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强太极剑:陕西十大怪(图)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8:20

陕西风味小吃录



2004-05-03

  甑糕  太后饼  牛羊肉泡馍  灌汤包子  粉汤羊血  葫芦头 
成馓子 酸汤饺子 姜丝拌汤 饺子 腊汁肉 时晨包子
贵妃饼 泡泡油糕 臊子面 炒粉鱼 柿面糊塌 荠菜春卷
蜂蜜凉粽子 秦镇米皮(汉中凉皮) 金钱油塔
千层油酥饼 粉蒸牛羊肉 烩麻食 浆水面 煎饼 扯面
锅盔 石子饼 豆黄糕 胡麻饼 水盆大肉 荞面 黄桂柿子饼


陕西十大怪(图)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睡觉枕砖块、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睡觉枕砖块、唱戏吼起来等。
       想起这些,又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陕西十大怪,有说是关中十大怪,其实全国各省区都有怪,少数民族多的怪就更多,汉人出旅,觅异乡之情趣,见怪不怪,实为各地的民俗,组成了情趣盎然的风情画卷。我祖居浙江,生长在西安,是喝浐河水、吃秦川小麦长大的。对身边所谓的十大怪早已熟视无睹见惯不惊。因喜欢摄影,故将陕西十大怪首次按真人实景列出,聊供话资。

1.房子一边盖(也称半边盖)
    行走关中,偶然能看到民国时期的农家庄院,两侧为陡峭高耸的单面斜坡房,叫做房子一边盖。外墙并无窗口,与世隔绝。当然对防火防盗颇有益处。那年月封建闭塞,也许隔断女眷闺女与外界男人联络亦未可知。两侧厢房有厨房、寝室、杂物间。后面叫上房,一般一明两暗。中间的设为客厅,两侧为卧室,多为长辈居住。简单的为连锅炕,冬季做饭烟道通过炕洞采暖,炕洞口设在院里,供捡拾苞谷杆等柴禾烧火采暖。其房屋冬冷夏热,采光不好。窗户开在院内。现在已不多见。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房子半边盖,是远祖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至于其中的缘由,我并没有去考证、深究,房子半边盖,对陕西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对外地人来说,竟成了一大怪,那它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你要去仔细分析,也有盖大房(陕西人将两边盖的房子称其为大房,相对于半边盖的房子)的,不过那都是有钱人住的,这样的房在农村是很少的。从这一点看,“半边房”的确经济、实惠。它用料少、小,自然省钱。要说实惠,比起“两边盖”,它坚固、耐用,符合力学原理。它的进间小,纵深不足一丈,因而透光性好,比起“两边盖”的亮堂多了。从美学角度看,当然它没有“两边盖”的气魄了,这样的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房了。 





2.烙饼赛锅盖



2.烙饼赛锅盖
    此种烙饼厚大,一般直径1尺余大小、厚可1寸余,陕西人叫做锅盔。著名的有乾县锅盔。幼年时常在西安骡马市口看到。烙饼的大师傅先将墙壁掏洞,擀杖一头塞进小洞一头握在手中挤压发酵的面团,掺进很多面粉,并揪下一小撮用力揉白,再将此揉过面团压扁包裹未揉过面团擀开,用擀杖压出菱形花纹,立即搁进用木炭火双层铁鏊。翻腾数次,并用铁签插眼烙熟。可恶那人终日边烙饼边用短擀杖有节奏敲击案板,那熟食的香味那声音常令我馋涎欲滴。

  




   “乾县有三宝,锅盔、叉酥、豆腐脑。”说起锅盔漠来,还有段传说哩。
  相传,唐朝时,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的陵址最初选中乾县东北五十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六里的梁山上。梁山风景优美,松柏常青,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长安西北八十公里,属于八卦“乾”位,故陵墓称为“乾陵”。它与东邻礼泉县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西对峙,遥遥相望。

