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曲大全下载:[黎姓来源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6:42
探访广西客家围屋(一)
守候“桅杆城”
广西日报   2010-03-24          ■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正面临塘的桅杆城.

桅杆城前立桅杆

守护围屋的炮楼

黎有年老人自豪地介绍黎家人才

客家围屋一角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分布于广西各地的客家人,本是中原汉族一个民系。早在秦汉时起,每当战火烽烟、社会动乱,难以在家乡继续谋生的人们便不得不举族南迁另寻生路。其中不少人沿赣、粤、闽一路辗转,最终落脚于偏远荒凉的广西山区。查史料可知,如今早已相亲、相融的广西早先住民和客家人之间,当年却经历了令人不堪回首的“相斗”阶段。散布于客家聚居地的那一幢幢幸存的围屋,正是当年那段惨痛历史的见证者……
 
 
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以出产脆甜的白玉蔗、柔软的草席闻名。却没有多少人知道,由木格镇往南不过两三公里,在云垌村一带广阔的田垌间,散布着近20座始建于清代的客家围屋。200多年前,一群客家人从广东等地风尘仆仆来到这片丘陵地带,环视四周——虽一片荒凉,却土壤肥沃,水草丰茂……于是,领头的家长放下肩上担子,对身后的亲人们说:就在这里安家吧!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辟地造屋,结村扎寨。和当地早先住民相比,这群客家人除一样的勤俭外,还多了些崇文重教的儒雅之风。于是,人们便给了他们居住的这片村垌一个雅号——君子垌。

一个共同的选择
走进云垌村双城队,记者立即被水塘边一幢附有炮楼的围屋所吸引。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老人名叫黎有年,是这座围屋的主人。随黎老登上炮楼,整座院落由高大外墙合围而成的方形格局尽收眼底。
客家最有名的建筑,在福建永定一带叫“土楼”,在两广一带叫“围屋”。福建土楼以圆形为主,体型巨大,一座土楼可容纳整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广西围屋则大多为方形,体型相对较小,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家庭。大小、形状虽有区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围。
客家人在建造房屋时,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围”呢?黎老提供给记者的材料,解释了这个问题——
据清光绪年间出版的《贵县志》记载,木格圩始建于元代。“贵邑之有木梓,南界广东合浦,东连木格、桥圩。山路崎岖,匪徒出没,前人设督捕通判于此,诚虑盗贼”,“直至清道光年间,本官因其缺苦,地僻不到任,仅令一二家人坐圩收规,贼匪无所畏惧,而木梓、木格、桥圩各匪纷纷而起,其势遂大而不能复治。”由此可知,木格镇君子垌一带,从元、明一直到清代,还是个地僻荒凉、贼匪出没,令官府十分头疼的地方。
乾隆年间(约1765年)后,当黎氏、邓氏、叶氏等20多个姓氏的客家先民陆续从广东兴宁、梅州、恩平、四会、鹤山等地和广西陆川、北流一带迁居君子垌时,面对连官府都无可奈何的贼匪的威胁,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团结互助以求自保。建造房屋时,自然不约而同地会想到一个“围”字——将家人围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居所里。

一个家族的荣耀
定居于君子垌的这群客家人,先是垦地开荒,引渠灌溉,渐渐使原本荒凉的君子垌成了远近闻名的稻米、茶油之乡。接着,又煮酒、磨豆腐、开米坊油坊、垒砖瓦石灰窑、加工木器石器……而后,“走火船”往来于贵县、梧州乃至广州、香港之间,贩运生猪、洋纱布匹;或下钦州、闯合浦,贩运咸鱼海味。
据县志记载,君子垌富裕起来的客家人开始建造大型围屋的时间,是在清咸丰年间。
最早是黎诗文建起了“云龙围”,接着邓逢元建造了“段心围”。之后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近20座围屋相继在君子垌一带建成。
看记者在自家围屋里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黎有年老人笑道:“其实最值得一拍的,是长城队那座‘桅杆城’——那也是我们这一带黎姓客家人的祖祠所在地。”
在《黎氏族谱》里,记录着黎姓客家人建造桅杆城的经过——约南宋未至元初,黎家太始祖黎肇基公带领家人由福建迁至广东嘉州(今梅县)。清乾隆四十年间,黎家十七世祖捷宽、捷敏二公迁移至广西贵县,在君子垌定居。到乾隆未年,黎家家财渐丰,在木子街拥有多间铺面,开始筑造围屋。整座围屋的建造经历了三个阶段:乾隆未年建起右老祠堂,为三间三进式结构;黎家财丁两旺后,又续建左老祠堂;光绪年间,又筑起新城“畅记城”,新城、旧城间以城门相连,合称“长城”。
清宣统元年,黎赓扬考取拔贡(后曾任贵县县长)。官府尊皇命拨专款在畅记城月牙形池塘边竖起两条高达四丈、尖顶镶白玉石葫芦的笔状杉木桅杆,以示褒奖。据清朝官规:官吏路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敬意。从此,“桅杆城”之名远扬。

