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游戏是那个公司的:汉平王皇后: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16 03:29:25
汉平王皇后: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
汉朝一共有五位王姓皇后,我写过两位,王娡和王政君。而她却是这五位王皇后之中最末的一个,也是这几位之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历史上其实隐隐有她的芳踪,但那几乎一笔带过的墨痕里,我在想,大概鲜有人会愿意去追踪她的。
她就象长在静水流深的红墙之内的一株弱柳,每每霜风凄紧,唯逆来顺受着,以弱不禁风的姿态任风摆布。她的一生终其一生都不曾开过花,结过果,若不是在临死之前,也曾经那般刚烈的视死如归的一个举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恐怕很难有人会记得,她,也曾经来过。
她就是西汉王朝的末代皇后。她的丈夫叫刘衎,也就是西汉王朝的傀儡皇帝汉平帝。刘衎是她唯一的合法丈夫,但可悲的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命运可以作主,刘衎是绝对不会心甘情愿成为她的丈夫。刘衎不喜欢她,非但不喜欢,简直恨之入骨。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我记得这首歌几年前非常流行,那英的《征服》。里面的歌词极其有意思——
终於你找到一个方式分出了胜负
输赢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
外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
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
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
我的心情是坚固,我的决定是糊涂
就这样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我的剧情已落幕,我的爱恨已入土
终于我明白两人要的是一个结束
所有的辩解都让对方以为是企图
放一把火烧掉你送我的礼物
却浇不熄我胸口灼热的愤怒!
呵——,这首歌我以前是很会唱的,唱得貌似还不错。而这首歌之所以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的歌词,明明它歌唱的是爱情,却居然可以拿来套之于他们身上,居然可以用它来诠释一段国恨与家仇!
而那段如烟往事一般的国恨家仇,其实就是我们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必须会学到的“王莽篡汉”,所以,结局众所周知:以小皇帝刘衎等人为代表的刘家王朝,终于以粉身碎骨作为被“征服”的代价被迫认输。
2/
历史上的刘衎死得很惨,也很早,十四岁未成年便英年早逝。
导致刘衎早死的诱因,是一杯毒酒。正是这杯被人落有剧毒的酒要了小皇帝的命,而调制这杯毒酒的人正是本文女主的父亲。换句话说,是她父亲杀死了她的丈夫。 问题不光只这些,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就在她的丈夫归天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传承两百多年的大汉王朝,一如当年那条被高祖剑斩的白蟒一样,让人拦腰斩成了一 分为二的两半,一半被人称之为西汉,一半被后人称为了东汉。而腰斩汉王朝者,不是别人,也恰恰就是她的父亲——王莽,这位新莽王朝的缔造者。
说 起王莽这个人,历史上素来臭名昭著,名声坏到了极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出过不少的篡逆谋反者,可是,要是把所有称得上是乱臣贼子的人翻出来打一个 排行榜的话,王莽称第二,那么天下便无人敢去樊登榜首。《汉书》的作者班固老先生对王莽的评价是:“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虐烈商辛。伪稽黄、 虞,缪称典文,众怨神怒,恶复诛臻。百王之极,究其奸昏。”
晚唐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咏史的小诗,也对他的行为进行过严厉的批判:“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后来,到了一千多年的大明王朝,著名的大学者杨慎在读那段史藉时,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以乡愿窃相位胡广也,以乡愿窃天位王莽也”。
“乡愿者”,德之贼也。可见,在中国历代文人以及传统史学家们的眼中,王莽其人,是多么的十恶不赦。而她,非常不幸,恰好生在了这么一位乱臣贼子的府中。
