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阿卓男朋友:万家灯火——战胜糖尿病 主讲:向红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4:34
 万家灯火——战胜糖尿病    主讲:向红丁

第一讲:发现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主讲:向红丁

 

一、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按照英文的说法它的代号是DM,D是多尿的意思,就是说尿比较多。M是甜的意思,所以说DM加在一块是甜性的多尿,尿里有糖。这个能反应糖尿病的一个方面的问题。

中医管糖尿病叫消渴,消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消瘦加上烦渴,又瘦又渴,它也是反应了糖尿病的一个方面。但是不管是DM还是消渴都不能代表糖尿病的全貌。糖尿病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呢?

糖尿病应该是遗传因素(大)和环境因素两个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导致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治疗不好可能出现急性并发症,威胁生命;长期治疗不好,就会引起慢性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产生:

糖尿病到底什么地方出问题了,为什么血糖会升高呢?

这里不得不得谈谈胰岛素。

在胃的后面有一个重要的脏器,叫做胰腺,胰腺没有胃那么大,但它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胰腺99%的作用就是分泌消化液,帮助你消化食物;1%就是它的内分泌部分,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一个激素。糖尿病就是因为胰腺里面的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虽然有胰岛素,但是胰岛素的作用差——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主要降糖激素。别的都是升糖的多,降糖的少。

三、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可能大家都比较关心糖尿病究竟是什么样?得了糖尿病都有那些表现呢?

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被诊断出糖尿病,但是有这样的症状的话,我们该想一想,是不是要查一查了呀!是不是得了糖尿病那?另外得了糖尿病的人如果要血糖控制的好的话,他就没有症状。血糖控制的不好的话,他就有症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症状,来衡量自己血糖控制的好还是不好。所以糖尿病有什么临床表现,对每一个人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为什么呢?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有这么几点:

1、  三多一少

患者普遍认为三多一少是: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消瘦。但这么说是不准确的。我认为三多一少是:

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体力和体重下降。

这中间有个排列次序的问题,我把尿得多放在喝得多前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糖尿病是尿的多,造成身体脱水,所以造成喝得多。他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而不是喝得太多不得不尿。它是这么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要把尿得多放在喝得多的前面。

那么把尿得多、喝得多放在吃得多前面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得糖尿病的人有三分之二的人有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的人大概只有二分之一。吃得多的人相对来看比较少,所以放在后面。

那么为什么不说消瘦,而说体力和体重下降呢?

因为糖尿病人真正比较瘦的,那是I型糖尿病,那是小孩得的糖尿病,他比较容易特别瘦。成年人得糖尿病的,他也不是特别瘦,他可能不是最胖了,原来曾经胖过,最近一段时间体重下降了,下降多少呢?3、5、10、15斤,下降了一定的斤数。但是整个来看,他还不是瘦人。原来是个大胖子,现在变成了一个小胖子。整体来看,还不是瘦人。所以不能叫他消瘦。消瘦是有一定规定的。一个人多高的个,体重多少才叫消瘦,这个是有一定规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消瘦,应该叫体重下降。比他最重的时候,体重下降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患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如果一个人原来胖胖胖,突然体重下降了,往往就是糖尿病得上的时候。只是有人没有发现而已。有人还拿好话来安慰自己——千金难买老来瘦。不管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还有一个是体力下降,体力下降,更加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觉得岁数大了,就应该体力不好。实际上就是因为得了糖尿病,造成的体力下降。这种人,总觉得特别累,特别是腿特别累,特别是上楼的时候腿特别累。这个是得了糖尿病的一个典型表现。

如果这个人还在上班,他可能有这种感觉——回到家以后,什么也干不了了,累的不行,赶快躺一会。躺一会才能起来干别的事,干家务。这是体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

如果说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话,体重和体力下降,几乎每个糖尿病人发病时都有。

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要注意是不是有三多一少的症状。

那么怎么衡量自己是不是多尿、多饮呢?

实际上也有比较简单的办法。比如说你原来每天尿十次,现在每天尿12、13、14次特别是你原来夜里不起夜,现在必须夜里要起来,否则尿就特别多。这就是多尿的一个表现——尿次多。

尿次多要和尿频分开。有的人尿次多,每次尿量特别少,挤不出多少来,但是一会又想尿。这个不叫尿次多,这个叫尿频。尿频多半是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和糖尿病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有关系。

那么怎么叫喝水多呢?

一天到底应该喝多少水呢?可以这样衡量——一个 5磅的暖瓶水,在一个活动不是特别强的人来说,应该是够了。

如果你原来喝一个5磅的暖瓶水够了,现在一个不行了,得一个半,有的是2个。那就是多饮。如果不用暖瓶,用矿泉水一个大瓶的600毫升,一天4瓶足够了。如果四瓶不行,得6、7瓶,那就是多饮了。

那么怎么衡量一个人多食呢?

多食每个人都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还有活动量不一样,可能吃的都不一样多。

第一点是横着衡量:就是和自己同年龄,同性别同体力的人比一比。是不是比别人吃的多,特别是吃的多,还“饿”的人,就要特别注意了。

第二点是竖着比:俗话说33大转弯,33岁后,按照常理人的吃饭会逐步减少,而不是逐步增多。如果你33岁以上,40、50岁了,突然吃的特别多,反而体力还不好,体重下降。那就要高度考虑是不是糖尿病的问题

这就是三多一少的衡量方法。

①尿得多:必须起夜,尿得次数多量大

②喝得多:一天超过一个五磅暖水瓶的量,超过600毫升的矿泉水4瓶

③吃得多:横向比:比同年龄、同性别、同体力的人食量大,特别是吃得多还饿的;

纵向比:33岁以后突然食量大增,反而体力不好,体重下降

④体力和体重下降

 

2、  餐前低血糖

有人觉得挺怪的,糖尿病是高血糖,低血糖怎么会是糖尿病呢?

