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峻小李飞刀:迟到的忏悔与迟到的公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3:23
编辑怡爽文/
迟到的忏悔与迟到的公正
作者:冯磊   标签:社会2010-11-15 17:58 星期一 晴
《南方周末》连续两次在头版刊发了红卫兵道歉的新闻,篇幅之大,让人感觉到话题的沉重。
故事是从北京外国语学校的一群老毕业生开始的。这批学生,多数已经六十开外。至于他们的老师,当年被施暴的那些人,多数已经年过八旬。四十四年前,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同时也有成千上万所学校),上演了一出让人瞠目的悲剧:一批懂事的和不懂事的孩子们,被组织起来,向自己的老师和学校发难。他们用自己手里的皮带、用唾沫和拳头报答了自己的老师。而后者,是举着知识火把带领他们走出蒙昧沼泽的人。
往事不堪回首,所以有了这次道歉。报道中说,岁月久远,有的老师甚至都忘记了哪些学生曾经殴打和辱骂过自己。她只是反复地说:“XX当年是个好学生啊。”——言外之意,老师没有记恨的意思。
但是,四十四年前发生的故事,对北京外国语学校的老学生们来说,却不是一件愉快的往事。今天,他们已经儿孙满堂,多数人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快乐。在教育自己的后代要正直、要热爱真理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难于启齿。
——尽管,他们当年是一群头脑发热的孩子。
——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当时还未成年。
——尽管,就整个中国而言,一九六六年的那次悲剧中,他们甚至连一颗小小的棋子也算不上……
四十四年前,我们的社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运动”这个词语究竟是什么意思?“斗私批修”、“红卫兵”、“狗崽子”、“黑五类”甚至“打倒XX”等暴力的词语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对于今天的八零、九零后而言,可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或许,仅仅是来自于历史课本上的一个简单的词汇:文革。除此之外,他们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你告诉孩子,当年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件往事:大批的孩子被组织起来,鄙弃知识,殴打自己的老师和校长,甚至打死人都不是问题……我想,他们和她们都会睁着大大的眼睛,多数人不会相信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他们更不可能想得到的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就是其中的亲历者,甚至是当年的施暴者……
时光在流逝,一晃已经接近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极少有人在公开场合为当年的事情道歉或认错。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我们为一九七零年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一跪而感叹的时候,可曾有人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大群被深深伤害过的人……而在史无前例的所谓运动结束以后,究竟有多少人陷入过真正的思考:“我是如何成为施暴者群体的一员的?”甚至,我们不妨也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缄默不语。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北京外国语学校发生的故事,让人感觉尤其珍贵。当然,老红卫兵们向老师道歉的故事,本身可能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历史包袱的重压下,选择公开道歉,有可能是卸下沉重包袱的一个有效方式。当然,道歉本身也说明,没有现实意义上的坚冰存在,有的只是迟到的和解、忏悔与公正。
每个人都有过年轻的岁月,每个人都会有心潮澎湃和壮怀激烈的往昔。在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能犯下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是,这丝毫不能成为躲避责任的一种借口。敢不敢面对现实,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过去,首先是对个人道德水准的一种考验。
毫无疑问,四十四年前发生的故事,是一件我们民族可能需要用上百年时间来忏悔的历史。就现实而言,当年究竟有几个人真正置身事外?除了目前为数寥寥的道歉者之外,究竟还有哪些人应该站出来道歉?
为道歉而激动,本身并不意味着翻老账。实际上,在全民都盲动和盲从的时刻,在个人崇拜达到顶峰的时候,希望通过某个人的清醒和理智来阻止悲剧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不过,时隔数十年,对于往昔每一段故事的咀嚼和反刍,都有助于我们排除浮躁、摒弃盲从,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平稳和理性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红卫兵道歉,本身意味着对历史负责的一种态度。
今天,发生在北京外国语学校的道歉新闻,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头,也可能同时是一个结束。但是,客观地讲,对于历史而言,拷问与反刍似乎总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的。有的,选择尊重与和解。还有的,极可能是无休止的癫痫和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