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域名:最好的心理状态是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06:55
健康的基石之首是——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它是我们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人要健康,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健康,心态好,一切都好。要知道,大约80%的疾病皆因情绪而起,90%的失败是处理不好情绪。总之,心理不痛快、不平衡,是一切疾病之源!

人们要想健康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对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

得了病没关系,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和药物。但是,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因工作等构成心理压力的,知识分子比非知识分子高出10%,35岁以上人群则更为突出。知识分子由于价值不能实现的失落感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导致身体患病,这在医学上被称作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

脑力劳动者由于工作压力大,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影响睡眠和食欲,在这些人群中服用安眠药的比例高,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

人情绪不好就容易感冒,而长期抑郁则容易患癌症。所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对他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压力。在这里,我要讲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


平衡术: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下肢瘫痪者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

如果拿自己的地位跟美国总统相比,拿自己的金钱跟比尔·盖茨相比,拿自己的容貌跟杨贵妃相比,这世界上9999%的人不都痛不欲生吗?我之所以生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这话说得多么有哲理啊!放大了美好,自己就活得愉快;活得愉快,当然也就会生活在幸福的包围之中。这就是快乐的心理平衡术。

在所有健康长寿处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

因此,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心理平衡并非心如古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

◆中庸乃幸福之道

大约40岁以上的人都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庸之道曾被人错误地诠释。

其实,中庸是“和谐”、“适度”的一种境界。时隔三十几年后的今天,面对社会上复杂的形形色色的,家庭的,朋友的,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种种矛盾和许多烦恼和痛苦,若能采用中庸之道处之,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开一分烦恼,便多一分解脱和自在,自在的程度愈深,烦恼也就愈轻,那就是幸福。

在生活中,运用中庸之道,凡事要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度量大一点,风格高一点,不要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镜子里的你也笑;你哭,镜子里的你也哭。一个人的心境好,就会感到阳光格外明媚,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看见谁都高兴;而情绪不好,山清水秀也视而不见,如果总看到生活中坏的一面,心情总是沉重。

憨山大师醒世歌中写道:

心态平和是一种理性的平和,它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有了心态平和才能有生理平衡,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各个器官代谢功能才能进入最佳的和畅协调状态,一切疾病才能减轻、减少。因此,谁的心态平和,谁采用了中庸的方法生活,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钥匙。

心态平和是一种理性的平和,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境界,是远见、宽容和睿智的结晶。

在生活中人要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目标明确。

在此基础上要多与现实环境接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做有益他人的事,应该认识到,多交朋友,使别人感到快乐,才能有利于彼此的往来;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不侵犯他人,才能使得他人乐意与你交流;不辜负他人,多给他人方便,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

不难发现,健康老人都有共同的特质,他们必定是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人际和谐的人,必定是个长寿的人,一个外貌慈祥的人,一个尊贵的人,一个聪明的人。

◆莫去“攀比”

七旬老人吉茂英写过一篇《我的<陋室铭>》,读来很有一番启发: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比拼中走过来的:青年时比学习、比工作,中年时比成就、比荣誉,到了老年,资历、待遇又进入了比的项目……当然,比也有比的好处:比可以催人奋进,比可以激励斗志,比可以扬长避短,比可以奋发向上。回首那些令人神往的荣耀,无一不与“比”有缘,比可以创造出无数奇迹!

不过,人到老年,比的心气不同以往,比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不在职在位了,所以不再比工作,比成就,而是比资历,比待遇。有些比背离正常范畴,变成了“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上不比下,比多不比少,比好不比差。这么比,“人比人,比死人”,越比越失衡,越比越失落,越比越失态,越比越憋气。按老朋友所说,盲目攀比,就是自找不快,自己给自己添病,所以他信奉“莫攀比”。

莫攀比,可以保持心静。退下来的老年人,都希望图个清静,静心读书看报,静心养鱼养花,静心散步,静心吃饭睡觉,所以人们说“心静是福”。放着心静的日子不好好过,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莫攀比,可以免受污染。人老之后保持健康的心态,完全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往日的光环依然耀眼。

莫攀比,可以知足常乐。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年人,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很容易满足。然而,一旦盲目攀比起来,眼睛向上,欲望膨胀,就没有满足的时候。