其实很多糖尿病人早期的症状不是血糖高,而是餐前低血糖。一般是午餐和晚餐前,容易出现餐前低血糖。

有这样的病人,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就是觉得饿,每天下班的路上,觉得肚子特别饿,饿的不行,非得买点东西吃。要不然就出大汗,出冷汗。蹬自行车都蹬不动了。这实际上是餐前出现了低血糖。这个低血糖实际上是糖尿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真正出现了低血糖。

为什么糖尿病人反而会低血糖呢?

由于这种人胰岛素分泌还可以,不是太低,但是他胰岛素分泌的慢,正常人吃完饭以后,血糖开始高,血糖高了以后,胰岛素跟着高上来,就把血糖压下去;压下去以后,胰岛素跟着也就下去了,所以不出现低血糖。

但糖尿病早期的病人,胰岛素分泌的倒是挺多,但是分泌的慢。餐后血糖高了,胰岛素不能跟着高上来,然后那血糖慢慢低下去了,到下顿饭前血糖已经开始低了,他的胰岛素慢慢地爬到高峰。胰岛素的高峰和饭后血糖的高峰不同步——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素高所以造成了餐前低血糖。病人会觉得饥饿难忍,这个时候来查,往往还没有到糖尿病——是糖尿病前期。如果抓紧时间,采取点措施的话,可能会晚几年得糖尿病。糖尿病得病时间越晚,危害越小。

3、 视力下降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之一是眼睛,第二个最大的危害是肾脏,第三个危害是心脏。虽然糖尿病的危害是全身的,但是影响最大的是眼睛、肾脏、心脏。

所以糖尿病人还可能得青光眼,还可能得视网膜出血,还可能视网膜出问题。

有三个情况最容易影响糖尿病人的视力:

第一个是:血糖波动

这种病人的表现是:眼睛也不是总看不清,而是有时看得清,有时看不清。而且近处看不清,远处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好了。

这种情况不是眼睛造成了毁坏性的改变,主要是血糖波动。

第二个是:糖尿病的人白内障特别多。

白内障本来是老人容易得,但糖尿病人也容易得白内障。老年人的糖尿病人更加容易得白内障。

第三个是:视网膜出血

我们怕的是什么呢?怕的就是糖尿病得了以后,一直没有被发现,最后不但是有了糖尿病有了血糖波动有了白内障,最后是视网膜出现了问题。糖尿病眼病最大的威胁是视网膜出血。

有的病人讲,我知道我眼底出过血,早晨起来拿镜子一看,白眼球上都是红红的。这个是巩膜出血。视网膜出血在外面是看不见的,要拿专业的镜子,往里面看。巩膜出血问题不大。视网膜出血问题就比较大了,它对视力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很持久。

特别提示:一个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糖尿病,如果视力下降比较明显,就要小心注意了。

4、 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容易感染,出现伤口后,长不好;

有的糖尿病人,小腿前面都是一块一块的黑斑,这块黑斑还没有好,下次再碰一下,又出现了另一块黑斑。这个叫——胫前黑斑,也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

所以皮肤容易感染,不容易封口,做了手术或者碰破以后不容易长上。甚至一个小的伤口也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这都是糖尿病的一个临床表现

四、患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1、突然的体重下降

2、总觉得腿特别累

3、餐前饥饿难忍

五、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大的部位

眼睛(青光眼、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问题)、肾脏、心脏

 

第二讲: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预防,哪些人应该是重点?

一、            糖尿病的发展过程

不一定每个人都是糖尿病,但是没有人敢保证他明天、明年或者以后不得糖尿病。所以大家都得预防。要预防,首先得知道糖尿病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过来的。糖尿病发展分为三期:

第一期叫:高危人群期——就是容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个人群是糖尿病预防的重点。如果这个人群没有预防住,就进入了糖尿病前期。

第二个阶段:糖尿病前期。——血糖已经开始高了,但是还没有到糖尿病的标准,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这个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

糖尿病前期的病人,2年内得糖尿病的几率超过是1/3,也就是2年内带糖尿病的帽子,机会超过1/3.

第三个阶段:糖尿病

到了糖尿病期,就不是能根治的问题了,特别是2型糖尿病,能控制,没法根治。

二、下面就说说那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①年龄超过40岁的。哪怕他(她)血糖正常,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②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父母、子女有糖尿病的都要注意,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夫妻之间有糖尿病的也要注意,夫妻间得糖尿病不是遗传,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原因——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等。

③胖人:标准体重=身高—100=体重。肥胖的人,比不胖的人得糖尿病的机会高3倍。

④高血糖患者:原来血糖高过,尿糖阳性过。

⑤生孩子大于八斤的女性:生大胖孩子的孕妇容易得糖尿病。有可能血糖高,甚至血脂也是高的,营养特别充分,自己用不了,但这个血跑到胎儿体内,胎儿是正常的

⑥新生儿低于五斤,长大以后容易得糖尿病。

⑦代谢综合症患者:代谢综合症哪怕血糖是正常的,也容易的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就是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一个人身上有好几种代谢紊乱,就是代谢综合症。

代谢紊乱总结为九个高,如果你有三个高,哪怕没有高血糖,也是代谢综合症。

高体重:包括超重,也包括肥胖。

高血压(90∕140以上就是高血压)、吃药降下来也算是高血压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高血脂: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都是坏的脂蛋白,是高的。反而好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低的

高尿酸血症(痛风)、尿酸多了容易得痛风

高脂肪肝发生率:脂肪肝的病人容易得

高尿白蛋白(肾脏、心脏问题):尿的白蛋白不一定反应肾脏的问题,心脏病尿白蛋白也可能是高的

高胰岛素血症(查胰岛素水平是高的,但没有引起低血糖,说明胰岛素作用是差的)

高血粘(血液粘稠度高):很多病都和高血粘是连在一块的。

三、代谢综合症易引起容易引起很多疾病。

代谢综合症的人,基本上容易得现在很多的病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某些癌症。现在中国人死亡的前三位是:心脑血管、癌症和糖尿病相关疾病是威胁中国人死亡的前三个原因。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干,又触目惊心的疾病其根源都和代谢综合症有关。

大概有两类癌症和代谢综合征有关:一类是消化系统的癌症,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另外一类癌症是和性激素有关的疾病,像男性的前列腺癌症,女性的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再看看中国的高血压——1992年调查中国的高血压是10%,2002年调查中国的高血压是18.8%,肥胖多了,高血压也多了。

糖尿病——1980年调查是1%还不到,2002年是3%

血脂——中国人没有吃几天饱饭,但是血脂也都高了。中国人血脂高,以甘油三酯高为主。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吃热量密集性食物多了。

什么是热量密集型食物?热量密集性食物就是吃一点热量特别高的那种食品。什么油、肉,这种东西量不打,算的热量也不多,但是这种东西吸收的好,热量又高。

第二是原因是,中国人运动少。

采取的方法肯定也有两条:迈开腿、管住嘴。

四、代谢综合症预防法:

    我们知道糖尿病预防有五个要点,那必要措施主要包括什么呢?

