮雕状,刀法爽利且层次分明。君房墨品多呈现此风格,此亦为明墨之主要特征之一。

  对于制墨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承。

  老周的制墨厂是全国最大的墨厂,一共116人,技工80人。技工多是中年人,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很是少见。制墨的厂房是1969年同济大学给设计的,半个世纪过去了,一切还是老样子。要不是厂房褪了色的木柜子上贴了张周杰伦《范特西》的宣传海报,走进这里,可真是要怀疑掉进了七十年代的岁月里。老式的木桌椅,旧时的水壶茶缸,再加上墨厂里阴暗潮湿的气氛,一切好像都染上了一股霉味。

  按老周的话说,年轻人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学习制墨了,也受不了这份苦。时下里时髦的活法是去大城市里打工,可能并不比在家乡多赚几个钱,但总算见识过白天的高楼林立,夜晚的灯红酒绿,再能够在有着落地玻璃的写字楼里谋一份事做,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墨厂的收入并不算少,雕墨模的马师傅是老手艺人了,一年能赚上个10万块,马师傅爱存钱,100块钱能买三件衣服。其他资历比较浅的技工一个月大概能有2千元左右的收入。

  同是雕墨模车间的小李是个刚刚大专毕业的年轻女孩,在墨厂里特别扎眼。这个合肥师范学校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孩,父母都在墨厂工作。雕墨模的工作耗神而又枯燥,小姑娘的桌子上悄悄地多了一个收音机。老周说他正在考虑找机会送小姑娘去深造。书法靠练,画画可是靠灵感,能有一个雕墨模的好苗子很不容易。

  老周最近还和县上的职业高中搞起了合作,现在办起了印雕班,以后还打算办制墨班,保证百分之百就业。如果能保证在墨厂里做5年以上,3年学费全免,老周说一个班40人,3年下来能剩下10人就算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老周的墨厂后面有一个中学,能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这也成了老周招工的一大优势。老周喜欢招结过婚的,能终生在厂子里做的熟练工,干了两年就闹着要走的,是厂里最忌讳的。

  墨厂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会儿。据老周说那时候墨厂百分之百是卖方市场,大部分产量销往日本。

  “那个时候日本人买墨都是要排队的,还得是拿着现金来买。有时还要请墨厂的人到上海吃一餐。”日本的汉文化很是讲究,用笔用墨量也很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出口量也下降了很多。

  如今老周的墨厂年产量60吨,销售额800万左右。5年前墨厂百分之六十出口,百分之四十内销,而现在恰恰反了过来。老周墨厂的墨每年百分之六十卖掉,百分之四十库存,可是老周一点也不担心,一是墨要放上几年,等墨里的胶退了,墨才更好用。二是制墨用的原材料都在涨价,去年桐油是6.5元一斤,今年就涨到了12元一斤。更重要的是如今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墨的收藏价值,不仅书画家深谙其道,还有很多富二代会开着宝马、奔驰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墨厂来买徽墨、买歙砚,他们虽然不太懂行,但他们觉得这有收藏价值。

  收藏墨自古就有传统。明代墨家程君房说过:“我墨百年以后可化黄金。”民国《歙县志》载,明代罗小华墨“一螺值万钱。”董其昌曾在《君房墨苑序》中赞曰:“百年之后无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那些传说中的名家名墨

  墨家罗小华、君房、方于鲁、邵格之被誉为明代徽墨四大家。清代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号称四大制墨家。

  君房云来宫阙

  墨长方形。正面雕云来宫仙境,在树木的掩映中楼阁错落,山高穿云。背面刻阳文隶书“云来宫阙”,镌篆字“君房氏”印款。墨顶阳文楷书“大国香”。 此墨松烟制,色黝无彩。其造型规整厚大,饰纹呈浮雕状,刀法爽利且层次分明。君房墨品多呈现此风格,此亦为明墨之主要特征之一。

  曹素功紫玉光

  该墨居曹素功创造的18款墨之冠。具有色泽如玉,紫光浮动,芬芳馥郁,细密坚刚的特点。墨以黄山风景三十二峰为主题,作通景图案,并按山势地位的高低,划分三十六锭墨,每锭正面是山峰图案,背面刻有吟咏黄山的诗句。