古 语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若改为「有其父必有其女」强加于她的身上的话,实在是天大的一件无辜。虽然她的父亲是大汉王朝的篡弑者,可是她一生的执着与 父亲的品格迴然不同,换言之,她是一位相当有气节,相当有道义的贞节烈妇,如果早生十几年,她甚至完全有机会入选那本《列女传》,作为节义楷模,谨供后世 瞻仰的。
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平生的遭际吧。
3/
小王皇后出生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0年,那正好是“赫赫有名”的大昏君汉成帝沉醉温柔乡的年代。由于成帝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外戚首辅王莽正式崛起。小王皇后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
虽说生于如此显赫的豪门府第,但是小王皇后自幼知书识礼,貌婉心娴,非常的温柔善良。
公 元前1年8月15日,也就是在小王皇后十岁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汉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位仅七年的汉皇哀帝,因贪色纵欲过度,匆匆离世。哀帝原本是元帝庶 孙,成帝侄,父为定陶恭王子。成帝无子,刘欣继位。然而这位刘欣小皇帝却是著名的同性恋者,因他而衍生的词语“断袖之癖”至今仍是同性恋者的一种别称。正 是这一特殊癖好,使得哀帝短暂的一生只与男宠董贤感情甚笃,死时并无子女。
哀帝暴死, 太皇太后王政君果断收回传国玉玺,王政君重掌大权后,痛恨哀帝的胡闹,也深感王家朝中无人后自己的落寞,就想起了王莽。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我在《王政 君》的那一贴里曾经就提到过,王莽于成帝年间本已正式浮出水面,掌大司马位,成帝死,哀帝继位,受哀帝一系的外戚挤兑,王莽不得不请辞下台,退居新野,闭 门读书,等待机会。谁料到哀帝执政不过七年,这么快就赶去阴曹地府挂号,看起来真是天助王莽。
王莽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心,一回来便裹携着一股凌厉的肃杀之气,大肆铲除异己,并且大刀阔斧的清除了丁傅外戚势力。
除此之外,为巩固自己独断朝纲的地位,王莽与姑母王政君千挑万选,选出来一位年仅8岁的小幼童,作为帝国的傀儡新人。而这位新人正是刘衎。刘衎又名刘箕子,可笑的是,刘衎之所以荣登大宝,不因任何特殊器质,只因他的年纪尚幼,便于掌控。
从此,大汉王朝正式进入王莽时代。王莽领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百官奏书一律经由莽全权处理;一夕之间,王莽才是帝国最高掌权人,权倾朝野。时年王莽四十五岁,正年富力强,精力茂盛之际。
4/
即便如此,王莽仍不满足。公元二年,平帝刚满十二岁,莽抬出《五经》为据,认为皇帝应娶天下“十二女””以广继嗣。莽说动姑妈,也就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宣布要为小皇帝娶妻纳妾。这是好事,已经年迈的老太后没有理由不应允。
之 后,王莽便开始向太皇太后奏请各王公列侯的谪女儿入宫选后。其间王莽把自己的女儿也报了上去。在登记入选诸女名册时,王莽发现其中的女孩大多数才德、容貌 都在自己女儿之上,担心女儿会落选,便心生一计。他故作姿态,向太后提出自己的女儿才貌一般,要求主动退出。太后认为王莽此举出于至诚,于是便同意了。
王 莽从小受到的是儒家教育,为人谦逊有礼,节俭勤奋,虚心好学,又乐善好施,因而一向口碑极好,门客众多。所以消息一经传出,群情激愤,众臣不明就理,纷纷 打抱不平,在他们看来,这次选后活动是王莽首倡,而太后为了避嫌,竟不让他的女儿参选,这对王莽太不公平。因此,诸多王粉联名上折:“请选安汉公之女入宫 做皇后,母仪天下。”在这节骨眼上,王莽依然故我,再向太后上表坚辞。结果上书反而越来越多。民意难违,太后不得已,只好顺水推舟,将王莽坚辞不果的长女 娶进宫,并且正式立为皇后。这就是本文的女主汉平帝王皇后了。
入宫这一年王皇后刚满十三岁。虽然她是老太皇太后的的亲侄孙女,但是王皇后的深宫岁月一点都不温馨甜蜜。
原来,两年前,为了更好的控制小皇帝,谁都没想到野心勃勃的王莽会对小皇帝生母一家举刀屠门。小皇帝生母卫姬一家几百口子人,在那场大屠杀之后,就只剩了卫姬一人而已。惨案一出,海内震动。而当时事件中牵连死去的更包括与王莽意见相左的亲生儿子王宇、以及王莽的亲叔父。
大 屠杀的这一年小皇帝还小,才刚满十岁,小小年纪,虽不能举起弯刀为亲人报仇,但是也懂得把这血海深仇刻骨般的铭记于心。她哪里知道啊,他是那么恨她,恨她 王家的人,只怕是连王家的阿猫阿狗,都会令他恨得巴不得拆了它的骨剥了它的皮。大婚这一年,娶进来王莽家的小千金,你叫他如何可以与她亲近?