    我觉得第一是:增加知识,认识代谢综合症这个病,知道它是现代病之源。还有就是要认识到代谢综合症的危害,要知道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办法: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办法就是——少吃多活动,

1、关于少吃:

第一点:就是最后几口饭不吃。譬如计划吃一碗饭,那就最后几口饭不要吃了。长期坚持下来体重就可以维持住。切忌那种打扫战场的吃法。

第二就是少吃肥甘厚味(肥——油水大的、甘——甜的、厚味——味比较重的,包括一些调味品)

北京有种说法叫,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1、四条腿﹤两条腿﹤没有腿﹤一条腿

四条腿是什么?猪、牛、羊(这种肉和人的肉差得比较远,但是它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比较多,不是不能吃,但是不要全吃这种肉)

两条腿是什么?鸡、鸭(看上去油水特别大,但是它油里面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多)

没有腿是什么?鱼(鱼的脂肪酸是不饱和程度最高的,而且它的蛋白质和人特别接近)

一条腿是什么?蘑菇(蘑菇含蛋白质很多,基本上不含什么脂肪)

2、糖尿病人的锻炼方法:

A、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合适的是每天30分钟,每周5天以上。

B、适可而止:衡量锻炼量就是在运动期间自己数心率:运动期间合适的心率=170—年龄。心率太低了,说明没有运动开,心率太高了,容易诱发心脏病。

C、有氧运动:喘点气,但是不至于喘不上气。微微出点汗,但是不至于大汗淋淋那种。充分吸收氧气,身体微微出汗。

最好是全身都能运动起来,有节奏,时间比较长,活动量不是特别大的运动。包括慢跑、快走、骑车、打球,其实跳舞和扭秧歌是非常好的运动。

 

 

第三讲:自己如何诊断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诊断

1、糖尿病诊断的唯一标准:血糖

2、判断糖尿病需检查(抽胳膊血)

判断糖尿病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空腹血糖,一个是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早饭前的血糖,叫做空腹血糖。午饭和晚饭前叫做餐前血糖,不叫空腹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两小时后的血糖。

3、什么是正常血糖(两个都同时达标才算正常)

   空腹正常的血糖<6.1mmol/L

   餐后2小时正常的血糖<7.8 mmol/L

    4、糖尿病(有一个超标就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

    5、糖尿病前期: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人叫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

       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

       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

二、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1、有人就说那种身体特别粗壮,可是胳膊腿特别细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是不是有这种道理?我的答案是有!我们把胖人分成两种肥胖:

①苹果型肥胖:肚子是圆的,胳膊腿是细的,这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②梨型肥胖: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主要脂肪都在臀部和大腿,这个女性比较常见。梨型肥胖比苹果型肥胖好。

所以,预防糖尿病方法之一—减肥,减腰围

2、还有人说,有的中医会看指纹,看了指纹以后,他可以看出这个人容易不容易得糖尿病,这个有没有道理呢?我们都知道指纹是反映遗传因素的,所以指纹来看容易不容易得糖尿病有几成把握?往往这种遗传类型的人他就容易得糖尿病,你这种指纹就反映这种遗传,所以你容易得。但是遗传不是一切,指纹也不能决定这个人是不是这辈子一定要得糖尿病,只不过是有没有这种倾向而已。所以我们可以做参考,不要太迷信。

三、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的类型一共有四种:

1、Ⅰ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人中占的比例比较少,约占9%左右):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也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而活着,这种糖尿病叫Ⅰ型糖尿病。一般小孩比较常见,青春期的小孩容易犯病。这种小孩这辈子都得打胰岛素。但从根治的角度来说,Ⅰ型有戏。得了Ⅰ型糖尿病,就好好给他打胰岛素,好好治疗,等着根治。

Ⅰ型糖尿病人,他就缺胰岛素,只要移植点什么东西,让它能够分泌胰岛素,就根治了。Ⅰ型糖尿病有可能被根治,反而是二型糖尿病不可能被根治。所以有人估计十年之内Ⅰ型糖尿病会突破,会被根治。

2、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占90%左右):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遗传得比Ⅰ型厉害, 父母兄弟姐妹有Ⅱ型糖尿病的人容易遗传给下一代,或者亲属容易再得糖尿病。他的特点是他不一定打胰岛素,不打胰岛素可能血糖控制的差一点,所以Ⅱ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可以打胰岛素,比如血糖控制得不好,比如出现严重并发症。但他不打胰岛素也不会马上就出现严重的问题,造成死亡。

3、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占1%左右):它既不是Ⅰ型也不是Ⅱ型,它是由别的病导致的糖尿病,比如说胰腺病。有的是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炎以后把胰岛素弄坏了,没法分泌胰岛素了,变成糖尿病了。还有胰腺长肿瘤,把胰腺切了,胰岛素没有了,也会造成糖尿病。还有很多内分泌的疾病会引起糖尿病,它是由于内分泌的激素紊乱造成的糖尿病。总之,种类多,病人少。

4、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就是一段时间,妊娠结束了,大部分糖尿病就没有了。统计发现,中国怀孕妇女中,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血糖不正常。这种人大部分生完孩子以后血糖正常,但再得糖尿病的机会是很大的。

还有种情况是糖尿病妊娠,就是糖尿病妇女怀孕了,这个不是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在前,妊娠在后。