当然,生活在人群之中,比是自然的,但一定不要去“攀”,不要有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非分之想。

老周“扛过枪,跨过江”,转业后一直在办公室当机要秘书,一干就是几十年。他那“老秘”的绰号,从同辈叫到晚辈,又从晚辈叫到刚进厂的小年轻。他的战友、同事们一个个都带上了“长”,徒弟们也“一杠三花”了,但他临到退休时,仍然是一个“副科级老秘”。朋友们为他抱不平,他却笑呵呵地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才的事自古就很多,何况我一个凡夫俗子!”“和牺牲的战友们比我是幸存者,和吃低保的下岗工人比我是富有者,和残疾人比我是健康者,和过去短缺年代比,现在丰衣足食,对我而言可以说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这是一种聪明的“比”,比出了一种精神、信念以及境界。

可惜不少人不会“比”。他们总喜欢用别人的砝码来称量自己,以金钱、名誉、地位来界定自己。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一肚子牢骚,心生嫉妒,比出一身病来,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阳寿。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甘于粗茶淡饭,知足常乐。我国著名文学家,号称补白大王的郑逸梅就是这样的明智者,他有“三比”:

“不比为贵”。他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

“比低不比高”。他说:“同是退休者,有的人无所事事,感到无聊,我却笔耕不止;登长城未及顶,但却有年龄比我小身体比我好的人,不如我精神……这样一比就比出了士气,比出了信心。”

“退一步比”。他说:“我虽不富不贵,但退一步想,比起几个不幸患癌症、英年早逝的同学来说,我还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呢。”

郑逸梅一生著述甚丰,年过九旬,可以说是得益于这明智的“三比”。

◆天堂与地狱,就在你心中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剌,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没扎在眼里。”这就是快乐的平衡术,不仅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智慧。它能让任何人时时都能有一个好心境。

心境对于健康而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我们的心境常常随着周围人、事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天气灰蒙蒙的时候,我们的心境就很郁闷,如果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心境多半就会好起来。

好心境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您用心来培养。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环境,不能改变我们的遭遇,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改变自己的心境,要学会在阴雨绵绵之时观看跳动的雨滴,在水瘦山寒之中欣赏飘舞的雪花……只有这样,我们的心境才能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好心境才是健康之道。有一位老者,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仅有01,胃切除三分之一,还有糖尿病,心脏也不好。然而,老人并没被这些病痛压倒,也未因此而颓丧,依然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老人何以能够面对这种不幸而快乐地生活每一天?有人向老人询问,老人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深受启迪并对其油然而生敬意。

老人说:“每天面向太阳,你就不会陷在阴影里。”是的,每个人都会有生活中的“阴影”。这“阴影”如影相随,时时在搅扰着你,困惑着你。你如果陷在“阴影”中不能自拔,不能突围出去,笼罩的“阴影”就会将你吞没,让你在迷茫的黑暗中苦度人生。

如若摆脱“阴影”的羁绊,最聪明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太阳”。

面向太阳,就会把“阴影”甩在身后,而没有“阴影”的生活将充满欢乐,面向太阳,就会将忧伤转变为喜悦,将烦恼转变为欢欣,将困惑转变为明达,面向太阳,迎来的是一片光明,美好生活带给你的是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老人所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快乐的平衡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能让你从“阴影”走向“光明”,从“地狱”走向“天堂”。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事,仅仅换了一个角度去分析,你就能看到希望,收获快乐。

在一家卖甜圈的商店面前见到的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

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

据观察,在生活中经常不快乐的人,一种是思想比较狭隘的人。这种人,一件小事往往看得很大,很严重。一种是思想比较敏感的人,明明是在说别人,他却认为是在影射他,神经过敏,疑神疑鬼,心里不痛快。还有一种是思想悲观的人。一事当前,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困难中看不到希望,在胜利时又时时担心出问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人,该快乐时快乐不起来,而有了事情就更是沮丧、悲哀了。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

后来,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泞的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可沈从文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一句话,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把多雨泥泞的咸宁描述成王孙可游的人间仙境。

“荷花真好。”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所以说,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会占据你生活的每一天。

