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医韩整形电话:如何对儿童实施惩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3:33:57
                                                 如何对儿童实施惩罚  

        斯金纳于1953年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他说,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自愿的,是行为导致的结果决定了以后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增加或减少。说得直白一点,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很美好,我们就重复它,如果结果很糟糕,我们就抑制它。


        比如说,一旦婴儿冲着父亲微笑,父亲便陪他玩,那么,婴儿的微笑便会得到强化;一家人坐进车子里之后,蜂鸣器响个不停,当所有人都系好安全带后,噪音便停止了,噪音也使得系安全带的行为得到强化。前者称为正强化,后者称为负强化。正强化也好,负强化也好,都是使人的行为的可能性得到增加。


        惩罚恰恰相反,惩罚以抑制人的行为为目的。小强在墙上乱涂乱画,妈妈看见了批评他,并把他关在卧室里反省,这称之为正惩罚;小强在学校里打人被老师告状,爸爸取消了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的计划,这称之为负惩罚。惩罚抑制一种行为的原理很简单,要么产生不愉快的结果,要么使得本来有的愉快效果消失,这正是正惩罚与负惩罚之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某些情况之下可以使用惩罚,尤其当被禁止的行为十分危险的时候,如幼儿玩火柴或用钥匙触碰电源插座。然后,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惩罚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不仅达不到目的,从长远来说还可能导致不利后果。如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家就强烈反对采取惩罚性控制。他们认为,惩罚只能抑制某种不当反应却不能教给儿童新的知识,而且,惩罚还可能引起愤怒、敌意或憎恨等不良情绪。对不良后果的恐惧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儿童只是暂时地压抑了他们的行为,一旦不再受到惩罚或者不被人看见,不良行为会卷土重来。


        现在,更多的研究者并不完全认同条件反射的惩罚观点,他们倾向于采纳惩罚的信息加工模型。在此模型中,惩罚的确会给儿童带来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但儿童是否会停止不当行为,并非取决于他们经历的焦虑或不安体验的多少,而取决于他们对此体验的归因和解释。如果儿童是外向归因,即将不好的体验归因为权威人物的出现和管教,他们会暂时抑制,一旦周围无人监视,便可能故伎重演。反之,如果儿童是内向归因,即由于管教者的解释和教育而感到羞愧、内疚,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那么,不当行为便可能完全受到抑制,即使无人监管,也不会再犯。


        因此,惩罚作为一种有效的抑制手段经常被儿童的父母以及教育者所采用。心理学家建议,在采用惩罚手段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惩罚要及时。如儿童在家里乱扔玩具,母亲只是说,等你爸爸回来再惩罚你。那是很糟糕的做法。儿童会以为即使自己把玩具放回到玩具箱中,父亲仍然会惩罚自己。延后处罚如果不得不进行,也必须跟儿童解释清楚惩罚的原因,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惩罚要坚决。有研究表明,对儿童大声地说不行或停下来比小声地说要更有效。但是坚决不是过分的严厉,过度严厉的惩罚会使儿童产生高度焦虑,从而对惩罚者产生害怕和逃避心理。有效的惩罚应该立场坚定,而不要让儿童感觉到实施者的犹豫或动摇。


        三、惩罚要前后连贯。前后标准不一,或有时处罚,有时不管,会使儿童产生不正确的归因,而心存侥幸心理。


        四、惩罚要以温情作基础。当实施惩罚的管教者是一个温情的、有同情心的人时,儿童对惩罚的反应会比较积极,因为当儿童表现良好时,他们会从温和的管教者那里得到肯定和赞扬。当一个惩罚者总是以严厉、冷漠的表情出现时,惩罚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五、尽可能杜绝体罚。惩罚的方式很多,比如类似没收儿童喜欢的物品、取消他们原有的特权等负惩罚,也可以用隔离来代替体罚。严厉的体罚有可能会使儿童学会以攻击来解决问题。一些在学校里经常打同学的儿童,往往有在家里被父母体罚的经历。


        六、对于正确的行为实施正强化。告诉儿童他们应该做什么,会让他们意识到不可以做什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坐姿端正同学的表扬,会比对坐姿不端正同学的批评有效得多,也令人愉快得多。


  七、最后不要忘了向儿童解释惩罚的原因。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对能够独立思考的学龄后儿童来说,当他们听到大人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行为为什么错误,会产生哪些有害后果时,他们常常会获益匪浅,并且在以后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