  胡开文棉花图

  用十六付模板刻成,表达了从棉花播种到织布、染布的全过程。每锭墨的背版都有三、五百字的图释。

  汪节庵西湖图

  西湖图一套十锭,形状大小各异,景色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一张宣纸的厚重

  新安江水清见底,水边作纸明于水。

  兔白霜残晓月空,鲛宫练出秋风起。

  ——【明】傅若金 《送奎章阁广化局副杨元成奉旨之徽州熟纸》

捞纸

粉碎草料的工具

青檀树在这里随处可见

  青弋江边,桃花潭水。

  这里流传着一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公元755年,泾县桃花潭名士汪伦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来此,席间汪伦以实事相告:“桃花者,潭水名也,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亦非有万家之数,乃店主姓万。”李白大笑,二人痛饮至醉。李白在此盘桓数日,临走时汪伦赠李白马八匹,官锦十匹。李白感其情深义重,才有了如此千古传世的名句。李白喜游,想必能让他流连数日的所在,也必然极有韵味。

  泾县,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陌生的名字,关于它的记载也是琐碎、片段的,而我们也在凌乱的想象中在盘山公路上辗转几个小时,来到它的面前。当然,来到这里不是为了那泓桃花潭水,而是——宣纸。

  泾县(古为宣州),稻田茂盛,且多生青檀树,它便是宣纸的故乡。

  宣纸,是被载入国民记忆的一个词语,可能无数人不清楚四大名砚,却很少有人不晓得宣纸。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大都使用宣纸保存。往高远说,纸便是文明载体中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自从人们弃用竹简而选择纸张的那一刻起,它就有了不可一世的使命。

  而何为宣纸?却很少有人能够答得出来。我们便是带着寻找之心踏上这片土地。

  泾县汽车站纷乱、嘈杂,这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三轮摩托。五分钟后,我们来到文房四宝一条街。从狭小的车斗里出来,呼吸到不一样的空气,安静且带着淡淡墨香。宽宽的一条街道,两边都是文房四宝的店面,看起来原意是要做成步行街的样子,但是,这里却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即使是端午小假期,也依旧静默着,似乎天生带着一些文化人的高傲。

  曹光华厂长的四宝斋就在这里,经营文房四宝,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宣纸。他是我国第一批宣纸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中华九龙宝纸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上世纪八十年代,泾县曾经有三大宣纸巨头厂家:红星、红旗和泾县宣纸二厂。曹光华就是红旗厂的厂长,后来的改制中,红旗和泾县宣纸二厂被红星集团代管,而他也辞职,自己承包了双鹿宣纸厂。现在,我们上网依然可以看到老红旗宣纸,因为都是十几年的陈纸,价格也一路飙升。

  店的二楼是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书法和国画,范曾、冯大中……众多知名书画家的作品都陈列在这,他说,这些都是老客人,时间久了,大家就成了朋友。他每年都要收藏一幅范曾先生当年的作品,已经有快二十年了。

  2004年,曹厂长注册了光华牌宣纸,他祖传的手艺也都倾注在了这个自己的品牌中。“真正的宣纸,一定要以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并非宣州产的纸就是宣纸。”这就是判断宣纸最简单的标准,也正是最好的宣纸一定要产在泾县的原因:这里有遍地生长的青檀树和沙田稻草,还有清冽的青弋江水。而且,这也是无数间谍窃取宣纸秘密却无大成的原因之一。

  据史料记载,英国人白恩首开宣纸窃密之例。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受英国人控制的芜湖海关就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不久以后的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有一位日本人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了一些泾县的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生长出来的檀皮质量低劣,用之制造不出高质量的宣纸,润墨性差……直到1986年,还有国家派出“造纸工业考察团”来到泾县参观考察。其中有人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带回国反复研究,意欲造出真宣纸。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生产出的最多也只是仿宣。

编捞纸竹帘的工具

烘纸车间常年保持70摄氏度

  金粟笺:宋代名纸。当时,由于宋太祖提倡佛教,造佛像,修废寺,派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赴印度求法,印大藏经等,佛教大大发展起来。全国各座城市寺院印经书的风气盛行。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当时的歙州就生产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藏经纸——蜡黄经纸。

