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米卡商贸有限公司:美国大怒:中国就这样捡到美军最先进的军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7:10
马杰三回忆录披露我军曾经捡到了美军的D21无人机

    一 个 意 外 的 " 收 获 "

    美国最大胆,也最秘密的无人机计划要数60~70年代的D-21"标签"。

    这种由洛克希德公司一代名师凯利·约翰逊设计的无人机可以从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此时称M-12)的机背上发射,利用自身的冲压发动机,以超过马赫 3 的速度巡航。在经历了一次机毁人亡的事故后,D-21改为从更稳妥的B-52轰炸机翼下发射,准备侦察中国罗布泊的核试验场,代号"高级碗" (Senior Bowl)。1969年11月9日,首架D-21B发射,不料却在目标区上空失踪,1970和1971年美国又发射了两架,一架完成任务后在太平洋海面回 收时沉没,另一架失踪,也许是被中国击落,也许是毁于故障。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更先进的间谍卫星的问世,使"标签"工程寿终正寝。

    由于美军入侵云南的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多次被我空军击落。他们不甘心失败,又研制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它不但体积小,而且速度和高度都 有了更大的提高。它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照相侦察设备。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我们称它 是" 高度3万3,速度3千3"。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歼击机(包括苏联和美国自己)都无法将其击落,就连当时的地空导弹都没有它飞得快。依我空军当时的装备和技 术手段是无法将其击落的,我们也只能掌握一些它的一般情况。这种飞机在云南地区上空共活动过4次,在最后一次入侵时出了故障,转弯时突然从空中掉了下来, 坠落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境内,在热带雨林里来了一个"软着陆",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对我们来讲真可以说是从天上掉下了一个"宝贝",当地民兵和边防部队把 现场很好地保护了起来。后来北京来的科研人员将飞机残骸运到北京去做科学研究。
这个意外的收获对我们航空科研有着非同寻常的的意义。后来我们在航空领域的许多科研成果,都与这次收获有关。

    美军飞机坠落后,他们一时也没有搞清失事的原因。当时,还误认为是被我空军击落的。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来了。

    D21的投放平台

    在云南的那些年---1(马杰三回忆录) (2008-03-28 09:40:13)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地方

    曾经有过这样一支部队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群人

    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事......

    在 云 南 的 那 些 年

    1965年12月,我奉调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任副主任。狠抓指挥所战勤班子训练,组织指挥部(分)队打击入侵的美国军用飞机并取得战果。受到周总理和中央军委首长的接见。

    正确果断地处理空情,防止了误伤国际航班。

    多次下基层到雷达站、场站、工程兵等部队蹲点,了解实情,指导工作。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建议昆指不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不参加派性。从而保持了部队的稳定。

    1968年春天,我被任命为空军昆明指挥所主任。期间,率昆指和昆明军区团以上干部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9年4月,我被选为中共"九大"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5月在空军第四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空军党委委员。
任 职 " 春 城 "

    1965年12月,我接到空军的命令,调我到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简称昆指)任副主任。广州军区空军专门派了一架伊尔-14运输机把我们全家连同行李一起送到了昆明。

    飞机从南宁机场起飞时是阴天,飞机起飞后迅速穿过云层飞到云上,径直向西北方向飞去......。大约飞行了两个多小时,从前面的驾驶舱里传来一个飞行员 大声谈话的声音:"看!滇池......那是睡美人山......。"这时机长从驾驶舱过来对我说:"首长,到昆明了。"我透过舷窗向外望去,下边出现了 一个海蓝色的湖泊,还有一座依偎在它旁边的高山。不久,飞机便在巫家坝机场着陆了......。

    那时,我对昆明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听人说过那里四季如春,是一座美丽的"春城"。而我对云南了解较多的也都是和军事相关的一些信息,那里山高林密、峡谷 纵横。属云贵高原,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素有十里不同天之称。从飞行的意义上讲,在这样的地里环境下飞行,如何保证飞行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 了。

    我到昆指时,昆指刚开完党代表大会,党委班子已经组建好了,各项管理工作的分工也已完毕。我报到后,党委给我补了一个党委委员。一时间也不好给我安排具体的工作。我便主动向刘懋功主任提出下基层"蹲点"熟悉情况。

