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cc攻击的方法:皇权永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官N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12:53
皇权永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官N代作者:左鹏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7-23本站发布时间:2011-7-23 9:21:49阅读量:393次

  中国有一种源远流长,近似于文化现象的不正之风,那就是裙带关系。从裙带关系演绎出来的任人唯亲不以贤,更是被时下官场的大老爷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从古至今,千百年前的官场前辈们汗颜。

  官二代的衙内们利用父母的职权,屡屡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各种捷径进入政府机关当官,越来越成为官一代明智之举的共识。

  官二代当官,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毕竟,公务员是公仆嘛。但是,谁都知道,公务员就是过去的官老爷,更何况有权有势的公务员堪比过去的县太爷。谁敢把这些权势部门的公务员当成公仆来吆三喝四,估计自己八成就快玩完了。

  正因为公务员具有各种旱涝保收的巨大诱惑,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官二代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沿着父母的轨迹,为官从政的道路。

  为人民服务,无可厚非。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官二代们只要真的是怀着一颗红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真是黎民百姓的福分。

  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官,管他父母是不是什么官,都无所谓。关键就在于,很多官二代压根没有做好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只是混把进公务员队伍当成一块跳板,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没有当成事业来干。只要进了公务员队伍,成了官老爷,就万事大吉,一切OK了。

  这些官二代,只为满足自己物质生存的需要,亦或是为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为了让自己的宝贝衙内们光明正大、合理合法的混进公务员队伍。官一代们真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明知道自己的宝贝竞争不过别人。不要紧,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招聘条件,把其余人员统统挡在外边。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连最普通的陪太子读书的伎俩都不实用,赤裸裸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这还不算,政府机构出面,刊发红头文件,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官二代们能够享受的待遇,以至于大学还未毕业的官二代们就已经堂而皇之的提前进入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去了;更有官二代们,狂妄至极的喊出我X是XX的豪言壮语。

  各种雷人的现代版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N刻拍案惊奇层峦叠现,为国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丑剧、闹剧,引发了国人对官二代现象的深深忧虑。

  很多官一代们,自身处于领导岗位,非常懂得中国人走茶凉的古训。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儿女送进公务员队伍,为的就是公务员的一身官老爷的外衣。这样,一旦自己退休到点,依旧可以保佑自己的官二代们衣食无忧。如此,官二代们到了一定的领导岗位,无非再来一次如法炮制的程序和过程,把自己的儿女再次送进公务员队伍,照样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正是这种如法炮制的子女进入官员队伍,伴随着“奇难险刁钻怪”于一身的量身招聘幌子,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令公务员招考成了有权有势特殊群体上演的“过家家”游戏,在整个社会上起到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

  以权谋私,一心护犊的官员们根本没有把自己的职位当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没有意识到权为民所用的道理。只是把自己的职工作为以权谋利的工具,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在冠冕堂皇的合法外衣掩护下为自己亲朋好友、子女谋取最大化的利益。

  因此,时下很多官员子女的量身招聘,真是学习古代好榜样,把封建王朝的糟粕当成精华发扬光大,颇有点皇权永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味道。只要是公务员出身的官老爷们,都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子子孙孙送进公务员队伍,变成铁板钉钉的官老爷,永远传下去,岂不更好。

  如此,那些出身布衣的平民知识青年,青年才俊,即便是再优秀,再优异,只是因为爹妈不是官老爷。只好在社会底层默默挣扎,即便是侥幸攀龙附凤,亦不过是看人家脸色下菜。对那些连侥幸机会都没有的人来说,今生今世的出头之日恐怕是遥不可及。

  官场里研究最多的,不过是如何投机钻营,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假公济私等等官场大大小小的潜规则,哪里还有什么热情为人民服务。

  官N代现象,正像一个攀附在国家机制上面巨大的毒瘤,吞噬着无数人公平公正的梦想,把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的腐败行为发挥到了极致顶点,破灭了无数社会底层中平民青年的梦想,激化了潜在的社会矛盾,令政府公信力蒙羞受辱。

  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公务员选拔机制,完善公务员招考的监督机制,把真正德才兼备、贤良方正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公务员队伍,构建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杜绝各种量身招聘等腐败行为,坚决打击以权谋私的不正常行为,把各种猫腻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的监督,成为当前反腐败中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杜绝百姓深恶痛绝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官N代现象,真正构建起公平公正,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