       传说在修建乾陵日寸,唐王朝为炫宗耀祖,不惜人力物力,征用了全国数万名匠工和民工。当时,有个叫东娃的小伙子,刚满十六岁,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邻居的称赞。谁料后来父亲卧病在床,年幼的小东娃每日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炒菜做饭,这样干,天长日久,练就了一手烹调技术。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不忍让父亲受此劳累,便替父做工。小东娃随着众民工餐风宿露,日夜辛劳。因活路繁重,不少民工累死、饿死在路上。年幼的小东娃更是被饥饿疲劳折磨得少气无力,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饥得实在撑不住了,就躲过监工的耳目,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揉匀放在盔内,然后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阵,他从盔内取出烙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给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了结果吃起酥,闻起香。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自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其味异香的馍后,忙派专人送京。因此,后来唐朝廷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因为这是用盔和锅烙制出来的馍,所以就叫盔锅馍。后来人们不用盔,而多用锅烙制,就成了现在的名字——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也就逐渐流传在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越来越好,样式愈来愈多。现在,乾县的锅盔馍,用两鏊轮番烤烙。经过三翻六转,——个圆直径八寸,厚六公分的菊花型毛边的锅盔馍便烙成了。其特点是:膘厚皮薄,酥脆味香,能煮耐嚼,存放期长。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在县城上高中时,经常背上父亲烙的锅盔去上学,一吃就是一礼拜,虽然面不是很白,做法也比较简易,但吃起来还是蛮有味的,而在家的弟妹就难有这口福了。



3.面条像裤带




3.面条像裤带
    陕西人在民国时期招待上宾的饭食为捞面条。此地话叫粘(音然)面、biangbiang面。那字颇难写,我致力文学40余年,尚不曾写过。有童谣为证: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勾勾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估计不是仓颉造的。面条擀好,随便用菜刀划开寸许宽,好像裤腰带,煮熟浇上酱油醋、油泼辣子,咔嚓咔嚓就着生蒜瓣大口吃进。那粗瓷大碗直径一般有1尺大小,有的干脆用盆。下苦人吃一顿颇耐饥。若有上海小资情调女人看到必会大惊失色,大叫:乖乖隆滴东!

  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小时候,老人们常诙谐地说“我家没有案,吃的BiangBiang面 ”,很是有趣。记得有次回家,吃了一次大姑家的BiangBiang面,已经十几年都过去了,老婆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其实上等的BiangBiang面,不仅面要扯的劲道,匀称,味道也要调好,吃起来才爽口。


4.大姑娘不对外
    民国时期陕西人相对保守,希冀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闺女就近择婿而嫁。岳母思念闺女走动起来也方便,也防备远嫁遭婆家人欺负,婆媳矛盾古来有之,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仅仅局限于泾阳县、三原县、高陵县、周至县、户县。此5县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有的还受益于泾惠渠,曾声名远播,以富裕出名。关中民谣:白菜心、泾三高。金周至、银户县。穷乡僻壤的姑娘巴不得嫁入富裕地区,以期吃到捞面锅盔。旧俗还讨彩礼,被外地人讥笑:姑娘当驴卖。

  “姑娘不对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人的恋乡,进而恋家的观念,折射出一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心态,总认为一切都是自家的好,自我封闭,盲目自信,固步自封,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孰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典型的“大皇朝”思想的劣根性。难怪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的陕西还处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看来,更新观念念,与时俱进,走出去,请进来,不失为陕西父老乡亲奋发图强的一大良策。