    我乘坐一辆苏制的嘎斯-69吉普车,连警卫员和秘书都没带,就和司机上路了。一路上,我先后在大渡岗雷达站、耿马雷达站、莲花山雷达站"蹲点"。沿途还去了一些场站和部队,几乎走遍了整个滇南地区。察看地形、了解实情,为日后的作战指挥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就在我下基层到部队"蹲点"期间,在云南与越南交界的中越边境地区发生了一次我空军与美国空军的空战。

    1966 年5月12日15时60分左右,美国空军4架F-4C鬼怪式战斗机掩护一架RB-66电子侦察机,以高度8000米,时速900公里,从云南省麻栗坡附近 窜入我国境内,对我马关地区强行侦察,蓄意挑衅。入侵我纵深地区达40公里。16时06分,驻蒙自机场的航空兵21师接令命4架歼-5(米格-17)飞机 起飞迎敌。这次战斗,我飞行员不畏强敌、奋勇拼杀,在数量和飞机性能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击落敌RB-66电子侦察机一架、击伤敌F-4C战斗机一架。但 我们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一架歼-5飞机被美机发射的导弹击落,飞行员袁聘就同志光荣牺牲。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的空战,昆指一时很难给予明确的结论。于是,昆指刘懋功主任急招我去蒙自基地,让我来给这次战斗作出一个总结,并给出结论。

    到蒙自后,我首先查阅了当时的作战计划和气象资料,向当时的参战人员、地面指挥员了解当时的作战指挥和空中的战斗情况。随后,我又仔细地分析了侦听部队当时侦听到的情报资料。最后,我实事求是地明确作出了"指挥失误"的结论!

    这件事情处理完之后,昆指党委作出决定:让我主管作战。抓作战,最要紧的还是要尽快培养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作战指挥班子。于是,我依照在空七军时的经验, 还是从狠抓战勤人员的训练入手,提高他们的作战指挥技能,特别是地面领航员的指挥引导技能、地面领航员与飞行员之间的密切协同动作。认真落实空军关于防空 作战的基本经验,研究分析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创新。只要所有战勤人员的作战技能提高了,取得胜利的把握也就大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特别是作战指挥"一号班"的训练,所有战勤人员的作战技能和保障水平迅速得到了提高,指挥所的组织指挥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击落2万米以上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

    我接手分管作战工作后,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打击高度达到2万米以上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在遭到我航空兵部队不断打击 的过程中,其性能和战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并推出了一些新型号的机型。此时入侵我国云南省境内的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已升高到了2万米以上。要打击2万米以上 的敌无人机是非常困难的。这是我所面临的新课题(以前打的敌无人机飞行高度均在18300米以下),对我来讲这无疑又是一次更严峻的挑战。切不说我空军当 时的装备跟不上,就是在世界空战史上也是少有的。

    我组织参战人员经过反复研究、摸索,针对美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和活动特点,集中大家的智慧,研究制定出了使用比歼-5和歼-6都飞得更高的歼-7飞机去打击 敌2万米以上无人机的作战方案:即用歼-7飞机双机编队起飞,在转弯接敌时适当拉开距离,形成双机跃升攻击,这样在敌无人机短暂一段平飞地段内,有两架飞 机连续进行攻击,从而多了一次击落敌机的机会。同时,为了解决歼-7飞行员在高空视线受阻、不易发现敌机的问题,我大胆地提出了歼-7飞行员在执行打敌高 空无人侦察机作战任务时,将飞行头盔改换成普通飞行帽的方案。这是一个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且又行之有效的方案。

    由于敌无人机飞行高度高、体积小。不少飞行员反映在高空飞行时,戴飞行头盔视角范围小,挡住视线,影响观察,不易发现目标。而我机速度比敌机速度大很多,待发现敌机后,往往飞行员来不及瞄准攻击,我机就飞过去了。
美:全球鹰遭中国暗算陨落长白山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美军一架“全球鹰”12月10日从本土美军起飞到东亚地区执行任务,在朝鲜北部被不明导弹袭击,坠毁在中国吉林省境内。文章 称,根据美军情报机构的内部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中国的防空导弹HQ-10A,因为朝鲜现在没有能力打下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而且HQ-10A是中国HQ- 10 的升级,专门为了对付美国的“全球鹰”等先进侦察机而设计的。