  宣德宫笺:明代名纸,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这种纸制造于宣德年间,工艺精湛,品类繁多。其中一种瓷青纸用靛蓝染料染成,其颜色刚染时与当时流行的青花瓷相像,因此得名。

  羊脑笺:明宣年间始造。用羊脑和顶烟墨窨藏,经一定时间取出涂於磁青纸上,砑光成笺,墨如漆,明如镜,制以写金,历久不坏,虫不能蚀。

  曹厂长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百分之七十的宣纸的销路是出口,主要的买方就是日本。两千年以后,日本经济低迷,国内的市场开始渐渐转好,现在百分之七十的销售是在国内的。那也就是国学在国内慢慢升温的轨迹,我们也正是随着这条轨迹,来到泾县,寻找关于宣纸的前世今生。

  关于宣纸的由来,在泾县流传着一段传说:蔡伦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惰。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制成宣纸。当然这只是传说,专家研究表明,宣纸不可能出现在东汉那么早的时间。

  对于宣纸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代著名学者的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说明唐代的造纸术就已经非常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腊之”,方可“摹写”。另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一地献纸尤为精美。

  到南唐时,宣纸的一个巅峰来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痴爱诗文、书法,因此,也对纸墨笔砚珍爱有加。南唐学馆花园林立,文人学士云集,尽管年年都运进大批精制纸张,但还是供不应求。皖南进贡宣纸,李后主用过后如获至宝,立刻下令在金陵开设纸坊,专门设了御监负责监制宣纸,并且把他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辟出专门贮藏此纸,澄心堂纸也由此得名。后来,他干脆将澄心堂大殿腾出来造纸。每天,他都要到殿内观赏造纸过程。有时他索性脱掉皇袍,穿上纸工的衣服,同他们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以求改进,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的试制,澄心堂纸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成了宣纸中的珍品。李后主的如此厚爱,使得宣纸声名远播。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北宋刘敞从宫中得此纸百幅,兴奋地赋诗赞道:“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后赠欧阳修十张,欧阳修作《和刘原父澄心堂纸》:“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尧臣惊喜若狂,作《永叔寄澄心堂二幅》赞曰:“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直到明朝,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还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

  曹厂长说,现在大多数学者把宣纸分为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早期宣纸指的是古宣州地区所产的高级纸,晚期宣纸指的是宣纸真纸,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用檀皮和稻草为原料的宣纸。前面所说的澄心堂纸便要归入早期宣纸,据考证,宣纸真纸创始于元末明初,成熟于明朝中期。

  这就要从宣纸真纸的创始地安徽泾县小岭说起。据清《小岭曹氏族谱》载,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元朝伯颜围攻临安,有个叫曹大三的人率家人由太平、南陵辗转迁避泾县小岭定居,因见此处为山陬而无耕地,却有良好的造纸条件,遂从事造纸业。他融合宣、池、徽三州造纸技术之长,代代传授,生产出远胜于皖南各地的纸品。

  直至明朝,创造了明朝黄金时代“宣德之治”的宣德帝对于文化的热爱使得宣纸日趋成熟。那时候,他如李后主一样派人监制宣纸,造出了著名的——陈清款宣纸,这种宣纸的质量是当时其他种类纸难以比拟的,也被命名为“宣德纸”,犹如明朝时的“宣德窑”一样。

  清朝时期,宣纸更是愈加繁荣。泾县东漕有汪六吉等造纸大户,生产颇具规模;县西有小岭曹氏宣纸世家。清诗人赵廷挥有诗云:“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之后,小岭经历战乱等等打击,在解放前,全县只剩下五帘纸槽残喘。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之后,宣纸才又生长起来。

  “宣纸要放,要有一个陈化过程,五到十年后胶质会变少,纸会更好用。很多书画家都会买陈纸作画。”曹厂长说,江浙一带有些房地产商卖不动的空房子,会用来储存宣纸,因为宣纸的价格正在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幅度上涨。