到 底还是个心无城府的孩子,所有憎恶仇恨全写在脸上,他除了待她冷如寒冰之外,更经常把这股有名怒火毫无顾忌的往她身上发泄。所幸,小王皇后比他要年长一 些,小皇后对这位可怜的皇帝丈夫并不灰心,加之小皇后是个知书识礼性格温驯的好姑娘,她处处迁就他,并不埋怨他,更小心翼翼的,从不敢向父亲禀明她的遭 遇。
天长日久,两颗幼小的心灵,在冰冷的后宫,越靠越近,那座横亘在彼此心间的巨大的冰川,也开始渐渐的融化成了潺潺春水。。。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一对小夫妻日渐恩爱的时候,野心家王莽对汉王朝虎视眈眈的算计一刻也不曾消停,野心家们永远只会把自己的皇图霸业放在首位,野心家是从来不考虑女儿的幸福的。公元6年2月3日,平帝在一杯毒酒的毒杀下暴死。这一天,离他们的大婚仅仅一年零十个月。
所有温暖戛然而止,两颗年轻的心,从此再也没有品尝幸福的机会。
5/
平 帝晏驾后,消息被全部封锁,汉室宫庭,噤若寒蝉,人人自危。但是她还是知道了,是父亲毒杀了丈夫,理由就是平帝日渐疯长的仇恨。没错,他是那么毫不掩饰的 仇视着她的父亲,他恨他,恨他专权独断,更恨他双手噬血。因而,王莽怕了,他惧怕平帝时常流露出来的愤恨神色,他更怕平帝长大后报仇雪恨,于是,主动来了 一个先发制人。
初闻噩耗她哭得死去活来。可她知道,由始致终,自己才是那阴谋的轴心。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除了哭泣,和认命,她何尝想卷入汹涌的时代潮流,在急浪和漩涡中遭遇这不安宁的痛苦?
平帝死后,一直拖了足足三个月,王莽坚持不肯选继新的皇帝。
他 在考量,也在做篡位之前的最后一次试水。他想试一试朝中各臣对他有可能谋朝篡位作出的反应。三个月以后,莽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已入垂暮之年的王 政君已经没有能力干涉朝政,于是,再次全权委托王莽暂代天子理政,史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也是从这一年起,年仅十四岁的小王皇后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太 后。当然,她还算不得最年轻的太后,在她之前还有一位上官小妹比她更可悲,十五岁刚过,就被人尊为了太皇太后了。
三 年以后,也就是西元九年,外表谦恭、仁孝,内心极其凶残的王莽,终于扫清各路障碍,各项篡位工作也准确就序。就在这一年,各地符命样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 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也就是西元8年,王莽终于撕下仁义的面纱,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同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成功篡汉,改朝换代。按新朝制,封小王皇后为黄皇室主,但她幽谧柔弱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宁折不弯的心,不仅坚持行汉礼,并且总借身体不适,从不参加新朝任何朝会。
对于她来说,活着跟死去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她的一生可谓富贵到了顶极,但是她却连最普通人的快乐都没有,那场苦难的婚姻,那场未来得及深爱的爱情,被他父亲残忍杀死,从那以后,她就象一具活着的尸体,行尸走肉的守着亡夫的名字,在宫闱深处,日日夜夜不停的祷告与忏悔。
而她那做了皇帝的父亲,依然在外面象个暴虐的魔鬼一样疯狂的杀人,他不仅杀那些不服从他的臣民,也杀自己的亲子,亲孙。
不过,所有那些宫阙之外的血腥故事,对她来说似乎完全没了意义。大汉亡国,她,哀莫大于心死。十几年里,她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不在哭泣,外面的世界完全与她断绝了联系。除了每一年他的祭日,她会去他的陵前烧一柱青香之外,她几乎不怎么出门。
她的身体一天一天消瘦了下去,每况愈下。而她的消瘦看在王莽的眼里仿佛一种诅咒,毕竟是他杀了女婿,是他让亲生女儿变成了年轻的寡妇。他开始变着方的逼她嫁人,在他看来,女人家但凡再有家庭,或者有了孩子,就不会再纠结于前夫相关的仇恨了。
