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暴器材有哪些:经脉经别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21:55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的作用,经络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等,都以十二经脉为基础,而奇经八脉又与十二经脉交错联系,关系也十分密切,故分析十二经脉的病理变化,在经络系统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增进十二经脉与头面官窍的联系等作用。一般说,十二经别的病理与十二经脉的病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结合起来讨论。

 

十二经病候除《灵枢·经脉》有专述外,《内经》其它篇也有涉及,如《素问·厥论》的十二经厥和厥逆,《灵枢·终始》的六经终始,《素问·刺疟》的足六经和五脏疟等等。此外还有关于经脉所连属脏腑病候的不少记载。后世医家,在长期临床诊疗,尤其是针灸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充了十二经病候,其内容较之《灵枢·经脉》的“是动、所生病”更为丰富。现将十二经脉的主要病候列述如下。

(1)手太阴肺经病候身热,恶风寒,头痛,鼻塞不利,无汗或汗出,嗌干咽痛,失音,咳嗽,喘息气急,咳吐痰涎唾沫,咳血,心烦,胸闷胸痛,少气,短气,缺盆中间疼痛,肩背、上臂或前臂酸痛、麻木或厥冷,掌心发热,小便频数或颜色异常,皮肤痛,皮毛焦,或张口嘘气,交叉两手而瞀。

(2)手阳明大肠经病候齿痛,面颊部肿,目睛昏黄,视力不足,口干,喉痺,鼻塞,鼻流清涕,鼻衄,肩前及上臂部疼痛,食指疼痛、活动不灵,经脉所过部分发热肿胀,畏冷寒战,肠鸣矢气,腹胀,脐腹疼痛,泄泻或便秘,便血,脱肛,痔疮。

(3)足阳明胃经病候壮热,潮热,寒战,汗出,疟疾,温热病,狂躁,妄见妄言,面赤,善惊,口眼瞤动,口,颈肿,唇口生疮,目痛,齿痛,喉痛,鼻干,鼻衄,溲黄,胃脘痛,消谷善饥,呃逆,呕吐,呕血,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肠鸣腹痛,大腹水肿,腹胀不能卧,大便难,下利,沿胸前,乳部,气街、大腿、小腿、足背疼痛,膝关节肿痛,下肢麻木、厥冷,足中趾活动不灵。

(4)足太阴脾经病候舌本强痛、屈伸不利,头重,体重,身热,倦怠乏力,心窝下急痛(胃脘痛),不欲食,食则呕,腹胀满,不得卧,恶心,嗌干,善噫,腹部痞块,心胸烦闷,大便溏泻,小便不利甚则不通,黄疸,疟疾,股膝小腿肿痛、厥冷,腰痛,一身尽痛,畏寒,四肢不温,肌肉、四肢萎软不用,舌萎,唇反,足大趾活动不灵,脱肛。

(5)手少阴心经病候心痛,胸痛,胁下痛支满,心胸烦闷,短气,卧不安,身热,面赤,多汗,嗌干,渴而欲饮,头痛,目痛,目睛昏黄,眩晕欲仆,善悲,喜笑不休,精神失常,面如漆柴色,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侧疼痛或厥冷,掌心热,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上生疮。

(6)手太阳小肠经病候咽喉疼痛,面颊肿,颌下肿,口舌糜烂,耳鸣,耳聋,耳前热,目痛,目不明,目中自翳,多泪,颈项、颌下、肩胛、上臂、前臂外侧疼痛,肩上、手、小指次指间热,足胫酸,少腹痛胀连腰脊,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大便泄泻或干结不通,小便清长或短赤频急热痛、涩滞不畅,甚则尿血。

(7)足太阳膀胱经病候寒热,头重,头项强痛,目痛似脱,多泪,鼻塞多涕或衄血,少腹胀满,小便不利或癃闭,遗尿,尿出砂石,尿血,背脊痛,腰痛似折,尾骶部疼痛,股关节不能弯曲,活动不灵,膝弯、腓肠肌痛,足外踝酸痛、麻木,甚则厥冷,足小趾活动不便,肩上热,疟疾,痔疮,癫狂,头晕,昏仆,戴眼,角弓反张,瘈疭,或汗出如珠(绝汗)。

(8)足少阴肾经病候面色灰暗如漆柴,头晕,耳鸣,两眼昏花,视力模糊不清,身热,手足寒,面浮,腹大,胫肿,短气,气上逆,喝喝而喘,咳唾有血,心烦,心悸,失眠,嗜卧,善恐,口燥热,舌干,口渴,嗌干痛,齿垢,咽肿,黄疸,呕恶,腹痛,腹胀,便溏,泄泻,大便难,骨痛痺阻,肩背颈项痛,脊柱、腰髀痛,大腿内侧痛,痿,厥,足心热痛,阳痿,遗精,小便异常。

