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联赛:长江文明VS黄河文明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6:49

●原始宗教祭祀。重庆奉节兴隆洞出土了14万年前的神鹗石雕、石哨和剑齿象牙雕,是人类原始意识形态萌芽的最早艺术体现。旧石器时代的湖南临澧竹马村遗址发现的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筑就是人类最早的祭坛。万年后距今8000年的湖南怀化高庙遗址的陶纹绘画中有了六级木构祭神高塔和獠牙的太阳神鸟,距今7100年的长沙大塘遗址的陶纹中除发现有塔式神庙外还有神鸟起舞图案,这些礼仪制度在长江流域的出现远远早于世界其它地方。距今约6000年的西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现有大型的原始祭祀遗迹,再向北有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女神庙的发现,再向西有50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土坯神庙与七级塔神庙的发现等等。


高庙文化遗存中挖掘出的年代距今约8000年的陶器上,发现的凤鸟、撩牙兽图像,撩牙兽长有双羽,凤鸟载着太阳或八角星象,其中的部分图像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是超自然的宗教物像。参照该遗址中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属于祭器物器,为追溯我国史前宗教艺术的起源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龙凤崇拜。龙的起源与大江大河有关,中华民族又是龙的传人,而龙图腾最早源自于长江流域糯民对扬子鳄的崇拜。长江发大水,水中又多庞然大物——鳄,起初的糯民自然就把鳄与发大水联系起来,发大水必然降大雨,于是又与雷电风雨联贯在一起,鳄就是龙的最初原型。后来又将各大动物灵崇拜揉合其中,成如宋人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所提出来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龙形象。并有了后来的龙王发大水,住东海的神话。“龙”的这个发音还是“糯”,“龙舟”应为是“糯舟”,“糯雅”就是“糯神”,“农神”,后来传到西亚后变为“诺(糯)亚方舟”,还有希腊的雅典娜(糯)等。


湖南沅陵关于龙舟的发源与祭祀相关,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古)。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糯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而这一活动到后来又演变成船棺。也正是流放在这一带的屈原死后进行了隆重的船棺葬,使人民把龙舟与屈原紧密联系起来而逐浙忘记或忽视了龙舟真正的始源。龙图腾崇拜是上古糯民发展壮大的历史象征,龙的形象随糯民的发展逐步发展完善,并随中华先祖的全球开拓而遍布中华大江南北和全世界。龙文化在万年后的黄河流域及以北有了长足的发展,有8000年左右的辽宁葫芦岛杨家洼新石器遗址惊现有用黄土塑造的昂首飞翔的龙和查海出土的石块堆塑龙7000年左右的内蒙古赵宝沟猪龙纹和陕西北首岭鱼龙纹出土,有6500年的河南濮阳蚌塑鳄形龙,有6000年的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等等为证。


 


 

长江流域糯民最早成型的崇拜之一还有太阳鸟(凤)崇拜,其历史当然比龙崇拜更悠久,是太阳候鸟在野生稻田中的辛勤“耕耘”——“鸟耘象耕”,启发了糯民成就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萌芽,于是糯民也必然给予鸟类以崇高的地位——就如他们崇拜的太阳。从高庙文化到大塘文化到河姆渡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到大河村文化到庙底沟文化到马家窑文化到辛店文化等等的太阳鸟崇拜,从中国的“鸾”鸟到印度的“迦娄罗”鸟到埃及的“拉”鸟到希腊的“宙斯”鹰到美洲的“雷鸟”等等,所体现的太阳鸟崇拜脉络清晰,一脉相承。