如果本人,或者亲属是高龄产妇的话,怀孕了一定要查查尿,如果有尿里面有糖,就要再查查。如果有妊娠糖尿病的,要及时发现早做预防。

糖尿病人,要是想怀孕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要去查查肾功能、查查眼底,看适不适合怀孕,如果不能怀孕就不要勉强了。不管有没有糖尿病,在怀孕的第六个月都要去查查糖尿病。

四、糖尿病分型原则

1、年龄:

Ⅰ型多发生于小孩、青少年,但更年期的老人也容易出现Ⅰ型糖尿病,任何一种年龄的人都能够出现Ⅰ型糖尿病,但是Ⅰ型糖尿病人多半是青少年。

Ⅱ型多发于中老年人

2、Ⅰ型多为急性,来势汹汹,往往来的时候就是急性并发症,就是酮症酸中毒。不抢救就完了,马上就要输液,就要用胰岛素。

   Ⅱ型多为慢性,来势比较慢,比较隐蔽,体重也掉,但掉得不像Ⅰ型那么厉害。

有两种抗体,查出来是阳性的,一般都是Ⅰ型糖尿病。第一种抗体是ICA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第二种这种抗体是GAD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这两种抗体阳性一般都是Ⅰ型,哪怕是现在还有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后也一定会变为Ⅰ型。Ⅰ型也有可能会出现阴性,并不一定总是阳性,但是Ⅱ型的总是阴性的。

3、可以查查胰岛素:Ⅰ型胰岛素水平低,Ⅱ型往往还有胰岛素

4、打胰岛素的效果:Ⅰ型打胰岛素效果好,Ⅱ型打胰岛素作用差

    打不打胰岛素,分型是一个关键因素,Ⅰ型糖尿病必须打,但Ⅱ型在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胰岛素治疗。

 

第四讲:五大妙招预防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的特点可以总结成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病人剧增——病人特别多

第二句话叫:危害巨大——并发症能造成残废和过早死亡。

还有一句话叫:可防可治。

不是糖尿病的人怎么不得或者晚得糖尿病,我们分析一下中国糖尿病爆发性流行,或者糖尿病患者特别多的原因,就能知道不得,或者晚得的方法了。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遗传上来看,中国人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不然现在才刚吃了几天饱饭,怎么就这么多糖尿病呢?原来之所以很少有糖尿病,是因为中国人穷,吃不饱。他不会得肥胖和糖尿病这样的富贵病。

另外我们可以从全世界的华人来看看,分析一下中国人是不是容易得糖尿病。

富裕国家的华人和中国人,他们的遗传因素是一样的。他不同就是笔我们早吃了几天饱饭而已。分析美国、加拿大、还有就是新加坡的华人,因为他们确实是比我们中国大陆的华人富裕的要早一些。他们现在糖尿病的患病率都超过了10%。

中国大陆最近二三十年,大家都富裕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的很快,造成了我们现在糖尿病人特别多。

那么遗传到底是遗传了什么,是那种基因导致中国现在糖尿病人这么多呢?有人把这种引起现代病,包括糖尿病的基因简称为——节约基因。

什么叫节约基因?

节约基因是一种基因,这种基因使人善于积攒能量,以度荒年。有这种基因的人,“经饿”。一顿饱饭可以两天挨饿,饿不死,这种基因就是节约基因。中国从1840年被外国列强打开大门后,国力就逐渐下降,越来越穷。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始终没有富裕过。长期的贫困就锻炼了中国人,也淘汰了那些没用节约基因的人。他们不经饿,饿不了几天就病饿而死。没有传代的机会,140年间,淘汰来淘汰去就把那些没有节约的人冻饿而死了。活着的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经饿,饿不死。所以也可以说节约基因是种饿不死的基因。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体内的节约基因能势是很强的,特别经饿。经过困难时期,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是多数人还是活下来了,说明中国人是经饿的。

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没这种基因就死了,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才能维护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在困难时期,贫困时期,节约基因是一种好的东西。那么如果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不会一下子就变成不是节约基因,它还是节约基因,它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他可能就变胖了。血压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压就来了。

所以到富裕阶段,这个节约基因就从一个好的基因变成了一个坏的基因了。是人容易发胖,发胖以后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就糖尿病。就是这个过程。

所以中国人的现状应该是这样来描述: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

基因的变化是慢慢的在变化的,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但生活的变化,20年30年就大变化了。

糖尿病爆发增长的遗传因素。

1、基因改变慢

2、环境改变快

3、基因和环境改变不相适应。

遗传因素没有办法马上就变,那么造成糖尿病患者这么多的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

导致糖尿病流行的环境因素:

1、生活水平提高                                    (不能改变)

2、人均寿命延长: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      (不能改变)

3、医疗条件改善:糖尿病的诊断和发现变的容易了。    (不能改变)

4、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能够改变的)

前面三条都是我们追求的,不能改变的。第四条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一、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包括下面几条:

1、对糖尿病无知:就是对糖尿病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有这个病,知道有这个病也不知道怎么查,也不知道有什么危害。也不知道怎么样预防,怎么样治疗。怎么样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危害。

有的人并发症很严重了,才重视糖尿病,这就是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针对第一条,我们要增加糖尿病的知识,加大糖尿病的教育。

2、吃得太多:肥甘厚味太多,热量摄取太多,造成体重增加、血脂增加甚至是血压增加,最后血糖增高。如果吃得太多,加上活动减少,更容易造成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3、体力活动太少:针对现在的中国人,吃的太多,不是主要的问题。老人年敞开吃也吃不了太多,活动太少,是一个更主要的原因。

“下楼坐电梯,出门就打的,凡事用遥控,少动多休息”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会导致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以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就增加,胰岛素分泌不了那么多,所以就得糖尿病。

4、心理应激增多:就是紧张、焦虑。现在生活节奏快多了,生活的变数也大多了。这种紧张、焦虑就使人身体里升高血糖、升高血压的激素分泌增多,这样就会导致高血糖高血压。

二、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

来自澳大利亚的实验说明: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于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它跟别的病是有关系的,比如它和高血压,高血压的人就容易得糖尿病,血脂不正常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甚至血液粘稠度高的人,都容易得糖尿病。如果这个人没有糖尿病,但有别的问题,有别的代谢紊乱,吃点药,治别的代谢紊乱来预防糖尿病。现在已经证实:控制好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有预防作用

