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器行业:小学英语(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04:26
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同质教育”的尝试
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小学英语教学演绎着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们在完成各种小组合作的任务活动中,慢慢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英语学习水平高的同学,在课堂上激情发挥,英语学习水平低的或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在小组活动中出现冷场的现象,长此下来,这些孩子就在他们的学习小组里充当“陪客”的角色,小组表演对话时,最多被安排当个“活道具”。《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会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英语,也就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但比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我们真正做到了这点吗?如果说“是”,那是我们的教学没有做到公平,它只使英语学习水平好的同学达成了目标,学会了使用英语;而那些少数的英语学习程度低的同学等于什么也没学,对他们来说,小学阶段根本没有英语这门学科。如果说“不是”,那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做,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和充分的英语学习机会呢?
无心插柳,同质思想出芽来。
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形式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参与课堂学习的最好保证。但是因为小组内英语学习水平呈现高低不平现象,在进行小组竞赛时,一部分英语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严重拖了小组的“后腿”。经过实践的经验积累,每当小组竞赛或完成小组某项任务时,程度好的同学总是把那些“后腿”忽略不计,甚至还向老师抱怨连连。而那些程度稍弱的同学,则是乐得轻松,但英语老师则不肯对他们轻言放弃。于是,教学中矛盾重重。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革新。”解决这个师生、生生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学习小组的格局。
1. “异质同组”形式,合作不够自主充分。
分组活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形式。许多专家的研究与文字中提到,小组划分有多种形式,原则上,分组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小组中的分布尽量均衡,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划分。这种划分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前人的经验都是告诉我们,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更好的发挥合作意识,在小组学习中发现问题、勇于创新。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上也在主张小组探究学习,但为什么没有预设中的合作团结和探究的精彩呢?而出现的是越来越多的抱怨与矛盾。
我曾反思:是否在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时,活动任务安排不够仔细,人员安排没有具体化造成的。人教社英语室的陈力老师提出,在组织和编排学习小组时,把英语学习程度弱的同学(我称他们Low Level)和英语学习程度好的同学(这个程度好又可以具体分为High Level 和Top Level)编排成一个学习小组,在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时,High Level的同学 和Top Level的同学可以帮助Low Level的同学,减轻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的压力,也能帮助各层次同学的发展。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独生子女特征(自私,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的不断抬头,我们的学习小组的安排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对象了。
2. 打破常规组合,一切豁然开朗。
一次偶尔的“打破常规”,使得课堂呈现真正的小组合作与团结。
当教学到 PEP 6 UNIT 3 Let's learn 部分时,刚好那天我没有在专用的英语教室里开展教学,而是来到了班级,同学们问我要不要按事先编排的英语小组落座,我考虑一下,觉得没有必要,于是大家就按班级位置坐下了(班级位置安排与英语学习小组安排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学们觉得这样的安排很新鲜,课堂学习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接着,我进行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season的复习与一些常规问答,然后引出新授的词汇 March, April, May.
T: Which month is it now?
T: March.
Ss read this word.
T: March is gone, April is coming.
Ss read the word “April”.
T: If April is gone, May is coming.
Ss read the word “May”.
T: I've got a chant:
March, ch, ch, ch.
April, l, l, l.
May, May, ay, ay, ay.
They are in spring.
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另外的月份,并用“chant”帮助他们掌握每个月份的读音和每三个月归为一季的知识。
在同学们熟练掌握十二个月的读音和有关月份的季节划分时,我进行了一些综合性的活动练习。
Practice:
step1: chant and group the team.
T: March, April, May. Stand up.
1, 2, 3. Row up.
3, 2, 1. sit down.
Name the team. Spring, spring, spring.
同样的方法把另外三个学习小组编排好。这时,课堂就像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
Step 2: Make friends.
新的合作小组,同学们感到非常新鲜。于是,我安排了小组活动的任务,运用新授的 “When is your birthday?”,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生日月份。
老师做了一个对话示范。
T:Hello. 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It's in M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T: It's in April. Our birthdays are in spring. Let's make friends.
S2: Ok.
这个学习活动,要求各季节小队队员互相询问别人的生日月份,每个队员都要问清记牢小队成员的生日,这时,那些平时的“陪客”也被这个小队的队友们重视和关怀起来,他们花大力教单词,小组合作意识很强,全体队员都能积极参与,听不到抱怨,看不到“陪客”了,大家都自主合作,介绍着自己的生日月份,询问着同组的队员的生日,课堂学习氛围一下子亲近、团结了许多。
Step 3: Let's find out
这个小组活动由别组的同学进行“挑是弄非”活动。该活动的目的就是考验各季节小队的团结性,看看他们的朋友之谊是否牢固。
同样,我进行简单的活动示范。(我是属于spring team的)
T:Hello, summer team, how many birthdays are there in June?/July?/ August?
S(TL): There are 4 birthdays in June, 3 birthdays in July, 6 birthdays in August.
T: When is your birthday?
S(LL):It's in July.
T:Whose birthday is in July, too?(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这个问题用中文解释再让他回答)
S(LL): Nora and Lucy.
他一说完,summer team 的同学马上给予热烈的掌声,而他也比较兴奋地坐了下去。
T:Is her birthday in August? S(HL)
S(HL): Yes, her birthday is in August.
说明:S(TL)表示这名学生英语学习程度在班级中属于Top Level;S(LL)表示这位同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属于Low Level;S(HL)表示这位同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处于High Level,我有意识地选择了这三个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进行示范问答,希望学生也能在自由操练时按照这种规律考查别的组的同学。这样,课堂教学就真正做到关注各层次全体同学了。
但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小队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去找S(LL)的同学的麻烦,而这些被抽到的S(LL)们也会在队友们精神支持下比较出色的完成任务。学生的操练完全没有按照我的预设进行,但是我们的课堂却得到了更多的生成:我发现这样的以“学习兴趣相似”组合的学习小组,收到学生的欢迎,每个小组组员之间团结协作,非常自觉;我们班级中处于Low Level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组合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体验;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每个组员都是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课堂参与的充分性。
3. “同质成组”尝试,同学关系融洽互助。
在这堂课上,我也被感动了。我积极进行课后反思:这次成功,决不仅仅是课堂教学预设的功劳,而是同学之间的融洽互助,团结协作使得课堂充满着令人喜悦的情素,课堂因此变得鲜活灵动人情化了。
看来,打破“异质同组”的小组模式已是势在必行。“异质同组”学习活动矛盾重重,而“同质为组”却解决了这种矛盾。
插柳成荫,同质教育分层开。
反思我的随意编组,发觉把具有同样学习程度、水平、兴趣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组内,比以前的学习程度好、中、弱编成一组更有利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真正充分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这样的小组编排,它能否在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下去呢?它的实践根基扎实吗?我搜寻了各种材料,发现在小班化教育教学方法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小组合作教学,即把全班的学生按均衡建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组合小组的组合有三种形式:①“同组异质”,目的在于“优势互补”;② “同组同质”, 进行公平竞争;③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而其中的同质分组是动态变化的。要看情况变化而随时调整分组。因而也是能使学生充分地讨论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有效组织形式。
在我们小班教育的同质分组理念的支持下,我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小组进行了重新编排。
一、同质分组是组织教学的新形式
Low team,简称L同质组;High team 简称 H 同质组;Top team 简称 T 同质组。我们在具体的人员安排时,遵循“同质原则”,同质为组,即把学习水平、性格、气质、兴趣和守纪等方面相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编组形式以“相同学习水平、性格、气质等”为标准,编排3-6个同质小组,每组 5-6 人。其中,1-2 个L同质组,2 个 H 同质组,2 个 T 同质组。
但是,有些时候,因为教学内容受到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我们会在课堂上,从L、H、T同质组的格局中临时做调整,如上例中的spring team, summer team, autumn team, winter team 的组合就是按照“同质原则”,将同样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研究取向的同学分在一组,发挥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出色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他们的组员的共性就是在同一个季节出生的同学组织在一起。
因此,同质为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常情况下的L、H、T同质组;一是动态组合的兴趣同质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针对同质分组后的小组特点,有效设计教学活动,使各同质组的学生能在有限的师生互动与灵动创新中获得更多的平等与充分,并不断取得成功,我把这样的小组教学称为“同质教育”。在开展“同质教育”时,我把学生的“秧田式”座位改为“左右三角形”座位。如下图:
左右三角形的位置安排,有利于课堂教学时教师能够多集中目光关注学习水平弱的同学,更能引导三角形内其他同质组伸出援助之手,帮助L同质组。如图中左边的L、H、T组“阵营”的学生比率是1:2:2,右边的L、H、T组“阵营”的学生分布2:1:2,这样的安排,把学习水平弱的同学合理分散到各“阵营”中,运用“阵营”中T同质组的学生资源,采取结对帮困的策略,使L同质组在各种小组活动中的受到T同质组的援助和督促,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分层教学是落实目标的核心
我在开展“同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以分层教学为核心理念,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所以说,我们的分层教学是进行“同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一)巧妙设计任务活动,使全体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达成自主合作。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同质教育的开展,要以任务型教学为依托,以分层教学为主要手段,使教学能够实现“面向全体,分层达标”。分层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和材料分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前提下,给不同学生量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如果能够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巧妙设计任务活动,难易有度,这样,容易的内容每个活动小组的同学都能参与,难的任务就由有能力的学习小组承担,最终使各同质组自主参与,积极合作。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有意识的提高了H、T组同学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全体,保证了L同质组能主动参与,激发了H、T组间的团结合作。
比如,PEP6 UNIT 6 ,我们学习“A Let's talk”,这个对话主要是复习“What are you doing?”和 “Where are they”的简单问答,然后学习用一般疑问句 “Are they playing chess?”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回答,从对话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则综合性较强的对话。我在教学时是这样来处理的。
1. 同质小组充分参与,掌握语料。课堂教学之初,先进行相关的Free talk练习。自然呈现课文,进行充分学习与朗读。形式力求多样,先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接着左三角形阵营和右三角形阵营进行对读,最后落实到各同质小组。各同质小组的成员之间再两两合作朗读,比较充分和熟练的朗读之后,有机开展任务活动。
2. 任务活动难易有度,自主合作。各同质组学生充分掌握了课文对话之后,我呈现了《活动手册》中的一幅“Think, draw and say”的图,(图的大概意思是Amy 和Wu Yifan在公园的一角拍照片,而John和Chen Jie在捉蝴蝶。)针对各同质组的学习水平特点,我设计了三个难易不同的任务活动。
L 同质组:你是图中的某个小朋友,请你模仿课文,编对话。(四人为一组)
H 同质组: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是你们自己,请你模仿课文,改编对话。
T 同质组:你是图中的小朋友的 classmate, 请你模仿课文,改编对话。
根据提供的图片,L 同质组是这样说的:“What are you doing, Amy?” “I'm tak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Wu Yifan?” “I'm taking pictures, too.” “Are they catching butterflies?” “Yes, they are.”