●原始建筑。其初,人民穴居,受野兽侵害,有圣人出,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先祖由穴居到巢居。这位圣人就是长江流域糯民的建筑大师有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长江三峡江陵鸡公山遗址的北部清理出了5个由砾石和各类石制品围成的圆形石圈,石圈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直径多在2米余(不足1米的有一处),是当时人类居住过的圆形石棚住址的原始居住面。遗址地层堆积可分为上、下两个层位单元,其中上文化层厚约10~25厘米,下文化层厚约50厘米。据测定上文化层距今约1~2万年,下文化层距今约4~5万年。这种石圈建筑后来风靡世界各地,是人类早期向自然宣战的有力象征。在非洲津巴布韦有著名的大卫石头城。距今约1.8万年前的临澧竹马村遗址位于长江西陵峡口东南约125公里的湘西北临澧县官亭乡竹马村,竹马村旧石器晚期高台建筑基址位于一高出一般地面约6米的台地上,形状呈椭圆形,建筑面积约25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高台式建筑。三峡地区最初期的原始人类早先创造出了这种简单实用的“石棚”、“棚架”、“茅棚”、“窝棚”等,到“台式建筑”、再到“干栏式”建筑,充分反映人类住所建筑逐步积累进步的过程。起初,人们是利用自然的树木搭建,就如鸟巢;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到砍伐树木按一定的意志搭建,最常见的是搭成一个三角形的茅棚;再后来就有了“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从长江中游发展开去,到上万年的浦江上山遗址建筑技术逐步发达,再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时代建筑技术已十分先进成熟,建筑造型呈现“长脊、短檐、高床”的特点湖南怀化高庙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上的建筑艺术,反映了当时长江流域的榫卯木作技术已达极高水平,这样的建筑风格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美洲和太平洋、印渡洋、大西洋等海岛的中华古同胞兄弟都留下了“干栏式”建筑的遗迹,中国西南地区还有不少“干栏式”民居建筑——俗称掉脚楼沿续至今。


三、长江流域孕育出人类共同的皇皇始祖
远古人类大多以山洞为居,《春秋命历年》载:“合雒纪世,民始穴居,衣皮毛”、“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直到今天,中国西北一带还利用黄土断崖挖穴作居,称之为窑洞。长江流域的先民垒石圈围棚,开市埠围城之先河。而形成普遍民居意义的则是有巢氏发明的巢居,到早期的干栏式建筑,到技术高超的榫卯木作结构建筑,成为中华古代建筑的主流。《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时势造英雄,正是长江流域文明文化的发展孕育了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上古人类代表。


