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木长廊报价表:该不该给亿万富姐吴英留条活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1:13
 

全社会为药家鑫案浪费了太多感情。

这个普通的刑事案能激起如此滔天巨澜,首先是公众对司法不公的集体焦虑感爆发,后与阶层固化、教育失败、信仰危机等现实困境联姻,急速发酵。

如果真正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话,李庄的漏罪案审判更加离奇。

前者离民意太近——情绪的洪流,后者离政治太近——利益的考量。

对法治而言,被其中任何一种力量绑架都是杯具。

期间登场的吴英二审开庭似乎更多地带来理性探讨的空间,加上当下又处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节点,更显意义深远。

5月20日,这个曾名噪一时的浙江东阳亿万富姐将年满30岁。

目前,被一审判处死刑的吴英已在看守所里度过了四年时间,这段时间,关于她的争论从未停歇,除了若干被她举报的贪官的落马,就是她写出了自传《黑天鹅》。

审判也耐人寻味。她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07年3月16日被逮捕,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随后,吴英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11年4月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二审此案。

一直坚持无罪辩护的吴英律师主动回到了认罪轨道——承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按现行法律,最高处罚是刑期10年。加上诈骗二字,则可至死罪。

吴英早期经历并无过人之处。除受家庭耳濡目染外,辍学后早年闯荡江湖的吴英按照浙商惯例,涉足实业,先后办过美容院、足浴店、服饰城和娱乐城。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吴英开始显露出其魄力和勇气——从认真经营实业到投资炒作,财富和名声开始同步几何级数增长。

而整个东阳乃至浙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实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民间沉淀了大批资本,整个实体经济开始全面向投资时代升级。而显然整个社会从观念、制度、法规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吴英便成了危险的试水者。而扮演这样的角色注定以杯具收场。

在2006年4月成立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吴英即以每万元每日35元、40元、50元不等的高息或每季度分红30%、60%、80%的高投资回报为诱饵,来吸纳公众投资,除购置房产、投资、捐款、进行虚假宣传外,吴英注册了太多的公司,构筑了一条几乎涉足当下所有热门产业的实体集体,使其吸引的社会资本像滚雪球一样膨胀。吴英迅速成为当地商家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登上胡润富豪榜。

如果没有2006年底,债权人杨氏兄弟将其软禁,引起公安介入,也许吴英的神话还会持续。 

辉煌的本色集团仅仅存在了10个月,便形成了公诉人如下指控: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被告人吴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先后从林卫平、杨卫陵、杨卫江等11人处非法集资人民币77339.5万元,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额利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实际集资诈骗人民币38426.5万元。

类似的事件其实已出现多起。甚至可以说,因类似事件丢掉性命的人也在少数。

但吴英还是有其特殊性。比如她的融资全部通过亲朋好友——可以理解为金融掮客,而没有直接吸纳公众资金。再说借给吴英钱的人后来均将其描述成骗子,而从未反思过自己最初人性的贪婪。更值得关注的是,吴英能铺开这么大的摊子为自己这样危险的融资提供现实诱饵,也离不开权力暗中的护佑,除了一大批官员落马后,现在仍有一批公务员在锲而不舍地上书浙江高院将吴英处以极刑。

就事论事,整个事件再次暴露了当代中国法治的两个天敌:一个是缺乏自省精神的道德绑架,另一个则是凌驾一切的公权力。

这也是市场经济顺利前进的敌人。

尽管民营企业扮演了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上缴税利的主力军,但却始终难以完全摆脱垄断的挤压和政策的歧视,落实国民待遇步履维艰。在整个浙江,民营经济较早地完成了自下而上的原始积累,数量庞大的民间资金沉淀下来,缺乏规范、安全的出口,中小企业数量又很大,自然形成了人脉在先、资金流在后的民间融资渠道。仅浙江就有民间资本上万亿,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法治规范,自发形成的灰色信贷根本无法满足当地民企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且高利贷和金融诈骗行为频发,也在影响商业的健康发展和冲击正常的金融秩序。

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西方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投资主导了中国经济振兴的方向,虽说成效明显,但也加剧了国进民退,甚至导致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运行加剧,使民营资本受到进一步抑制。比如发生在2009年的山西清理小煤窑事件,就使浙商损失500亿。加上房地产宏观调控导致温州炒房团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出路收窄,资本外逃和恶性刑事案件有升温趋势——在浙江,因金融诈骗引发的人身非法拘禁案近年飙升,便是明证。

出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国36条的出台,针对民企的金融政策有放宽的迹象,但审批手续繁琐、时间拖沓、条件苛刻,让太多民企望而却步,而发展迅速的小额贷款业务也相当程度上成为维稳需要的民心工程。

放宽视野,人们会发现:吴英在一个缺乏法治保障的领域做了一件事后被证明罪大恶极的事。

相当荒诞,也相当无奈。

一部《民间信贷法》呼吁了十几年,却迟迟难以问世,其中究竟耐人寻味。

不少人对放开民间资本充满忧虑,无比迷恋行政管控,排斥法治,其道理总是很爱国——为了金融安全和公众利益。

这使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对话: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行政和法治之争,一位在市场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前辈曾问了一位大首长一个问题:农民种地种什么谁说了算?大首长:当然农民说了算。前辈反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种鸦片?

只有皈依法治,修葺制度,方能避免下一个吴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