  当价格被标注出来时,宣纸的厚度似乎在人们眼中增加了许多,不但是历史、传承、工艺,还是叠起来的钞票。

小岭曹家:宣纸守望者

  “作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縢开。

  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副》

  小岭漫山晾晒的檀皮和稻草

  城市中的人们总是习惯把上涨的价格画成一张张曲线图,让数字成为头脑中的唯一线索。在这个小县城中,宣纸就是宣纸,一种他们一生都在做的纸,一种赖以生存的物料和手艺,他们的父辈、祖辈甚至祖辈的祖辈都在这里,把黄色的檀皮和稻草变成白色的纸。曹厂长说,真正进了文房四宝这一行的,很少有人再改行了,因为越做就越懂得其中的文化,越懂得就越热爱。

  曹厂长精通造纸各项工艺

  皮料甩干

  未经加工的檀皮

  压纸

  曹厂长的曹,就是泾县小岭曹氏的曹。

  他生在宣纸世家,父亲曹允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营着魁星牌宣纸。幼时的他住在小岭,也就是宋末元初曹氏迁居的地方。现在山里还有他家的老房子,政府集资修路的时候,他出了一万块,因为“家还在那儿”。他的双鹿宣纸厂所在的白坑,也曾经属于小岭。自小,他就在家庭里浸染着宣纸的文化,“上小学以后,就能开始做宣纸了,可以做最简单的,背了蒸煮过的檀皮、稻草到山上晒。”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北部,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李白曾经于唐天宝十四年(775年)游泾县,留下了众多诗篇,在《泾川送族弟》一诗中写道:“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江南的景,总是清清淡淡的,像是水墨小品。泾县并不是旅游城市,便更多了一份安逸和娴静。没开发的山,未开采的水,围绕着这座小城。曹厂长说,很多画家都会来这里写生。也许,安静的山水才是人们心里愿意栖息的地方。

来泾县的路上,我们经过很多山丘,向阳的一面光秃秃的没有一丝杂草,上面铺着黄白成片、状似棋盘的草堆。原来,这就是经过蒸煮的檀皮和稻草,当曹厂长带着我们走进小岭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檀皮收来之后,要经过蒸煮、灰渍、摊晒、拣皮、洗涤、漂白等等24道工序,才能成为合格的皮料,其中蒸煮这个程序就要反复经过4次;稻草要经过埋浸、堆积,反复的摊晒和洗涤等等程序。皮料和草料的过程需要的就是时间和人工,整个过程要十个月左右,头年的檀皮和稻草,一定要到第二年才能成为造纸的用料。”原来,路上看到的那些棋盘状的草块,都是靠这里的村民,一捆捆地背上山,一次次地翻晒,经过昼光夜露,才可成为宣纸之料,而这些过程,也只能依靠手工进行,没有一点可以依靠机器。我们晃晃悠悠地踩着石头穿过小溪来到晾晒草料的山脚,想象着这里的村民是怎样一辈辈一人人背着如山的皮料、草料爬到山顶,晾晒着宣纸的材料。

  进到山村,很多家前面都摆着一个长长的木架,两个或者三个女人坐在后面,用线编着或长或短的竹帘。这是制作宣纸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抄纸的必备工具。村民说,一张长6尺2寸,宽3尺2寸的竹帘,需要帘丝7000多根,要大概24天才能完成。而要成为熟练的工人,要学习3年才可以。曹厂长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的九龙宝纸的竹帘,也是来自这里,帘上的九龙就是由村里的女工一点一点绣上去的。

  带着几张竹帘,我们来到宣纸工厂。时值端午节,厂里开满了粉红色的端午槿。“文房四宝中,造纸是最复杂的,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必须要协作才能完成,不像砚台那样,有一个小作坊就可以做出来。”

  打浆,曾经需要工人脚踩一个大木锤将草料和皮料千锤百炼来完成,如今,这个程序成了宣纸的重要工序中极少数可以被机械取代的程序,因此,进到这里便可以听到单调的轰鸣声。

  捞纸车间,两个工人站在水槽两端,一个掌帘,一个抬帘,帘子没入纸浆中,他们前后晃晃竹帘,然后立刻抬出水面,一张宣纸就这样神奇地可以从竹帘上揭下来了。尽管看了很多次,依然很难了解从纸浆到宣纸的魔术般地转变。看似简单,其实捞纸是极讲究手法的一道工序,久荡则厚,轻荡则薄。而曹厂长也正是个中高手,他为画家定制宣纸的时候,就会在一道工序上做文章,让纸的润墨性千差万别。

