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贞所有的歌:走马观花英格兰——伦敦弗洛伊德故居【原创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8:16

每当人们漫步在伦敦市区街道上,常常能看到一些住宅门口旁或窗户边的墙壁上钉着一个圆形的蓝色标牌。作为刚到伦敦的异国人,我们感到很好奇,走近一看只见蓝底白字标牌用英文书写的内容是曾经在此居住的人的姓名和居住时间。哦,原来是类似北京胡同里所见到的名人故居。这些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用来供我们这些后人来瞻仰的。

一次到伦敦北部地区,我们就特地瞻仰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的居所。它位于伦敦北二区的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的梅尔斯菲尔德花园路20号(20 Maresfield Gardens NW3 5SX)。现已开辟为在伦敦的弗洛伊德博物馆,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与科研中心对公众开放。

 

弗洛伊德故居所在的梅尔斯菲尔德花园路街景

 

 

犹太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属捷克)的弗莱堡(今改名为普日博尔)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2年7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医生,1883年5月转到精神病治疗所任副医师。1885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1885年8月,在布吕克教授推荐下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在沙可门下学习催眠,并在沙尔彼得里哀尔医院实习,1886年2月返回维也纳。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9月他们才最后完婚,1886年春,他结婚前不久,由于经济原因他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婚后他们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到弗洛伊德故居跟前,正逢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放学,一群身着统一校服的姑娘快乐地嬉闹着从我们身边走过。一尊黝黑色的人物雕像耸立故居街角的浓荫里,这是一位睿智的老人,他的脸上正露着淡淡的微笑悄悄地端详着这一切。那就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故居是一幢红砖砌成的独立式的三层小楼,楼前的篱笆是由修剪整齐的绿叶植物所组成,足有一人高,在绿叶的背后,一株的茂盛的树木枝头上正绽放粉红色花朵,在雨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娇艳欲滴。与其他名人故居只有一个蓝牌标志不同的是,这座楼房沿街的墙上挂着两块蓝色的圆牌,从上面的文字里得知弗洛伊德和他的小女儿安娜就是在这幢楼房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时光。其中的一块篮牌上是这样写的:“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1938-1939年曾经住在这儿”。另一块是纪念他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她于1938—1982年一直居住于此。安娜·弗洛伊德后来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先驱。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一日,当德国法西斯入侵奥地利时,作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为逃避纳粹的迫害而被迫移居伦敦,对他而言,当时的伦敦无疑就是一个自由的天堂(Heaven of Freedom)。但他在这座住所里仅居住一年多时间,1939年9月23日午夜,他的生命在安详中得到了永恒。那一年他享年83岁。之后这里仍然保留为弗洛伊德家人的住所,直到1982年弗洛伊德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去世后才辟为博物馆。


 

 

弗洛伊德抽着雪茄的经典相片(引自网络资料)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防御功能、抑制和升华等。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对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mu情绪(Oedipus 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 Drive或Death Instinct)。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哪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既被目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弗洛伊德故居里只有一楼和二楼对外开放。轻轻地推开一层白色的木门,一种敬畏和神秘感油然而生。底层的客厅,就像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这里陈列了弗洛伊德生前保留下来的书籍、日常用具。书橱上,餐桌上是各式各样的小摆设,每一个小摆设的旁边都竖着一张硬卡片,上面是一段短短的评语,这些小摆设大概是当年弗洛伊德给病人在进行心理分析时所用的。在一台只有半截蜡烛的银烛架旁边的卡片上是这样写的:“小女孩正在将蜡烛放在烛台上,可是蜡烛断了,所以无法放稳。她的女同学骂她怎么这样笨手笨脚。但是女老师却说,不,这不是她的错”; 还有“一些清晰的象征在这个梦里被采用。但是一个与外界的丑陋事物相隔绝,而被小心翼翼带大的女孩,怎麽可能知道蜡烛是这样使用的呢?”。尽管我们并不十分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但是我们清楚,弗洛伊德心中应该已经找到了病人问题的症结所在。

 

 

 

 

书房兼诊疗室的角落里还放着一张沙发床,那是弗洛伊德用来诊治病人的。游人仿佛看到了当时病人正躺在上面,正进入半睡眠状态,安静地接受弗洛伊德的心理暗示和治疗。沙发床一头高高的靠壁将坐在矮椅子上的弗洛伊德阻挡在病人的视线之外。据介绍弗洛伊德和病人的这种对话方式可以持续长达10个小时之久。

 

 

 

 

弗洛伊德一生喜好抽雪茄,这是他所喜爱的雪茄及工具

 

弗洛伊德所戴过的眼镜及其书写手稿。

 

 

 博物馆里设有小卖部,游人在这里可以买到与弗洛伊德相关的纪念品

 

 

弗洛依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他的主要著作有:

      《歇斯底里研究》(又译《癔病研究》,与 J.布洛伊尔合著,1895)        《梦的解析》(1900)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4)        《多拉的分析》(1905)        《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        《xing学三论》(1905)        《精神分析运动史》(1906)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1910) 
  《图腾与禁忌》(1913) 
  《论无意识》(1915) 
  《超越唯乐原则》(1920)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2) 
  《自我与本我》(1923) 
  《焦虑问题》(1926) 
  《幻想的未来》(1927) 
  《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 (安娜·弗洛伊德著)
  《摩西与一神教》 (1939)                                                              

伦敦市给人们一种历史感和很具有文化底蕴。就名人故居挂蓝牌而言,这就是文化积淀的一种表现形式。英国人是非常重视历史,注重保护文物。它的认定和保护工作是由英国国家遗产机构组织(NATIONAL HERITAGE)进行的。最初是由下议院议员威廉·爱华德先生,在1863年提出的。此后的一百多年间,皇家艺术协会、伦敦市政厅、大伦敦政府议会都曾管理过蓝牌的审批、设计和悬挂事务。1867年,皇家艺术协会在诗人拜伦勋爵故居挂的蓝牌是第一块。现今留存最早的一块蓝牌,是拿破仑三世故居门前悬挂的蓝牌。1986年,悬挂蓝牌的工作由英国国家遗产机构组织实施。 凡是挂了蓝牌的房子一律不得拆除,是受保护的文物遗产。这项工作到目前已有140多年历史。在伦敦市共有800多名的世界名人享受了这项特殊的待遇,现如今在英国的其他城市中也有挂蓝牌的名人故居。镶挂蓝牌的名人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要具备一定的知名度,诞辰逾百年且与世长辞,或逝世至少满二十年。因为只有这样,审批委员会才能掌握足够的证据,客观地评价此人的知名度和对人类的实际贡献,此外还必须是一个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人物,并为人类社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非英国公民在英居住的那段时期,如是其生平事业中的重要阶段,同样可以在曾居住过的故居挂蓝牌。入选的人物有思想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政治家、医生护士、将军、演员等等。他们都是曾经在镶有蓝牌的地方出生、居住、停留、工作或举行过有意义活动的名人。

当我们走出弗洛伊德博物馆,顺着梅尔斯菲尔德花园路东行不远,在美丽优雅的汉姆斯-泰德公园旁,又不经意看到一座挂着蓝牌标志的房子。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英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的故居。这位仅活了26年的诗人,自幼生活坎坷,但由于创作了【夜莺颂】等许多著名诗篇而名声蜚声国内外,后因得肺结核在去意大利疗养途中逝世。 他的墓志铭写着:“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我们也顺便拍了几张外景相片放在这里共享。


 

 

 

 

 

 

 

 

说当年济慈就是在这个花园的一株大树下,写出了《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