5.辣子是道菜

5.辣子是道菜
    那年月人穷,并非不想山珍海味4素8荤汤菜俱全饕餮。记得在70年代有个爱好文学的女人曾告诉我,她一辈子最羡慕的就是林家铺子的日子,4菜1汤。那年月人真是穷,没啥吃,吃辣子下饭省钱而已。所吃的辣子是秦椒,俗称线辣子,红透后用线编成串挂在厨房门前,做菜下锅。很多陕西人把辣椒面掺盐,用滚油泼浇,吱吱乱响香气四溢,就叫油泼辣子,拌凉菜、捞面,夹锅盔是陕西人的嗜好。我曾受妻子蛊惑,也一度吃辣子,如今肠胃不好,已忌口戒辣子了。李咏曾说民谚: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
    三千万懒汉高吼秦腔,
    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
    没放辣子就嘟嘟囔囔。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记得小时候吃母亲做的高粱面饼子夹绿辣子(陕西人称之为涛什面馍馍夹辣子),现在回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其实做法很简单,把高粱面烙成薄饼,将还未成熟的绿辣子切成小丁,炒熟,加入盐醋即成,也可以生拌。吃时将辣子裹入两片饼子中,吃完感觉香、辣,头上直冒汗,嘴里不停的要吸风,那感觉真是爽透了。现在只要一回老家,就少不了吃馍馍夹辣子。有一次回家,正好干上季节,由于自家没有种辣子,竟偷了别人的辣子来过瘾。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说到“油泼辣子”,不能不提到陕西的一大名吃“臊子面”。臊子面以其薄、亮、劲、透、香、辣、爽、诱的风味特点,深受大家的青睐。所谓薄、亮、劲、透,指的是面条的加工效果,而香、辣则是指它的味道。正宗的臊子面,至少需要18味调料,而辣子是主打调料,可以说,没有辣子,不能称其为臊子面,辣子面与菜子油的结合,构成臊子面油旺旺、红艳艳的绝色美味。一碗臊子面刚一上桌,你就会被那“美色”勾引得“垂涎欲滴”。吃过一碗,你会感觉汗流浃背,细细品味,那就一个字,“爽”。如果你要说出来,那就是“爽透啦”。



6.帕帕头上戴
    走进关中乡村,无分冬夏春秋,还能看到老年妇女头上戴着大号手绢,一般素色浅色为主。这里有个缘故,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戴手绢能遮挡尘土,以免天天洗头,也没那条件。但手绢是洗的极干净、用大茶缸盛开水熨平的。手绢还曾是男女间的定情物,当然是从贾宝玉处学来,林妹妹感动拟诗云: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不伤悲。我中学生时代害单相思,曾给一女生送了手绢,伊丝毫不感动,也没写诗回赠,直接交给班主任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手绢基本上销声匿迹,取代的是苍白的餐巾纸。
 陕西人所称的“帕帕”就是“手帕”、“手巾”。通常是农村妇女的必备物件。它既可以遮阳避风,又能挡土护发,还可以擦汗擦手。
      几毛钱一块手绢,随手就搭在了头上,一个活脱脱的关中农家妇女形象就出现了,朴素、大方,干净、利落。就在这一方小小的手帕上,活像一个舞台上的小道具,把一个漂亮的小媳妇打扮得惟妙惟肖,走过她的身旁,你会禁不住的回头张望再三。如果这方帕帕顶在了一位老大娘的头上,你一定会想到淳朴、善良,老实、厚道,庄重、大方,不由得你肃然起敬。看到这方手帕披在了小姑娘的头上,一定是个小调皮,活泼、可爱,又多了几份幽默,你一定会哈哈大笑。也有男人顶手帕的,那一定是在大热天。你要问他缘由,“方便”。


7.泡馍大碗卖
    羊肉泡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当然南方人也许吃不惯。记得郭沫若旅陕期间,被招待吃了顿羊肉泡馍,当年他不会写掰字,懒惰未查字典,就写成把面饼用手碎裂。吃的大汗淋漓,然后1周胃口不开。当年的羊肉泡馍老孙家最著名,旧址在东大街端履门口,粗瓷蓝花大碗真的很大,碗口将近1尺,能泡进2两面饼10个8个。叫做水围城的肉烂汤宽,叫做干绷的收火无汤,以牛羊肉汤汁、粉丝、葱花调味味精食盐,佐以糖蒜辣酱,味道极佳。我此次归国后立即先走进泡馍馆子杀馋。


