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坤电视剧:无事说菖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3:19
 无事说菖蒲
    友人新近购得一清代紫砂马槽盆,长及一掌,四面边沿钤印着回纹,一侧刻绘折枝梅花,倒也雅致可人。友初拟用来栽种水仙,我说,此盆小巧,不若种一盆菖蒲来得适宜。只是本地花卉市场尽是些发财树,富贵竹之类的俗物,哪里见得到这种清素小草的踪影?“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花农倒是识时务呢。其实我也早想莳养一盆菖蒲,曾托江淅的朋友代购,皆因快递不予寄送而未能如愿。在查看菖蒲的图片时,有一种细叶菖蒲很像家乡地面长的一种小草,当地称之为“菖谷草”者。这种小草有浓烈气味,根为节状肉质,下次返乡当验证一番。想是“谷”、“蒲”之音误。若然,则似有“国有颜回而不知"之憾了.

    菖蒲是文房清供之上上品,书案能摆上一盎菖蒲的,我想主人定是一位清雅之士。它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其他三种倒是轻易能见得到,唯菖蒲似乎在画谱中要出现得多些了。清季民国的画家,作清供图时菖蒲是最常见的题材。记得有个叫井南居士周作镕的,就擅于画花卉、果品、茗瓯、蒲盎之属,皆修洁可爱。清代金冬心先生也是一个爱蒲之人,曾以“九节菖蒲馆”为斋名。所绘菖蒲,笔调古拙,墨沉意浓,迥异流俗。嘉兴的吴藕汀先生,也有植蒲之好,作有大量《蒲石长春》的画幅,笔简意繁,尽显文人情怀。曾见冬心先生一便面,以漆书录其乞橙里主人茅山菖蒲之诗:“句曲第三白云涧,涧底香蒲不轻见。仙郎作供读仙书,绿骨如飞丹九转。弘年何处见琼英,卑视灵茅与杜衡。去年岂但洗烦恼,令我道眼增双明。”又郑板桥题画诗有云:"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而李白、杜甫、江淹、陆游、苏轼、苏辙等都有吟咏菖蒲之作。此物入画入诗,便觉清气袭人,由不得人不生欢喜心!

    菖蒲的种类很多,明李时珍调查研究,有钱蒲、泥菖蒲、水菖蒲、瘦根石菖蒲和粗根石菖蒲五种。也有分六种者: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作为案头清供者,还是以叶片矮小细密为好。《本草》中记载:“石菖蒲一寸九节者良。”宋人王敬美云:“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此即冬心先生以之名馆的九节菖蒲。我家乡溪边也生有石菖蒲,叶大且长,虽也可观,但总嫌儒雅之气不逮。

     菖蒲很早就为人们所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诗经》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诗句,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神仙传》中有载汉武帝刘彻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故事。据本草药书,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东坡有诗"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唐宋以前,民间五月端午就有饮菖蒲酒以禳毒驱邪之旧俗。菖蒲又是文人书斋中祭奉至圣先师孔子不可或缺之圣物。

    我虽与菖蒲缘薄至今,但准备工作还是做得很充分。早就知道菖蒲难种,它的脾气秉性得先摸摸清楚。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说:“若菖蒲九节,神仙所珍,见石则细,见土则粗,极难培养。吴人洗根浇水,竹翦修净,谓朝取叶间垂露,可以润眼,意极珍之。余谓此宜以石子铺一小庭,遍种其上,雨过青翠,自然生香。”明王象晋著《群芳谱》记载养菖蒲的口诀是: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又云:“添水不换水:添水使其润泽,换水伤其元气。见天不见日:见天挹雨露,见日恐粗黄。宜剪不宜分:频剪则短细,频分则粗稀。浸根不浸叶:浸根则滋生,浸叶则溃烂。”另记“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震泽张听蕉培植菖蒲甚有经验,著有《论菖蒲十则》。再当回“文抄公”,摘录如下:

     “菖蒲性好阴,若烈日烘曝,叶反不青。最好花阴空隙处安置,略见日光,而受风露滋浸,自然佳胜。剪在春夏之交,剪时须净,不留杪上分毫,手段要猛,用竹剪将杪梢剪尽,闷足则茁芽方细。得水而养,水宜陈陈相因,盆内宿水,慎勿倒换,枯则添水,河中活水为上,池水次之。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此为静品,此为寿品,玩者珍惜。”

    文震亨认为菖蒲不要盆中种植,"殊为无谓"。后来者似乎并没接受他的观点,大都还是以盆盎供种,其中用白瓷盆及紫砂盆者最为素雅,与蒲相得益彰。菖蒲亦开花,金冬心的题画诗中有云:“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自一家。莫讶菖蒲花罕见,不是知己不开花。”传说人见菖蒲花当贵。据《梁书》载:太祖皇后张氏“尝于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后惊异之,谓侍者曰:‘汝见否?’,皆云未见。后曰‘尝闻见菖蒲花当贵’,因取食之,生高祖。”其实,我倒不在意菖蒲开不开花,细叶纷披,湛然浅碧,也就“试拈九节风前嗅,已觉登仙不用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