L同质组中选择做Amy和Wu Yifan的同学是这样说的:“What are you doing, Amy?” “I’m tak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Wu Yifan?” “T I’m taking pictures,too.” “Where are your classmates,Amy?” “They are in the class.” “Are they reading books?” “No, they aren’t. They are acting.”
T同质组的Ann和Connie有这样的对话:“What are you doing, Ann?” “I'm watching my classmates.” “Where are they?” “They are in the park.” “What are they doing, Ann?” “They are taking pictures.” “Oh, that's funny.” “Where are your classmates, Connie?” “They are in the park.” “Are they reading books?” “No, they aren't. They are catching butterflies.”
各同质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互相合作,自主参与,显示了他们激昂的参与热情。从巧妙的任务活动设计中,我们的教学提高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充分度,使任务活动变成同质组同学的自主合作;因为任务的难易有度,从而加强了课堂学习的互动性,促进课堂语言的和谐交流。
(二)合理激发独特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最优的发展,从而生成创造性思维。
学生间具有极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我们的教学要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教师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教学中尽可能体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创造火花,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例一:我们刚学习了PEP6 UNIT 2 “What's your favourite...?”的对话材料,紧接着学习后面的阅读文章,阅读文章比“What's your favourite...?”的对话材料多了一些内容,它要求学生在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的同时,也能说说不喜欢的事物及原因。于是,我在教学中这样安排学习任务:
1. 立足文本,全面达标。先立足课文的文本精神,使每个同学掌握文本材料,再使用别的水果词语替换到句型中去,教学一些表示“不喜欢的”的词语,如sour, light(淡),bitter(苦)等词语,使各同质组的同学都能熟练掌握句型,会用课本的句子对自己喜欢的水果和不喜欢的水果说明理由。
2. 激发个性,选择话题。通过前面的铺垫练习,L、H、T 同质组全面掌握了句型和说理的办法之后,我们的 L、H、T 同质组进行了重新组合,以兴趣取向相近和相同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具体分为这四个兴趣同质组,Class team;Colour team;Clothes team;Animal team。确定了各组的研究内容后,我提供一些关键词汇,
Class team: interesting, useful—useless
Colour team: bright, nice—dark
Clothes team: beautiful, cheap—expensive
Animal team: clever , cute—horrific
但是,我也要求同学能够开阔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自己的这个“话题”。每个临时组成的小组都能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结合关键词汇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如:
①—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I like blue. It's bright .
—I like blue, too. But I don't like black. Because it's too dark。
②—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I like dogs. They're good .
—I like dogs,too. But I don't like snakes. They're too horrific.
3. 开阔思路,生成创新。虽然课堂上会因为改组的问题发生一些小骚乱,但经过几分钟的自由发挥与练习之后,其中 Clothes team 的两个同学交流了这样的对话,堪称“clothes 经典对话”。
—what's your favourite clothes?”
—I like T-shirt. It's cool.
—I like T-shirt,too. But I don't like dress. Because it's girl's.
创造就是这样轻易地从我们的课堂产生,Clothes team 的这两位同学没有循规蹈矩地按照老师提示的 key words 套用到课文的语言材料中,而是积极开动脑筋,用幽默的语言和可爱的表情反映了现实的生活──男孩子确实无法喜欢女孩穿的裙子。
例二:我们刚学习完 PEP 6 unit 5,为了对本单元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谁是编歌王”。这个活动要求以同质学习小组的形式,同学间先“同质成组”,权衡自己掌握得最好的内容,几个人一组,复习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同质组里一致认同的歌曲,最后,把耳熟能详的曲与朗朗上口的对话结合起来,成为新的歌。
1. 各同质小组进行动态调整。任务活动下来,我先组织学生根据学习要求重组同质组。根据个人掌握课文的状况,重新组合了学习小组,结果,大部分由L组同学组成的编歌小组,选择的语料以课本中的禅堂Let’s chant为主;而H、T的同学则把选择的目光放在Let’s talk或Read and write上;更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的L、H、T同质组在重新组合时,人员出入并不明显,仍是以原质组的成员为组,个别调整了。重组学习小组之后,根据选定的曲,对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再处理。
2. H、T 同质组开展“同词异曲”比赛。如有一个“吉祥三宝”组,学生都是H、T同质组的成员临时调整过来的,他们运用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结合课文,改编如下的内容(“吉祥三宝”第1段):
Hello.(Hi)Amy, it's Chen Jie.( Chen Jie) What are you doing?(Guessing,guessing.) I am drawing picture.(Picture!) What are you doing now?
有一个“两只蝴蝶”组,学生也都是H、T同质组里动态调整组合起来的,他们也是用了上面的语言材料,唱出了另一番风味。
He-llo. It's Chen Jie--. What are you doing?I'm drawing-.
亲爱的,你 慢慢 飞。 小心 前面 带刺的 玫 瑰。
I'm drawing- picture. What are you doing now?
亲爱的,来跳个舞。 爱的 春天 不会有 天 黑。
我们的 H、T 组的同学学习水平比较好,对语言的选择性的改编的能力比较强,而他们的求异与创新的思维更值得称赞。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激发H、T组的同学进行“同词异曲”的竞赛活动,赛出“最和谐的词曲奖”。他们以事实证明了自己得到了全面而最优的发展。
3. L 同质组也为歌狂,拿 chant 开刀。H、T组同学能够在活动中生成创新不足为奇,我们的L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原有基础和起点,选择了创造性地把“两只老虎”改进课文的韵律极强的chant中。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特色。
Every weekend I climb mountains.
两只 老虎, 两 只 老虎。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跑 得 快,跑 得 快!
Every weekend I read some books.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 没有 尾巴。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真 奇 怪。 真 奇 怪。
(三)客观积极评价制度,使各同质组能达到层次学习目标,从而获得成功喜悦。
同质教育不仅要关注各层次学生课堂上的充分的自主合作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分层。也就是说,在客观的前提下,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要求,但都是以鼓励为主。
我在同质教育中是这样建设英语学习的评价制度的。
1. 坚持保底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是分析了L同质组同学的能力水平之后,觉得他们实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如每个单元中都要求学生既要识记四会单词,又要掌握单元重点句子,实在是很困难。于是我在进行单元知识检测时,只要求他们掌握四会单词,并弱化处理了课文的重点句型,只提取句型中重要的词语进行听写。如我们PEP6 Unit 5, 我只听写了四会单词,外加what, they’re这两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这样做,虽没有真正达成学习目标,但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至少掌握了组句的一些关键词语。另外,我们的口语表达明确要求学生能有感情、语音语调正确的朗读每篇课文,但是L组的同学实在做不到整单元、每篇课文都达到学习目标,于是,我要求他们每个单元的Let’s talk 必须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诵。这是双重保“底”,课文口语表达、知识掌握的“底”和班级中L组学生的“底”。这种保底制度的实施,使一些还处于Low level的同学能够顺利通过单元测试,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其中,有像葛健、夏佳俊、朱烨这样打算“打个翻身仗”的同学,不断超出了这些“底线”。
2. 建立档案制度。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意见中,要求我们为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和实施档案制度的。L组的同学能够保底,再希望他们去做些手工之类的事情好比水中捞月。于是,我积极要求H、T组的同学每人准备一个档案袋,把各种手工作业、书写作业、套餐作业、录音后的评价单及课堂口语表达中获得的“小熊”粘纸等存入档案袋中。而我在布置这些作业之后,都进行评比活动,把优秀的作业挑选出来,放入“集体户口本”中。现行的档案袋制度是绝大部分学生人手一袋,老师手中一个“集体户口本”。 “集体户口本”中除了存入来自学生的优秀作品,还有各同质组的组员的对比发展示意图(见示意图)。
学生在示意图中清楚地看到自己这个同质组的整体水平和自身所处的位置,对T、H组的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从图中得知,这些同学的课堂表达处于常态分布,符合他们的学习水平,T组的同学的矩形高于H组同学,而这两个组内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在1-2个小熊范围内。而我画的L组的图示,以红旗面数为单位(5面红旗才换一只小熊),这样一来,感觉L组的同学的口语表达也不错,同学们也觉得非常高兴,这段时间的课堂学习学有所获。各同质组的组员的对比发展示意图,使每位同学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客观地分析自身的目标达成情况,从而在同质互比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 实践选拔制度。
我们的选拔制度是建立在档案制度的基础上的。在“集体户口本”中的动态示意图中,我们先从L组中选出明显高于整体水平的同学,如图7中的(夏佳俊)Jerry,把他放入下一个月的H组的示意图中。同样的方法,再从H组中选出Clare(赵丰)放到下一个月的T组的示意图中。经过一学期的选拔,最后在T组示意图中的同学,进行学期的免考选拔,按照T组人数的60%选为免考生。
为了促进每位同学的不断进步,凡是“晋级”到上一个层次组的同学,期末学业总评基本达到“晋级”后的成绩。如(夏佳俊)Jerry学习水平偏弱,但经过努力,他“晋级”到H组中,只要他能保持住,学业总评基本达到“良好”。同样,Clare(赵丰)可以达到优秀。
选拔制度的建立和实践,营造了积极的竞争风气,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达成层次学习目标的同时,争取更上一层楼。
(四)分层提供套餐作业,使学生能吃了、能吃饱、能吃好,从而照顾能力差异。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智等各方面不可能相同。用同样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模式去塑造学生,势必会压制一些特殊学生的才能,现行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作业的布置都是一刀切。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一般的作业已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长久“吃不饱”的现象会湮灭他们的智慧;而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为达到统一的要求,不得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作业上,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养成了畏学、厌学的情绪。统一的作业无视学生间的能力的差异,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作业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反馈手段之一,如何布置精选精练的作业,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照顾各学习水平的同学,是每位教师要深思的问题。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差异,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所以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非常欣赏张飞老师的“米饭+菜”作业套餐理论,他提出基础知识就像米饭一样,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吃的,而在此基础上再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作业则像提供一盘盘菜蔬,学生喜欢吃什么则由他们个人了。我为同质教育中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米饭+菜”作业套餐。
1. “米饭”作业
《英语活动手册》是针对基本目标设计的,属于基本作业,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但“拼拼、背背、读读、讲讲”等巩固的遍数以及“抄写”的遍数可由学生自己确定。为了使学生能够减轻作业时的心理负担,我巧妙地将“活动手册”作业和抄写本作业合而为一。先每人发一本抄写作业本,然后拆成纸片,每三张粘在活动手册的各个单元中。
2. “菜蔬”作业
教学对话后,考虑到各同质组的不同水平,我设计以下三种类型的口头作业:“菜蔬A”──模仿录音,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对话;“菜蔬B”──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并表演对话;“菜蔬C”──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类似的情景,创编对话并表演。口头作业检查过关之后,再由学生自己选择写在活动手册的抄写纸上。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各同质组的同学都能学有所得,需要教师为不同组设计不同的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各同质组的学生都变为热情的参与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能够较好地、愉快地完成作业。
结语:荫庇后人,同质理念初登台
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在大班额,教学时间无法照顾全体的情形下,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英语综合表达的机会,这就是一种教育的平等了。同质教育的理念不断加强,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每个同质组的学生的动态发展,缓解以前教学中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更多地维护了学习水平偏弱的同学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使同质组达到“组内自主合作,公平竞争;组间互相帮助,和平共处”的和谐。
当然,同质教育的理念要能服务于课堂,必须巧妙避开L同质组学生的心理暗示,使他们能够走出低落情绪,积极接受课堂的分层教学,是同质教育成为实现“面向全体,分层发展”的最有利的保障。
取生活之源活思维之水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特别倡导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呢?