这一年,他处心积虑的选派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年郎随御医前生给她看病,那美少年叫孙豫,谁料,她一眼识破了父亲的诡计,刹时间愤怒象一股熊熊燃烧的火苗,她又羞又愤!二话不说,直命人取过长长的鞭子,狠狠的朝那少年郎抽去。那之后,再也没有哪家少年,敢进她的宫门。
6/
公 元22年,也就是王莽政权的地皇三年,临清域内旱蝗成灾,据说在这一年里,单是人吃的粟,就被炒卖到了一斤粟黄金一斤。老百姓活不下去,有些地方更是出现 了可怕的易子而食。天灾后面,朝庭赈灾不力,终至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闹得最凶的便是湖北京山境内的绿林军,其声势之大,势如水火。
王 莽束手无策,一面作困兽斗,一面在京郊举行万人哭天大祭。王莽哭天,据说是信了老祖宗的《春秋》古典,古典有云:“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也就是说: “国家如果面临大灾大祸,可以用哭来攘解。”史书载,公元23年10月3日祭典这一天,君臣数千人行过礼之后,嚎啕大哭,一时间声震天地。
明冯梦龙《古今笑史?迂腐部》中说:“时莽绀袧服,带玺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栻于前,时日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说:“老天让我做天子,毛贼能把我怎么样!”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虽然王莽在哭天之后,暂时得到了心理安慰,信心满满。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象他这种倒行逆施的乱臣贼子,老天也会保佑的话,那么老天又有什么天道可循。
公 元23九月,绿林军成功拿下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他被杀死之后,连尸体也被分割。有个校尉很机灵,杀王莽他没轮上,赶紧去砍下了王莽的人 头,别的士兵也仿佛受到启发,都去王莽的身上割肉,一是为了解恨,另外也是为了争功,史料记载,争着去砍王莽尸体的就有几十人,最后,王莽的人头悬挂到了 宛城的城头,就连王莽的舌头也被人割下来炒成了一碟小菜。
王莽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 但是小王皇后也在这场战乱之中,宛如落花随风坠崖般的凄美从容的死去,留给世人一片唏嘘之声。对于她的死,西晋长安县令潘岳在《西征赋》中做出过这样公正 的评价:“瞰康陵之孤坟,悲平后之专杰,央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激义成而引决,赴丹焰以明节,投宫火而焦糜,从灰熛而俱灭。”
公 元23年九月初一这一天,汉军杀入长安,杀死王莽,然后汉军又在长安城里放了一把大火,大火沿着红墙绿瓦的宫墙一直烧到了承明殿。而这时候的承明殿里仍然 住着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小王皇后。新莽朝的黄皇室主。黄皇室主是父亲给她的封号,她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因为她只把自己当成是汉王朝的皇后,平 帝的未亡人。
从义军杀入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做出死的决定。死,对于她来说还真是无异于解脱。因而她没有惊慌,更没有逃亡。她命人打来清水,洗去脸上的尘污,然后淡淡的涂了一个喜妆,再穿上隆重的汉朝的皇后礼服,就象她当年嫁来皇宫时一样。
可惜十几年幽闭岁月,她变得苍老,华发早生。。。
大火很快就烧了过来,先是垂缦纱闱,然后再是雕梁画栋,熊熊的大火,把整座宫庭变成了火的海洋,而她平静的坐在大火围剿的中央,如一座雕塑,一动不动,幽远的目光,似是穿越了所有的离合悲欢,生死情仇,凝定此刻。
死前,据说她曾留下过一句凄凉的叹息:“何面目以见汉家?”
呵———
可怜的女人,她是汉王朝的罪人,又是新莽朝的逆鬼。夹在丈夫和父亲之间,她纠结了一生。即使就在她临死之前的一刹那,她依然不能够确定,经过这么多年,她的丈夫是不是还在恨她?是不是仍然不肯原谅她,不肯接受她呢?