◆多想对方的好,忘记对方的错

老王是退休工人,夫妻结婚30多年,从没红过脸、拌过嘴、打过架。

一天,邻居向老王取经,他乐了,轻描淡写地说:“没啥,夫妻之间感情再好,也有牙齿咬舌头闹矛盾的时候,关键是要学会忍耐……忍耐可是一门大学问呢!”说着,他从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

邻居好奇地翻了一下,一切都明白了。当夫妻相处不愉快的时候,当妻子因生活的艰辛抱怨或发牢骚的时候,老王有个绝招,那就是躲进屋子里,趴桌上一声不吭地写字儿。默写着妻子曾经对自己和对家庭的种种好、种种爱。一件一件地写,翻来覆去地写。用甜蜜的回味来驱散心中的怨恨和怒火。

这一招,老王坚持不懈用了近30年,柜子里笔记本堆了一摞子,从而创造了夫妻相处30年没拌嘴打架的神话。

这些笔记本,邻居每本都翻了一下,发现上面所记毫无章法,内容也不连贯,看得出这是一个人在极其烦躁中写下的东西。这些笔记正是一部真爱的“史记”。

邻居问老王:“你妻子看过这些没有?”他说:“这是男人的秘密。果有一天生命的大限来到时,我会把这些交给妻子的。让她在我不在的日子里回味,在甜蜜的回味中快乐地活下去。”爱其实很简单:记住对方的好,忘记对方的错。这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平衡术,当生气的时候,即使是别人的错,可这时候你多想一想别人的好,不要总想着别人的错,那你还会生气吗?况且,不是有一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名言吗: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呢?

在京城,有位老太太还说过著名的“人生幸福三诀”:“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这么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

这位老太太名叫张允和。她可是一位有来历的知识女性!她的夫君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有人说:“周有光的平和宁静与广阔深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她的妹夫是由她玉成美满婚姻的大文豪沈从文。对于沈从文,我们上文已经谈到,史家更有斩钉截铁的定评:“无瑕人品清于玉,不俗文章胜似仙!”而张允和本人,也曾颠沛流离,也曾死里逃生,是人生的苦难与艰辛使她大彻大悟道出了“幸福三诀”。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人间有多少烦恼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哟!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目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这样浅显的道理谁都明了,但知易行难。人们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但不少人痛悔归痛悔受伤的虚荣心却还要疯狂地寻找能够掩饰伤口的更大虚荣,于是,他就情不自禁地要去惩罚别人;而那些无辜地受到惩罚的“替罪羊”,或迟或早势必都要奋起自卫。这样“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人生岂能不累?因此,“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并不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许多人也许骄傲地说,这不是对我的写照,然而我却以为:未必!如果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怎么会不时生发出这样的一些邪念:他都敢见死不救,我又何必见义勇为;他都敢贪污受贿,我又何必清廉自守;他都敢男盗女娼,我又何必故作清高?芸芸众生们,谁也不要嘴硬,我们何尝不会这样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呀!正是这种惩罚,使我们感到活得很累。

人来世上一遭,不是让我们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对别人的埋怨和痛恨里,人与人的观念不同,学识修养不同,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处世方法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个埋怨的时间,为什么不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呢?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他们,那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认识,甚至可以对这些影响我们心情的事情和人熟视无睹。

◆多想幸福的,少想不幸的

在人们眼中,老许并没有多少值得幸福的理由:他因单位转制被迫提前退休,每月只有不足600元的养老金;老伴在企业买断下岗,本来就不多的“活钱”变成少得可怜的“死钱”;家居仍然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利分房时那62平方米的单元房,一家六口挤住在一起;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的吃喝拉撒全由他一个人操持。和大多数老同志相比,老许身上有太大的压力,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然而,每次老友聚会,他最活跃、最乐呵,在人们面前总是满面春风,无比幸福。人们问他幸福的诀窍,他说:“幸福就在身边,看你会找不会找。”

是的,老许很会找幸福。在诸多不幸之中,他能找到“万幸”:从提前退休的“不幸”中,他能找到自己身体好、还能谋到第二职业的幸福;从老伴买断下岗的“不幸”中,他能找到“少年夫妻老来伴”,从此夫妻可以常相厮守的幸福;从收入不多的“不幸”中,他能找到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幸福;从住房憋屈的“不幸”中,他能找到一家老小和睦相处儿孙绕膝的幸福;从生活重压的“不幸”中,他能找到许多人生活还不如自己的幸福……我们中不少人遇到老许那样的情况往往一筹莫展,不知不觉就远离了幸福和快乐,原因就是不能像老许那样多想一想那些幸福的事,如此,即使是看似不幸的,也能成为幸福。