《庄子》所列的“有巢氏、神农氏”,《白虎通》所列的“伏羲、神农、祝融”或“伏羲、神农、燧人”,还是《春秋元命苞》所列的“伏羲、女娲、神农”,都是“三皇”时代的杰出代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犧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庖犧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犧。”这两段释放出来的信息告诉我们:伏羲是华胥氏的后代,从音来看,“伏羲”、“华胥”是相通的,总之关系很近;伏羲的降生反映了母系社会时代男女相许的风俗,就是男女相恋,用脚轻轻的蹋碰对方以示通好,类似的风俗在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保留。历史上还有不少记录与此雷同:周人始祖、帝喾正妃姜嫄同样是踩了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弃,也就是后稷。从有巢氏燧人氏到华胥氏伏羲氏一脉相承,伏羲家族的图腾就是凤鸟,是典型的长江流域部族。当时处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的好事者们纷纷考证,说伏羲之父,华胥之夫便是雷泽之神,但又感证据不足,于是到了《春秋公羊传》中便自圆其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等等。伏羲神糯时代约200008000年间,就是到了距今6000年的炎黄并帝时代,也还是以女姓为主的,所以在西方“糯”就是“娜”,这也是为什么“姓氏”、“姓名”、“姓别”的“姓”是从“女”旁了。从历史记录看,对神农时代的记录还多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神农时代后期向炎帝时代过渡,开始有了“男耕女织”的记录,而人类真正进入父系时代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这也是后来海内外伏羲神农炎帝部族长期与中央黄帝势力抗争的最重要原因——改了祖制了嘛。唐代的司马贞给《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说:“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而王天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同时言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可见,伏羲时代,龙已经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才有以龙为官名称谓风尚的。汉代纬书中讲,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青帝是远古第一帝,青龙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蛇(龙)图腾的创始者。后来的神农、炎帝、共工、蚩尤加入了农耕的牛崇拜,但祖宗的蛇(龙)凤(鸟)崇拜是不会丢弃只会发扬光大,才有了后来遍及全世界的龙凤文化圈。伏羲时代是人类从愚顽走向文明的关键阶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明文化基因,造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等都附伏羲于一身,使伏羲成为文化的化身,古往今来被尊称为“人文始祖”,至今海内外华人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称为龙的子孙,奉伏羲为百王之先。高庙遗址发现的夫妻墓葬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时段的伏羲神糯时代已开始走出原始群婚的框图,现代普遍的夫妻制有了近8000年的历史了。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开启人类辩证思维先河,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并世界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是后来辩证法的原始根源。今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还保存着一种原始渔猎农耕宗教——梅山教。这种教对枫树极为崇拜,缘于枫树常栖凤凰,于枫树下设坛,这样联系起来,湖南怀化高庙遗址中发掘出距今近8000年前的凤鸟图案就不是偶然的了。而这里有地名辰溪,属古辰州,做为地名远在甘肃“成纪”之前,“生庖牺于成纪”之“成纪”当为“辰溪”或更为确切。《山海经•中山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有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凡洞庭山十五山,两千八百里,神状皆鸟身龙首。其词:手牲一雄鸡,一牡豚刮,糈用稻。”这些贯注洞庭湖的湘资沅澧流域、潇湘山水之间传闻的人首蛇身之神,不就是伏羲特征的真实写照吗?几千年甚至于是上万年过去了,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敬祀神灵祖宗的习俗用的还是雄鸡、猪头、牛头和糯米、粳米做的粑粑、糍粑等。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所发现了“乾坤卦象图”和“星象图”,遗址地层出土的大量渔骨头、淡水螺、贝壳和鹿、麂、牛、熊、象、貘以及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其中部分猪牙床经鉴定已属被驯养的家猪,有的陶罐上还绘制有“火上焙鱼”形象,等等。这些都印证了《易•系辞传》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准确无误。从“华胥”、“扶桑”来分析“伏羲”作卦还有一个历史的源流就是,其祖族所从事的天文地理工作,产生的“天文标杆”——“扶桑”成了这个家族后来的名字——“华胥”,“扶桑”又成了后来中华民族的象征标志——“华表”。而长年累月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形成太阳历、太阴历,如18月历、10月历、13月、12月历等等,而观察所产生的平面图又演易成后来的易经八卦图。

《史记》补写的《三皇本纪》接着说:“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巧补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女娲氏没,神农氏作。”中华古神话特别是长江流域并以南广大地区一直流传的重要创世神话除盘古开天辟地外就是女娲、伏羲女娲神话了。去其神话传说的糟粕,分析女娲抟黄土造人信史,女娲应是伏羲前的人类始祖,只是黄帝后男性主政人为的将以上的始祖错位改性以显男性尊荣,同时将伏羲女娲有机捏合起来;到后来,文人学者更是想当然的认为上古始祖和“三皇五帝”理应为男性并有所发挥了。同时,上古一个大家公认的名号形成后其实就成了代代相承的符号,这里记载与祝融氏大战的共工正是伏羲家庭中“赫胥居南”时派住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管理的大酋长,祝融则是黄帝后中华本土替代赤帝司南的火正,前往征战共工,共工败而怒触“不周山”——今非洲大裂谷。这个时候的女娲也只是代代继承而来的女娲氏,然后女娲时代终止,其实为伏羲时代的终了,迎来了神糯炎帝时代。


神农是农皇,是我国长江流域水稻农耕的杰出人物,同时又是医药之祖。从黄河流域年代较早的文明遗址看,也显然是长江流域传承而来的水稻农耕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如河南舞阳贾湖、仰韶文化甘肃庆阳、龙山文化陕西扶风案板等粟稻混作文明。由玉蟾岩遗址向东北不远有神龙“斫木为耜,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耒阳”(市),向西不远有《拾遗记》所载“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的“嘉禾”(县),所有这一切是偶然的吗?长江流域集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也就决不是偶然的了。《庄子·盗跖》则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从有巢氏“构木为巢”,到燧人氏“钻燧取火”,到神农氏“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并领袖们将中国并世界“上古”文明步步推向进步。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

 

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图为神农大殿。

 


 