2011。03。31于广州午后
1/
汉朝一共有五位王姓皇后,我写过两位,王娡和王政君。而她却是这五位王皇后之中最末的一个,也是这几位之中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历史上其实隐隐有她的芳踪,但那几乎一笔带过的墨痕里,我在想,大概鲜有人会愿意去追踪她的。
她就象长在静水流深的红墙之内的一株弱柳,每每霜风凄紧,唯逆来顺受着,以弱不禁风的姿态任风摆布。她的一生终其一生都不曾开过花,结过果,若不是在临死之前,也曾经那般刚烈的视死如归的一个举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恐怕很难有人会记得,她,也曾经来过。
她就是西汉王朝的末代皇后。她的丈夫叫刘衎,也就是西汉王朝的傀儡皇帝汉平帝。刘衎是她唯一的合法丈夫,但可悲的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命运可以作主,刘衎是绝对不会心甘情愿成为她的丈夫。刘衎不喜欢她,非但不喜欢,简直恨之入骨。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我记得这首歌几年前非常流行,那英的《征服》。里面的歌词极其有意思——
终於你找到一个方式分出了胜负
输赢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
外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
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
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
我的心情是坚固,我的决定是糊涂
就这样被你征服,喝下你藏好的毒
我的剧情已落幕,我的爱恨已入土
终于我明白两人要的是一个结束
所有的辩解都让对方以为是企图
放一把火烧掉你送我的礼物
却浇不熄我胸口灼热的愤怒!
呵——,这首歌我以前是很会唱的,唱得貌似还不错。而这首歌之所以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的歌词,明明它歌唱的是爱情,却居然可以拿来套之于他们身上,居然可以用它来诠释一段国恨与家仇!
而那段如烟往事一般的国恨家仇,其实就是我们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必须会学到的“王莽篡汉”,所以,结局众所周知:以小皇帝刘衎等人为代表的刘家王朝,终于以粉身碎骨作为被“征服”的代价被迫认输。
2/
历史上的刘衎死得很惨,也很早,十四岁未成年便英年早逝。
导致刘衎早死的诱因,是一杯毒酒。正是这杯被人落有剧毒的酒要了小皇帝的命,而调制这杯毒酒的人正是本文女主的父亲。换句话说,是她父亲杀死了她的丈夫。 问题不光只这些,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就在她的丈夫归天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传承两百多年的大汉王朝,一如当年那条被高祖剑斩的白蟒一样,让人拦腰斩成了一 分为二的两半,一半被人称之为西汉,一半被后人称为了东汉。而腰斩汉王朝者,不是别人,也恰恰就是她的父亲——王莽,这位新莽王朝的缔造者。
说 起王莽这个人,历史上素来臭名昭著,名声坏到了极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出过不少的篡逆谋反者,可是,要是把所有称得上是乱臣贼子的人翻出来打一个 排行榜的话,王莽称第二,那么天下便无人敢去樊登榜首。《汉书》的作者班固老先生对王莽的评价是:“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虐烈商辛。伪稽黄、 虞,缪称典文,众怨神怒,恶复诛臻。百王之极,究其奸昏。”
晚唐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咏史的小诗,也对他的行为进行过严厉的批判:“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后来,到了一千多年的大明王朝,著名的大学者杨慎在读那段史藉时,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以乡愿窃相位胡广也,以乡愿窃天位王莽也”。
“乡愿者”,德之贼也。可见,在中国历代文人以及传统史学家们的眼中,王莽其人,是多么的十恶不赦。而她,非常不幸,恰好生在了这么一位乱臣贼子的府中。