清代某笔记小说中有一首《行路歌》: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总不如,回头再一看,还有挑脚汉。这首歌谣虽浅显,但可以作为养心的借鉴。哲人说,人生就是一块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去比较,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对人的心境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曾这样说: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

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是真的,上帝、人类的愚蠢和笑声。前两项是我们无法了解的,所以,必须在第三项下点功夫”。魏书生说过这样的话:生活中的阴暗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抑制消灭它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想为好,为什么要让这些苍蝇臭虫弄得自己恶心呢?

现实中没有“通往快乐的道路”,因为快乐不是我们向外寻找来的,快乐的动力来自我们内心深处,正如先哲所言:“境由心生,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保持年轻快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得好: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快乐无需循路,因为,快乐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道路”,一条用心和习惯筑就的“道路”。

人生几十年,总有坎坎坷坷、风风雨雨、苦辣酸甜相伴左右,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阳光灿烂、万事如意。面对一时的不幸和痛苦,最要紧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善于将不幸转换成万幸,不让幸福从自己身边悄然溜走。这样,远离痛苦,让幸福相伴终身,才算是最幸福的人!

那么,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呢?简单扼要的说只需记住三句话,即三个“正确”: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首先,最难的就是正确对待自己。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老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大的挑战是挑战自我。退休了,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干事业变为过日子,一切都在改变,一切从零开始。干事业也好,过日子也好,都离不开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的问题。在善待自己的问题上,我悟出三句话: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

自己人生的坐标定位要准、要到位,可千万不要越位,也不要错位,也不要不到位,不要自卑。有人把自己过高估计了,有人定错位了,有人不到位,这些都不行,要了解自己。有些人干这个事挺好,可非得去干别的事不可。有人本来搞科研挺好的,可非要当领导干部,这样一下子就不行了。人的才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定位准确,做自己想做的事才会快乐。很多很有本事的人最后失败了,为什么?越位。本来您的本事该当第三把手,第三把手地位就够高的了,您还不满足,非要争第一把手,那不行,您错位,肯定就不行。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

另外,要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关爱他人。在善待别人的问题上,也悟出三句话,即:多看别人的长处,多记别人的好处,多想别人的难处。人老了会有许多怪脾气,要学会制怒,要甘于寂寞,要培养新的兴趣。自己活得潇洒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有时原谅别人,就是解脱自己。人老了不要老想去改变现实,应多想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

最后,要正确对待社会。既要全心奉献社会,又要尽情享受生活。事业上要有进取心,生活中要有平常心。人永远要对社会有一颗感激之心。人不论本事多大,您给社会的永远不如社会给您的。因此,您要感谢社会,爱祖国、爱社会、爱集体。从您吃奶开始,衣食住行都是社会给您的,没有社会,绝对没有您的幸福。

正确对待自己,关爱他人,感激社会,只要做到这些,基本上处事就能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什么事就都好解决了。
 
除了以上三个“正确”导致良好心态之外,我们还要保持自己三种正直、愉快的心态,或者叫“三个快乐”。

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得其乐。

一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亦是战胜孤独的一把金钥匙。如今,中青年人孤独,老年人孤独,商人孤独,知识分子孤独。有一个富商,买卖兴隆通四海,但常常陷入孤独空虚之中,出现了许多病症,多次寻名医、尝百草而不得其效。最后我们开了一个妙方,让他常常请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吃夜宵儿。出租车司机与他萍水相逢,乐在其中;他也尝到了助人为乐的幸福,孤独痛苦不治而愈。

二是要知足常乐。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有工作,有房子住,儿女也很好,没有必要与别人攀比。比是无止境的,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

