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礼服:岳阳:一个楼比城更出名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1:10

岳阳:一个楼比城更出名的地方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2°——114°,北纬28°——29°之间,北吞长江,南抱洞庭,东屏幕阜,素有“湖湘门户”之称。大家一定非常奇怪,历史上岳阳为什么被称为“巴陵”呢?这其中的来由源自于《山海经》一个非常美丽动人的神话。相传远古时期,有一条被称为“巴蛇”的巨蟒吞食了一头大象,巴蛇吐出的象骨堆积成座座山丘,便有了今天的巴陵。据史料记载,盛唐以前,岳阳的确曾有大象出没,否则,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就不会留下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的精彩诗篇啰!

那么,岳阳这个地名又是怎么来的呢?关于她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古岳州在幕阜山之南,古代称大山为岳,山南水北为阳,故称岳阳。还有一说,认为岳州辖区大部分在城区天岳山之南,由此命名为“岳阳”。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第三种说法。据史料记载,“岳阳”一词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大诗人颜廷之的诗句“清氛霁岳阳,层晖薄澜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淡的云气,在山岳之上升起的阳光照射下慢慢消散,层层光辉洒满波澜壮阔的湖面。”由于“岳阳”是一个艺术色彩极浓的词组,故后来人们沿用这个词组来称岳州城为岳阳城,称岳州城楼为岳阳楼了。

岳阳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夏商时为三苗国地,春秋属楚国的附庸国麋、罗等国,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楚昭王派王孙由于筑麋城,其地就在今岳阳市区,距今已有 2500余年的历史。战国时期,今岳阳市境内已经成为楚国腹地之一。战国后期,世界文化名人、伟大诗人屈原主张革新政治,被楚王流放到洞庭湖和汨罗江一带,写下了《离骚》、《九章》、《九歌》等许多不朽诗篇,成为第一个来到洞庭湖畔的伟大诗人。后来,诗人投汨罗江殉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把端午节和龙舟竞渡的发源地、屈原怀沙殉国处汨罗江称之为“蓝墨水的上游。”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在平江县东南金铺观设汉昌郡,派东吴大将周瑜率兵屯驻岳阳以抵御刘备,后周瑜病逝于岳州,孙权派横江将军鲁肃接掌水军,修巴丘邸阁城和阅军楼,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隋唐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岳州窑青瓷产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岳州窑列为全国青瓷名窑之一。大历五年冬,著名诗人杜甫流落至此,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岁晏行》,在穷困潦倒中病逝于汨罗江,死后葬在了蓝墨水的上游平江县小田村。

北宋时期,滕子京被贬岳州,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写下千古雄文《岳阳楼记》,岳阳楼从此声名远播。大革命时期,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以任弼时为代表的共和国几十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岳阳因此获得了“将军之乡”的美誉。解放以后,岳阳、平江、临湘、湘阴属长沙专区,1952年改属湘潭专区。1960年建县级市。1964年6月,毛泽东主席经过岳阳时,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说:“湘潭专区太大了!”在主席的提议下,将湘潭专署的岳阳、平江、临湘、湘阴县和益阳专署的华容县划出,设立岳阳专署。

1983年岳阳市升省辖市,隶属岳阳地区。1986年地市合并。1992年5月,岳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湖南省唯一的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1994年被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进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岳阳,虽然面积不大,只有1501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24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只有530多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约80万人);辖区不广,只管辖4县2市4区(平江、岳阳、湘阴、华容4县、汨罗、临湘2市、岳阳楼、君山、云溪区和屈原行政区4区),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哟。岳阳东邻江西铜鼓、修水、湖北通城,南抵浏阳、长沙、望城,西接沅江、南县、安乡,北界湖北赤壁、洪湖、监利、石首,其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向洞庭湖倾斜,丘岗与盆地相互穿插,平原与湖泊犬牙交错,有“四山两水两分田,两份道路和庄园”之称。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润湿气候,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302毫米,无霜期258――278天,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