古 语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若改为「有其父必有其女」强加于她的身上的话,实在是天大的一件无辜。虽然她的父亲是大汉王朝的篡弑者,可是她一生的执着与 父亲的品格迴然不同,换言之,她是一位相当有气节,相当有道义的贞节烈妇,如果早生十几年,她甚至完全有机会入选那本《列女传》,作为节义楷模,谨供后世 瞻仰的。
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平生的遭际吧。
3/
小王皇后出生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0年,那正好是“赫赫有名”的大昏君汉成帝沉醉温柔乡的年代。由于成帝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外戚首辅王莽正式崛起。小王皇后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
虽说生于如此显赫的豪门府第,但是小王皇后自幼知书识礼,貌婉心娴,非常的温柔善良。
公 元前1年8月15日,也就是在小王皇后十岁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汉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位仅七年的汉皇哀帝,因贪色纵欲过度,匆匆离世。哀帝原本是元帝庶 孙,成帝侄,父为定陶恭王子。成帝无子,刘欣继位。然而这位刘欣小皇帝却是著名的同性恋者,因他而衍生的词语“断袖之癖”至今仍是同性恋者的一种别称。正 是这一特殊癖好,使得哀帝短暂的一生只与男宠董贤感情甚笃,死时并无子女。
哀帝暴死, 太皇太后王政君果断收回传国玉玺,王政君重掌大权后,痛恨哀帝的胡闹,也深感王家朝中无人后自己的落寞,就想起了王莽。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我在《王政 君》的那一贴里曾经就提到过,王莽于成帝年间本已正式浮出水面,掌大司马位,成帝死,哀帝继位,受哀帝一系的外戚挤兑,王莽不得不请辞下台,退居新野,闭 门读书,等待机会。谁料到哀帝执政不过七年,这么快就赶去阴曹地府挂号,看起来真是天助王莽。
王莽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心,一回来便裹携着一股凌厉的肃杀之气,大肆铲除异己,并且大刀阔斧的清除了丁傅外戚势力。
除此之外,为巩固自己独断朝纲的地位,王莽与姑母王政君千挑万选,选出来一位年仅8岁的小幼童,作为帝国的傀儡新人。而这位新人正是刘衎。刘衎又名刘箕子,可笑的是,刘衎之所以荣登大宝,不因任何特殊器质,只因他的年纪尚幼,便于掌控。
从此,大汉王朝正式进入王莽时代。王莽领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百官奏书一律经由莽全权处理;一夕之间,王莽才是帝国最高掌权人,权倾朝野。时年王莽四十五岁,正年富力强,精力茂盛之际。
4/
即便如此,王莽仍不满足。公元二年,平帝刚满十二岁,莽抬出《五经》为据,认为皇帝应娶天下“十二女””以广继嗣。莽说动姑妈,也就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宣布要为小皇帝娶妻纳妾。这是好事,已经年迈的老太后没有理由不应允。
之 后,王莽便开始向太皇太后奏请各王公列侯的谪女儿入宫选后。其间王莽把自己的女儿也报了上去。在登记入选诸女名册时,王莽发现其中的女孩大多数才德、容貌 都在自己女儿之上,担心女儿会落选,便心生一计。他故作姿态,向太后提出自己的女儿才貌一般,要求主动退出。太后认为王莽此举出于至诚,于是便同意了。
王 莽从小受到的是儒家教育,为人谦逊有礼,节俭勤奋,虚心好学,又乐善好施,因而一向口碑极好,门客众多。所以消息一经传出,群情激愤,众臣不明就理,纷纷 打抱不平,在他们看来,这次选后活动是王莽首倡,而太后为了避嫌,竟不让他的女儿参选,这对王莽太不公平。因此,诸多王粉联名上折:“请选安汉公之女入宫 做皇后,母仪天下。”在这节骨眼上,王莽依然故我,再向太后上表坚辞。结果上书反而越来越多。民意难违,太后不得已,只好顺水推舟,将王莽坚辞不果的长女 娶进宫,并且正式立为皇后。这就是本文的女主汉平帝王皇后了。
入宫这一年王皇后刚满十三岁。虽然她是老太皇太后的的亲侄孙女,但是王皇后的深宫岁月一点都不温馨甜蜜。
原来,两年前,为了更好的控制小皇帝,谁都没想到野心勃勃的王莽会对小皇帝生母一家举刀屠门。小皇帝生母卫姬一家几百口子人,在那场大屠杀之后,就只剩了卫姬一人而已。惨案一出,海内震动。而当时事件中牵连死去的更包括与王莽意见相左的亲生儿子王宇、以及王莽的亲叔父。
大 屠杀的这一年小皇帝还小,才刚满十岁,小小年纪,虽不能举起弯刀为亲人报仇,但是也懂得把这血海深仇刻骨般的铭记于心。她哪里知道啊,他是那么恨她,恨她 王家的人,只怕是连王家的阿猫阿狗,都会令他恨得巴不得拆了它的骨剥了它的皮。大婚这一年,娶进来王莽家的小千金,你叫他如何可以与她亲近?