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1、多懂一点2、少吃一点3、勤动一点4、放松一点5、药吃一点

三、糖尿病和那些病有关:

1、高血压:降压药,血压高的人有很多因素,升高血压的因素同时也是升高血糖的因素,所以如果我们的血压超过一定的标准,建议同时服用降压药

有人老提药物的副作用,动不动就是药物有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实际上现在能够存在下来的药,它的正作用肯定比它的副作用要大。有人老是觉得吃了药以后会不会伤肝伤肾,实际上降低了血压,降低了血糖,控制好血脂,就是保肝保肾

2、血脂异常:建议同时服降脂药。血脂高不容易查出,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的身体,而且使人容易得糖尿病。最近研究表明:血脂和糖尿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甘油三酯高,特别容易引起糖尿病。所以给甘油三酯起了个名字——叫脂毒性和脂凋亡。

甘油三酯最后会变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高容易得很多病。跑到肝脏里面是脂肪肝,跑到肌肉里面,肌肉里甘油三酯高容易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3、血液粘稠度高: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和血液粘稠度有很大的关系。北京协和医院有大概不成文的规定:血粘过高,没有出血的病人,建议50岁以上可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请咨询医生后服用)。解决了血粘的问题,对糖尿病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讲:防治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80年代是0.67%,90年代初是2%,90年代中后期3%,现在是5-6%。全国糖尿病患者有6000万左右。我们可以使相当多的人不得糖尿病,但是对于得了糖尿病的人,我们要做到驾好五驾马车。

第一个提出马车概念的是美国人呢焦思林。他当时提出的是三驾马车,即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运动疗法。

中国第一个提出五驾马车的是北京医院已故的糖尿病专家——蒋国彦。他提出的是心理治疗、教育、饮食、运动、药物。

现在大家公认的“五驾马车”是 向红丁教授1995年春提出的。加了“糖尿病监测”

一、五架马车

1、心理和教育(先导):增加糖尿病的知识,减少无知的代价。另外需要心理调整,使糖尿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糖尿病,需要心理调整的有这么两个极端——一个是:满不在乎,不当回事;另一个是:特别紧张、心情焦虑。这两个极端都不行,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2、饮食(基础):糖尿病患者,有的人是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打胰岛素,就饮食控制,锻炼身体就可以了。

有些人不能锻炼,但是没有一个人是不需要控制饮食的。饮食治疗在糖尿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把饮食治疗总结成六个方面:

①控制总热量:有的人控制主食,一两二两、三两,甚至不吃。但是吃一两酱牛肉的热量比吃主食的热量还要高。控制总热量,不是光控制主食,还包括副食、零食甚至烹调油。整个的热量不能太高,而不是控制主食,越吃少越好。

②合理配餐:合理配餐原则指的是——粮食热量占总热量的55%,脂肪的热量占25%,蛋白质的热量占20%。一般粮食每天的量大概是4两到8两比较合适,胖老太太,活动少的,倾向于4两这边;瘦小伙子,运动量大的,不要超过8量,主食这样比较合适,不是越少越好的。主食太少,往往副食会多,油会多,这样对健康还是不利的。

脂肪要求——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也就是各占总热量的8%左右。

③少量多餐:少量多餐不仅仅是糖尿病适合,对老年人也适合。少量可以让这顿饭以后的血糖不太高。多餐呢,下顿饭前没饿的时候就开始吃东西,不至于引起下顿餐前的低血糖。这样血糖是比较稳定的,对身体是比较有利的。鼓励少量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

具体怎么做呢?你要吃7两,一天吃四顿——2两、2两、1两、2两。你甚至吃六顿——1两、1两、1两、1两、2两、1两。多吃几次,每次少吃一点。有的糖尿病人,血糖不好,分餐了以后,血糖就好了。

④多吃高纤维食品:多吃膳食纤维。粗粮、蔬菜都含有很丰富的膳食纤维。血糖比较好的可以吃水果,水果有降糖、降压、调脂、降粘、通便多种作用。吃的时候粗粮和细粮一样一半,或者一顿粗粮一顿细粮就可以了。

⑤清淡饮食: “少油”“少盐。”“清”第一个意思是少油,包括肉;第二个意思是炒菜油不要搁得特别多;干果(花生、瓜子)中含油量比较高,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淡”就是不甜不咸的意思,糖不能吃,但可以吃甜味剂。还有就是——不咸,少吃盐,预防高血压。少吃盐,不甜不咸。

⑥戒烟限酒:烟是一支都不能抽的,糖尿病并发症和抽烟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烟不能少抽,是一支也不能抽。烟能升高血糖,另外烟能诱发肾脏、心脏、眼睛以及糖尿病足这些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和血糖、血压、吸烟的关系最为密切。

限酒是什么意思?能不喝酒不喝,非喝不行的话,可以少量喝一点。38度以上的高度酒不超过一天一两;38度以下的低度酒不超过一天一两半;干红、干白不超过200毫升,干红对健康又一定保护作用;啤酒不超过一个易拉罐。

3、运动: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地进行有氧运动。持之以恒,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5天以上,年轻人每天都要锻炼30分钟到1小时,老年人不要低于30分钟即可;量力而行,年轻人可以剧烈些,心跳可以快一些,对于中老年人合适的心率=170—年龄。

【注意:爬山不是有氧运动】

4、药物

5、监测

糖尿病治疗没有一个办法是最好的,必须综合治疗,五驾马车都要达标。

【提示:“五架马车”同样适用于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的治疗】

 

第六讲:糖尿病人怎么吃

 

有的患者朋友问:糖尿病人真是一点甜食都不能吃吗?据说南瓜能降糖,那么多吃南瓜能治疗糖尿病吗?