  接着的一道程序叫焙纸。这个车间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堵保持着70度高温的墙,这道工序的技工一年四季都要在这间房子里,把浸湿的宣纸贴到墙上,烘干后,揭下来。每个冬日,每个夏天,工人们始终都在这个呼吸都觉得燥热的小房间里重复着贴上去和揭下来这两个动作。

  ……

  宣纸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四个阶段:初制、精制、配料和制纸,共有55道程序,每张纸的诞生都需要一年时间。市面上,最好的宣纸卖到一刀(100张)四千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实在是难与墨砚相比。制纸的每道程序都有严格的技术性,并且枯燥乏味,这倒是和墨砚如出一辙。

  “整个小岭方圆五十华里,祖辈都从事造纸这个工作。以前,小岭的宣纸厂就像个小社会,大家吃住都靠企业,生老病死都是企业负责,包袱很重。”曹厂长说的以前,是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包袱很重,但也同时将手艺人都留在了这里。而如今,“懂行的技工越来越难找了,都出去打工了。”宣纸采用的是计件工资,每件货物出厂,每道工序上的工人都能得到提成,但提成最高的捞纸工人也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更多的人选择了理想中那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不愿在这个山村中继续重复和上一辈同样的动作。曹厂长的儿子就在法国读书,然后,落户到北京。

  “他不想接您的宣纸厂吗?”。

  “他不喜欢这个。”曹厂长笑着。

  “想过愿意做宣纸的人越来越少,以后怎么办吗?”

  “以后再说以后吧,顺其自然。”曹厂长并不忧愁的样子。

  宣纸,一种拥有一千五百年寿命的物品,正是因为它的品质,中国的众多书籍画作和文明才得以流传。宣纸厂中,刚刚捞出来的纸湿湿的,摸起来润润的,难以预料,这张印着我指纹的宣纸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宣纸是否还能像今天一样,在小岭人的手中一张一张地从暗黄的树皮、稻草变成洁白的纸?

  后记:

  忽然想到一首几乎每个人从小就会诵读的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曾经教育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告诉我们盘碗中看似不起眼的一粒粒其实都包含着面朝黄土的农民辛勤的耕耘和汗水。而这拈来很轻薄的纸,用来很滑润的墨,也有着同样的道理。

  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相信原来这曾经记载了辉煌传承了辉煌却快被我们遗忘了的纸墨本身是如此的丰富。

  每一个制作环节都富有技巧,每一个手艺技巧都令人难忘。一张宣纸,一块徽墨,其中制作环节的复杂自不必说,而每一个工匠在每一个环节中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是言语和文字之前直达心灵的感动。光着膀子挥着锤子合墨的工匠,在70度高温的铁板上烘纸的工匠,被油烟熏得全身乌黑的工匠,他们只是每一个制作环节中不起眼的一个,但如若不用力不用心,便达不成整个工序的顺畅和完美。

  在这个机械化太过发达的社会,这里,依然听不到机器的轰鸣,纯手工的制作让每一张纸每一块墨都浸满了人情味。细细琢磨,这每张纸每块墨都是不一样的,都该是有故事的,贴近它,它便会说给你听。这每张纸都块墨都该是有生命的,细细品,它便会感染给你。

  除了人工,每一张纸每一块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成型也不能算作成品。它们还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成熟。墨的阴干需要耗时三个月至一年,纸的原料处理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书画家一般都把墨和宣纸放置5年以上才开始使用,这时的纸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让字有韵,画有神。在这个匆匆太匆匆的社会,这样的过程不是很神奇吗?在这样的漫长里,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也只有这样的漫长才能赋予纸和墨有如神助的神奇。

  下一站,我们将走进湖笔和端砚。彼地,彼时,又将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感悟?我们将在期待中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