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邮轮最佳时间:教育的目的是引发人的悟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4:20
教育的目的是引发人的悟性——养成教育核心价值观之六——林格/
    人是悟性是怎样获得的,又是如何传达给别人,我们就有了大概认识,但,这是不够的,如果要更加深入的掌握“悟”字深远内涵,还需要结合脑科学的原理,进行消化,活化。
    有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些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智慧的逻辑起点,比如,“悟”字,竖心旁,应当是“用心”的意思,右边是“吾”,就是“自我”,加在一起,就是自悟顿悟,心学慧学。
   人为什么要“悟”呢?是因为,人永远都是“迷”的,“迷者的悟”是也。
   最为经典的引导觉悟、对人施加有效影响的最借途径,某过于“启发”两字了。大家也许并不了解的是,启发是中国本土化教育的第一品牌,也是对世界教育的一个独特贡献,客观上说,是值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资源。
   而启发的觉悟必须分阶段,因为人的觉悟是分阶段的。因此,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原则。否则,若是一次性塞给孩子过多的东西,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从简单处学起,放慢速度,让孩子学懂、学会,看到成绩,尝到甜头。
    我认为,康德及黑格尔所提出的认识模式:感性——悟性——理性,已经显示出了操作的消极性。在实现人的悟性的过程,其更加有效的模式是:感性——理性——悟性。这与佛教的觉悟模式:戒——定——慧,几乎异曲同工。
    感性,是指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只有在理性层面上,才能进行悟化,亦即形成“跳”出来之后的新认识,是跃迁式的。
    悟性认识包含了人们从理性认识中提取出来的模式,是学透了能灵活应用活化了的的知识,是完全属于自己个性所有的知识,更是人们在理性认识中亲切感受到的真谛,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没有悟性的人,书越读越笨成了书呆子。悟,就是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在抽象的理性中寻找更高级的感性。悟性,是在理性中所隐含的更高级的感性。
    如果说,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钻进去”,那么从理性到悟性的过程是“跳出来”,这与我们所已经认同的“实践——理论——实践”是一致的。从左右脑协同的角度上看,“钻进去”是左脑的逻辑思维,“跳出来”是跳出左脑,进入右脑的获得模式上的确认,这就是人的悟性。
    人通常是这样认识事物或者知识的,先有感性认识,经过深入挖掘,抽象出共性后形成理性认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深入”之后要求“浅出”,再一次变为理性中的感性认识,这就是“悟性认识”。悟,即理性中寻找感性,悟性,就是在理性中潜含的感性,这是最最高级的认识。
   这个问题有点过于抽象,不妨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十年前认识了一个人,这十年来从来没有见过。但偶然在一次聚会上又碰见了,尽管他的体形、身高都有很大的变化,但你还是能一下子就认出来,所谓“烧成灰都能认出来”,就是指你对他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形成了“模式特点”,并实现了迁移。那么对于学习来说,怎样才是实现了迁移呢?比如孩子知道了42=4×4,然后当看到鸡2=?,他立即知道鸡2=鸡×鸡,这就实现了。
   这是我在演讲中反复引用的一个案例。因为,这个案例不仅折射出一个人能力的形成方法,而且还折射出“启发”的基本规律:在“有”与“无”之间,引导孩子学会觉悟,举一而反三,最后融会贯通。为了进一步理解觉悟的发生,举一个例子: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互试机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之,无语言对,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买了菜,回到寺院向师父,师父说:“下次你碰见他的时候,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你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
小和尚听完,很高兴。
    第二天早上,南北寺院的小和尚又在菜市场相遇。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风到哪里我便去哪里。”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南寺院的小和尚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又站在那里,一时语塞。回到寺院,师父见小和尚满脸晦气,便问道:“难道我教给你的方法不灵吗?”
  小和尚便将早上的事如实讲了出来,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
  小和尚眼睛一亮,心想:“明天一定能取胜!”
  第三天早上,南寺院的小和尚又碰见了北寺院的小和尚了,于是问道:“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没有话了,因为他不可能说:“如果没有市场,你到哪里去?”
师父知道了他们的对话之后,语重心长地叹道:“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我认为,南寺院的小和尚并不可笑,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阶段觉悟的,在教育中的觉悟是分阶段的,而且必须是分阶段的,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的秘诀是三分教,七分等。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到,做不到呢?
  人没有“觉悟”时,即使知道了,想到了,还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还是不能转化为有效行动,达到目标。比如,不善于读书的人,书读得越多就越糊涂,知识就成了人的拖累,而会读书的人,可以通过读书导致开窍。
    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如何觉悟,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开发自己的悟性?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质上也就解决了能力的自我培养问题:觉悟=理解+顿悟。而所谓“理解”,就是可靠的概括,所谓“顿悟”,就是超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