(9)手厥阴心包经病候手心热,身热,前臂和肘弯挛急,腋肿,面赤,目睛昏黄,烦心,心痛,心悸,喜笑不休,胸胁支满。

(10)手少阳三焦经病候耳鸣,耳聋,耳中痛,嗌肿,喉痺,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痛,无名指活动不灵,腹胀,少腹硬满,小便不通,尿频急,遗尿,皮肤肿胀,水肿。

(11)足少阳胆经病候寒热,口苦,善太息,喜呕,胸胁痛,面垢,汗出,头痛,疟疾,耳聋,颊肿,缺盆中肿痛,腋下肿,目锐眦痛,胸、胁肋、大腿、膝部外侧、小腿、外踝前以及各骨节皆酸痛,无名趾活动不灵,黄疸。

(12)足厥阴肝经病候身热,头痛,眩晕,面垢如尘,神色晦暗,颊肿,目疾,视物模糊,嗌干口苦,耳鸣耳聋,抑郁不乐,胸闷,善太息,梅核气,善怒,惊惕,恶心呕吐,咳,衄,吐血,胁肋胀满疼痛,痛引少腹,少腹胀满疼痛,腰痛不可俯仰,妇人少腹肿,男子〓疝,狐疝,黄疸,痞块,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甚则闭癃,遗尿,溲黄,烦满囊缩,或卒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震颤,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目睛上吊。

2.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干渠道,故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或运行失常,均可导致经脉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十二经脉经别病的病理类型可归纳为经脉气血亏虚,经脉气血盛实,经脉气血逆乱,经脉气血郁滞及经脉气血衰竭几个方面。

(1)经脉气血亏虚经脉气血亏虚是指因十二经脉经别的气血不足,无以濡养组织器官的病理状态。十二经脉中的气血来源于脏腑,依赖脏腑功能活动而产生,并由经脉输布全身而起濡润滋养作用。若因种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化生不足,或脏腑本身气血亏乏,即可影响经脉,使经脉亏虚;亦可因经络阻滞,影响局部经脉气血不足,无法到达某些肢体组织而致。经脉的气血不足可表现为两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方面不能濡养肢体组织,可见肢体麻木、疼痛、挛急,甚至痿废不用。如妇女产后气血不足,百脉空虚,经脉中气血不足以濡养,“不濡亦痛”而见肢体疼痛、麻木等。又如痰湿瘀血等阻滞经络,影响经脉气血运行,致局部或被阻经脉下段气血不足,而致不仁、不用等。另一方面也不能灌注其所属络的脏腑,以致有关脏腑功能减退。如《灵枢·经脉》在论述手太阴之脉的病变时说:“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说明手太阴经脉经气不足,气血不足以温濡肩背,则肩背酸痛而怕冷;无以灌注濡养肺脏,则影响肺主气功能而致少气不足以息;影响通调水道功能,可致小便的变化。又如在阐述足阳明胃经病候时说:“胃足阳明之脉,……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也说明了足阳明胃经经气不足时,不但可致其经脉所行处寒冷,也可因胃中阳虚有寒,水谷停滞中焦而胀满不舒。

(2)经脉气血盛实经脉气血盛实是指因邪侵经脉,气实血壅,或脏腑阳热气盛而致经脉气血壅盛,影响相关组织器官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引起经脉气血盛实的原因有外感、内伤两方面。如外邪寒热侵袭经脉,阻闭经气,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经脉所过之处郁滞疼痛。《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就指出手太阴肺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是肩背痛,感受风寒,汗出等状况。内伤发病亦可使经脉气血运行失常,经气壅聚或盛实或机能亢奋而发热。《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指出足阳明经脉经气亢盛则胃经所过的身体前面(如胸腹部、下肢前面等)因经气郁滞亢奋而发热,胃的功能亢进又会消谷善饥,郁滞化热则小便黄赤。

(3)经脉气血逆乱经脉气血逆乱是指因外感邪气或内伤气机而致经脉之气升降逆乱,血随气行,导致经脉中气血运行失常,影响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及循行部位上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病理状态。经脉气血逆乱的病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

1)厥逆:即经气逆乱,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病理。《素问·厥论》专门论述了六经之厥和六经厥逆的症状,其症状多与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所属脏器有关。如在讨论太阳之厥时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故经气上逆则头肿沉重,目眩昏仆;其下行之脉合腘中,贯腨内,经气逆于上则下虚,故而足不能行。其他如阳明之厥的癫狂走呼,腹满,面赤,妄言;少阳之厥的耳聋,颊肿,胁痛;太阴之厥的腹满〓胀,大便涩滞,呕吐不欲食;少阴之厥的心痛,腹满,口干尿赤;厥阴之厥的少腹肿胀,少便不利,前阴萎缩,〓内热等等,无不由经气逆乱,或影响脏腑气血逆乱所致。又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随经气的上逆而壅阻于上,蒙蔽清窍,突发昏倒,不省人事之“大厥”病症。

