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魔图纸哪里买:中国音乐剧该怎么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6:38

《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刚刚谢幕便移师北京掀开连演序幕

中国音乐剧 边唱边学(中国音乐剧该怎么唱)

 

  音乐剧这个舶来品,在中国正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引进世界经典作品的同时,中国音乐人一直在努力原创。

  在近30年的时间里,虽然有上百部本土作品问世,但人们记住的、谈论的仍是《猫》、《悲惨世界》等西方经典。

  一位音乐理论家曾如此评价中国音乐剧,“就像一道清汤,没有味道。每次盼望着它能让我疯狂,但却常常失望而归。”中国制造漫长的“学步期”,让业内人士和观众不免心急。

  为此,本版推出“中国音乐剧该怎么唱”,探讨阻碍我们阔步前行的坎儿究竟在哪里? 

  ——编者

  

  “看中文版之前曾经很犹豫,通常这类演出总是原版的效果更好。没想到,中文版非常好!”作家马尚龙这样说。连续32场演出,八成以上的上座率,超过1600万元的票房,让《妈妈咪呀!》在首演地上海赢得“开门红”。

  8月12日,《妈妈咪呀!》在北京掀开连演80场的序幕。之后,广州、成都、港澳台及新加坡等地将飘起《妈妈咪呀!》的歌声。

  光是首轮全国巡演就定下演出200场的目标。当初听起来是不小的挑战,现在看来应该可以轻松完成。不远的将来,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没准也有机会与这部世界上最红火的音乐剧来个亲密接触了。

  在已持续数年的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渴望与呼唤声里,谁也没有料到,走红的竟是一出看似“两不沾”的西方音乐剧“翻译版”。

  “做中文版是通往原创的重要一步”

  《妈妈咪呀!》中文版赢在哪里?有人说是声势造得大。

  “做知名音乐剧的中文版,《妈妈咪呀!》不是第一部。1987年中央歌舞团就翻译音乐剧《异想天开》,做过巡演,上海戏剧学院排过中文版《窈窕淑女》,王刚、成方圆演出过《音乐之声》……但在宣传声势上都远不如这次。”翻译过不少音乐剧经典歌曲的翻译家薛范这样说。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韩国CJ集团三家娱乐演出业“大腕”组成的亚洲联创(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妈妈咪呀!》的引进、演职员选拔、排演、道具制作等方面的确都显示了大手笔,制作成本超过3000万元,加上运营成本,首轮演出投入达7000万元。

  据了解,2007年英文版《妈妈咪呀!》在上海、北京、台北进行了为期8周的巡演,16场的演出成本就接近1700万,最终盈利1800万元。与之相比,中文版的投入显然并不算高。制作人田元表示,按现在的票房计算,他们做完200场演出,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预期中,该剧将有持续3至5年的演出周期。

  “做中国的原创音乐剧,是所有演出行业人士的共同目标。而做中文版是通往原创剧生产必须要走的一步。”田元说。

  从引进原版西方音乐剧,到由中国演员演出中文版,再到我们自己的原创,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是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的合理途径。

  过去10年间,《狮子王》、《猫》、《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等一部部欧美经典音乐剧密集进入国内,让以往只有少数人谈论的“百老汇”走近了更多人。很快,国内音乐剧市场似乎红火了起来。近年来,原创或改编的音乐剧接连推出,《电影之歌》、《金沙》、《我为歌狂》、《日出》等,不胜枚举。可惜,这些原创剧目大多雷声大、雨点小,能收回成本的凤毛麟角。

  “引进经典音乐剧的演出成本太高,二、三线城市接不下来,热的只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音乐剧要形成产业,必须开发出更广大的华语演出市场。”田元说。

  引进版太昂贵,原创音乐剧还不足以号召市场。《妈妈咪呀!》中文版瞄准的就是中间的这片空白地带:它选择的是在全球已拥有超过5000万观众、创造了150亿元票房纪录的品牌音乐剧,由版权人授权、中国人制作演出,演出成本和价格大大降低,可以走入更多城市。

  “中国音乐剧演出产业远未成气候”