7.泡馍大碗卖


8.秦腔吼起来
    地方戏是各地人的所爱。我们35年前上山下乡后也曾唱过。田间地头,荒腔走板,拼命大吼黑头花脸唱腔。陕西的秦腔虽流行于西北五省区,记得30年代曾被鲁迅诋毁过。秦腔确系北方人独有,雄壮悲凉,不是17岁养娘杨柳岸晓风残月所能理喻的。
    以下图片为陕西秦腔百年小生陈妙华、著名主持人陈爱美、秦歌手十三郎。
    我幼年时曾被父亲抱去西安易俗社看秦腔。冬天时,我曾注意过舞台两侧伴奏的乐手,因他们特逗人,都剃着光头,戴黑瓜皮帽,鼻子上支着圆片铜架的石头老花镜,裸身穿黑粗布棉袄,袖子明晃晃的是擦汗擦鼻涕的缘故,不穿罩衣,大裹裆的黑粗布棉裤,裤脚用四指宽的带子扎紧,蹬一双家做的灯芯绒圆口棉鞋,西安当地叫棉窝窝,后脖子上斜插着黄铜玛瑙嘴的旱烟锅,有的鼻子尖上坠着一滴清鼻涕,个个聚精会神摇头晃脑,击钹敲边鼓、敲锣打梆子、吹笛吹唢呐、拨月琴三弦,拉板胡京胡二胡,全身心地沉浸在戏文里。而在戏前彩排的间隙,他们就呼呼喝喝,自嘲地唱一曲自编的乱弹:
        我从小唱秦腔名扬四海,
        上台来不小心把嘴咧歪,
        台下的观众们无法忍耐,
        砖头块瓦渣蛋全撇上来。

       秦腔是在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秦腔大约是在明中叶形成的,至明末秦腔已十分成熟,开始向各地流传。到清朝中叶,已在整个中国演出过,广东的“西秦戏”还流向了海外。秦腔进京演出后,曾一度使统治北京舞台的京腔甘拜下风,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也影响到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与发展。秦腔把陕西人那种粗旷、豪迈展现的淋漓尽致,是最能体现陕西人性格的一门艺术,如果你不了解陕西人,那就看一折秦腔戏吧。
       赶庙会,看大戏。陕西这块地方,秦腔戏多,庙会也多,煞是热闹。庙会给秦腔戏提供了舞台,秦腔戏则给庙会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会不离戏,戏不离会。人们不仅是看,也唱,男女老少,不管是谁,都能哼哼几句。
       那时候跟大人们去生产队劳动,记得是在种地,男人们一边扶犁耕地,一边扯着大嗓门唱着秦腔戏,女人们则一边撒种,一边细细品味,不时还和着几句,虽然脚在不停地量地,头上还悬着高高的太阳,但人们并不感觉苦和累,社员们在不知不觉中愉悦地完成了一天的劳作,那真是一幅画家也难以描绘的田园风光。这就是秦腔的魅力。
       小时候经常看的是秦腔移植样板戏,直到现在还能唱出几段,秦腔表现英雄人物那种大义凛然的豪迈气概,那真是没治了,就是国粹京剧也自愧不如。无论是“李玉和”,还是“洪常青”,只要站在秦腔的舞台上,那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就活生生的跃然于眼前。可以这么说,秦腔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优秀剧种,是最富于表现人物喜怒爱乐、苦笑忧哀性格特征的一门艺术,难怪老陕这么喜爱呢。记得小时候在看电影秦腔《三滴血》时,电影刚一开演,全场就随着演员溜唱起来了,那简直是吼唱,就连对白都一字不拉,竟然把电影的喇叭声都给淹没了。现在在陕西,无论是婚丧嫁娶,只要有事,就有戏班子的舞台,就有无数看戏的戏迷。可以说陕西人对秦腔的痴情,秦腔在陕西大地的普及,比起其他戏曲艺术的影响,都是不可多见的。