实际上糖尿病人没有什么绝对不能吃的东西,关键是一个量的问题。说吃糖不行,你要是吃米粒那么大的一颗糖,肯定对身体没有影响。

在血糖比较好的时候,吃些水果也是可以的。

一、糖尿病人应该怎么样吃水果?

1、不要吃太甜的水果

太甜的水果含糖量确实比较高,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

太甜不推荐:香蕉【含糖量约16%】、红果(山楂)、干果(如柿饼、干枣)这些都是含糖量比较高的,不太适合糖尿病人吃。

     推荐:梨、苹果、橘子、桃,含糖量都在10%左右。这些水果要是血糖控制的不错,吃点也无妨。

2、不要饭后吃水果:糖尿病人饭后血糖本来就高,吃水果血糖更容易升高

3、建议在两顿饭之间或下顿饭前吃

一般量不宜过大,一般像苹果、桃、桔子这样的水果,一个中等大小的就行。吃多了也不好。

关于西瓜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的问题?

中医上说西瓜能治疗消渴,消渴就是糖尿病。中医上说西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它对糖尿病解除症状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西瓜毕竟是含糖的。西瓜好像挺甜,但是它含糖量并不高,只有7%左右。大概是一斤以下的西瓜和一个水果含糖量差不多。

我们不能指望西瓜治糖尿病,但是如果对血糖影响不大,糖尿病人吃吃是无妨的。另外,吃西瓜时要靠皮吃,靠近中间没有仔的那部分西瓜心不要吃。西瓜皮又叫西瓜翠,白的绿的那部分是挺好的一种药物,对糖尿病人血糖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还有好处。

南瓜能治糖尿病吗?

《一个哄了我们十几年的谎话》

南瓜,确实里面有一些微量元素。虽然味甜,但含糖量不高,不含葡糖糖。糖尿病人少吃一些是没有什么大的妨碍的。

南瓜大概有86种,只有4种有一点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其中两种还是日本的。因此南瓜,当菜吃可以,但不能指望南瓜治疗糖尿病!

【推荐几种适合糖尿病人用的瓜】

冬瓜:含糖量不高、清热利湿、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苦瓜:苦寒、利湿,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以当主菜,有一些品种有辅助降糖作用,但不能多吃。

二、糖尿病人,能不能喝咖啡?能不能喝牛奶、豆浆?

咖啡:对糖尿病没有害处,能提神、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搁糖。

    牛奶: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饮用。因为它能够补充蛋白质,糖尿病人本身可能有蛋白质的流失,而且它含糖量不高。它含的糖主要是半乳糖,半乳糖在身体里面能够变成葡糖糖,但是如果它没变,它不是血糖,所以对血糖的影响不是很大,含半乳糖量也不是很高。喝牛奶的时候不能加糖,可以加甜味剂,也可以什么都不加。

豆浆:豆浆是中国人特有的食品,含糖量不高,含钙质不如牛奶那么高,但是含纤维素比较高。适合糖尿病人饮用。【注意:如果肾功能开始不好,就是比牛奶还要控制得早一些。比如尿里开始有蛋白了,这种人不太适合大量的植物蛋白的摄入,植物蛋白可能会增加血里面的废物,补充蛋白质又不够,所以不太主张尿里面有蛋白的糖尿病人大量喝豆浆。】

讲完这个问题,我们就涉及到了糖尿病的人的第三匹马——运动治疗

前面已经说过了部分运动治疗的问题——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地进行有氧运动。

三、糖尿病一定会遗传吗?

是不是长辈有糖尿病的人,他的孩子肯定有糖尿病或者比没有糖尿病的人他的子女来看容易得糖尿病呢?长辈有糖尿病,肯定会把这种遗传基因遗传给孩子,但不是直接遗传糖尿病,而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说饮食遗传以后,让你喜欢多吃饭,喜欢吃肥甘厚味,比如说喜欢抽烟,比如说容易发胖,特别是苹果型的发胖,这些因素都是造成糖尿病发生的因素。但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注意控制饮食,注意锻炼身体,也不会得糖尿病。如果没有遗传家族史,但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也会得糖尿病。

 

第七讲:如何找对救命药

 

药物治疗主要是大夫管,但是糖尿病人要保护自己,先要了解自己吃的药。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药,是哪类的药,要了解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糖尿病药的分类

1、口服降糖药(2大类,5小种)

①胰岛素促泌剂作用: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A、磺脲类优点:是降糖作用强,对肝肾要求少;缺点:是容易引起低血糖,增加体重。因为经常引起低血糖,就容易觉得饿,就吃得比较多,引起体重增加。适合:有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比较高的人、偏瘦的人。

分为:格列齐特,如达美康,作用时间较长,可保护心血管。

      格列喹酮,如糖适平,基本上不走肾,作用平和,肾病可用。有轻微糖尿病肾病的可以用。

      格列吡嗪,作用快而强,美国人特别爱用这种药。

      格列苯脲,如优降糖,作用最强,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低血糖。

      格列美脲,作用强,服用方便,一天吃一次即可,有副作用

【适用范围:空腹血糖较高的人】

B、格列奈类:特点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快,也叫餐食降糖药,饭前吃,吃完药就吃饭;有效降低饭后血糖。

分为:瑞格列奈类那格列奈类两种。

【适用范围:空腹血糖还可以,但饭后血糖较高者】

②非胰岛素促泌剂:不刺激胰岛素分泌,通过别的作用来降低血糖。抑制食欲,减少吸收,加快糖的消化利用,。

分为:双胍类药,包括两种。一种苯乙双胍,俗名降糖灵;一种二甲双胍,俗名降糖片等。、

特点:

是抑制食欲、减少人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糖,

适合饭前吃,除非饭前吃造成恶心等强烈反应,就选择饭后吃;

加快糖的消化利用,可减肥;抑制糖从肝、肾里释放到血中;

