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山药:浅谈“师生互评”作文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5:30
浅谈“师生互评”作文教学宋昌富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9年05期
【原文出处】《曲靖师专学报》1999年02期第68~69页
【作者简介】宋昌富 宣威市教委中学一级教师 (云南宣威 655400)


    中学作文教学是个难题。传统的全批全改作文方式受到冲击后,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教师部分批改、学生自我批改、学生互相批改等。这些方法当然好,但在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往往是不适应的,故仍然基本采用全批细改或部分轮流全批细改的传统方法。但教师全批细改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即教师辛辛苦苦精批细改后,学生不一定看批改后的作文,或者只是随便翻翻,看个分数,并不去研究为什么要批改,因而收效不大。针对这种状况,我在传统的全批细改方法上采用了“师生互评”作文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师生互评”,就是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后(可全批,也可部分轮流批),学生针对教师的批改谈感想,写成文章附于本篇作文之后,和下一次作文一起交给教师,教师在批改本次作文时一起批改。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向学生讲清写评语的要求、方法和目的,预先辅导某些学生宣读写出的评语,并谈感想(这一点可视学生的水平而定,如果学生的水平较高,可省去),然后让全体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自选感受点写评语,连同下次作文上交,教师批改作文时连带批阅,讲评作文时连带评讲。这一步不能要求过高,不管写多写少,只要写得较好的都给予肯定、表扬。这样,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神秘感,而且能使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我第一次实践就较成功。学生很有兴趣,不但人人都写,而且有许多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感想。现选几例:有位同学写了篇题目叫《难道他是罪有应得的吗》的小小说,我把题目改为《玉米事件》,后来他就对此在评后感中写道:“我的题目不恰当,老师改成《玉米事件》,我仔细分析一下,觉得改后的题目确实好些。我写的是一个对计划生育工作很负责的村干部家的玉米遭了大难,还未成熟就全部被人砍倒在地里的故事。这不能说这个村干部是‘罪有应得’,虽然题目是反问句,但始终不恰当。这类题目应该用在那些被一般人认为确实有罪,而实际无罪的人身上。另外,这是小小说,小小说的题目要有隐含性,改成《玉米事件》就有隐含性,并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而原题目是议论文的题目,不适用于本文。”另一位同学写了一篇《祝愿》的作文,讲的是一个学生多次补习,几乎搞得倾家荡产而又未考上大学但仍不甘心,还要再补习的故事。作文在写了那个学生春节前来问“我”,学校是否还招补习生一事后,结尾写道:“我只在这炮竹声中为他祝福,永远祝福”。我在文尾又加了“但我也不知这祝愿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句。后来,他在评语感中写道:“老师添上这句话很好地深化了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评后感都是写得很好的,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激起了学生的极大热情。
    第二步,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除让学生自选感点外,要在批改作文时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之在新的探索中产生新的求知兴趣,享受到更大成功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兴趣,也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如果长期让其自我“感想”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会失去兴趣,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具体做法是,在批改作文时,指出每个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但只指出有问题,既不说出毛病所在,也不修改,叫他自己找出毛病,并作修改。如有一个同学用第一人称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一段说:“爸爸从外面回来的那天晚上,我老早就到自己的屋里休息。爸爸妈妈也到他们的房间里去了。他们坐在床上,爸爸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脸说:‘你太辛苦了,我长年在外,一点也不能帮助家里,我对不起你……’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妈妈就扑在爸爸的怀里轻轻地抽泣起来。”这段描写当然是有问题的。于是我在批语中写道:“这段描写很动人,但是就全文来说是有毛病的,请你找点有关作文中人称问题的材料来看看,然后专谈这个问题。”后来她在评后感中写道:“老师,这个问题,我在一本谈作文人称问题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是人称上有毛病。书上说,用第一人称写作,一般只能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超出这个范围的事情,应该对来源有所交待。这个场面,我当时没看见,所以不能这样写。我想,只要在前面加‘我偷偷往门缝里看’之类的交待语就可以了。”再如有一个同学的一篇小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必须根除,计划生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批改时这一段被我删去,并批道:“请你找些小小说、短篇小说认真阅读,看看这段文字是否应该删去?请你专门谈谈这个问题。”后来他在评后感中写道:“老师,我读了许多小小说之后,感到这部分非删去不可。因为小说是靠形象来表现主题,不是靠大段的议论来直接说出主题。”这两个同学的回答当然是正确的,并且是经过研究得出的,它比教师直接指出更有价值。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不能压制学生的正确观点,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和教师不同的看法,不能唯师独尊,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种方法主要有下面几个优点:
    首先是迫使学生认真阅读、思考教师的批语和修改,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培养了思考能力。以往,作文本发下来,学生看看评语后就放在一边,现在就不摸也得摸,不读也得读,这样一来,就迫使学生认真读老师的批语,仔细阅读自己的文章,在老师画着符号的地方认真思考,这是为什么?这个过程,实际就是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其次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阅读、鉴赏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承的。学生要对教师的批改写感想,他就必须去认真分析、思考、领会,然后才能形成文字。这就必然会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方法,从而吸收、应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久而久之,分析多了,认识也就多了,掌握的写作方法也就多了,写作水平当然会相应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第三是使学生学会了作文批改,逐步达到自我修改文章的境界。能自我修改文章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要达到这一境界是要培养的。教师直接教给学生方法是一种手段,让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写读后感也是一种手段,甚至是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因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而获得的。
    第四是加强了师生联系,沟通了师生情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氛围,并且更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