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逸趣txt:《环球时报》为铁道部喊冤意欲何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56:43
《环球时报》为铁道部喊冤意欲何为?

 

                               秦建中

 

8月4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盘否定铁道部并非舆论正义》社评。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几近成了全民口诛笔伐的靶子,在强大的社会舆论批评声中,这篇迟来的社评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纵观所有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环球时报》总是与民意背道而驰。就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例,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处置失当,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就匆匆宣布救援结束,虽然事后矢口否认,但记者公布的反驳视频却让其更加难堪。

更令公众不解的是,摔落高架桥下的动车车头本应运回仔细查找事故发生原因,可铁路部门却在现场挖坑草草掩埋。更奇怪的是,在车头埋后不久,又将车头挖出运走。更让公众忿懑的是,铁道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及为何掩埋动车车头时,王勇平先生在解释之后竟然傲慢地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用官腔如此回应公众质疑,明摆着是在找骂。更重要的是,在对铁道部的批评声中,公众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发泄对铁道部长久以来心中淤积的不满,而是对铁道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提出了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尽管如此,《环球时报》还是坐不住了,不合时宜地站出来为“铁老大”喊冤打抱不平。

《环球时报》的社评开篇就说,7·23”动车追尾事故以来,铁路信誉在股市、债市上全面遭贬,这呼应了网络舆论对铁路系统的唾骂。这篇社评的作者以惯有的“阴谋论”思维,将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高铁板块持续暴跌看作是股市对网络舆论唾骂铁路系统的回应(请注意,社评作者用的是铁路系统而不是铁道部),足以看出其内心深处的斗争神经是何等的高度敏感。

不过,《环球时报》在预言铁路系统真的在公众的唾骂声中衰败,进而导致中国悲哀的同时,也对铁道部恨铁不成钢。社评称,铁路的问题可以称为全中国问题的博物馆,因为这个系统太大,对中国社会的渗透率太高。就是不出温州动车事故,可以骂中国铁路的理由也罄竹难书。但最没出息的中国铁路部门变戏法一样把铁路的速度带到了世界最前列,它搞出的京沪高铁惊呆了全世界,也着实吓住了中国人自己。就这个“烂到底”的部门怎么配冲击世界最先进水平?不出事故才怪!温州事故来得如此之巧,它非常清脆地扇了铁道部一个耳光。

就在这种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声中,《环球时报》社评也没有忘记表扬。“罄竹难书”也好,“最没出息”也罢,“烂到底”也成,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京沪高铁惊呆了世界,吓住了中国人。在时评作者看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只是个巧合而不是大干快上的高铁早已埋下的隐患。虽然也用了非常清脆地扇了铁道部一个耳光的词语,可话语中却仍然透出了这是铁道部晦气而不是必然发生事故的偏袒。

社评没有忘记铁道部出了个贪腐的刘志军,还出了个据称在国外存了28亿美元的张曙光。但是,《环球时报》对此很是愤怒,可仔细想来有什么可愤怒的呢?就算张曙光贪污28亿美元是假的,既然官方没有公布,公众就有权猜测,对此,官员可能选择公布张曙光贪污了多少钱,也可以选择沉默,也用不着一张报纸为张曙光抱不平。因为任何一个贪官不可能包养28亿个情妇,但在中国,一个官员贪污28亿美元不是没有可能。在现有的监督体制下,只要有足够的钱可以拿,想拿的人就可以拿到。虽说官员没有包养28亿个情妇的本事,也没有享用28亿个情妇的功能,但集中300个女人的阴毛却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陈良宇否定不了上海,成克杰否定不了广西,刘志军同样不能否认整个铁路系统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位置。然而,请这篇社评的作者别忘了,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这其中包括中国铁路的进步并不是刘志军们推动的,“腐败有益论”只是腐败者的借口,一是为了继续贪腐,二是为了忽悠公众,所谓的腐败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性的说法可谓是用心险恶。

社评还说,诚然,铁道部需要认真反思,为什么铁路提速这件好事成为舆论中千夫所指的坏事,这当中有多少情绪是“铁老大”以前的傲慢造成的。从这次应对危机的笨拙,可以看出铁道部过去根本没把舆论放在眼里。那里的官员们应当清楚,“铁老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民主时代的舆论最热衷的,就是收拾各种各样的老大

《环球时报》社评的作者也知道“铁老大”以前和现在很傲慢,也知道动车事故发生后应对危机的笨拙。虽然作者也劝“铁老大”认清形势放下权力的架子,但谴词造句中却不无对民主时代社会舆论的讽刺。因为社评作者大概不清楚,民主时代的舆论不是热衷于收拾各种各样的“老大”,而是在公民社会里“人民最大”的缘故。

读题为《全盘否定铁道部并非舆论正义》的《环球时报》社评,很多人质疑《环球时报》为铁道部喊冤意欲何为。其实,公众读一读这篇社评文章的最后一段就会明白。社评在结尾写道,鼓吹彻底否定铁道部的人,请在你们所说的“铁道部”之前把该用的定语用足了。否则,广大铁路职工不同意你们,勤勤恳恳的大多数铁路系统的干部们不同意你们,中国社会也会嘲笑你们的极端,甚至怀疑你们的动机。

寥寥数语告诉我们,社评的作者是在故意挑动群众斗群众,从而把动车事故这趟混水搅得更混。最后一句话不但上纲上线,而且露出阵阵寒意,不但颇得“梁效”真传,而且大有“棍子”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