帮助胰岛素发挥作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药价便宜适合肝肾没什么大问题的人,

适合胖的人吃,

还适合空腹血糖比较高的人吃,因为空腹血糖主要靠肝脏排糖,它能抑制肝排糖,所以对空腹血糖高的人效果比较好。

副作用是容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不可服用的人是75岁以上;呼吸困难者,因为缺氧容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肝功能不好者(转氨酶超过100)、肾功能不好,肌酐水平升高的人不适合用二甲双胍。有胃肠道反应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包括两种。一种伏格列波糖;一种阿卡波糖(拜唐苹)。作用是延缓糖的消化。适用饭后血糖高的人。

2、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是没有胰岛素;Ⅱ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够用,或者胰岛素抵抗,作用比较差。

需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①Ⅰ型糖尿病;②糖尿病突发急症,有急性并发症或者做手术,或者脑血管意外,或者心肌梗死,不仅对降糖有帮助,还对急性病有帮助,让心肌梗死、脑梗塞恢复得快一些;③糖尿病的孕妇;④Ⅱ型糖尿病口服药效果不好,血糖降不下来了,或者是虽然是Ⅱ型糖尿病,但开始的时候血糖就比较高,这种人适合用胰岛素把血糖压下来,保护胰岛,这种病人一般打几个月以后可以改口服药了;⑤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像眼底病变,眼睛出血,或者肾脏功能已经不好了,这样的情况用胰岛素,保护眼睛和肾脏,不至于造成尿毒症和双目失明。胰岛素的副作用是引起低血糖。

【错误观点:打胰岛素最先进,打胰岛素没有副作用。】

3、其他口服药:如降压药、调脂药、降粘药等,如糖尿病人拉肚子,就要吃缓泻药。

4、中医中药:中西医治疗糖尿病不是该不该结合,而是怎么结合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好。

西药的优势是有明确、显著、强大的降压、降糖、调脂作用;中药的特色是——有辅助的降压、降糖、调脂作用,如果你血糖不是很高或者吃了西药以后离血糖正常还有一点距离就可以服用中药调节。

其次中药有减轻糖尿病症状的作用,很多糖尿病的症状很难用西医来解释。例如有的人血糖不高,但是并发症还是很多,口也很渴。西医没有办法去解释这个问题。但是用中医就能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还能治疗并发症,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多是由于气滞血瘀造成的,所以基本不外乎活血、通脉,中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是比较好。

第八讲:抗击糖尿病五大指标

   

我们教育、锻炼、生活调理的目的就是让病人能不得并发症,活到正常的寿命。

一、糖尿病需要监测的指标

1、血糖:监测工具血糖计,建议买一个在家里搁着

很多的糖尿病人,每天都在家检测血糖,但是结果拿到大夫手上,却根本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只监测了空腹血糖,有的病人也查餐后,但是查的标准是五花八门。因此对于血糖监测,我们建议是查什么?查血糖谱。

如何测血糖谱:查血糖谱,拿出一天的时间,在家里测。一天至少要四次,包括早晨空腹血糖早餐后两小时血糖午餐后两小时血糖晚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要测七次,还包括午饭前晚饭前睡觉前;如果八次,还包括夜里起一次,但不要求测那么多。

监测频率:每周测一天就够了。

【尿糖不能代替血糖,尿糖和血糖有时是不一致的】

2、糖化血红蛋白: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反映最近两三个月整个血糖好不好

监测频率:每个季度查一次,或两个月查一次。一算平均数,就知道这一年控制得好不好,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其他原因的影响,饭前饭后都是一样的。

想要全面了解糖尿病情况,还有几个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3、尿常规:查尿常规不止看尿糖,还要看有没有酮体,反映你有没有急症;有没有血球,看看有没有泌尿系感染;有没有蛋白,看肾脏是不是受影响了。

监测频率:每个季度查一次

4、血压和体重:出诊必查。如果血压高或胖,复诊再查,直到正常,再三个月测一次。

监测频率:三个月测一次

5、血脂和血粘:如果正常,一年一次;不正常,开始吃药,然后查效果。

监测频率:每年测一次

6、眼底、心电图、肝肾功能:查的多少主要看病情的轻重,越重查得越勤。

监测频率:每年查一次

二、三五防糖法

1、五个要点

2、五架马车

3、五项达标

①体重达标:(不达标的需减肥,肥胖是臃肿的杀手)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糖尿病和肥胖关系密切,容易造成并发症。糖尿病和肥胖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容易造成病人的死亡;不是糖尿病的人,肥胖者寿命也偏短。

    老年糖尿病人,不要刻意追求太瘦。糖尿病人太瘦,血糖不容易控制。

体重指数:健康的体重(公斤)<身高—100

②血糖达标:(不达标的需降糖,血糖高是甜蜜的杀手)血糖如果高,第一个引起并发症,特别是眼睛、肾脏和神经的并发症都和血糖有关系;第二个就是毒害胰岛、破坏胰岛,造成胰岛素缺乏,叫糖毒性作用

    血糖指数:60岁以下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6.1,饭后两小时血糖<7.8,糖化血红蛋白<6.5;6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7,饭后两小时血糖<10,糖化血红蛋白<7

老年人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血糖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低血糖是血糖指数<3.9。

③血压达标:(不达标的需降压,血压高是无声的杀手)血压不达标,和全身都并发症都有关系,包括脑血管、心血管、眼睛、肾脏、下肢都是有关系的。避免肥甘口味,戒烟限酒,少吃盐,吃得清淡一点,如果不行就用药。美国的标准,糖尿病人最多可以用5种降压药。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血压指数:60岁以下的(80/130)以下,60岁以上的血管本来就很细了,血压太低容易造成血管堵塞,(90/140)以下即可。要求老年人低压不要太低,高压在140~160之间都可以,不要血压太低。血压不要低于(60/100),如果太低要多吃点盐,否则容易供血不足,容易脑血栓。

④血脂达标:(不达标的需调脂,血脂异常是油腻的杀手)包括甘油三酯(中性脂肪)、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三个血脂都是坏血脂,因为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胰岛破坏,对身体有害;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好的脂蛋白,高了好的。

血脂指数:甘油三酯<1.5mmol/L,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

【降甘油三酯的属于贝特类药,降胆固醇的包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蛋白胆固醇的叫做他汀类药,要选择适当的药物控制血脂】