    文章说,被击落的“全球鹰”是美国关岛空军基地的编号为YH100的改进型侦察机,坠落地点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其残骸已经被中国的军方运走。美国太平洋副司令皮里拉13日称,美国国防部已经向中国提出抗议,要求中国对此负责,并归还击落的“全球鹰”残骸。

    资料图:美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

    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样机于1998年2月首飞,2000年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部署 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 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 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 程。

    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正式亮相,海外纷纷猜测,中国现在正致力于研制隐形战机,并预测中国隐型战机2012年后服役。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战机一贯采取“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的发展原则,中国研发第四代战机的项目应当早已启动。有媒体认为,中国第四代的隐形战机将于2012至2015年服役。

    
    隐形战机成为国外关注的新目标

    近日,中国歼-10战机项目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接受了凤凰卫视的采访。他表示,歼-10是典型的三代战斗机,综合性能可与美军F-16相媲美,甚至超过了F-16C/D两种改进型。中国将继续完善歼-10的各项性能,并着手于研制国产第四代战斗机。

    刘高倬释放出有关第四代战机的消息立即被敏感的国外媒体捕捉到,并开始关注中国的第四代战机。1月5日,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又一架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 功,该集团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没有公开该飞机的型号,只透露这款飞机已经研制13年之久。由于13年前(1994年)中国战机研究已经开始强调隐形, 因此,外界推测这可能是具有隐形特征的战略轰炸机。

    美国媒体认为,近年来美国装备了拥有隐形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这种先进战机在面对中国现有的第三代和第二代战斗机的时候,拥有巨大优势。对付隐形飞机最好的办法,还是用隐形飞机。对于将发展目标瞄准美国的中国而言,发展新一代的隐形战机是其惟一的选择。

    美《国防科技》认为,从去年中国珠海航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展出了一款“暗剑”无人作战飞机模型。该无人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空探测性,和美国隐 形战机差不多,可以较好地躲避雷达,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必将是中国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型战机为歼-12或歼-13战机

    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西方军事媒体就开始聚焦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项目。由于各家媒体所掌握的情况不一,再加上揣测的成分居多,因此所释放出的有关中国新一代战机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

    《简氏防务周刊》声称,中国最主要的两家战斗机制造商——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空军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其中,沈飞公司致力于一个 相当于美国F-22A隐形战机的研制项目——歼-12隐形战机项目;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则在歼-10战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双发隐形战机——歼-13战机。

    该刊指出,1998年,美军海军情报处的报告首次透露出中国沈飞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歼-12的先进双发隐形战斗机。2003 年底,一张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战斗机风洞模型可能与歼—12项目有密切关系。模型显示该机同美国的F-22A隐形战斗机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内置的武器弹 舱。

    
    该周刊还称,在成功研制歼—10战机后,成飞公司及其下属的飞机研究所已将精力转向歼-10的双发型。该项目被命名为歼- 13,它将与沈飞的歼-12项目竞争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采购合同。报道称,歼-13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20吨。基于以上情 况,歼-13应该是一种高性能重型制空战斗机,其性能在欧洲“台风”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之上,但恐怕还与F-22A“猛禽”有一定差距。

    通过分析,《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将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形性能;具有很 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和武器子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预计新战机将于2015左右进入现役。

    中国新一代战机为歼-14

    而德国《军事技术》杂志认为,中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4。

    该杂志通过对网上流传的想像图,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进行了分析:该战机将安装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为飞机提供自动稳定控制。从鸭式布局和机腹的进气 口可以看出,这种飞机的总体设计明显地源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歼—10开发中获得的经验,并大量使用了源于米格1.44型演示机的技术。

    该杂志预期,歼-14战机计划将在2012至2015年服役,装备一种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具有同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数据。而 如果未来的信息确认该战机的确处于全比例开发阶段,那么歼-14将最终被确认为专门对付F-22A的空优战机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