  《妈妈咪呀!》中文版采用国际惯例,在全国公开招考演员,由来自英国的主创人员拍板决策。遴选的过程并不顺利。两位绝对主演中,扮演女儿苏菲的演员直到增加的新一轮招募结束前才出现,她就是有着“自然纯朴的笑容”的台湾女孩张芳瑜;扮演妈妈的A角演员田水也很晚才参加征选。田水是有20多年话剧舞台经验的国家一级演员,但主演音乐剧,还是第一次。

  主要演员一个来自台湾地区,一个是话剧演员,这样的结果,无疑暴露出目前音乐剧职业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

  这在同时担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的田水看来,音乐剧人才匮乏的背后是市场的疲软,因而很难“养”住人才。

  自2002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音乐剧系以来,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都设立了音乐剧专业。据了解,目前培养的专业音乐剧人才已超过1000人,但其中大部分毕业后就转行了。

  另一方面,音乐剧需要的是综合性音乐表演人才。而目前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音乐剧人才,有的唱功好,舞蹈、表演欠缺;有的表演好,声乐、舞蹈不行。

  田水坦言,自己之所以敢来演音乐剧,是因为话剧外延在扩大,话剧表演也吸收了大量音乐剧元素,唱歌、跳舞的戏多了。同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年很注重培养演员的综合素质,甚至还签约了几名音乐剧专业演员,先演话剧,“一旦机会来了,也能演音乐剧。”

  说到底,中国整个音乐剧演出产业远未成气候,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各个环节要么缺失,要么不能衔接顺畅。原创力弱,缺少可固定演出的相应剧场,也缺少形成消费习惯的观众群。用著名音乐人三宝的话说,音乐剧在中国“还没有起步”,需要用好作品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观众群和音乐剧产业甚至需要经过几代人来培养。

  “眼下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

  演员李依洋200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编导系。参加《妈妈咪呀!》的演出,论收入远远比不上给晚会编舞之类,但他觉得很值。因为迷恋音乐剧,他已参与多部国内原创音乐剧的演出,还做过导演。但中文版《妈妈咪呀!》的整个排练、演出过程,让他大开眼界。

  在中文版的核心团队每人都有一本“制作宝典”,几百页厚,那是从版权方英国小星星公司手中买来的版权协议。所有人、所有环节必须严格遵照“宝典”中的规定,保证在制作上严格参照原版不走样,但在一些台词、搞笑内容上,则加入了本土化的“中国元素”。

  李依洋说他“特别崇拜”那些英国主创人员的工作状态,他们在中文版《妈妈咪呀!》中担任不同部门的“一把手”,负责语言、舞蹈、舞美、音响、音乐、灯光等各个环节。他们既专业又敬业,每天8小时不停歇地排练,对演职人员既严格又很尊重。预演时一场下来光一个演员导演就能提出几十个问题。这样严格地排练3个多月,加上9场实地预演,让每个部门每个环节衔接得丝丝入扣。“我们国内有时排戏,一个月就搞定了,这样的品质没法比。”李依洋说,自己时时都在观察。

  抱着学习念头的不止李依洋一个。田水也说,亲历过这样一部“英国品质”音乐剧的诞生过程、了解了专业团队的工作方式,记下不少笔记,希望今后能与同事分享,“这是十分难忘的职业经历”。

  对于中演集团等制作方,排演中文版,看重的也不只是一出戏的收益,一样也是为了学习。以往引进原版演出,中方只能粗略了解音乐剧巡演的外部操作系统,并不了解剧目的生产过程。中文版《妈妈咪呀!》则为所有外方主创配备了年轻的中方副手,从创意、制作理念到排练细节,一点一滴学习。

  《妈妈咪呀!》上演的同时,亚洲联创公司已经开始谈判,准备将引进另一部经典音乐剧《猫》的中文版。

  “中国音乐剧已经积蓄了好多能量,它大爆发的时代就快到来了!我要让自己时刻准备着。”李依洋说。

  这样的兴奋与渴望,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都能看到。相比于话剧、舞剧等传统艺术种类,音乐剧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娱乐性,且西方已有现成的完备、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可学,能大批量重复生产,因而被国内演出文化产业人士一致看好。

  “眼下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不要让大量急功近利、低品质的原创作品糟蹋了刚兴起的音乐剧市场。”马尚龙也这样说。

本报记者 姜泓冰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15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