一、善于模拟真实情景
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景,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愿望。如在上《Happy Birthday!》一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就神秘地告诉学生们:今天是我的外国朋友Amy的生日啊!然后拿出这位朋友的照片,学生们发出一阵欣喜。于是,很多同学提议先来唱首生日歌。在美妙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歌声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言而喻,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合理利用真实情景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教师可适当把握时机,合理加以利用。记得我在执教 PEP Book 1 Unit 2 Part B Let's do 时,不知何时从外面飞进一只有趣的蜜蜂。同学们的尖叫声惊醒了我:Miss Tao, 蜜蜂,蜜蜂呀!我开始有点不太相信,不会是同学们在寻我开心吧!我仔细寻找蜜蜂的影子。它正趴在窗户上,象是能听懂我们的语言似的,专心地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发出“嗡嗡”的声音。我开始犯愁?现在是上课时间啊!总不能象下课一样,让同学们把这个可爱的不速之客“请”到教室外吧。我忽然脑筋一转,想出一个高招。我不惹它,它也不会惹我啊。于是,我将计就计。抓住这难得的生活瞬间,让同学们来和它进行亲密交流。我顺势告诉他们:蜜蜂,In English, bee。我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 bee。诸如 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bee? 之类的问候语,我已习以为常。可接下来的,却让我为之一震。先是 Thomas 的一句:Have a seat ,bee!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句话是今天 Let's do 刚学的内容啊!他可以这么自信地用出来,证明我这一招真用对啦!我好好地表扬了Thomas。接下来,同学们各尽其才,非常精彩!朋友又象是听懂我们的热情招呼,它拍拍可爱的翅膀,飞走了。我们一起说:Bye!Bye! 这时,我看了看同学们,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庆幸:幸亏没那样做,这总比让同学们把这朋友赶出去要强多啦!
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教学情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能把学生带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从而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动力,使他们兴趣倍增,学习情趣高涨。
① 实物情景
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方法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自己或周围的人或事物上,了解了新知的内涵,从而对新知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在教学 red,pink,black,white,orange,brown 时, 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我指着各种东西,让学生说出其颜色,或让学生自己找东西来说说颜色,这样的操练学生不仅感觉特别熟悉,而且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言、体验语言,记忆特别深刻。
② 画面情景
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实物展示的,因为那样将会花费大量的财力。其实可以借助图片、卡片、简笔画等进行教学。既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和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 apple,banana,strawberry,orange,grapes,watermelon,peach,pear 时,教师不太可能把这么多水果全带进教室,毕竟我们任教的班级数比较多。于是我画了各水果的图片,涂上颜色。一拿出这些可爱的图片,学生们是眼睁睁地瞅着我手里的可爱图片。每次,只要我一有什么指令发出来,各各跃跃欲试,一定要争取自己想要的图片。就连那些平时不开口说话或管不住自己的同学,这一堂课,发言也不逊于其他同学。
③ 多媒体情景
多媒体英语教学集音、像、形于一体,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能够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一个真切的外语语言环境。它的使用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可以改变课堂狭窄的空间,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拨动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如在学习比较抽象的“weather report”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边通过 CAI 观看真实的 weather report,边学说“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warm in Hangzhou. ……既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内外两手一起抓
除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外,还需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氛围与之相辅相成。各类外语课外活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1. 以活动为契机,抓住真实语境,让英语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
小学阶段组织的活动频繁,而且,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开展"生活化"语言材料的汇编、编排以及表演。这既使得英语走到学生的身边,走进了孩子的真实世界,又使得英语真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很值得提倡。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际上。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更有时间,更有意义去进行这样的尝试。在我们学校,有一周为体艺周。英语当然也有节目。尽管学生接触英语还不够长,我们也只能搞单词之类的比赛。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演唱歌曲、短剧编排之类的表演,学生一定行。
2. 作业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
现行英语教材中的许多语言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但在生活中学生缺少一定的应用语境。因此,无论课堂上还是布置作业时都需要教师为学生架设语言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把学习的需要变成生活的需要。学了Numbers后,我让学生用英语收集一下家里用到的数字,如: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并用英语写下来。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的句子如 happy Women.s Day!等。并利用 This is for you.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等进行交际应用。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让英语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陶行知思想作指导,英语教学同鲜活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必然会在不断的锻炼中,眼睛日趋明亮,思维日趋灵活。
说说我的教改故事
───巧用顺口溜英文也不难
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反馈中都反应出大多数孩子其实很喜欢上英语课,但就是不爱背单词。以至于英语成绩不理想,连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下挫。反思本次小学英语课程课改革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大信息输入量”,每个单元中出现的新单词由原来的七、八个一下子提高到二十多个。虽说教材编制的本意是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所吸收和发展,随着孩子们识字量大增,书写和写作教学也随之“一路顺风”,但前进的路上也有一些“拦路虎”。例如对于好胜心很强的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如此大的识字量,难免出现畏难情绪。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喜欢顺口溜,每每课本中出现的顺口溜不用怎么背就都记住了。从而还能使错误率大大降低。可方法虽好,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要将每课的重难点编成顺口溜是不可能的。即使能编出来,又在什么时间教给全年级177个孩子呢?与其我一个人闭门造车,然后将不成熟的结果勉强塞给学生,不如将孩子们调动起来,使其主动学习。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将每节课两个下课铃之间的5分钟利用起来,大家一起就本课中的重点词句编顺口溜。谁编的好就在年级中推广谁的作品,大家一起传唱。由于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孩子们很乐于参与。而这种识记形式也让绝大多数孩子所接受。单是本学期我们成功推广的作品已经有十几篇。楼道里、操场上,甚至放学的路上时时响起孩子们欢快的歌谣声。如:
一、进行时速记口诀
i, n, g, 三兄弟,
进行时,加上去。
词尾 e,把它去,
其他特殊动词要注意。
二、be going to 用法
be going to,
说话算数。
要做的事情,
不会变动。
三、天气歌
天气好,天气好,fine,sunny 少不了。
天气热,天气热,hot, very hot 好难过。
天气冷,天气冷,cold 缩头把肩耸。
有风的 windy, 下雨的 rainy,
下雪的 snowy, 多云的 cloudy,
暖和的 warm, 凉爽的 cool,
小朋友快来说,天气词汇易记住。
顺口溜易诵易记,把重难点都融入琅琅上口的儿歌中,正所谓“润物细无声”。使孩子们一向发怵的英文学习不难了。通过这件事,我受到很大启发:学生有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他们会告诉你怎样记英语单词快?什么样的阅读材料他们最喜欢看?每天的英语都安排什么内容好?自己给自己怎样听写……方法真是多种多样,孩子之间不仅通过沟通受到了启发,老师更是眼前豁然一亮;在开展英语展示活动中, 把学生们的灵感、思维的闪光点、创新建议采纳进去,活动会开展得更有特点,更符合学生的口味。
师爱
──小学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刚刚踏进教坛大门的我,一上任就担任了五年级五个班的英语课。这是一群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孩子,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而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更是“催化剂”,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
记得在实习结束的时候,临行前,我的指导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随便去批评一个孩子,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不大能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但是有一次,我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那天上课前,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坐在椅子上等待老师的到来。这是我的英语课。在我踏进教室的一刹那,我发现坐在第一桌的某某神态有些不对,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更令我气愤的是,赫然发现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依旧做自己的小动作,而且头不时的左右晃动。他不想听课倒也罢了,还要影响其他同学,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在我准备对这个某某“声讨”时,我想起了指导老师的话──“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那一瞬间,我强压下怒火,非常严厉地对他说:“下课后到我办公室”。
下课后,他来了,一脸的忐忑不安。我调整了一下心情,叫他坐下。我也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的对面。这时,他惊奇的看了我一眼。因为这时的我,从他的班主任那里打听到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你父亲在哪里工作?”“……”“你知道你父亲供你读书,多么不容易……” 话音未落,他的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了。于是他一边流着泪,一边说明了为什么会上课不守纪律。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老师偏爱优等生,老师没有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所以才会这样……导致恶性循环。
这以后,我时常关注着他 ,看着他一点一点地改变,看着他期末考试的巨大进步。那一年的圣诞节,我收到了他的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是您挽救了一颗自卑的心灵,是您给了我久违的爱。”
是啊,这是一份没有血缘的爱,这更是一份没有修饰的爱。师爱之重,无以为比。我将以此与所有的教师们共勉,在今后的日子里与老师们共塑“师爱天堂”。让世界因为有了这份爱而更精彩!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英语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小学英语教学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真正实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宗旨,从而为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互相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学和文化教育是有机的统一体。
一、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能够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程度。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最终使学生具有跨文化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实践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实践与互动原则
实践与互动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互动展开教学,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实践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的态度与能力的原则。通过开放的、平等的、交流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跨文化态度。因此,在实践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跨文化态度。
2. 比较与融合原则
比较与融合原则就是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通过与本族文化作全面对比,用融合方式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行教学,将跨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跨文化教育。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呢?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
1. 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如 Lovely day, isn't it? Miserable weather, isn't it? It's so cold today, isn't it? 等等。 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过奖,过奖。”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礼貌,而西方人会高兴地道上一句 Thank you very much. 或者 I'm glad to hear that. 所以,在教学 Thank you very much. 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介绍它的使用场合。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当教学 present 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 You are a lucky 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 lucky dog 是“幸运儿”;“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 Love me, love my do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 dog has his day. 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中文里的“黑”与英文里的 black 在用法上不尽相同,中文里的“鼻青脸肿”在英文中是用 You have got a black eye. 来表示的;“红茶”的英文是 black tea,而非red tea,green 在英语里可表示无经验、不成熟;而 You are blue. 的意思是 You are sad. 通过这种对比,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
2. 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小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在课堂上,通过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模拟情景的练习活动,如 pair work, role play, group discussion, presentation 等,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口头训练的机会。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营造英语氛围,找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奋点,变乏味的知识为有趣的生活情景,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动投入参与,变老师单向灌输为指导学生,能让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熟悉语言、习得语言,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当然也包括掌握和了解与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文化因素。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水平,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改进教学方法,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最终达到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短片小说、故事、剧本等,这些都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最生动丰富的材料。同时,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国文化,理解其真正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它们含有大量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了书本文字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设置英语情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捕捉生活细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引导学生注意中外文化差异的同时,让他们领会在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智力及非智力两个方面。
1. 智力因素方面
(1) 缺乏质疑习惯
勇于质疑是开阔与加深思维的重要方法。而学习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这种习惯。他们从不在所学材料中去发现问题或分析、解决问题。这大大地削弱了他们学习思维的独创性与深刻性。长期下来,他们的知识面也越来越狭窄。
(2) 缺乏有意注意力的稳定性
注意是心灵的开关。善于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窗户。其中,有意注意力与其稳定性更是进行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但是,学困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的无意注意力大大地超过了有意注意力,其结果也带来了注意力的不稳定,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极低。
(3) 习惯机械记忆,忽视意义记忆
“所谓机械记忆,就是不理解事物的意义而进行的反复感知,又称强记。而意义记忆则是在对事物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记忆。”③在英语学习中,机构记忆与意义记忆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而学困生却经常认为学英语只依靠强记。有时他们盲目追求记忆英语单词及所学内容的速度,造成他们欲速而不达的后果,从而对英语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
2. 非智力因素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些学生的智商较高,但缺乏学习自觉性与克服困难的毅力,其成绩往往在中等或偏下。而有些智力稍差,但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坚定的学生意志,其学习成绩也要达中等,甚至可达上游水平。一些心理学家几十年的追踪研究表明:突出人才和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并不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决定于自信心,坚持性及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5个基本因素。
(1) 对学习外语的动机不明确
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学困生对学习外语的动机不明确。他们没有树立起“我要学”的思想。这导致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不浓厚,甚至不愿学而放弃这门功课。
(2) 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意志,是自觉地达到目的的行为心理过程。学习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而达到目的。而学困生则不然,他们在经历一、二次默写或考试失利后就垂头丧气,失去学习信心。还有些甚至因贪玩,不能静心学习,也就是经不起玩的诱惑而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往往学习自主性差,课后,他们总以完成作业为巩固所学知识的唯一途径,他们疏忽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知识归类,系统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理解,这大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学困生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以下对策来努力开发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二、对策