到 底还是个心无城府的孩子,所有憎恶仇恨全写在脸上,他除了待她冷如寒冰之外,更经常把这股有名怒火毫无顾忌的往她身上发泄。所幸,小王皇后比他要年长一 些,小皇后对这位可怜的皇帝丈夫并不灰心,加之小皇后是个知书识礼性格温驯的好姑娘,她处处迁就他,并不埋怨他,更小心翼翼的,从不敢向父亲禀明她的遭 遇。
天长日久,两颗幼小的心灵,在冰冷的后宫,越靠越近,那座横亘在彼此心间的巨大的冰川,也开始渐渐的融化成了潺潺春水。。。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一对小夫妻日渐恩爱的时候,野心家王莽对汉王朝虎视眈眈的算计一刻也不曾消停,野心家们永远只会把自己的皇图霸业放在首位,野心家是从来不考虑女儿的幸福的。公元6年2月3日,平帝在一杯毒酒的毒杀下暴死。这一天,离他们的大婚仅仅一年零十个月。
所有温暖戛然而止,两颗年轻的心,从此再也没有品尝幸福的机会。
5/
平 帝晏驾后,消息被全部封锁,汉室宫庭,噤若寒蝉,人人自危。但是她还是知道了,是父亲毒杀了丈夫,理由就是平帝日渐疯长的仇恨。没错,他是那么毫不掩饰的 仇视着她的父亲,他恨他,恨他专权独断,更恨他双手噬血。因而,王莽怕了,他惧怕平帝时常流露出来的愤恨神色,他更怕平帝长大后报仇雪恨,于是,主动来了 一个先发制人。
初闻噩耗她哭得死去活来。可她知道,由始致终,自己才是那阴谋的轴心。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除了哭泣,和认命,她何尝想卷入汹涌的时代潮流,在急浪和漩涡中遭遇这不安宁的痛苦?
平帝死后,一直拖了足足三个月,王莽坚持不肯选继新的皇帝。
他 在考量,也在做篡位之前的最后一次试水。他想试一试朝中各臣对他有可能谋朝篡位作出的反应。三个月以后,莽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已入垂暮之年的王 政君已经没有能力干涉朝政,于是,再次全权委托王莽暂代天子理政,史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也是从这一年起,年仅十四岁的小王皇后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太 后。当然,她还算不得最年轻的太后,在她之前还有一位上官小妹比她更可悲,十五岁刚过,就被人尊为了太皇太后了。
三 年以后,也就是西元九年,外表谦恭、仁孝,内心极其凶残的王莽,终于扫清各路障碍,各项篡位工作也准确就序。就在这一年,各地符命样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 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也就是西元8年,王莽终于撕下仁义的面纱,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同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成功篡汉,改朝换代。按新朝制,封小王皇后为黄皇室主,但她幽谧柔弱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宁折不弯的心,不仅坚持行汉礼,并且总借身体不适,从不参加新朝任何朝会。
对于她来说,活着跟死去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她的一生可谓富贵到了顶极,但是她却连最普通人的快乐都没有,那场苦难的婚姻,那场未来得及深爱的爱情,被他父亲残忍杀死,从那以后,她就象一具活着的尸体,行尸走肉的守着亡夫的名字,在宫闱深处,日日夜夜不停的祷告与忏悔。
而她那做了皇帝的父亲,依然在外面象个暴虐的魔鬼一样疯狂的杀人,他不仅杀那些不服从他的臣民,也杀自己的亲子,亲孙。
不过,所有那些宫阙之外的血腥故事,对她来说似乎完全没了意义。大汉亡国,她,哀莫大于心死。十几年里,她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不在哭泣,外面的世界完全与她断绝了联系。除了每一年他的祭日,她会去他的陵前烧一柱青香之外,她几乎不怎么出门。
她的身体一天一天消瘦了下去,每况愈下。而她的消瘦看在王莽的眼里仿佛一种诅咒,毕竟是他杀了女婿,是他让亲生女儿变成了年轻的寡妇。他开始变着方的逼她嫁人,在他看来,女人家但凡再有家庭,或者有了孩子,就不会再纠结于前夫相关的仇恨了。