神农时代的末期过渡到炎帝时代。关于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世本•帝系篇》说得很明白的:“炎帝农神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这就表明炎帝来自神农家族,当然属“农神氏”;因司南方主火,为火正,故名炎帝或赤帝。史记“炎帝八世”为帝神农、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炎)榆罔,末代炎帝榆罔与黄帝交战于黄河流域失败,被黄帝取而代之,历史翻开黄帝时代。《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这段信史说明,炎帝,为神农之后,其母在长江以南的“华阳”地域感于“神龙”孕身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典型的农耕民族。过去一直将“华阳”说成黄河地域是华山之阳为误解,其次是误“姜水”为渭水的支流,“姜水”——江水,正是长江。高庙遗址古属“辰”——“陈”,这地方汉代有无阳县,不远的地方又是历史上的夜朗(糯)、
“徙鲁”就是“徙糯”——今湖南怀化沅陵,正是古黔中郡——夜朗(糯)的治所。一方面说神农时代是“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另一方面又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这其实正好是神农时代的大部分时期内还是女性时代,末期向炎帝时代过渡,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由女性共和社会向有战争杀伐的君主制社会过渡的真实史录。炎帝是历史由母系迈入父系和由共和迈入君主制社会交替时期的杰出首领的代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母系过度到父系的关键还是黄帝战胜炎帝之后。



《周易》、《世谱》、《帝王世纪》等书载炎帝改“伏羲八卦”为“连山八卦”,创《连山易》。而湖南民间学者阳国胜等人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考证湖南怀化会同连山乡曾有“八庙一庵”,其座落方位与炎帝的“连山八卦”相一致。这是个惊人的发现。阳国胜撰文说,八座庙是盘古庙、火神庙、雷公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地母庙、连花庙。八庙中现完好保存的有重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的盘古庙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在原址上修建的风神庙;莲花庙、火神庙、雷公庙、镇江庙、山神庙、地母庙六座庙还能找到残砖断瓦及石刻碑文。一座古庵位于连山八庙的中心点,名为“古经庵”(也叫“易经庵”),传说诸葛亮南征路过此地曾经下马入庵谒祭。当地人记得,古庵前有一块石碑,碑有一人多高,碑体已风化、残缺,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碑随古庵一起被折除用于修筑清水溪水库。清光绪版《会同县志•卷十三》载:连山古庵“门旁有碑,上刻太极图,其图左象太阳,色黯淡,右象太阴体质漆黑,奕奕有光,人面之,如对月镜。俗传此图面东而立,夜月来时恰与迎合,因得精华,积久为神彩,理或然也”。旧志中描述的碑上太极图,是易经原始阴阳合一太极图。此图确证了古经庵即易经庵。现易经庵遗址犹存,在遗址上可检到秦砖汉瓦和红、白、黑陶陶片。《世谱》、《书传》说:“《连山易》为神农氏所创,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将八卦每两卦一重,首次演绎为六十四卦。炎帝又号连山氏,故以象征山的艮卦为首卦”。怀化连山八庙座落在连山河谷中心点的四面八方,八庙与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象相一致:艮卦代表山有山神庙、坤卦代表地有地母庙、坎卦代表水有镇江庙、巽卦代表风有风神庙、震卦代表雷有雷公庙、离卦代表火有火神庙、兑卦代表泽有莲花(塘)庙、乾卦代表天有盘古庙(盘古庙居正西方,义取盘古已归西“天”)。山神庙居南,南方正好有一座大山,山名“艮山口”,山名与艮卦卦名相同;地母庙居西南,西南方又正好有个“地灵乡”的地名;代表乾(天)的盘古庙居西,西方正好紧靠贵州的“天柱”(天柱县历史上曾属会同县);莲花庙居西北,代表“泽”,西北方正好有一片天然水泽,叫“莲花塘”;火神庙居北,此庙正处在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火神坡”上;雷神庙居东北方,由于连山特殊的地形,春夏雷电以东北方居多,也有“雷公山”、“雷公田”地名;风神庙居东方,东方地势开阔,是南、北风交汇的的通道口,并有“风神寨”地名;镇江庙居东南,东南方正好是河水流入连山的方向,也有“镇江庙”的地名。连山八庙与八卦物象完全对应,又与当地这么多地名的地表特征完全吻合,这都暗示着什么?再根据古今地名资料查证,全国共有八处“连山”,除辽宁葫芦岛、陕西南郑二处的连山在长江以北外,其余都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另五处是广东韶关的连山、云南富源的十八连山、四川广汉的连山、淅江奉化的连山和淅江萧山的连山。会同连山北面的“火神坡”和南面的“太阳坪”,也正是炎帝“火神”、“太阳神”之亘古留存。同时,会同连山大平村有适合古人居住的天然洞群,紧挨洞穴又有多处天然相通的水井和两处当地群众认为永久不干的“神塘”,其中“莲花塘”宽约60亩,“斜塘”宽约20亩。“神塘”里生长着野生古莲,“连山”古地名可能与此有关。洞群中有一“药王洞”,洞内一米处有一碾槽似石头加工的器皿,半埋土中,当地传说是药王神农捣药用。古史记神农炎帝诞生之地“有石穴,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水经注》载神农出生地“水南有重山,即烈山……神农所生处……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这些描述与这里的天然石洞群和附近的天然连通水井、“神塘”完全吻合,这样说来,古史所记录的“厉山”、“烈山”,其实就是“连山”的变音。而距今近8000年的古高庙文明遗址正好在会同以北不足50公里的地方,再以北不久又是古“辰州”,中华古代有“赤县神州”的美誉,这“赤帝”、“赤县”,“神州”、“辰州”和高庙文明的历史信息链岂不源源相通。晋代《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明确“神农生于黔中”,这一片不正是古黔中之地吗?《列子•汤问》说“楚之南,有炎人国”,这炎帝不就是“炎人国”之“帝”吗?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炎帝“以大承木,住南方……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今湖南株洲炎陵(县)古属长沙,不正是末代炎帝榆罔崩葬之地吗?