1. 多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学困生往往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变得自卑,而与老师同学不太亲近。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与老师同学亲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学困生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例如在已毕业的六年级六班的周俊思,由于成绩极差(三门功课开红灯,尤以英语为最)。平时课上一言不发,课后默不作声。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卑感强,有厌学情绪;不过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能主动积极完成。我就在下课时,同他聊天,让他感觉到老师没有瞧不起他;下课总是让他帮我拿教具什么的,借机问他上课所学的内容是否已掌握,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和信任。等到他开心扉接受我的亲近后,我就同他和他的家长一起分析英语成绩差的原因,为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每天背3~5个单词,第二天默写;同时也安排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对他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到最后毕业的时候,他的英语成绩从以前的三四十分一下子上升到现在的六十几分,他看到了努力的成果,信心也慢慢地回来了。后来在上英语课时,还能经常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在最后毕业考试中他取得了七十几分的好成绩。只要关心、爱护学困生,真诚和蔼地对待他们,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 借助多种教育手段与措施,激发和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重复地读,重复地背,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要靠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了。如记忆单词,我平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背,而是采用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记忆单词。而游戏 Turn over and say 无疑是最受学困生的喜爱。 这个游戏的方法很简单,教师将学过的所有单词的图片放在一起,用洗牌的方式洗一下,然后让每组每个学生轮流抽一张,并且读出和拼出该图片所代表的单词,对了,就把图片“吃下”。最后统计出各组图片的总数,多者为胜。学困生为了不拉自己组的后腿,活动前,就会想尽办法多记单词,碰到不会读的,也会主动请教他人。活动时,他们为了替自己组多夺取图片,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一段时间下来,他们记住的单词越来越多,为本组夺取的图片也越来越多,从而受到组员的注意,赢得了他人的重视,尝到了付出的甜头。又如在操练句型时,我在上 What's he /she doing? 句型时,请一个学困生上台做动作,其余学生猜 What's he doing? 对猜对者和表演者均进行奖励,学生觉得既简单又有趣。除此以外,我还常常要求学生利用单词和句型自编儿歌,自制谜语等。而这,同样能引起学困生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有趣,从而激发学好英语的信心。
3. 赏识教育增强“学困生”学英语的信心,使他们能持之以恒
心理学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有意注意稳定状态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分心则是学习的大敌,而有意注意的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注意的对象是单调、静止的,注意就难以稳定;引发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注意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与人的积极性有关,如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理解得深刻,具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并进行积极思维活动。注意就容易稳定,持久,反之则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游戏、谜语、歌曲、表演、比赛等,特别要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及电脑幻灯制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言语整体结合。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在每节英语课上,我总是把较容易的留给学困生。或叫他们朗读事先读过多遍的单词,句子和对话;或叫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当他们读对了,表演正确了,我总不忘送给他们一句 Good,you are clever! 或者面带微笑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而他们往往会因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激动万分,往往会让他们感觉到“我也行”,“我也是可以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的”,“我并不比别人差”,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如在这学期刚接的五年级六班有一个女生,内向的性格,导致她成了英语学困生。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举手发言。在一堂课上,原本要叫优等生回答的一个难题“How many pencils are there?”,由于我的紧张却误点了她的名,正在我不抱希望时,她却出乎我的意料回答了出来 There are fifteen pencils. 虽然声音很低,但很流利。我激动的表扬了她:Good,you are clever! 全班同学也不约而同地给予她热烈的掌声。从她那发亮的眼中,我看到了她对自己的肯定。在以后的课上,我经常把难度适中的题目留给她,经常性地给予她表扬和鼓励。一个学期下来,她对自己充满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在在期末考试中英语取得了八十二分的好成绩。
4. 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本身存在差异,同一般学生相比,可能还存在差距,针对其特点,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要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每一节课来说,要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学习成绩上分出层次,在学习风格上归成类别。特别是要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帮助。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例如:对于英语学困生我在提问题时,会考虑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像“Practise in pairs.”“Practise in groups.”等,在这种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又非常注意学生座位的安排,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交错安排,并设立“英语小组长”,负责任务的安排,学习的指导。到交流的时候,我的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因此,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极具团队精神,这样对于英语学困生无论是在“习得语言”方面,还是在培养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一节课的教案应该有共同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战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还应该有个体活动和交互活动,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和发展,这样使学困生在下课的时候,也能这样说:“上了今天的课,我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比如说,某些学困生可能对学英语不感兴趣,但他们对文学、音乐、体育等等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感兴趣的学困生,可以告诉他如果能读懂原著,将更有助于提高他的文学理解力。而对音乐、体育等感兴趣的学困生,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原版英文歌曲,组织观看国外的重大的体育赛事直播,使之明白掌握英语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人爱好。触发其心灵深处,明白英语是他们走向成功,实现个人梦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内在动机的驱动,使这些“学困生”能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对于习惯机械记忆的学困生,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他们在理解中识记或识记时给材料人为地建立一些联系。尽量增加材料的意义成分,这样,学生就不会去死记硬背,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教师可采用同类词归纳法,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和词缀等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另外,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识记的材料会产生遗忘现象。造成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二种,衰退与干扰。心理学的研究证明,遗忘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研究的遗忘曲线,被公认为经典的规律发现。他首次揭示了“遗忘发展不是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遗忘得很快,后来逐渐变慢。在相当时间以后,就几乎不再遗忘了,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⑦因此克服遗忘的最有效方法仍是复习。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安排每堂课中的Free Talk。在Free Talk中穿插已学教材的主题。一天一主题,以经常重现所学内容。《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
5. 遵循认知规律,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好英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学困生之所以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学习态度不太端正,也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这要求我们老师让学生明白英语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灌输学英语的作用,使之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的姿态去学习英语。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用,得益匪浅。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而在学习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有的甚至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的情况为数甚多,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困生克服不良积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能否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学习方法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组成:⑴预习,找疑难。⑵听课,边听边思,解除疑难。⑶巩固,积极操练所学内容。⑷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记忆所学知识。⑸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
当然,改变学困生的学习面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英语学困生率定能大大缩小,英语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单词趣味教学法
为了适应当前形式的发展,小学阶段开始接触英语。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但初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老是为学生记单词发愁。学生对于学过的单词总是感到很陌生,没学过的更没有兴趣。上课听不进去,越学越跟不上,不仅学习效率低,更减慢了英语教学的步伐。形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形势。是学生没学好,还是教师没教好?我百思不得其解。
针对这一现状,我仔细查找了原因。最后我终于明白,“穿新鞋走老路”是我的致命之伤,学生们不感兴趣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教书育人无定法”。我们首先应该读懂学生,读透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去激发他们,引导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个人觉得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授单词:
一、利用新颖的图片
利用图片,主要是用来进行新词汇的教学和复习,新授内容的教学形式设计的越新颖,越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收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所要教授的单词,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片来引入,让同学们感到新颖、有兴趣。如我在讲授 cake,hamburger,hot dog,Frenchfries,bread 这些新授单词时,由于有些单词字母较多,为了不让同学们感到枯燥无味,不易接受,所以,我就把这些单词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图片和词卡片,同学们一见到这些好吃的食物,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吸引了注意力。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时机,边让他们看着图片边教授新单词,不一会,同学们就熟悉这些单词了,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常用小巧的实物
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形象思维发达,活泼好动,他们不喜欢古板的讲解,而各种各样的实物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看的见,摸的着,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所以,在课堂上我就借助实物辅助教学,学习单词。如我教pencil、ruler、crayon、pen、pencil-case这些学习用具时,我就先设下悬念,问同学们:“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say these things in English?”他们都齐声回答:“Yes 。”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就让他们边看着自己手中的实物,边教授新单词,加深了身边实物单词的记忆。对于其他的新授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物,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自制的,把他们带到课堂上来学习单词,同学们会感到更亲近,更有兴趣,更能溶入到课堂中去。慢慢的,他们就会养成看见学过的实物就会用英语表达的习惯,积累更多的词汇,对英语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吟唱活泼的歌曲
歌曲的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因为小学生好动,好表演,可以让他们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课前,可以先播放一首导入本课予以学习单词的歌曲,通过唱歌热身,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间,可以把课堂上新授的单词编成简单活泼的歌谣,让他们唱歌休息,劳逸结合,就会丝毫没有劳累厌烦的感觉,这样便于记忆,这样增强了词汇教学的创造性和趣味性,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水果单词时,我就编成一首歌谣:桃子、桃子是 peach;pear,pear 是鸭梨;orange,orange 是桔子;西瓜、西瓜 watermelon,watermelon ↗ watermelon ↘。类似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儿歌,学生及记住了单词,又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音乐声中结束本课。这样通过歌曲,不但复习了旧知,而且还识记了本堂课的新授单词。学生在这样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获得了英语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智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巧用有趣的游戏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通过游戏活动,复习某些单词,课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引导学生玩的有意义。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1、发指令:一名同学发指令说新授的单词,另外两名同学快速找出相对应的单词卡片和图片,看谁找得对又快。2、找朋友:可让几名同学分别拿着新授的单词卡片,另几名同学拿着单词的图片,各自记住自己的单词,如果教师说 begin,他们就可以口中边念着自己的单词,如:car... 边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找到后可互相打招呼,如:Hello,car。3、猜一猜:根据儿童好胜的天性,可以让同学们对所学单词进行猜一猜活动,把游戏变成比赛。如:老师把新授的单词卡片中的任一张举在上前比赛的两名同学的后面,让他们快速猜出是什么单词,猜错的话可以继续往下猜,直到一名同学猜对为止,对猜对的同学要给与表扬、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五、适用简单的绘画
一堂课中孩子们在唱中学了,在玩中学了,有了很高的学习欲望,还可以适当让他们在画中学,即可以展示他们的才能,又可以巩固所学单词,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如:peach; pear; orange; watermelon 等让学生把老师读出的每一种水果用彩笔画出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这样学生即掌握了单词,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总之,在活跃的气氛中,教授单词,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让学为乐学,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让我们一起去实践,去探索,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摸索出更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新方法,新路子。
拓宽英语教学之路
──信息化教育走进英语课堂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21 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和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我区英语学科中心组结合英语教学实际申报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区级课题。围绕总课题,中心组成员各自开展了子课题的研究,育新学校的“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课题研究,邮政路小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豫章路小学的“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探索”课题研究,右营街小学的“英语教学与计算机教学整合”课题,东湖小学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北湖小学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手段研究与运用”等。试图通过该课题的探究以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1. 面对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生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成为人类生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素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知识环境改变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条件和环境,对学校的教学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促使教学形态、教育要求、教育功能、教育环境、人类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
2. 素质教育对教育的目的、任务、课程、教材、教法、手段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也要求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网络技术教学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深化小学英语教学改革。
3. 信息技术在辅助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符合小学英语教学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但会读、会写、会说、会听,而且会学。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符合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必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假设与目标
1. 突破传统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原本不能在教室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而且使信息传送的范围广了,速度更快了,地域更远了。使得人的各种感官得到了延伸,英语视野不断扩展。
2. 突破语言、文字信息单项传递的传统,使口语、文字与声像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而突出教学主题,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3. 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渗透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如何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软件帮助英语教师为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景、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我们研究的内容。现代教学主张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大力发展形象思维,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实验特提出采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1) 设计适合教材情境的课件
小学英语教材蕴涵着大量的情境因素,只要认真地分析钻研,挖掘出其中的情境因素,就可以制作切合教材情境的课件,为情境教学服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大大有益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
(2) 用计算机软件巧妙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重在听、说、读、写、演、练、做。巧妙运用各种应用软件可创设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3) 以网络为载体引入情境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学生对网络充满了好奇,这种特性可以加以利用。通过适当用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网上查信息、网上英语会话、网上讨论等),顺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二年的探索,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做了调查分析,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以下结论。
1. 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通过研究,广大教师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基础上的,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人的现代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信息素养,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操作技术,学会多方面获取信息。我们为教师制定出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与应用方面的目标,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教师能操作电脑,能自制课件,能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教学服务。如能使用 Word,windows,Excel,Authorware,Powerpoint 等应用软件、会制作并使用 CAI 课件等,使教师从目标达成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教师的教育理念、科研意识、信息素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为将来进一步更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来,我们的实验老师能自学相关教学理论,积极展开研究,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年会上交流并发表了多篇实验论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省、市、区课堂教学竞赛多次获奖。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竞赛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收集、制作、整理了一些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课件、英语教学素材。
