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鬼使黑碎片:法国周伯通:捡拾你不要的童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42:45
   法国周伯通:捡拾你不要的童真    

马克·吕布纪实作品:刺刀阵和持花的女孩


马克·吕布最著名的相片:铁塔上的舞者


永远令人莞尔的趣作:一只「小白兔」


马克·吕布(Marc Riboud),「红酒」眼中的法国周伯通,是蜚声国际的摄影大家,在中国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的作品与传奇为人知之甚详,在此恕不赘述。令我比较好奇的是,面对同样的世界,他如何生活,如何观察,如何获取创作灵感?经典作品产生的源点究竟在何处?

当大师褪去人们羡慕的眼光与时代赋予的光环,我们看到如他所述自己一生的摄影历程,“我是个拿着小照相机走路的人。我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那使我很着迷,但我并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者,天真执著地用孩子的眼光察看这个世界,他的世界就像孩子手里的万花筒,充满绚丽,变化多端,令他着魔,令他激动,令他除此之外无暇他顾。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孩提时令自己痴迷的玩具,听不到妈妈唤你回家吃饭的呼喊,我们曾经是那样专注在自己内心构想的世界里。渐渐地长大成人,我们丢失掉我们真正喜爱的事情,无意识地纳入洪流,站在人生戏台,如孔雀般秀着自己来满足内心的荒芜,期盼着鲜花和掌声,填充着别人给我们既定的角色,一直到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

安静的观察才能够获取无限的灵感,「宁静以致远」才不使我们失去那敏锐的感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的美好。希腊思想家普洛丁认为:美有等级之分,感官是低级,心灵才高级。

从小害羞的马克·吕布不善言辞,“你知道,当内心世界无法被表达的时候,到陌生的地方旅行和安静的拍摄便成了我可以应对人生的惟一方法。”这是他性格中所决定的一部分,少言寡语,完全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他的双眼逐渐形成了特立独行的观看方式。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事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的,这种摄影与观察的风格是他一生所秉持,拍工人,不去做工人,不去体验工人的生活;来中国多次,不学汉语,只用眼神与心灵沟通。意会是心灵之间的交流,拈花微笑尽在不言中,东方的智慧,我想他是懂得的。

他曾经说过:“我拍照不是为了建构历史,而只是出于一个陌生人的好奇心。”他还认为,“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他喜欢拍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觉得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真正源于生活的,喜欢那些看上去有趣的作品。

几十年的拍摄生涯,他始终追求平实自然的摄影风格:只使用现场光,坚持抓拍,不干涉对象,平实的画面耐人寻味,构图精确,透露着优雅与从容,同时,他避讳着血腥与暴力,不愿面对,不愿接受,更热爱宁静平凡普通人的生活。他无意致力于用纪实影像构建世界的历史的野心,他始终怀有清醒的认识,不被图像的真实性所蛊惑,“自以为在为历史提供见证完全是一派胡言,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

作为一个摄影者,马克·吕布只寻找“打动眼光的记忆”,他的影像具有诗的气质,指向的人道关怀精神,是以人类共同的同情心,温柔地去体悟这个世界。正如他本人所说:“拍摄对于我来说从不‘痛苦’。这样的过程轻松自然,是种享受,就如同一首乐曲或诗歌”。

马克·吕布注定永远活在梦幻里,新闻式的摄影,不适合他的性情,他只是好奇,关注的焦点是孩子眼中的有趣与猎奇,他内心是如此的柔软,如此的羞涩,温情脉脉地打量着变幻莫测的世界。

马克·吕布是幸福的,他的内心世界不会纠缠于纷纷扰扰的外界事物,他感受着生活的甘甜与喜悦,关注着超越时空后人类的共同宿命。弱小的细节片段,洋溢着对生命永恒的讴歌。他是旁观者,只发现人性中的善,扬善是事物的一个方面,然而“生活并不在历史之外,历史也不是在生活之外”,他的图像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历史,他是在用一种文化审视着另一种文化。

假若永不能实现的大同世界得以实现,我们也一定和马克·吕布一样,尽享生活的丰富多彩,处处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