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全面战争中国mod:“血”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2:12
“血”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血是组成人类生命的关键物质,人体的气血功能旺盛与否是健康的基础,气血充盈是抵御疾病的强大武器。因此说要想健康无病,延缓衰老凡必须气血充盈,只要实现了元气足,津血旺,人就可以健康长寿。
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效应。如因某些原因而逸出于脉外,即为出血,又可称为“离经之血”。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自摄入的饮食物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脾和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所说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是充分说明了脾和胃(中焦)的运化功能在生成血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血液的生成过程,则又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营卫生会》中更强调了肺在化生血液中的作用,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
综上所述,营气和津液,都是生成血的主要物质基础。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饮食营养的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的长期失调,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此外,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这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是进一步阐释了机体的感觉和运动,必须依赖于血所提供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机能活动。
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地过度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而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昏目花、面色无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的“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燥,甚则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临床表现。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随着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营养,以供其所需。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至逸出脉外,也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由于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不会离于经遂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
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和营气在脉管中循环运行。早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如《灵枢?营卫生会》中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至于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在《素问?经脉别论》是有这样一段记载,即“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全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这段原文描述了水谷精气的运行走向,但实际上已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水谷精气是进入血液循环的。故从中得以了解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这个走向虽与现代生理学所已知的有所不同,但已明确指出了心、肺和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由于心脏的博动,推动着血液的运行。《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血液正常的循行,还与其它某些脏器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密切相关,如: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肝的疏泄等,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等,是固摄液的重要因素。《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且还在于肺、肝、脾等脏器的生理功能是否协调平衡。如果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因素增加,或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血液的运行可因之变速,甚则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反之,则血液的运行因之而变慢,运行不利,可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是以气血为其物质基础的。主神志的脏腑得到血液的濡养,精神情志活动才能正常,如血液充足,神得血养,则表现为精力充沛、神志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捷。若血液亏虚,不能养神,则可表现为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精神恍惚、谵妄、昏迷等病变。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肺朝百脉,血行脉道;肝主疏泄,促进血行;肝主藏血,调节节血量。脉道通畅,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若因气、脏腑、寒热等因素影响,使脉道瘀阻可造成血行不畅或阻塞不通的病理变化(即西医的中风、出血)。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气血是组成人类生命的关键物质,人体的气血功能旺盛与否是健康的基础,气血充盈是抵御疾病的强大武器。因此说要想健康无病,延缓衰老凡必须气血充盈,只要实现了元气足,津血旺,人就可以健康长寿。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因而在病理上,气病与血病经常相互影响。人之一身,气以血为主,血以气为先。气与血的关系,常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来概括,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是指血对气的作用,包括血能生气,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生理上,气是生成血液的动力,脏腑气化生血,营气化血,气旺则血足。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病理上,气虚则血行无力,气滞则血行受阻。血瘀,百病皆生。
气的固摄作用使血行脉管之中而不溢出脉外;病理上,气虚不能摄血,出血。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
生理上,血为气的生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羊濡养作用,血足则气旺;病理上,血虚则气虚。生理上,气存于血中,依附血的运载到达全身而不致散失;病理上,血脱则气散(气随血脱),死亡;血瘀则气滞(气行受阻),引发各种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