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十年在线试听:葵丘之盟订的盟约内容是什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4:17:39
 葵丘之盟订的盟约内容是什么
 
  葵丘,地名,殷遗民国--宋的都城。

  当时,雄领各地诸侯的当属齐桓公。在名宰相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强盛一时。当时南方的楚国(现在湖南一带)势力发展壮大,齐桓公召集中原各诸侯--宋、郑、卫、鲁等在葵丘会盟。位于现在的湖南一带的楚国,属于长江中游的国家,与黄河流域的中原诸国相比,性情气质略有不同。在中原看来,楚国不过是野蛮的军事大国。中原诸侯皆以"公"自称,虽说周王室日渐衰微,但仍然存在,因此没有人敢改称王。而楚却自称为王,并若无其事地宣称: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意思为,"我"自称"蛮夷",因此中国--指中原--的谥号规则与"我"无关,"我"想更改称号便更改称号。虽不知礼仪,但军事力量强大。楚不断发兵北上,给中原诸国带来很大威胁。为了抵制楚的进攻,中原诸国必须联合起来。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自然是好事,但在当时还无法实现。中原诸国为了加强相互联系,便制定了盟约。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获得彼此间的认同和信任。

  制定类似宪法的共同契约,共同发誓遵守--这就是葵丘之盟的目的。葵丘之盟的内容在《孟子 ·告子下》中有详细记载,共有五条。孟子(约前 372-前 289)对此均用"命"的形式来表示,有神命之意。        第一条"初命": 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第一条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条。"孝"被当作是儒教的基本德目。《春秋左氏传》中有记载: 孝,礼之始也。

  诛,表示处以刑罚,有"诛责"的用法,因此在此并非诛杀之意。但又出现在条约之首,据此可以推断该刑罚一定为重刑。树子,指确立诸侯的继承者。天子原指由诸侯认定的嫡子。变更继承者是引起大乱的根源。周幽王因为更换太子而导致亡国,自己最终也被杀死。不要立妾为妻。幽王已有正后--申后,由于宠爱褒姒,便废申后立褒姒。因此,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些事看来似乎都是些细小家事。然而,一个国家却会因家事变故而引起内乱,从而殃及周边邻国。家内纷争,国内必然会产生两派对立的局面,为了击败对方,便会求助于邻国。于是,两派相争又将引起邻国间的派系斗争。
  第二条(孟子称之为"再命"):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尊重贤人,养育人才,来表彰有德之人。

  第三条(三命): 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第二条强调要让贤人及有能、有才之人参与政治,这里所说的政治原则便是第三条所讲到的内容。老人和儿童都是弱者,关心弱者是政治的关键所在。宾,指在国内的外国人。旅,表示旅行者。要像保护自己的国民一样对待外来人,显示出要摒弃排他的政治姿态。

  第四条(四命): 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官职的世袭和兼任不仅妨碍了有能之人的登场,还有导致权力集中到一人手中的危险。通过世袭和兼任将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的重臣,还有可能会对君主造成威胁。窃取政权的不祥之事应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从君主方面考虑,也应当适才适所,量才录用。"士"指一般的官僚,"大夫"指的是大臣一级,通常被合称为"士大夫"。绝不允许随意处死重臣等事件的发生。所谓的"专杀",是指未得到天子许可不得随意处死士大夫。

  最后一条(五命): 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防,指堤防。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便擅自更改水路等此类人为的决堤行为,要绝对禁止。黄河决堤会淹没房屋和田地,甚至殃及百姓的性命。在黄河诸国之间的战乱中,如果能够破坏敌人关键地带的堤防,必然能够给对方以重创。这几乎是制胜之法则,然而对方也可能采取同样的手段。

  诸侯封臣时要昭告天下。将某人封于某地、任何职,都必须首先告知于天子。周天子虽说名存实亡,但仍是天下的象征,诸侯原本也是由天子所封,而后方才君临各自的领地。既然诸侯的领地原是由天子所赐,因此如果要把受封自天子的土地再分于功臣,就必须要告知原来的主人。并且,告知于天子便意味着告知于天下,其他诸侯也都可知晓。这就保证了各国诸侯了解其他国家内部人事的重要变迁。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各国的信息公开化,以便于相互了解。

  《孟子》对葵丘之盟的记载还有: 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束牲"是指将作牺牲的动物捆绑起来。牺牲,原意是指杀死用作牺牲的动物,而捆绑起来便意味着不将其杀死。

  在此之前的会盟中,作为誓约的象征,都要将牺牲杀死,饮其鲜血。然而自此次葵丘之盟开始,采取了一种新的形式--将写有誓约的事项的书(或写在绢、木简之类上),捆绑在被束动物的背上。誓约形式的变更属于重大事件,特以"不饮血"作为标志。

  以上的五条誓约法则,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儒教氛围。因为葵丘之盟与儒教的理想较为一致,所以四百年后,孟子不禁感慨道,古代的诸侯可以严格遵守盟约,而今诸侯却五约尽犯。

  《论语》并未曾提及葵丘之盟。这可能是由于孔子是在百年后出生,对此还没有特殊感觉。对孔子而言,这或许不过是春秋时代的众多会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