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家庭背景:爱《红楼梦》的数学家(近距离)人民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8:17
爱《红楼梦》的数学家(近距离)
本报记者 王有佳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18日   11 版)

资料照片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挡住听众的热情。能容纳800人的上海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白衫灰裤、花白头发的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坐在台上,朴实温和。作为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文化讲坛在上海图书馆的首场讲座,丘成桐拉开了这场文化盛宴的序幕。
“情感的培养对做大学问至关重要”
“我年少时,并不喜欢读书,与同伴在一起,乐也融融,甚至逃学半年之久。”一开讲,这位说着浓浓广东味普通话的老者,仿佛又回到那个“在元朗的平原上嬉戏玩耍,也在沙田的山丘和海滨游戏”的少年。
“在这期间,唯一的负担是父亲要求我读书练字,背诵古文诗词,读近代的文选,也读西方的作品。”但是,年少的丘成桐却极爱阅读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他都看了一遍。
由于父亲认为这些作品文字不够雅致,丘成桐只能偷着读。而《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则是可以公开阅读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很快读完了,但《红楼梦》只看完前几回,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
父亲的去世,改变了丘成桐的人生道路。
“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衰落,让我与《红楼梦》中的情节产生共鸣。”丘成桐开始欣赏和感受到曹雪芹深入细致的文笔,如何丝丝入扣地描写出封建社会的一个大悲剧。
40多年来,这部伟大的著作时常被丘成桐拿来翻阅,他也常常想象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创作同样的结构,是怎样伟大的事情。
“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丘成桐说正是感情的波动使他做学问的兴趣忽然变得极为浓厚,再无反顾。
“苟余行之不迷,虽颠沛其何伤”,每当遇到困难,丘成桐总会以韩愈的文章加以自勉。
“凡人都有悲哀失败的时候,有人发愤图强,有人则放弃理想以终其身。”对于丘成桐而言,文学使他拥有了面对困境的力量。
“好的数学应当能接触到大自然的各种现象”
在丘成桐看来,有些定理使人喜悦,言短而意深;有些定理却能引起一连串的突破,使人对数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做研究生时,丘成桐决定将让几何和分析表现出它们内在的美。在同事的合作下,丘成桐逐渐将几何分析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学科,也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
“这是一种奇妙的经验,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很多细致的推敲,然后才能够将整个画面构造出来。”
深得文学之美妙的丘成桐,时时将其与数学相类比。他认为,从数学的历史看,只有深度的理论才能够保存下来。千百年来,定理层出不穷,但真正名留后世的却是凤毛麟角。
数学创作也如写小说,总不能远离实际。“当下有些学者,一味追求在SCI上刊登文章,以寻求资金资助。但其发表的内容,并无实际意义,那是很不幸的事情。”
“好的数学也应当能接触到大自然中各种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才能够传世。”丘成桐说。
“科研虽要付出代价但却快乐无穷”
精彩的讲演激起了在座听众的共鸣。一位高中生向数学大师发问:“如何才能学好数学?”
丘成桐坦诚地表示:立志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如何做好学问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找到方向后,还需要能挖掘好的问题。
丘成桐说,“修能需要浸淫于书本,从听课和师友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哪些研究方向最为合适。找到理想的方向后,就需要勇往直前。”
他也喜欢看《史记》、《汉书》,善于做决断就是丘成桐从阅读史书中获取的宝贵财富。
“历史的事实教导我们在重要的时刻如何做决断,复杂而现实的历史和做学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历史人物做的正确决断,往往能够提供选择的指南针。”
王国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人生境界时常提醒着丘成桐,如何登高望远,历史的教训很有帮助。
充沛的感情,强烈的好奇心,是探索未知科学的驱动力。“科研虽要付出代价,但它的快乐无穷。”在探索数学的人生道路上,在阅读经典文学中,丘成桐自得其乐,找寻心目中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