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柯南道尔小说:吴非: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4:04

吴非: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2010-11-09 02:05:57)转载 标签:

语文老师

思想者

读书如播种

教育

分类: 文海集萃

    有同行问我这一年有没有好的作文题,我想了想,我出的比较满意的题目大概要算《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我有点偏爱这道作文题,因为它能在智者那里产生震撼。我在任教班级试了一下,看到一些很有思想深度的习作。我也想请同行考虑一下这个题目。

     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谁能想象一个志在立言以立人的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我很想知道,有多少人能接受"语文教师应当是思想者"这样的思想?教师是工作者,教师是劳动者,教师是指导者——这些,人们能接受,偏偏一说到"思想者",作为教师本身,或是受宠若惊,或是惶恐不安,岂非咄咄怪事?

     我们的确有过不需要思想的年代,有思想就是罪过,至今,世俗的活命观仍旧以没有思想锋芒,不辨泾清渭浊为圆通之道,而可悲在于"混吃等死"的乡愿作风在教育界有着深厚的基础。在一所观念保守的学校里,只要语文教师安分守己,死水无波就可以保证长治久安有一点新锐思想,有独立意识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总是首先受到怀疑与压制。这也是造成教学改革长期劳而无功的一个基本因素。

      想起16年前的一次公开课,我教马识途先生的大作《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当时我对传媒不能如实报道灾害损失感到不解,所以在授课时,我要求学生"找一找这篇课文中的一个大毛病"。经过20分钟的阅读,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中,有工厂、农田、水利设施、房屋等具体的损失数字,而这么大的洪水,居然没有人的伤亡数字(非正式消息:1980年四川洪水死亡人数在8000左右)。在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课堂被"反叛气氛"笼罩了。——我不能漠视学生的质疑,我确定是有意识引导学生"背纲离本"的,我就是要启发学生通过文本的话语去发现生活中的荒唐逻辑。我想让学生懂得:任何漠视人的生命的言论与行为,不管披上什么样的外衣与光环,实际都是假神圣,都是愚蠢的,不人道的,不应当成为语文学习内容;当然,我还认为这样的教科书是对人性的戕害,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我又让学生思考:既然大家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新闻报道,为什么它竟然可以进教科书?为什么我们的电视新闻不报道灾害场面,不公布伤亡人数,而西方媒体对诸如因暴风雨而死亡一人,因雪崩而失踪二人,因撞车而导致人受伤,都一一报道,难道中国人的生命就没有价值?我并没有就课文去谈新闻报道的写法——没有真实,没有珍视生命的意识,这种"新闻报道",不学也罢。

    当年,这样上课是会招致攻击的,但是一想到人的生命竟然渺小低贱到那种地步,实在难以平抑内心的愤恨。我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我也理解作者的苦衷,可是,如果我们明明知道事实的真相,明明对人的重大牺牲感到震惊,却在那里鹦鹉学舌,这就不仅是对别人的伤害,也是缺乏自尊的表现。那节课,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听课的同行们是激动而害怕的,而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在于思想的启蒙。值得一提的是,几年以后,我国的新闻报道开始公开因灾害而伤亡的人数。

    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一般而言,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没有这样的能力背景,教育的"创新"从何而来?我们也应当考虑一下:现今的教学有没有给学生创造"批判的环境"?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敢有个人观点,如果学生连校政都不敢评价,把教师、家长的话奉若金科玉律,如果学生对社会灌输给他的任何东西都"坚信不疑",会有什么结果?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语是"我认为"。教师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认为",学生就更不敢说,久之也自然不会说出这个"我认为",因而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想一想"文革"造成的几代人的愚昧疯狂,想一想近年伪科学的猖獗,就该知道: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是为他们打好人文"底子"的重要措施。这个任务,只有思想者才能完成。一个优秀的教师,也需要时常地提醒学生学会识别皇帝的新衣。

    不敢想,是因为不准说、不能说、不敢说,从指鹿为马的时代开始,就有了能不能说真话的问题。想来西方亦然,否则不可能有皇帝的新衣一说。这就是说,只要专制主义存在一天,说真话就得需要勇气。多年以来,我一直感到悲哀的是:我们中国经常表扬一个人能说真话,经常听到称赞某人"敢说真话",民间也把"我对你说句真话"当作是对知己的优待,然而,这些在有头脑的人看来,会不会成为无法理解的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民族能把那些说真话的人称为"一个能正常说话的人",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常有教师批评学生作文"没有思想",然而教师大量的所谓"教学论文"与"德育论文"完全是文件资料的克隆与重组,没有独立的思考,缺乏个人智慧。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

    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好读书如播种 

 

    今天的阅读出了哪些问题呢?论起来,今天出版业的兴旺和繁荣是几十年前的我们根本不敢想象的,我们的孩子能得到比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丰富的各种读物。那么,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调查的结果总令人悲观,——现在中小学生的读书量小,经典名著的阅读量更少。这一代孩子,他们的学习作业量是中国有学堂以来最大的,他们的学业负担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其他地区的情况知道得不多,不敢说,江苏的情况知道一些,有些高中(其中有的还是名校),周课时竟达到七十节,学生要从早上七点半钟熬到晚上十点半钟!……

      学习负担过重,导致青少年文化修养普遍不高。前不久看过一份材料,说一些青年作家编故事的能力很强,但读书过少(所读名著就更少),粗俗、品位低,这从表面上看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来。比起来中学生的文学阅读就更成问题:有高考这把剑悬着,大多数人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无缘,没有时间读,读不懂,最后也就不想读。他们可以毫无文学修养,但他们能考上大学,有谋生的手段,能过得比一般人富裕。西方有人批评中国学生有文凭而无文化,即使不怀好意,也当引以为戒。……

      事实上,学生对“美”与“爱”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渴求,他们非常珍惜心灵成长中的“感动”。人类道德文明宝库中的优秀篇章,像一盏盏灯,长久的照耀着世界。在这些滋养了人类的经典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的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童年少年时一本感动过自己的好书,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支撑着自己。如果每一年都能读几本这样的好书呢?如果这种阅读意识能伴随他一生呢?如果所有的教育者都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面临的社会又将是什么样呢?——如果我们能找到开展经典作品阅读的途径,能利用高考指挥棒指导青少年的文学阅读,社会能真正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风气,二十年后的社会风气至少要比现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