三是在逆境中自得其乐,不能气馁。就是倒霉的时候,要有点阿Q精神,也要快乐,自得其乐。倒霉了怎么还能快乐呢?古今中外、世界上都一样,风水轮流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说人世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变了,改成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最近又变了,改成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快,还没弄明白,它又变了。古人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没有一个人永远走运,没有一个人永远倒霉。巴尔扎克讲过,“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您现在倒霉,即便下岗了,但意味着光明就在前面啊,所以您要自得其乐,正确对待自己。李白都说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想要成长,必经磨难,这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讲心理平衡,上岁数的容易掌握,年轻人不行,为什么?上岁数的人经过了一些磨难,经过了一些坎坷,体会起来相对容易。这些道理,人不到一定岁数,是悟不出来的。

祸福相互依存,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所以,一个人要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情。
 
自我解压:
也可常看看三座山。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解压、自己解放自己。

要心理平衡,我推荐大家去看三座山,看过这三座山,心理就平衡了,什么气也没有了。现在您说不给我涨工资,我也不再生气了,因为我见到那三座山以后什么气也没有了。

第一座山,井冈山。井冈山给人的教育太深刻了,中国革命了不起的伟大,了不起的困难。前前后后牺牲2000万人,还有很多人都是冤枉死的。和他们比,我们活着就是极大的幸福了。真到井冈山一看,当年革命的艰难困苦、血雨腥风,真让人受到教育。

第二座山,普陀山。看看佛的大智慧,大胸怀,大慈悲,这样一比,我们太渺小了,生命太短暂了,还有什么可争的。

第三座山,八宝山。每当我参加一次遗体告别时,心灵就净化一次。一个钟头以后,谁都一样,一把灰了,还争什么啊?很多事根本就不值得计较。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中科院在为他举行70岁生日庆祝会时,他讲了两句话:“我一辈子做事做人的原则,以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两句诗为准则。”仔细地推敲世界上的万物道理,做一些快乐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必为了一些空名而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

最后,人到老年,要想心理平衡,活得舒心,活得潇洒,就要懂得老年的游戏三规则——一是做减法,二是当观众,三是走直径。

一是做减法。人生下来后,就一直在做加法。从穿衣吃饭到承担义务责任,从衣柜钱柜到居室资产,从抱负理想到失败成功……不断增加的精神和物质,使负担一天天加重。步入老年,就应该做减法了。功名利禄该减了,名誉得失也该减了;遗憾失意该减了,好高骛远也该减了;“当年勇”该减了,“千岁忧”也该减了……做好了减法,你会感到空前的轻松。

二是当观众。简·哈里森说:老年是美妙而令人愉快的时光。的确,你被挤下了舞台,但此时你完全可以惬意地当观众了,心安理得地坐下来观赏别人的表演了。“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该下台时就下台,该卸妆时就卸妆。当你自觉地完成了由一个演员到观众的角色变换后,你就会有一种孔夫子所说的“老者安之”的安适和安乐,从而安之若素、心态平稳,乐哈哈地颐养天年。

三是走直径。有一条小河的河口,上游五公里有桥,下游五公里有渡,如果蹚过河口进入一个称为“仙境”的景点,则只需10分钟。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一群旅游者来到这里。几位老人毫不犹豫地脱掉鞋子,卷起裤腿,涉水过去了。而年轻人却无一例外地绕道去了下渡和上桥。有人问老人:“你们就不怕冷吗?”老人回答:“捷足者先登,生命经不起绕道的消耗!”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有多少天呢?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29200天。设想它是3万支蜡烛,每天点燃1支,想想看,作为一个老人,你手上还有多少生命的蜡烛……

总之,看一个人是否健康,最重要的看心理是否平衡!
 

 

本栏目其它文章:(光明觉照QQ:874058678)

【心的空间】腾讯链接

【心的空间】网易链接

【心的空间】新浪链接

 

世界上“最最最最最最”让你感动的人。当你觉得生命无意义时就看看他!!!!!

清华大学老师的一席话——太受益了

你内心还有恶存在

清理心灵的垃圾

人若不修身,活着会苦业缠身!

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

人生还可以有这样一种简单的幸福

撬起世界的最佳支点

如何快速并有效的解决问题-安东尼罗宾

你懂得了宽恕别人,宽恕会带给你的12种好处

书摘《遇见未知的自己》

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

做人都做不好,学习再好也没用!(社会交往36字诀)

路的旁边也是路

请善待老公

感恩是宇宙最强大的力量——来自潜意识巨人

白岩松:幸福在哪里

你还能见妈妈多少次?