2.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创新了学科教法和学法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要购置教育技术资源和设备,关键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和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二年多来,中心组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发挥协作精神和集体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真实语言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右营街、邮政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明确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教学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教师是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不仅要准确分析教学内容中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确定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入手,不断地形成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需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积极性,不断地利用旧知识向新知识进行迁移,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环境,从而更主动地学习。通过运用精心设计的课件,使学习都能进行独立的网络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自制并放在服务器上的课件,带着主要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地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寻找答案,通过网络与同学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如竞争、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与归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主体作用,懂得自己要学习什么,如何去学,有问题该怎么办。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东湖、北湖教师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利用多媒体有集图、文、声、茂等一系列的功能,研究了演示式教学模式:教师事先利用软件制作好课件,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老师的意图进行播放,依此来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认知的教学模式。尤其在教授比较抽象的词,介词时设计一些画面,通过演示,让介词的介绍充满了新、奇、趣,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饶有兴致,对这些词掌握较好。多媒体演示把平时一些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抽象知识形象化,化解了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盎然,记忆深刻。
育新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子课题“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英语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如在教学“Can I help you?”这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几种情景:1. 帮助老爷爷过马路;2. 到水果店买水果;3. 外国旅客在饭店登记住宿。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本课的句型,而且知道使用该句型的具体环境,它在不同场景的表达意思,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
多媒体和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使课堂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孩子通过上网,从网上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孩子完全自主地、主动地进行学习。豫章路小学教师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在“0ur favourite Animals”这一课就丰富了学习内容,除了教科书上的 cat,dog,rabbit,fish,bird,horse 等 6 种动物名称外,在网上下载了 bear,tiger,monkey,panda 等动物的动画和声音供学生使用。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大大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在本课教学中,通过计算机让学生认识动物朋友,给动物朋友进行单词形、义配对,画动物组合画,看图说话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由于“情境”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知识内容的背景知识,虚拟现实生活的真实环境,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及其现象的发生过程,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因而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逐步完备,基于“情境”而进行的“协作”、“会话”等使“意义建构”得以顺利实现。研究过程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右营街小学子课题组所做的兴趣与课堂学习情况抽样调查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4. 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验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群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能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用多媒体课件或通过网络来学习英语,从而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学生参加三届省英语听力竞赛取得了好的成绩。通过调查和测试,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在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还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比平行班明显地胜出一筹。豫章路小学子课题组所做的网上搜集资料、网上发表言论、发 Email 抽样调查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班级
 
经常上网浏览
 
在网上发过贴子
 
发过电子邮件
 
实验班
 
69%
 
85%
 
90%
 
对照班
 
20%
 
15%
 
20%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老师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导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而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人冲击。它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发、实验、积累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过分夸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也是不恰当的。必须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独特的作用,但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并且,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有用在“不可替代”或“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才有使用价值。过多过滥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未必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只能给它定位在“辅助”二字上。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教学并非是常规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课都适宜使用,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来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更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寻找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小学英语教学规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结构,为促进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学习兴趣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两条途径: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以课堂教学为重心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又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好英语呢?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谓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⑴古人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那么他们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热情就会高涨;相反,学生讨厌某位教师,就不会喜欢听他的课,甚至在上课时间捣乱,那还有什么学习效果?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又融洽呢?
(1)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
传统的师道尊严,认为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必须一切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否则便是大逆不道。这种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和禀赋。
我们必须摆脱这种传统的思想束缚,正确认识教师所应当充当的角色,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对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在生活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可以谈心、游戏;也是父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一个个的生命主体,与自己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更是我们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搞好教学工作。
(2) 用你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女主人回到家,无意中在镜子中看到一张困倦、灰暗的脸,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泪……猛然吓了一大跳。天呢?这是自己的脸吗?于是,她联想到,当丈夫、孩子面对这样苦闷的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呢?假如自己每天也面对这样的面孔又会怎么样呢?于是,她当即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门上,以提醒自己:进门时,请脱去烦恼,带微笑回来。结果,一家人都从牌子上受到了启发,温暖、快乐充满了家庭。不仅如此,连到她家的客人也变得欢欢喜喜……作为一名教师,也要记住用微笑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带着快乐来上课。
教师面带笑容,自信地、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很短,就象邻家的哥哥姐姐,或是叔叔阿姨一样,让人感觉亲切。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你,喜欢你,就会在你的课中与你互动、交流,从而对你所教的英语课产生兴趣。
(3)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长处,并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旦他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小孩子都非常有表现欲,获得的表扬、赞美越多,他就更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那么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或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对他的期望值。这一点在更小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就拿我的宝宝来说吧,他一岁还不到,就知道我们是在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了,每当他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会看看我们的反应,如果我们微笑地表示赞美,或是惊讶地说他真棒的时候,他会更加不亦乐乎地做这件事情。可是相反,如果你斥责他,或者仅仅怒目而视,他便会停下来,不高兴,甚至哇哇大哭起来。对于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赞美都能激发他的积极情绪,更何况大他许多的小学生呢?总而言之,一个不会赞美的教师是不受学生喜欢的。
我们教师要学会赞美,哪怕一个被大家认为坏到极点的孩子,他身上也一定有那么一两点的闪光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一点,及时加以表扬、赞美,或许他就会从那一点开始转变……因此,会赞美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好的,学生对你的课堂也会逐渐喜欢起来。
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学生在校园里的时间最多是花在课堂上,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心,那么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刑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学生学习英语,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何在,即使对英语很有兴趣,那也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消逝,那么兴趣会渐渐消失。因此,我们首进行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学习对将来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使他们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我们所的面对是小学生,因此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时不能一味地说教,讲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反而会感到厌烦和反感。我们可以针对孩子们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办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比如,可以将学生当前的学习经常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目前的学习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还可以让学生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近期的、具体的目标的实现能为长远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每个学期、每个单元,至每节课都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明确的学习要求,并努力帮助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2)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这也是我们当前讲的“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这种方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布卢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的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它的用处,从而激发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更大热情。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有如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比较真实的感觉。现在很多的“英语角”活动,就是它的延伸、发展。在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大大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景,有很多种方法。
A、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 Let's do,Let's chant,Let's sing 等充满音乐节奏的内容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warming up),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中来。
B、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小游戏,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并满足他们旺盛的学习欲望。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放松大胆地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C、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英语对话的乐趣,甚至可以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对话自编,从而爱上英语。
D、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文娱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聚会、英语游戏、学英语歌等等。文娱活动是受学生们喜爱的,而英语文娱活动更具有它独特之处。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任教的班级都举行过英语文娱活动,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活动中用到的道具也都是同学们自己亲手做的,如动物面具、生日蛋糕、碗、盘等等。他们的表演也十分逼真、精彩。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我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一张 postcard,并用英文写贺词或简短的书信,送给同学、朋友们等。这些活动都很有趣,既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又使他们在一种激发兴趣的语境中综合运用了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
(3)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根本。小学生的年龄小,我们在教学英语时特别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曾有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就是教育。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能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让孩子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我们目前使用的PEP English教材就是一套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本,话题内容很广,包括了: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动物、家庭、学校、朋友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是经常碰到情况。那么孩子们学习起来,就容易懂、容易学了;学习的内容和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孩子们就更有兴趣了。
(4)设计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注意时间不长久,好动,爱说爱闹,好奇心强烈……,针对他们的各种心理特点,我们要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这样才能让他们把英语学习爱到底。
刚学习英语时,因为新鲜、好奇,小孩子们可能兴趣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兴趣逐渐降低,而课程也越来越难,那么孩子们的热情将急速下降,学习效果自然也要降低了。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除了做到前面所说的那些,我们教师还要注意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来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A、对小学生要采取浅显易懂的语言,让他们明白你在说什么;适当运用母语,不要让他们听得一知半解,甚至云里雾里。
B、多采取活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单词、句子的操练。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喜爱的,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单词句子的操练,让他们比较感兴趣。
C、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们在音、影、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D、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互帮互学地学好英语。
E、多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多说多练,如可以带他们参加英语角活动,让他们学习用英语接触这个世界。
总之,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记住:我们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语言并使他们掌握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尊重激励宽容
──小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价出发点之我见
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普遍意识到评价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学所取到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的形成性评价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副学生学习动态的立体的画面,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学生在此期间被激发出来的高昂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都令教师们无比欣喜:原来我们的学生是如此之棒!原来教学中竟有如此的天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形成性评价的任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的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其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专家建议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那么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又该以什么为出发点来进行英语形成性评价呢?