注意:吃药后当血压、血脂、血糖都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考虑少吃一点药,比如一天三次的可以吃两次或一次,一天一次的可以两天一次,如果能确保正常,可以停药,但绝不能一正常就马上停。

⑤血粘达标:(不达标的需降粘,血粘高是粘稠的杀手)容易造成血管堵塞,造成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我们主要生活调理,饮食控制,不要吃太肥太油的东西。

改善血粘度的食物:青菜、蘑菇、洋葱、葱、蒜、醋

降血粘度的西药:阿司匹林,用量100mg/天,晚上吃最好,因为夜里最容易血液粘稠度高,当然白天吃也可以,坚持吃,如果还不行可以吃些中药。

降血粘度的中药:丹参、川芎,丹参片及很多活血化瘀的药,对于保护血液粘稠度,保护血管不出并发症都是有帮助的。不是糖尿病人也可以吃这种药,像复方丹参滴丸这些都可以吃的。

第九讲:如何避免并发症

 

一、糖尿病并发症

1、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冠心病。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等危症。

无糖尿病的女性冠心病的死亡率要低于男性,但是糖尿病人中女性冠心病人的死亡率要高于男性。

2、糖尿病足:因为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受伤后不容易长好),因为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感觉不灵敏(不知冷热,不知创伤,容易受伤),合并着感染了的糖尿病人的足叫做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不一定发生在糖尿病人的脚上,也会发生在别的地方,如有百分之十几是手上坏死,所以也叫糖尿病坏疽。

3、视网膜出血:糖尿病眼病包括角膜溃疡、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等。糖尿病眼病最厉害的病症是眼底出血。眼底出血以后,会形成斑痕斑痕形成后,会收缩。如果一边斑痕拉着视网膜,一边斑痕在玻璃体里面,一拉一收缩,玻璃体是拉不动的,就容易导致视网膜剥离,造成双目失明。

如何康复:①控制血糖,积极用胰岛素;②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照样血管破裂出血;③必须戒烟,糖尿病人原来的血管就不太通,供血不够,身体产生一些侧支循环,叫新生血管,这些血管供血能力本身就不足,但是容易破,一破就大出血,大出血就增值性视网膜病变了,所以堵塞是造成眼底出血的原因。抽烟以后造成血管进一步收缩、阻塞,容易造成眼底病变的加重。

■对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人来说:血糖、血压和吸烟这三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4、肾病:容易造成肾功能衰竭,是造成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如何早发现肾脏病变,就要查尿的微量白蛋白,如果微量白蛋白超过一定的数字,就叫做早期肾病

    预防办法:控制血糖、血压,坚决戒烟,少吃植物蛋白。可以吃一些能够减少血里面废物的东西,能够使肾功能指标有所降低,保护肾脏,不得尿毒症。

二、足部保健小诀窍:糖尿病人和老年人都要自己善于保护脚。

1、勤观察:要经常看看自己的脚有没有问题。①颜色:可以躺在床上,看看脚的颜色,然后脚垂在底下,再看看脚的颜色,看看脚的颜色是不是一垂地就变成紫红的,如果紫红紫红的,说明血管不通;然后再躺在床上,把脚抬高,看看脚是不是变得苍白的,变得苍白说明动脉不通;②毛发:有的人毛发比较重,你可以看你脚上的毛还在不在,如果脚上毛都脱了,说明你营养很差,这种脚容易出问题;③脉搏的波动:摸摸脚背上跳的血管,叫足背动脉,如果它波动特别弱,这个脚容易出问题。

2、穿鞋袜要讲究不要穿太紧的鞋和袜。穿高跟鞋时脚在前面缩得特别厉害,特别容易出问题。要穿懒汉鞋最好,或者穿不紧的皮鞋也可以。

3、观察鞋里有没有异物:糖尿病人由于感觉比较差,鞋里有东西往往感觉不出来。有时候脚不知不觉就磨破了,容易出危险。

4、睡觉前注意周围的环境:晚上睡觉的时候别睡在暖气太厉害的地方,因为糖尿病人感觉不灵敏,脚放在暖气上烫坏了,这糖尿病足就出来了。

5、用温水做足浴:足疗方: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各取 10克,将所有药材先用冷水浸泡并煎煮,煎成约3-4斤药汁,让滚烫的药汁冷却到比脚温略低即可,保持这个温度在里面泡。长期用来泡脚,能起到活血化瘀,防治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作用,对保护糖尿病脚是有帮助的。

三、糖尿病三大特殊人群

1、儿童:①是计划饮食而不是控制饮食,长身体时蛋白质、脂肪量、钙、磷、维生素都要充足,糖量要有所控制;②不要中断胰岛素治疗;③血糖控制不要过于严格,容易造成低血糖,血糖控制可以按老年人的标准。没有什么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但容易出现眼睛和肾脏的并发症,要小心这个问题。

【儿童多数都是Ⅰ型糖尿病;儿童Ⅱ型糖尿病特征:糖尿病+黑肌皮病,这种小孩特别胖,特别能吃,血糖很高,黑肌皮病特点是皮肤皱褶的地方特别黑,这种孩子皮肤整个都黑,脖子、胳肢窝、腹股沟很黑,这些黑都是胰岛素太高造成的】

2、老年人:①控制饮食,锻炼身体;②耐心教育;③警惕低血糖,老年人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主要是低血糖以后,升高血糖和升高血压的激素都反跳性的升高,容易使心血管出问题,造成心肌梗死或者脑血栓,威胁病人生命;④警惕心脑血管病,该怎么治疗心脑血管还得怎么治疗。

3、孕妇:血糖控制的比较好的糖尿病人,可以怀孕。

①血糖不正常就按糖尿病治疗,血糖只要高于正常,哪怕是糖尿病前期,不到糖尿病,也按糖尿病治疗,采取措施;②只用胰岛素降糖,不主张用口服降糖药;③孕妇的血糖控制要严格,要求理想,而不是达标;不能随便让血糖高,这样对大人小孩都不好。④监测时不宜用尿糖监测,有三分之一的孕妇尿糖阳性但血糖正常,血糖和尿糖不相符,所以必须用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