这一年,他处心积虑的选派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年郎随御医前生给她看病,那美少年叫孙豫,谁料,她一眼识破了父亲的诡计,刹时间愤怒象一股熊熊燃烧的火苗,她又羞又愤!二话不说,直命人取过长长的鞭子,狠狠的朝那少年郎抽去。那之后,再也没有哪家少年,敢进她的宫门。
6/
公 元22年,也就是王莽政权的地皇三年,临清域内旱蝗成灾,据说在这一年里,单是人吃的粟,就被炒卖到了一斤粟黄金一斤。老百姓活不下去,有些地方更是出现 了可怕的易子而食。天灾后面,朝庭赈灾不力,终至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闹得最凶的便是湖北京山境内的绿林军,其声势之大,势如水火。
王 莽束手无策,一面作困兽斗,一面在京郊举行万人哭天大祭。王莽哭天,据说是信了老祖宗的《春秋》古典,古典有云:“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也就是说: “国家如果面临大灾大祸,可以用哭来攘解。”史书载,公元23年10月3日祭典这一天,君臣数千人行过礼之后,嚎啕大哭,一时间声震天地。
明冯梦龙《古今笑史?迂腐部》中说:“时莽绀袧服,带玺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栻于前,时日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说:“老天让我做天子,毛贼能把我怎么样!”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虽然王莽在哭天之后,暂时得到了心理安慰,信心满满。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象他这种倒行逆施的乱臣贼子,老天也会保佑的话,那么老天又有什么天道可循。
公 元23九月,绿林军成功拿下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他被杀死之后,连尸体也被分割。有个校尉很机灵,杀王莽他没轮上,赶紧去砍下了王莽的人 头,别的士兵也仿佛受到启发,都去王莽的身上割肉,一是为了解恨,另外也是为了争功,史料记载,争着去砍王莽尸体的就有几十人,最后,王莽的人头悬挂到了 宛城的城头,就连王莽的舌头也被人割下来炒成了一碟小菜。
王莽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 但是小王皇后也在这场战乱之中,宛如落花随风坠崖般的凄美从容的死去,留给世人一片唏嘘之声。对于她的死,西晋长安县令潘岳在《西征赋》中做出过这样公正 的评价:“瞰康陵之孤坟,悲平后之专杰,央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激义成而引决,赴丹焰以明节,投宫火而焦糜,从灰熛而俱灭。”
公 元23年九月初一这一天,汉军杀入长安,杀死王莽,然后汉军又在长安城里放了一把大火,大火沿着红墙绿瓦的宫墙一直烧到了承明殿。而这时候的承明殿里仍然 住着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小王皇后。新莽朝的黄皇室主。黄皇室主是父亲给她的封号,她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因为她只把自己当成是汉王朝的皇后,平 帝的未亡人。
从义军杀入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做出死的决定。死,对于她来说还真是无异于解脱。因而她没有惊慌,更没有逃亡。她命人打来清水,洗去脸上的尘污,然后淡淡的涂了一个喜妆,再穿上隆重的汉朝的皇后礼服,就象她当年嫁来皇宫时一样。
可惜十几年幽闭岁月,她变得苍老,华发早生。。。
大火很快就烧了过来,先是垂缦纱闱,然后再是雕梁画栋,熊熊的大火,把整座宫庭变成了火的海洋,而她平静的坐在大火围剿的中央,如一座雕塑,一动不动,幽远的目光,似是穿越了所有的离合悲欢,生死情仇,凝定此刻。
死前,据说她曾留下过一句凄凉的叹息:“何面目以见汉家?”
呵———
可怜的女人,她是汉王朝的罪人,又是新莽朝的逆鬼。夹在丈夫和父亲之间,她纠结了一生。即使就在她临死之前的一刹那,她依然不能够确定,经过这么多年,她的丈夫是不是还在恨她?是不是仍然不肯原谅她,不肯接受她呢?
2011。03。31于广州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