一、以尊重为前提进行评价
爱默生说“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依赖于他人尤其是教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学生情感和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非一味居高临下,对学生指指点点,要形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我现在带的六年级三个班都是新接手的班级。我第一天走进教室时,大部分学生有些好奇,小部分学生则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在做小动作。在向学生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之后我向大家提了个问题:“上课前,先向大家提个问题:你们喜欢换新老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有说喜欢的.也有的说不喜欢的.还有些正做小动作的学生答道:“无所谓”。
“那么你们想知道我的看法吗?”学生们都好奇地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
“对于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我自然是心怀感激的,但我同样欢迎新老师,因为新老师眼里我是全新的学生,是一张可以供我自己信笔挥洒描绘美丽图画的白纸,我喜欢这种一切全新的开始。你们呢?”
“对哦。”许多学生开始有欣喜的神情。
“所以我现在要说的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我而言,也是全新的有待我去尽心发掘的宝藏。所以,也许你认为自己以往的英语成绩不够理想,也许你以为自己曾经不受老师喜爱,现在这些都成为历史了,在我眼里,你们每一个人,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好学生。我可以郑重向大家承诺,我尊重你们的隐私权,绝不向你们的前任英语老师打听你们当中谁英语成绩好,谁成绩不好,谁总是不交作业,谁总爱在课堂上捣乱,谁最爱讲小话,一切的一切我们让它们统统过去。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立足现在,两向未来!Can you do it?”

话音落下,全体学生齐声答到:“Yes,we can!”
“Wonderful!”,我欣慰地看到刚才还满不在乎在做小动作的同学坐得端端正正,全体学生的眼中都有喜悦与兴奋的光茫,一张张小脸都写满了信心与决心。
事实证明,我真的信守了自己的承诺,并且在日后的教学中,也坚持做到尊重学生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也以他们的努力回报了我对他们的尊重,孩子们都为了自己再次有机会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而憋足了劲,学英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往往是我宣布下课,学生不让,非要让我听听他们刚学会的新句子,或是他们自创的对话。
二、以激励为原则进行评价
留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于学生评价和反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Good! Great! Well done! Excellent! Wonderful! You're so smart! 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学习目标前进。可以说,教师的激励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自己有进步时得到老师或家长的激励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下一次努力的动力。
对于作业不工整,错误又多的同学,我从不加以讽刺挖苦,从不拿其他同学的作业与之比较,而是坐在他们边上,给他们讲解分析后,鼓励他们认认真真再写一遍。下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展示他们的第二份作业,表扬他们进步明显,让所有同学都向他们好好学习。受到表扬的学生往往下次作业正确率就高了很多!并且,我将前后两份作业作为对比,收入该同学的成长袋中,让他们自己收藏。接着,我又鼓励他们下回不光要写正确,还要写得美观,如果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就再将新的作业放入成长袋。不仅如此,我会让该同学的小组成员对他前后几份作业以书面形式作出正面评价,也可提出继续改进的方向。这样,学生可以时时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获得成就感,拥有前进的动力。
对新老师的新鲜劲过后,学生当中开始逐步出现了分化,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显示出他们的优势地位,而确实在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的一部分同学则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觉得我自己底子确实不好,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那些好同学。针对这种苗头,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推出了一项以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学习进程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策”──排行榜制度。以积分形式量化学生课堂及课后在英语学习上所作出的努力。学生按自己意愿,自由组成小组,自行推选合适人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将每位组员课堂发言及课后作业得分记录在册,每届评选出三位周冠军、亚军及季军,即本周积分前三名的同学,并且评选出三名进步之星,即本周与上周相比积分进步最大的三位同学。继周冠军之后,还评选月冠军,及学期总冠军,每次结果都当众宣布,每个项目的前三名以自制奖状形式收入成长袋,并于教室内张榜公布。新措施一宣布,学生们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每周都有事可干,每节课都有目标要去实现:即更多地争取发言机会,争取多积分,争当周冠军和进步之星。尤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一方式让他们卸掉了身上的包袱,他们明白了自己不需要与别的同学去比较,自己每天奋斗的目标就是战胜昨天的自己,取得比昨天更好的成绩。而且,这个目标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具体到了说对一个单词可以加 0.5 分,说对一个句子可以加 2 分或者说对更长的句子可以加到 4 分或 5 分不等。只要他们排行榜上的分数每天都在上升,老师就能看见他们的努力,他们档案袋中就又多了一项令人骄傲的成果,家长就会给予表扬。而且学期末的素质报告册中英语学科的成绩也不是完全以考卷分数定等级的,而是以整个学期积分情况为主,参考考卷分数。申明这一点时,我深信,这一重在平时努力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消除了考试的紧张感,反而激励了他们注重平时的一点一滴积累。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没错:以激励为主的形成性评价能促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基至于起到令教师都不曾预料到的作用。
我教的六(一)班有位名叫龚剑的男孩儿,且不提说英文句子有困难,即使说单词也不甚准确,听说以前他最爱的只有一门学科:体育。其它任何学科于他而言都是令他头疼的科目。由于排行榜制度着重点落在关注学生每一阶段的进步,尤其是学困生的进步上,我对包括他在内的一些学英文有困难的同学无论课堂内外都多加鼓励,有意识地将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现场加分,这样由鼓励他们说最简短的单词,而后开始试着说简短的句子,龚剑学习的积极性别提多高了,课堂上抢着发言,不会的东西会缠着同学教他,然而到学期末英语考试成绩出来,龚剑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仍是不及格,怎么办呢?看着他难过的样子,我告诉他:“知道吗?其实我觉得你有这样的成绩我已经非常感动了,进步是有一个过程的,我相信你只要一直这么努力下去,下次考试一定能及格,我们一起努力吧。”不仅如此说,我也在他的报告册上写下了:“虽然龚剑同学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这是基础不扎实的原因。作为教师,我看到了他在这个学期作出的全部努力,我很感动,也希望家长对他这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予以表扬!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新学期开始后,龚剑越发努力,同学都说龚剑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大家都说袭剑现在有两门最喜欢的学科:体育和英语。从中同学们更发现了一个道理:其实人都是有无穷潜力可发掘的!看到以龚剑为代表的许多学生的变化,我作为教师感到惊喜,感到骄傲,也越发意识到激励对于一个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三、以宽容的心态进行评价
为了使评估过程给师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我们应努力做到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评价,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让其充分准备,并可重复参加评价,记录学生的最佳成绩。对于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错误不必吹毛求疵,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失败、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有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对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尽量公正地给学生评价,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作为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想想他们的困难,不可将他们与学习较好的同学来做对比,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学困生发音,造句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换个角度,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处,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宽容的心态下对自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由此才能化评估为促进他们进步的反馈资源。
总之,以“尊重、激励、宽容”为出发点,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评价是 2l 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本人感到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中以关注学生情感为出发点,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参与评价,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变得有效、有趣;使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真正达到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编辑点评:评价的目的是求得人人进步,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陈繁老师的文章为这种教学思想提供了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案例。
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
摘要:本文作者对目前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模式,教学评价手段与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反思作了概括综述,并对小学英语教育提出问题,结合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及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办学的一些经验,在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职前、职后教师培训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目的是希望能与同行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学英语教育可行之路。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资格  职前职后培训  教学评定
一、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 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为止,约有700万小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每周平均3课时(梅德明,2004)。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通知下发后,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英语教学逐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起,全国各地小学开始陆续开设英语课,但各个城市,乡村开设情况不同。总体来说,大城市比乡村小学开始的早,课时多,师资强,设备完善。
以北京为例,1993 年起,北京市在城区和远郊区县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开设了英语课。2001 年,北京市教委决定秋季开学后,崇文、石景山、大兴、顺义等区和燕山石化区的全部小学,东城、西城、朝阳、丰台、门头沟、怀柔等区、县的部分小学,从一年级先行试点开设英语课,其他部分小学是在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2004 年 6 月,北京市教委又下发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全市所有区县小学一年级学生将从 2004 秋天新学期开始时,正式学习英语课程。《课程计划》指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外语课,外国语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外语课必修总课时在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
国家关于开设小学英语教学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四-六年级每周授课不可少于 120 分钟。香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语言环境,小学英语课每周 7-9 节,每课时 35 分钟,并且英语课和其他学科相容较好,孩子们在其他课上也能接触英语。我们也认为,有条件的地区,小学可增加英语课,课时太少不利于语言的学习。现在北京市小学基本上从一年级开设英语课,每周 4 节课左右, 每课时45分钟,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每周还设有外教课。但农村小学因师资紧张,没有英语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英语开课年级很不统一,课时安排每周一两次。英语教学进度不能正常完成。教学资源较贫乏,教学设备设施简陋。同时,小学英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小学英语教材
小学英语教材是有关领导部门,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编写,经审批后出版使用,例如,小学英语教科书《新标准英语》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英方专家 Printha Ellis 和编者 Naomi Simmons 以及英语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共同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 2002 年审查通过而出版使用的。《新起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中外专家以及英语教研和特级教师等共同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另外还有清华大学专家负责主编的一条龙英语教材。教材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观念,那就是: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共同的特点是:教材由中外英语教育专家和了解小学的教研员及优秀教师共同探讨,编写,实用性较强。 2002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主持“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100% 教师认为教材有利于说的能力。90% 认为教材语言素材真实、贴近生活。80% 认为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82% 的小学生认为英语教材有趣(梅德明,2004)。Tomlinson (1998)提出好教材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即教材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发展孩子们的自信心,真实的语言,给孩子们发展语言的空间,考虑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情感因素,发展孩子的智力,美感,情感等挖掘孩子的语言潜能。以上调查证明,大多数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与 Tomlinson 好教材的标准是基本吻合的。并且,教材的版式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教材有配套的教师手册,活动手册等,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3. 课堂教学
近两年,笔者走访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泉分校)、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朝阳实验小学、万泉小学、育英小学、人大附小、北师大附小、清华附小和中关村一小等几所学校,观摩了他们的 10 几堂英语课。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这些小学的英语教师 50% 有本科学历,50% 大专学历。教师理解课程标准,有新的教学理念,有科研意识,这些学校每周或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这几所学校基本都有英语骨干教师,教师们常参加区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等活动。有的学校有小学英语科研项目;有的学校有国外参观,进修的机会。
笔者在观摩他们的十几堂英语课时发现,教师们注意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掌握语言。教师们发音比较标准,课堂用语较规范。万泉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的语音语调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影响。清华附小的一位老师坚持课前口语练习,效果较好。教师们对教法有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采用综合式,情景法,任务性,全身反映法等。育新小学一位区级骨干教师,在低年级的英语课上全身反映法运用自如。教师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初步交际能力的提高。这些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教学条件较好。例如朝阳实验小学,普通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位年轻教师的课件做得又漂亮又实用。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朝阳实验小学有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各学科教师制作课件,而且校园网有制作课件的资源,用起来很方便。在十几堂课中笔者看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态度都很亲近,以鼓励为主,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人大附小一位老师把评价与语言点的学习结合起来。当学习内容是有关形状的单词时,教师用彩纸做了各种形状,并把它们奖励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和形状,然后自己去拿。总之,笔者观摩的这 10 几节小学英语课从理念到教学方法都给人一种新的感觉。