老妈,您看到了吗,我为您而转的,朋友们请分享走!

生活里到处都是“福气”

男女之情,缘于前世因果 —— 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

宽恕别人,升华自我 (慧律法师)

生活是思想最深厚的营养——刘墉

十种心态能使你家庭和睦

会微笑倾听的人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如果生活感到疲倦,就进来看看

如何提升自我觉知能力的沟通方法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

【决定一切的十个态度】

一个点击过百万的视频

亲密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获得幸福的秘密】

老婆其实就是天使(男人必读,女人必转)

【活着不是为了生气】

悄悄改善人际关系,悄悄走向成功 

人生是一次次的顿悟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

11个笑话让你顿悟人生

与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菩提心

将改变你一生的五句话

人生致命的八个问题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文摘

德国总理默克尔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震撼教育的课:惜福;

羞煞中国人!友人泰国归,激动讲述“佛国”见闻

原来两个人没有合不合适.只有看你懂不懂得珍惜彼此

我学会了换位思考

倾听也是一种诉说——谈话禅

看到这段话你将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了这个我把QQ农场牧场关了《佛教徒请进》

你留意过你的爸爸妈妈吗?!看时泪水会不自觉的流

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杨澜

 

本空间其他各栏目热点文章推荐:

 

【科学探索】什么叫坐井观天?见过这些图,你会有前所未有的震撼!

【科学探索】沈家桢博士:佛家五眼【经典:从没看过这么生动透彻的讲解!】

【科学探秘】中央电视台开始关注灵魂!【不再说是迷信】

【科学探秘】千万不要触摸刚去世亲人的身体

【命运探秘】了凡四训精解【如何改变命运】

【命运探秘】运气不好时如何转运 星云法师 

【教育成长】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教育成长】夸孩子少用“你真棒”,教你如何夸孩子

【教育成长】老婆如此优秀,难怪教出的女儿这么出色【隆重推荐】

【教育成长】老英雄隐姓埋名40年 真实身份震惊总参总政

【教育成长】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善行素食】震撼与惨烈:无法忍受取胆汁之苦,母熊含泪杀死小熊后撞墙自杀

【善行素食】视频:中央电视台宣传吃素能够拯救地球

【善行素食】假如动物能说话(震撼视频)

【善行素食】这是一位真正的菩萨!他感动了中国,让我们顶礼膜拜!

【善行素食】人类 别再吃狗肉了 行么······

【善行素食】屠宰场大水牛泪流满面跪地求饶,工人拒绝宰杀

【健康安全】学会这一招,能救人一命

【健康安全】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健康安全】养生之道: 上养心、中养气 、下养身

【健康安全】失眠有七种一招就搞定

【健康安全】永远离开癌症【再忙也一定要看喔】

【健康安全】“少在外面吃饭” 一组由一位匿名的厨师拍摄的图片

【健康安全】行车警告 一个高速交警的吐血救命忠告!

【修行入门】调息训练入虚无【经典!】

【修行入门】广钦老和尚的奇特考试,您能及格吗?

【修行方法】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修行方法】原来练双盘并不需要硬来; 并不需要这么痛苦!!!

【修行方法】如实观照

【修行方法】气功密咒

【经典开示】【元音老人】《楞严要解》节选之七处征心

【经典开示】【元音老人】关于观心功夫的精辟论述

【经典开示】【南怀瑾老师】全集视频汇编

【哲理故事】老伴啊,我要走了,抱抱我吧(泪流满面T-T)

【哲理故事】假如真有神佛,你损失了什么?

【哲理故事】最后的善良--发人深思的真实故事

【哲理故事】烧开一壶水的智慧

【哲理故事】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实用知识】道不尽的大悲寺.....

【实用知识】虚云大师 智对 烧寺杀僧之李根源将军【经典】

【修行体验】憨山大师的几则修行故事

【元和健康】五脏五行功【推荐】

【元和健康】强身(高效)疏导十法

【群聊摘录】解决生气暴躁的方法(案例3)

【群聊摘录】从 根本上解决生气暴躁的方法(案例2)

【美丽风光】世界上美得让时间静止的十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