9.有板凳不坐蹲起来
        蹲在板凳、椅子上的陕西乡下人过去常能看到,如今就少了。我曾询问过,回答是:不窝耶(舒服)、坐不惯。我颇惊异。我自己腰圆腿粗,根本不耐蹲,稍时就会腿僵脚麻难以施展。而陕西乡下人有老碗会习惯,饭口端1老碗饭食,聚合在村口老柳树下穷聊,彼此一蹲就是半天,实在叫我佩服。

        说来也怪,有着凳椅它就是不坐,宁可蹲在上面,就想画中人一样。有人说这是一种习惯,我看也不尽然。从生理学角度看,坐有坐的不适,蹲就自然有蹲的道理。坐久了屁股疼,换一种姿势,比如蹲起来,你自然就感觉舒服多了,当然蹲久了,血流不畅,下肢缺氧,这时候你再站起来,伸伸臂,弯弯腰,你就会觉得精神大振。看来陕西人找到了蹲的精髓,“他说这样很自在”,一语道破天机。
        或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我这个外乡老陕人,虽然在外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长,但仍然改不了蹲的习惯。我是个网虫,象蛛蛛一样,整天爬行在网络上,虽然屁股下面就是摇晃椅,可坐会儿,还是要在摇晃椅上蹲一蹲,那怕在打字,也照蹲不误,感觉很自在,蹲久了再盘腿打坐,哈哈,挺舒服的。不信你也试试。



10.盆碗分不开
        大碗吃饭是陕西人的旧习。那年月没啥副食,主食也就是瓜菜杂粮,出力下苦者不得不拼命大吃,以捱到下顿。所以很多陕西人至今还用大碗,包括我。那碗一般直径将近1尺,能盛2-3斤干饭,有时大碗盛不下就用盆。有次老友来访,错过饭口,只得煮了2斤挂面,盖浇了一大碗豆腐菜肉,最后用洗菜搪瓷盆盛出。曾看到小女孩也用盆吃饭,猜测是父母习惯的沿袭。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无论是春夏秋冬,到了吃饭时节,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们都端着大老碗,会聚在一起,边吃边谝闲缠,夏天就到树荫下,冬天就在墙角一旮旯,边吃边聊边晒太阳。这便形成了关中农村吃饭时节的一大奇特景观。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大人们斥责后辈好吃懒做时,常说的一句老话就是“吃饭端大碗,干活溜地边。”
       还有用称之为“马勺”的盛饭吃的,马勺的大小与大老碗差不多,有一个把,铁制,本来是用来舀水的,但在老陕看来,它也是一个很实惠的碗,盛得多,摔不破,既能舀水,又可吃饭,真可谓“一物两用”,勤俭持家。

睡觉枕砖块       三伏天,吃过午饭,房子里是睡不成了,但还是有好去处,那就是大树底下。来到大树底下,跟小伙伴们添方、顶四,一阵凉风吹过,好惬意啊。玩乏了,各自找一块阴凉(找阴凉还得动脑子,不然,你刚睡一会儿,毒辣的秋老虎就晒到你的屁股上了),折几片大桐叶铺在身下,信手拿来一块砖枕在头下,听着树上的知了的鸣叫,不知不觉就安然入睡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比神仙还牛鄙。
        所以,睡觉枕砖块,是有一定条件的,谁要是在三久天枕着冰冷的砖头睡在热炕头上,那他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既就是陕西人,也不例外。哈哈,这就是我的观点。
 

小结
        还有大裆裤子没腰带、说话吵架分不开、老少无聊把杠抬、旱烟锅子脖子塞、闹起洞房胡乱来、吃面涎水倒回来、生冷憎倔性格怪、婆娘上树比猴快、若有屎尿憋回来、男女拉屎用土块、婆媳吵架骂八代、婆娘御敌解裤带等等等等。很多陋习皆因过去贫穷而来,如今大部分已消遁寻不见了。据说陕西有10大怪、36中怪、72小怪。不胜枚举。
    ——严建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