关于夏商周秦汉文明的起源,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云:“‘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表明,司马迁也感觉到了历史的某些实质性现象,才于史籍中揭示总结夏商周秦汉虽在西北方立国,其文明文化之源却实源于东南。不是吗?夏朝的创建者启是治水大英雄大禹的儿子,如果说大禹废除“禅让制”将皇位直接传承给儿子启的话,则继承后的儿子启又进一步解散了尧舜时期的部落联盟(后又改为贵族联盟)议会制,当然,“议会制”由同源的古希腊罗马继承下来,直到今天发扬光大;大禹又是楚蜀大英雄鲧的儿子,鲧长期受到黄河流域势力的“口诛笔伐”,成为木头疙瘩——梼杌——“楚”音的来源。商朝是长江流域东夷民族所建,是炎帝直系部族的子孙。周朝的建立者其实还是早期迁徙西方的长江流域糯民,长于农耕,因此世代在尧、舜、禹的部落联盟中担任农官,联盟不存,农官不保,加上受夏后氏的排挤,不得已避难于戎、狄之间,但仍克守祖先事业,勤于农耕。其宗教祭祀风俗习惯与楚人、巴蜀人、古地中海沿岸文明相通,实为同源。仅在湖南的三湘四水之间与“陵”相连的地名是如此繁密,有炎陵(炎帝陵)、舜陵(舜帝陵)、武陵(当与蚩尤战神有关)、巴陵、零陵、茶陵(还是与炎帝有关,榆罔死后葬长沙茶乡之尾)、沅陵等等,说明了什么?《水经注·渭水》云:“秦名天子家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可见秦汉时期就将天子帝王之墓葬称山、称陵,而沅水边就有象小山头的远古巨墓40余座连成一片,这些迷团等着后人来解。难怪今天的沅陵人还是固执地认为沅水边上的君王陵,才是“沅陵”二字的真实含义。追根溯源,处于上古时期的人类始祖从盘古到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糯氏、炎帝族无一不是兴起于长江流域的。