二、问题与隐患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全面提高师资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外语课程的普遍开设使小学外语教师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此产生了教师的总体的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方面的质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技能和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科研态度滞后。
笔者在培训职前和部分在职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对理论知识和科研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有一些基本英语知识,技能,上课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就是好的英语教师。有些在校师范生和受培训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理解不深。例如,有些教师只片面注重学生的兴趣,忽视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的目的,结果大量的教具、音像图片、实物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英语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英语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形成。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更多的人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观念,提倡任务性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有些教师忘了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任务体验中掌握语言,使任务性教学成了无意义的纯粹的活动。
与城市小学英语教师相比,农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的英语师资的质量问题更加严重。从英语能力来看,大部分英语老师达不到大专水平。从其他学科转行教英语的现象严重。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主持的“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英语教师中大专学历的有 61%。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松美对延庆、昌平、顺义等五个远郊区县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英语教师是从中文、数学等非英语专业转行而来;此调查另对 181 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笔试,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英语老师,口语和听力更差,课程理念也跟不上新课程改革(http://www.tanghu.net/sitehtml/news/jy/2004/31467.htm)。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急需提高。
三、思考与建议
1. 加强多渠道在职培训,探索职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由教育学院,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电视大学等承担,职前的教师培训主要是由师范大学,师范专科学校等承担。
笔者认为在职培训不应仅依赖于培训单位的集中培训,还应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立足于校本研究, 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发挥组内备课、教研优势,鼓励各校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以有经验教师带新入职教师,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区市优秀教师跨校介绍经验,以骨干教师带全体教师。区和市英语调研员和大学英语教师共同研究,实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也可以通过网络让与小学英语有关的各个部门参与小学英语教师培养。例如,香港朗文出版社给教师提供了小学英语教材 New Welcome to English 的 website,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如遇到各类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编者进行对话,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保证牵线搭桥,同时也建立了教师终身学习的Blog平台。
探索职前培养模式,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靠师范大学的初等教育院系。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从2001年起设英语方向本科专业,主要负责北京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为了我们在校的本科生新入职时期可以较快地进入教师角色和今后的继续发展,我们的培养方案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大学基础课,教师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以及教学见习和实习。毕业前一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一年。除了要加强校内的培养模式的探索,还应该加强与小学联系,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国情的骨干英语教师的培养模式。
2. 严格教师资格鉴定
笔者认为保证小学英语师资的质量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前提;严格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考核又是小学英语师资质量的保证。这种考核要对上岗的英语教师从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考试考核,并要有一定合理的标准。比如海淀区就规定小学在职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口语考试绿色通道6级以上,新入职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标准的考试,同时也要具有“绿色通道”六级或以上口语考试合格证书。这样的规定保证了海淀区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也使海淀区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走在北京市英语教育的前列。笔者也访问过日本奈良和京都的六所公立小学,教师大部分是本科毕业,个别是研究生毕业。小学教师在大学期间需要经过教师资格考试,还得通过采用考试。国家公立小学教师的采用考试是由各省或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进行,一般有教育基础理论,教师专业知识,英语等三,四门笔试和实际教师技能考试。一般毕业后三,五年才能拿到国公立小学教师的采用资格证。
总之,对小学英语教师任职资格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3. 完善针对学生的教学评定手段
我国教育改革改变了很多英语教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对学生的评定不能以简单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作为标准,而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动态的评定。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喜欢使用形成性评定(formative assignment)和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ignment)。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各种小测验的成绩当成形成性评定、把各种小测验成绩,阶段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小组活动成绩和各种奖励放到学生的档案袋中,不加分析地加到一起,再算一个平均成绩,认为这就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评定结果。实际上这是对形成性评定和档案袋评定的误解。
形成性评定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评定,“直接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刘道义:2005:58)老师也能从中得到反馈,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便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档案袋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定,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历程,即成长变化的过程。教师在决定使用档案袋评定时一定要先确定档案袋评定目的,内容,评定的方法和规则。
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成绩的评价可以用终结性评定,比如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低年级以口试和听力为主,并通过观察、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高年级以口试、听力和笔试为主,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香港小学英语卷面百分制,通知家长的成绩是等级制。北京很多小学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合理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学期总成绩评定指标应参考学生的语音、语调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堂活动表现和合作能力的情况记载,学生口头,笔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记录等。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我们的评定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学英语,而不是紧紧根据测试成绩给一个结论。
四、结论
尽管对是否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有不同的看法, 但由于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符合国际英语教育的潮流,因此,小学英语教育仍然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又为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带来了小学英语教育的大胆改革与研究,从小学英语教材的多渠道开发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法的多元化;从教师培训模式和内容到教学评价手段与方法;从对系统理论的研究到实践经验反思都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新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仍处在摸索中,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城乡小学英语教育的差别仍然较大;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还不统一;职前、职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与设置还不够合理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理论与实践仍然脱节;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尝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投入,更需要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扶持。
总之,中国的小学英语教育还需英语教育专家,教育学专家,以及一线教研员,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借鉴先进经验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小学英语教育可行之路。
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英语学困生
21 世纪是一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依赖的世界,英语已成为国际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出现了一部分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主动运用新课标理念,帮助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障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和学生的智力因素(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有关,而且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紧密相联。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商差别并不太大,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见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与智力因素相辅相成,是非常有利于英语教学的。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英语学困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应考虑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不利位置,以及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从心底里真正关心他们,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做作业或考试后,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尽可能多地找出优势所在,表扬和鼓励他们,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可见表扬、鼓励的威力。
另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多种活动,引起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还应创设各种情景,让他们“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避免了大量枯燥的机械重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二、运用学习策略,减轻学习负担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尤其是一部分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
我在词汇的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学习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像单词 watermelon,如果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要默写这个单词,对于记忆力较差的学生无疑产生了困难,如果我把这个单词分解成 water:水、melon:瓜,再进行记忆,那学生很容易领会西瓜的水份是很多的,诸如此类的单词还有 blackboard、tape recorder、storybook 等等。另外,在牛津版的小学英语中有 Read and repeat. 这一语音板块,我们在教学中便可以结合新授单词进行教学,我在教学 plate 这个单词时,故意制造悬念:这个单词老师先不给你们看,你能根据教师的发音拼出来吗?基本上每位同学都能回答出 plat,那教师便只要稍微提一下开音节的特征,后面加上 e 就可以了。学生掌握了这种根据语音进行学习的策略,便可以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困难,从而减轻学习的负担。
三、通过成功激励,重树学习信心
人们普遍认为,比赛能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在竞赛过程中,人的好胜心和成就心理被大大地激发,故而战胜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一旦取得成功,自信心自然会上升。
但是在各类英语竞赛活动中,英语学困生参与的机会往往非常少,而且即使有机会,也没能力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有选择性地让他们参加一些“小集体”类的竞赛,比如学校举办的英语小合唱比赛、小韵文朗诵比赛等,这些规模不是太大的比赛,既能掩饰他们的欠缺,又能突出他们的地位,让他们与其他学生共享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能行,从而帮助他们重树英语学习的信心。但要注意在比赛准备期间,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在我班上有一位基础极差的学生,属于跟班的那一类。但我发现,他其实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在课堂上不时会有精彩的发言,且有绘画及唱歌方面的爱好,于是我极力鼓励他参加一些本校举办的小型比赛,居然他在画画比赛中得了三等奖。于是我对他当着全班大加表扬,并继续鼓励他参加年级组的英语歌小合唱,并有意识把他和一些较优秀的同学安排在一起,结果和其他同学共享了第二名的成功。自此,同学们不再忽视他,他也在成功的激励下,对自己有了信心,也非常愿意接受同学对他在文化课上的帮助。
四、考虑学生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因此,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一堂课下来有所收获。
例如对于英语学困生我在提问题时,会考虑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像 Practise in pairs,Practise in groups 等,在这种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又非常注意学生座位的安排,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交错安排,并设立“英语小组长”,负责任务的安排,学习的指导。待到交流的时候,我的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因此,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极具团队精神,这样对于英语学困生无论是在“习得语言”方面,还是在培养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恰当运用教育艺术,化“陷阱”为“洞天”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同样要讲究“教育艺术”,即讲究方法和技巧,“运用教育技巧,解决具体问题”。
把巧妙的教育方法称为“教育艺术”,是一种形象的比拟。艺术重视细节,而教育技巧则是在教育细节中体现的;艺术强调感性经验和形象思维,而教育技巧具体运用则多于敏锐的感觉和形象思维相联系;艺术重视个性,而教育技巧也重视特殊性和个性。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小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你花时间正规地给他(她)补课,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他(她)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差生”,不愿被人瞧不起,不需要“特殊照顾”,所以出现了“拒绝补课”现象。根据这种心理,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特殊性,采取“隐性”的补课,那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这就是教育艺术所起的作用。
曾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学生英语成绩很糟糕,而英语教师却并不刻意帮他补课,而是常“偷懒”,让学生帮他做英语教学卡片,学生则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当众采用他做的英语卡片而洋洋得意,长此下去,教师对他的各种“差遣”在他心目中变为了特别优待,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最终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成功,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聪明的教师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山林轻松愉快地漫游,然后把学生引进一个蓄意设置的陷阱,而学生在其中却惊喜地发现别有洞天,这不就是教育艺术的魅力吗!