2)脏腑之气的上逆与陷下:经气的逆乱,升降失常,亦会导致相连属的脏腑功能紊乱,而产生脏腑之气逆上或陷下的病理。如《灵枢·经脉》说:足太阴之别“厥气上逆则霍乱”,虽然指出的是足太阴别络的病理,但与经脉相关,由于足太阴脾经的经气上逆,可以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下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乱,呕吐泄泻,则发为霍乱病证。《灵枢註证发微·经脉》解释说:“脾气上逆而厥则为挥霍缭乱”说的正是这样一种机制。

3)出血:经脉气血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上气火上逆的咯血、吐血、衄血及气血并走于上的脑部脉络出血等,均与经气的上逆有关。如《灵枢·经脉》的十二经病候中,手、足阳明经的病候均有“鼽衄”一症,“鼽,鼻出水也”,“衄,鼻出血也”,因手阳明脉“挟鼻孔”,足阳明脉“循鼻外”,阳明热盛,经气逆乱,火热循经上逆,灼伤鼻之脉络而致鼻出血。又如肝火犯肺之咯血,其实质也是肝经火热引发经气逆乱所致。因为足厥阴肝经的一个分支穿膈注于肺,故肝经气火可以循经上炎,而灼伤肺的脉络发生咯血一症。上述“气血并走于上”的“大厥”,也是经气逆乱,血随气逆,脑部脉络破裂出血所致。

(4)经脉气血郁滞经脉气血郁滞是指由于外邪侵袭,或情志内伤,或劳逸失度,导致经气运行不利,阻滞不通,血行受阻的病理。经脉气血郁滞主要表现为本经脉所过之处的疼痛和相关脏腑的功能障碍两方面。如外感六淫初起,邪阻太阳,太阳主表,太阳经经气不畅,可出现太阳经所过之处,如头、身、项背等强痛不舒,并伴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又如风寒外束,手太阴肺经受邪,经气郁滞不畅,影响肺气宣降失常,可见鼻塞流涕,咳嗽气喘,肌肉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七情内伤,最易导致足厥阴肝经经气郁滞不舒,而见循经胀痛,如两胁、少腹等部位疼痛,梅核气等。经气不利则血行不畅,气血阻滞,不但加重胁痛等症,也是形成瘿瘤、乳房结块、胁下痞块等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多是先经气不利致气血运行阻滞不畅,尔后才出现较明显的瘀血阻滞现象,亦可见经气不利和瘀血阻滞同时出现。

(5)经脉气血衰竭经脉气血衰竭指由于经脉经气的衰竭而使经脉气血消亡,表现为经脉功能严重受损,气血阴阳衰败甚至终绝的危重病理。经脉的气血衰竭多为经脉气血不足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患者濒于死亡的现象。《内经》对经脉气血衰竭有不少描述,如《灵枢·经脉》阐述了五阴经气绝的特征;《灵枢·终始》论述了六经终的表现;《素问·诊要经终论》也记载了各经脉气血阴阳衰竭的证候。因经脉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功能各异,故各经阴阳气血衰竭的证候也不一。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这是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行于背,其气血外荣肌表,一旦该经气血衰竭,则上不濡目系而戴眼,内不濡其筋而抽搐、角弓反张,甚则卫外不固,阳气欲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此为“绝汗”,说明阴阳行将离决,很快就会导致死亡。又如关于厥阴气血衰竭,诊要经终论指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这是因为足厥阴经脉“入毛中,环阴器”,“属肝络胆”“循喉咙之后”;手厥阴经脉“出属心包”,心包为“臣使之官”,“心主之宫城”,开窍于舌,故厥阴经脉气血衰竭,阴血不足则内热;无以上濡咽喉则嗌干;影响心神而心烦;气血无以润养筋脉则舌卷卵上缩。其他如“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而终矣。”(《素问·诊要经终论》)无不是经脉气血“绝”、“终”影响经脉循行部位以及脏腑功能衰竭所出现的病候。其中比较着重描述了头面及前后阴的症状。经脉中的气血循行是十二经依次连贯,呈闭式循环的,故各经气血虽有多少,但总体上是相互联系,呈动态平衡状态。若一经气血严重衰竭,必致其它经脉气血亦衰竭,这样不但十二经脉气血衰败之极,连脏腑气血阴阳的化源也告竭绝,生命垂危,预后必定险恶。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经别病变特点主要是反映络属脏腑病变和体表循行部位病变两方面。其病变性质不离虚实,虚者经脉气血亏虚,进一步发展甚则气血衰竭而终绝;实者经脉气血盛实或运行失常、郁滞或逆乱。临床上根据经脉所表现的病候可以判断十二经脉的病变部位、轻重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