四、长江是根茎,黄河是枝叶,扶桑木若万年春
历史本身就如长江奔流,如果我们不逆流而上青藏高原去探索源头,只是在下游向西远眺看到山影而妄加猜测就断下结论,结果是上海的说长江源头在江苏,江苏的说是在江西,江西的说是在湖南湖北,湖南湖北的说是在四川,这显然是不可靠的。人类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认识过程也如这种认识,说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就如站在江苏向西眺望,然后说长江的源头在江西,它只是表明这个距源地又向实际发源地接近了一点罢了。人猿因盘古山——唐古纳山——青藏高原的隆起而走向长江流域最终与猿揖别成人,有了人,万物才有了意义,这是亘古第一件大事,所以才说盘古开天辟地,生化万物。而人类形成的糯(尼、夷、彝、黎)甸园——也就是后来《圣经》创世经记载下来的——伊甸园,它有四大明显的特征:一是四季如春,二是兽禽与人相处而乐,三是有流向四方的四大河流并有一条贯穿全境,四是甸之西北有大雪山终年不化。我想以此谜面来打一个地名的谜语,我想许多人都会猜得出这个谜底是什么?这个地方就是——滇——甸——云南了。云南境内流程较长的四大水系,从西向东排开去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红河上游)。怒江之意是怒涛汹涌,与《圣经》表述的比逊河的“喷出”之意不约而同,向西折入缅甸;《圣经》表述的基训河之意是“飞溅”,而“澜沧”的意思正是狂澜汹涌沧浪飞溅,从北至南纵贯全境;金沙江水流湍急,猛浪若奔,又合希底结河之急流如光隙迅猛,折而北入四川;伯拉河是果多丰饶之意,南盘江两岸多果木,物产富饶,东向流入广西。请问,所有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在地球的其它地方还能找到这样的伊甸园吗?夷甸——彝甸——也就是夷人——彝人农耕生活的地方。长江流域的民族历史上被称谓东夷,彝族本自称“夷”,解放后认为“夷”带有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之意才改做了“彝”。“夷”也是“黎”,黎族。“黎”,也就是“糯”,“黎民”也就是“糯民”,历史上有“九黎”、“三苗”、“百越”、“百濮”之称,上古时代已遍布全球,故有“天下黎民百姓”之说。从南之“印黎(尼)”——印度尼希亚、“身糯(毒)”、——印度、海洋民族“毛黎(利)”人到北之“丁黎(零)”人,“高黎(丽)”朝鲜、“大糯(禾、倭)日本,从四川巴蜀到北之“白“黎”(令)”、西亚之伯利恒、欧洲大陆之柏林、巴黎、巴塞罗那等,无不见证上古历史之“中华黎民”无处不在,他们庄严的向全球宣布:我们是来自长江流域及以南的糯(黎)民。


中华文明史应该这样化分:夏商周三代至明清是为中华文明的近代史,五帝时代是为中华文明的中古史,“三皇”并以上时代是为中华文明的上古史;而中上古史基本就是长江流域文明向四周扩散并发扬光大的历史,虽然黄河流域因黄帝战胜炎帝、蚩尤后逐渐发展起来,但真正占据上锋的时间是三代以降。从世界文明来说,4000年前的人类文明几乎都是中华民族的直接创造,无论是亚洲、非洲、美洲或海洋文明;虽然欧洲文明的确是在西亚北非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腓尼基文明、古亚述文明等等)上发展而来,但4000前年也还是有一些中华民族早先到达欧洲并深入到大西洋创造了不少文明,如遗留下的巨石文化和传说中的大西洲国等等。把中华文明比做不老的万年松,则长江是根茎,黄河是枝叶。把人类文明比做长河,则中华文明是绵延不绝的主河道,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活水;四大文明的另三大是由中华文明之河向地球分岔出的支流滋润大地,才有了人类多姿多彩却是同根同源的缤纷绚丽。


扶桑若木,是中华民族的太阳神木,是中华和人类起源的生命之树,是永恒的宇宙之树。扶桑——扶若——若木——扶胥——扶余——扶摇为不同的表述。“扶胥”也就是“华胥”,也就是我们常以为骄傲的华夏民族的始祖“华胥氏”——“娲羲氏”——“女娲伏羲”——“亚当厦娃”——也暨人类共同妣祖的合称。中华文明犹如扶桑若木承载着太阳的东起西落,永远枝繁叶茂,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