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按钮箱: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四 孙晓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6:35

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四孙晓云

傅德锋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评论网》:http://www.zgshpl.com/thread-3921-1-1.html



提及孙晓云女士,便不由人不想起她的“女红”说。女红原本是古代妇女的刺诱工艺,既细腻严谨,又幽雅闲适,其中所含者,非仅技术,更重心境。心境既佳,则妙品时生,此非身体力行者,恐难体会。孙女士将书法作为自己的“女红”,其中更见情调、气质、韵味与意境。

自古以来,女士善书者,可谓少之又少,晋之卫夫人,宋元之管道升,书艺虽未臻化镜,但仍不失为女中英杰,为后世所推重。现代之萧蜕庵、游寿、周慧珺、陈佩秋等,才艺品格不让须眉,堪称女中之英流,师碑研贴,探毫泼墨,俨然大家气象。当代之林岫、骆芃芃、胡秋萍、杨晓林、韦斯琴、阴凤华、沈颖丽等,虽皆女士,但经过一番修炼,均自成家数,和而不同。她们除书法外,几乎皆善作文,笔致清丽,韵味幽长,不失丈夫风范。而孙晓云女士则系其中之较突出者。

孙女士家学渊源,以“女红”自勉,在读书悟道间,勤于临帖。“女红”的内在精神便是淡定从容,悠游自如,这正是“二王”书风的真意流露处,因此,选择师法二王,并终生矢志不移,竭力追求魏晋间之萧数简谈之魂,自然也是她的性情寄托之必然。这一点在当代喧哗与骚动的现实生活中,显得何其可贵!

晓云女士的极具晋唐风韵的小楷与小字行草,一派闲静之气,点画细腻,笔笔到位,应规入矩,丝丝入扣,但字里行间也显露出许多灵动之态。因此,她笔下的小楷绝非状如算子者可比,也非动态有余而静气不足者可比。这就是严谨细腻与闲适洒脱合而为一的机心所在。其中需要几多心力,几多智慧?

孙晓云的楷书功底好,用功既勤,禀赋又高,其行草书自然可观。她作草时虽不似晚明草书之大开大会、汪洋恣肆,但探运之间,用笔疾涩并施,翻腾起倒中虽不失二王法度,但亦有唐宋人狂草之奇诡,气势流畅,变化自然,如花木兰从军,似穆桂英点将,英迈潇洒之神态,尽显眼前矣。笔者虽从未与其谋面,但从其现场作书的录像来看,真是气度非凡!

孙晓云虽力追二王,但似不宜死追。得其姿态神情后,必思渐变,若追而不变,就令学成王羲之,亦终归奴书耳。晓云女士乃一智者,深知学书三昧,这一点我们读其《书法有法》一书便可知晓。她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精研妙悟古人把笔运腕之法,尤为所得者,即是“捻管”运笔法,执而不捻,则笔势不活,笔势欠灵活,则很难体现古人(尤其是二王)用笔的细腻与精到。虽然古人讲,“深识书者,不见笔形,惟观神采,”但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想必晓云女士试图通过对古人用笔精髓的深度把握与理解,在精深的基础上,去寻求实质性的突破。我认为这的确是通向成功的正途,虽然其中不乏难度,甚至需要非比寻常的胆略和勇气,但若能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有大成。哪怕冒一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显然,今日的孙女士早已是享誉书坛的宿将,她能够获得许多书家尽毕生之功都不能达到的成孰和荣誉,是她本人刻苦努力的结果,当之无愧。但成名较早的书家,在喜获丰收的同时,惰性也会随之而来。社会应酬也伴随着声名的鹊起而应接不暇。有的人为此停步不前,满足于现状,在不断的“吃老本”之中慢慢削弱自己,如过眼云烟,似是花一现。

但想必孙晓云女士应不是此种类型。她曾一再公开表示,要加强学习,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正是所有关注她的人所共同期待的,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希望看到一位更丰满更成熟的女性书家。

孙女士,连同你的“女红”朝前继续……

 

文章来源:《中国书画评论网》:http://www.zgshpl.com/thread-39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