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jelq法:二二二、幼时定基 少时勤学 (幼不勤学 不成令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22:24

二二二、幼时定基 少时勤学 (幼不勤学 不成令器)
----《菜根谭》读后之二二二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注释]

      胚胎:指开端,根源。

      令器:指美才。《唐书·张昌龄传》:“昌龄等华而少实,其文浮靡,非令器也。”

[译文]

  小孩是大人的雏形,秀才是官吏的雏形。但如果锻炼得不够火候,陶冶得不够精纯,以后走向社会或者在朝作官,最终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读后】
    小孩是大人的雏形,比较容易理解;而秀才是官吏的雏形,则需要对“秀才”有个明确的认识。
    “秀才”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泛指读书人的意思始终包含。早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到隋朝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在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后“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到了明清时期,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俗称为“秀才”。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作者生活在明朝社会后期,这里指的“秀才”是官吏的雏形,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做官,首先要成为“秀才”,而“秀才”不一定都能当官。
    作者这里将小孩和秀才作为一组与大人和官人一组做比较。如果早期不经过认真锻炼,在今后的生活中、在今后的仕途中,都难成“令器”。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讲小时候努力的重要性。历史上的名人,不乏其例,都是在小时候努力而后来成为栋梁之才的;有不少官员也的确是“学而优则仕”的。这是在正常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且不谈其正确与否。因为,人生一世不一定非得做官。
    那么纵观社会,不符合上述“规律”的也有,在现代的环境里更不是偶然和新鲜事。
    有的是少小努力,老来还是伤悲。“范进中举”,一直努力,到老来才做了举人。距离做官还远着呢。现在的“秀才”们,从大学出来的高材生,不一定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更不要说“做官”了。常见于报端的一些大学生自谋职业的,干什么的都有。难道是他们少小不努力?十年寒窗苦,换来的是自谋职业。
    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等“X二代”们,虽然不经努力(有的也在努力),同样可以步入“仕途”、走进“富人”“名人”的圈子。
    曾有一部描写官场的小说,在说到官场人员的构成时,尖锐地指出,一部分人是世袭的;一部分人是溜须拍马的;还有一部分是干活的。其实,世袭的和溜须拍马的不需要“锻炼”和“陶冶”。那么什么是“令器”?和珅的位置算不算得“令器”?
    认识社会、看透社会、鞭挞社会,那是一回事。但是要求人做一个正派的人,是又一回事。不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怎么丑陋腐败,但人们的基本道德良心还是要积极向上的。作者大概是看到明后期社会的问题,才更加感到社会需要正义、人需要正派。这也符合“越是失去的越是感到其重要”的法则。在道德沦丧、正义失去、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时候,才越会觉得正义的可贵。
    2009年9月3日,有一则轰动网络的消息。这就是9月1日小学开学后,记者采访广州一个6岁女孩的“我长大想当贪官”的报道。“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想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呢?”“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童言无忌”,这个女孩的“理想”折射出了现实世界中“公开的秘密”。“小孩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其实每个人都想当官,大家努力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这个女孩,既是现实中大人们的影子,因为大人们的形象,给孩子造成了这种印象;这个女孩又是未来大人的雏形,毋庸置疑,这个女孩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刻意的引导,长大了成为一名女贪官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