一个严实的堡垒
像绝大多数围屋一样,桅杆城的正前方,是一张月牙状大池塘。黎老说,门前一张塘,三灾不用愁:一防盗匪,以塘为围屋正面屏障;二防火灾,一旦失火可就近取水;三防旱灾,天旱时引塘水浇灌解燃眉之急。
长长的围墙,把整座围屋严严实实地围成了一座小城。背面围墙高达9米。正面围墙因有池塘围护,只筑了1.5米。围墙最厚处0.6米。黎老抚摸着布满青苔的墙面感慨道:当年夯墙时用的是混合三合土,在黄泥中加进石灰,再掺糯米、红糖、蛋清、鹅卵石、碎砖块等。经垒砌夯实后,墙体的抗压、抗拉强度,据说超过了现代的普通水泥墙。
桅杆城四角的方楼,还保存完好。所谓方楼,其实就是炮楼,四面均开有小方窗和枪眼。四座方楼间有走马道相通,据说当年动乱时,通道上还安放有土炮。
说到桅杆城炮楼的实际效果,黎老颇为得意地谈起一件往事:1949年国民党白崇禧所部败退时曾经过君子垌。当时,村中一个青年被顶名卖作壮丁,随部队行军到一个岔路口时,借口小便,扛着机枪溜回了君子垌。当官的听说跑了人还丢了机枪,十分恼火,立即派出一班人连夜到君子垌抓人。搜到桅杆城附近时,炮楼上放哨的人立即发出信号,围屋里男女老少迅速关门闭户严加防御。那一群士兵绕着长长的桅杆城转了一圈,只见池塘幽深,围墙高耸,门关重重,枪眼森森……终于不敢贸然闯入。
连正规军都在壁垒森严的桅杆城前却步,可想而知平时一般的贼匪面对桅杆城更是不敢轻易下手。

一个老人的无奈
从桅杆城右侧大门进入围屋,正面是并排的两座“三进三横式”祠堂。
在祠堂旁一扇侧门斑驳的外墙上,记者看到有“俱乐部”三个蓝色大字,字的一旁还画有一个伸展双臂似在做操的青年人。进入门中,眼前别有一番天地——天井幽深,大厅宽阔,厢房高耸。黎老感慨道:这里原来是桅杆城中最大、最有特色的客厅,可以说是围屋中的围屋。两层楼的厢房里,能摆20多台酒席!1952年解放军进山剿匪时,曾有大批部队驻扎在君子垌,当时这个大客厅里就住满了军人,门前的“俱乐部”和图画,都是解放军战士当年留下的“杰作”。
遗憾的是,当年最气派、最优雅的大客厅,如今成了最荒凉、最破败的场所。院落里杂草丛生,藤蔓乱爬,回廊、天井间,覆盖着一片片青苔。地面上,瓦片崩落一地……
黎老叹道:“祖上留下这一份宝贵家产,谁不想完好地保存下来!可惜资金有限,现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先修复老祠堂。这可是我们客家人慎终追源、敬祖睦宗的地方,是整座桅杆城的灵魂所在!”
“三进三横式”的祠堂,分为上、中、下三厅,两个天井。中厅两条立柱上刻有一副金漆对联,颇耐人寻味——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厅堂墙壁上,挂满了黎家历代“有出息人物”的照片。面对照片,黎老如数家珍:这位是留学美国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为同学、回国后颇有建树的黎杰材;那位是早年赴日留学力主知识救国的黎大康;还有黎赓扬等七位县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京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的全国优秀教师黎佩英……
原本雕梁画栋的桅杆城中,一些木雕已开始朽烂,壁画也有些模糊了。曾经在贵港市一家家具城打工的黎老,练就一身木雕、彩绘手艺。虽已年过七旬,却仍旧每天搭着架子,在祠堂墙壁上描着绘着。记者观赏了祠堂墙壁上黎老绘的一幅荷花,竟和古画有几分神似。
面对记者的赞叹,黎老谦逊地笑道:“比古人的手艺差远了——没办法,差也要勉为其难地干啊!你看现在祠堂天井里空荡荡的,原来可都安放有古色古香的屏风的哦!现在我只能一扇一扇地补做。人老了,手脚越来越慢了——没办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跟我学这门手艺了!”
黎老话中连着两个“没办法”,让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位老人的无奈。同时,也对眼前这座苍老的桅杆城的未来生出一丝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