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大李建科:从北海看渤海:两起漏油事故看石油企业道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1:54:09

    11年8月14日图表:英国北海海域发生漏油事件新华社记者王永卓编制。

    图表:康菲公司称两次事件溢出的石油和油基钻井液总量约1500桶 新华社记者 陈琛 编制

................................................................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陈勇) 壳牌石油公司的北海油田漏油事故发生不到两周,在19日即宣布成功关闭阀门,事态基本得以控制;而康菲公司在中国渤海油田的溢油事故,却迁延两个多月还没有眉目。从北海看渤海,相距上万公里的两处事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处理过程和结果却如此迥异,值得深思。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可谓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高收益。而其中的“风险”,首先是原油泄漏事故带来的环境风险。原油泄漏会严重破坏附近海域的生态,从海面到海底,海洋植物、软体动物、鱼类及至海鸟,无不受害。

    随着海洋食物链层层传导,这种环境风险又会危及人类健康。受石油污染的贝类、鱼虾等海产品不再美味,反而会变成“健康杀手”。更进一步,又会给水产养殖、渔业捕捞、旅游等行业带来灾难,演变成经济风险。

    种种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社会甚至是大自然,而石油企业却获得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高收益,这可能是某些石油企业对原油泄漏事故处理不力的根源。

    在北海油田漏油事故处理中,英国政府、社会舆论和环保组织形成合力,对壳牌石油公司不断批评抨击,促使其认识到,如果无动于衷企业名声就“臭”了。壳牌公司从事故初期的迟报和拖沓变成中后期的及时公布信息和积极行动,这可谓是企业道德风险的压力所致。

    同样,2010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油田发生了被称为“生态‘9·11’”的严重漏油事故。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英国石油公司不仅要善后清理各种污染,还要设立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再加上其他各种赔偿,至少要付320亿美元。公司四年内每年要付出四分之一的盈利来赔付,还可能变卖各种资产。这个先例理应促使石油企业积极处理各种可能造成生态灾难的事故,以避免遭受严厉惩罚。

    总之,只有让原本由全社会和大自然承担的种种风险变成石油企业自身“不能承受之重”,才有可能促其警醒,并采取有效行动。

    【英国北海漏油事故何以能“速决”

    首先,客观地说,英国此次漏油事故相对较轻。与去年广受关注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发生钻井平台爆炸相比,英国此次事故只是海底输油管道破损,在相关阀门被关闭后,漏油就可能中止。其次,运营油田的壳牌石油公司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水下有遥控潜水装置监控漏油点;天上有专门的飞机监测油污扩散;训练有素的潜水员下到海底关闭阀门。

    在这些客观情况之外,包括壳牌公司、英国政府、社会机构在内的有关方面的主观态度,也非常值得分析。  >>>详细

    【渤海溢油为何难画句号?

    海洋局责成康菲公司就海底油污处置不力向公众道歉

    康菲首次就漏油事故表示道歉 仍未提及赔偿事宜

    新华时评:渤海溢油事故处理须上“硬手段”

    国家海洋局通报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情况 康菲到底是啥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