总之,如何有效地指导好英语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还可能时常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并最终达成共识。
如何激发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好的情绪,是一种人们想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并产生对其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它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性和内动力。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反之,如果对学习散失了兴趣,它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甚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高低、求知欲的强弱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其学习活动是愉悦的、主动的,这时往往会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储存在大脑的“长期记忆库”里。由此可知,兴趣与教学的成败是密不可分的,对教学和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正如孔子所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导致勤奋,而勤奋又往往和塌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如何体现“寓教于乐”和“ 以人为本 ”的精神,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促进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研究证明:3-12 岁是儿童学习语言能力最强的阶段,也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从生理和心理特征看,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能力强,口齿伶俐,发音器官可塑性较大,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误,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英语语感和兴趣的最佳时期!所以,如果把握好了,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将会是受益无穷。而一旦兴趣被扼杀,就无疑会产生一种对英语的心理抵抗,这种抵抗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教法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也重新进行了定位: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仅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要充当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要充当导演和指挥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情景化、交际化,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画、录音、录像、动作、手势、表情等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参加语言交际的机会,只有交际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有趣。课堂活动既要适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兴趣,又要使他们感到一定的挑战,满足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维持学习的兴奋点。要尽量采用“玩、演、视、听、唱、画”等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感知、实践、体验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用直观教具,尽量创造英语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注重模仿、朗读和熟记等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以下几个方法不妨一试:
1. 直观法:比如在教授身体部位相关的词,如 head,hair,ear,face, nose, mouth,hand,arm,leg,foot 等单词时,可用图片、flash 等形象直观的教具进行,也可以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出来,或者教师边读单词边以自己的身体做示范,然后发指令让学生用手指向所听到的部位。如:
T: Touch your head/ear/nose. 等
S: 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指出所听内容。
然后叫一个学生起来示范,如果做对了,给予表扬或奖励,接着换人或让两人一队互发指令来做。还可以用《幸福拍手歌》的曲调来进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指指……”,这种方式不但气氛活跃,学生还容易记住所学内容。
2. 游戏活动:如学习swim, walk, dance, jump, run, sleep等词时,教师可以边读单词边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简笔画,也可以边读词边做出动作。然后教师发指令,让学生做动作或学生两人一组互发指令做动作。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即“玩中学,学中玩”。
3. 会话活动:当学习介绍语时,如:
A: Hello! ( Good morning!) I'm... What's your name?
B: Hello! I'm...
A: Nice to see you.
时,教师可先找一个学生搭档并做示范,然后让学生前后依次互演角色进行练习,模仿生活情景。既学习了生活语言、培养了交际能力,又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4. 故事表演:教师可以将同学所喜爱的故事用简单的英语编串起来,尽量将所学单词和语句用进去,老师边读边做出一些模仿动作并让同学注意听相关单词和语句。这种方式既生动又有趣。如果同学能够听出来,那怕只是部分内容,都就会有种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5. 听写活动:比如在学习颜色的时候,如果让孩子们一边听颜色的词,一边让他们把书上的一幅图画按老师说的颜色画出来,他们对于颜色的记忆就比单纯口头说要好。另外,教师也可以先拿出色卡或指着实物自问自答,待学生基本掌握后,用英语发出指令,叫学生根据指令画图。如draw a little girl. Color her hair black. Give her a yellow coat. Put on a blue skirt for her. Then make her face red... OK!Very good!
6. 角色扮演: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PEP Book 3 Unit 6 有关职业单词时,我会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doctor / …?”这样,那些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7. 歌曲演唱:如果能结合课文教唱儿歌,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孩子们生来就好唱爱跳,在加上用英语演唱,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兴趣,并会以能唱英语歌曲而骄傲。
8. 结合课文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以期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1 Recycle 2 Happy New Year 这一课时,教师可在元旦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 Happy New Year,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还可以将 M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 Christmas Day...等适时进行,既让学生了解一些节日的来历,又让他们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也必然充满了兴趣和渴望,同时还能培养一定的人文精神。
9.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
10.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组织课外英语活动、与外国朋友进行简单交流等。一旦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无疑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下去和热情。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他们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叙事
──英文歌曲的妙用
刚接触到三年级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一感觉是:太难了吧!三年级的学生既没有学过 ABC 也没有语言环境,却要求他们不学字母直接学习句子在句子和单词中学习字母,又要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到教学中,无疑是对牛弹琴,这对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是一大冲击。没有地基又如何建房子呢?没有基本的认识又如何学习呢?这样子就是让学生不学走先学跑,简直是束手无策。不过话是可以这样说,可教还是要教的,开始的时候是很可笑的也有点自欺欺人:先让学生回家听录音预习,然后在课堂教读几遍,最后把学生分组,读得好的学生带略为差的学生。自己感觉这就是自主学习了。但自从到市桥实验小学听课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行自主学习的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那位教师教的是 NPEC,当天她一身运动服,精神奕奕地一边 right、left 的叫着口令,一边领着学生踏步出场,站定后,她让学生分成两组来一个体操比赛,看那一组可以最快最好的重复教师所做的动作,并且要像教师一样边做边说,准确无误为赢。学生在这时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得势头,教师高声地边说边做 raise,touch,学生都积极地跟着教师做与说,有跟不上的都着急地模仿着,一下子就学会的叫得特别大声,也显得得意洋洋的,不一会 raise 与 touch 会做出来也朗朗上口了,接着教师突然改变了口令 right、left,学生开始的有点不解可重复了几遍之后也就明白 right、left 的区分。准备工作完成后,比赛就要开始,教师面对学生发出口令,错的学生就要坐下来,直到口令完后,站着的学生最多的为赢在评分栏上跳三级。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下结束,紧接着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 arm,toe,leg,foot 等人体部分让学生听单词再认。最后就是高潮,教师放出音乐,踏着旋律边做边唱:
把本堂课的新单词换进 Unit4 中出现的歌曲中,表演完后,教师让所有的学生站立,跟她一边唱一边做,学生有比赛的经验,都认真地跟着教师做,刚才输的学生就想赢挽回面子,上次赢的学生当然想更上一层楼。经过两三次的训练,教师看学生都唱练熟了,这时她才说出比赛要求:学生自创动作配合歌曲唱出来,那一组编的最多、最好的就赢,在评分栏上跳四级。学生开始绞尽脑汁地编起来,歌曲五花八门,除了这堂上的单词都用遍外有的学生也把一些新的东西发掘出来。他们在编、练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课,听到这里,我钦佩起这位教师的巧妙运用。在这一课堂中,她利用英语歌谣简单易懂,上口快,容易记忆与激发学生兴趣,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新内容放入歌曲中,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在课堂中实施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我恍然大悟,英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可以在充分的铺垫后得到实施的,只要用心去准备,配合英语歌曲的妙用就可锦上添花。
教学设计的概念
1. 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是一个专业概念,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育研究者加涅(Robert Gagne, 1965)。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提出了“教学是对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刺激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的思路。对加涅的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学生学会了, 那么他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表现出期待的行为。基于上述思路,加涅提出了“Instructional Design(ID)”的概念。自从加涅提出“ID”概念之后,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围绕着“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并形成了一门教师的专修课程。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设计”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布里格斯(Leslie J. Briggs)提出:“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所谓“形成传送系统”指的是:教师如何收集、分析、组织、整合、编制必要的教学信息。
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者也提出了关于“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从英语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
(1) 提出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
(2) 实施系统的专业设计程序;
(3) 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4) 研究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
(5) 确定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6) 规定和发展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过程;
(7) 组织必要的教学资源;
(8) 构成有利于过程监控的教学评价。
2. 教学系统化的设计
教学设计研究者在加涅“ID”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近半个世纪的进程中,“教学设计”的概念和技术化水平不断被发展和丰富。国外研究者(Walter Dick等,1986)提出了“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概念,即“Instruct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ISD)”。“ISD”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应包括这5项内容。“设计”既是对教学设计的总称,又是指其中一个环节。“ISD”模型自1986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作为一门课程推出后,受到包括加涅在内的很多教学研究者的认同,并逐步被普及到教师发展课程之中。我们认为,“ISD”模型,对于我们当前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 教学系统化设计的重要性
在当前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实施教学系统化设计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个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整体规划教学
“ISD”可以引导教师把眼光放在教学的整体构建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备课”的水平上;
(2) 有利于系统推进教学
“ISD”可以引导教师把眼光放到教学的整体进程上,而不仅仅探讨“一节课”的成效,虽然一节课也是很重要的;
(3) 有利于微观调控教学
“ISD”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具体的教学调控方法;
(4) 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ISD”可以帮助教师使用具体的技能技巧改善活动设计,优化活动管理。
(5) 有利于全面评价教学
“ISD”本身就包含着评价设计。系统的评价设计可以促进教学的优化;
(6) 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ISD” 融汇理论与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教师接受“ISD”课程的培训后,在教育思路、教学设计水平、教学评价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上“ISD”课程比仅仅接受语言教育理论要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