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手游90级技能等级:季忆浮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28:48

他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被人们称为“国宝”,但是他力辞这三顶“桂冠”,潜心学术研究,数十年如一日;他曾留学德国,时逢二战,归国无路,但是他心系祖国,经常“怅望灰天,泪光里,幻出母亲的画面”;他清贫如洗,一生坎坷,但是他意志坚定,笔耕不辍,敢于讲真话,直抒己见…… 他就是季羡林,一位真正的大师!时值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以季羡林先生相关作品为本,我们对先生的记忆再次浮现,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治学态度、他的处世之道……
季羡林:在德国精神上没有受折磨。(德国)那个只是肉体上的,(“文革”是)精神上(的也有)。后来我跟你讲过这个故事,政协恢复的时候,周扬说,羡林同志啊,中国讲是,士可杀,不可辱,现在改啦,是士既可杀,也可辱了,说完哈哈大笑,这种大笑叫苦笑。有什么办法呢?【摘自《季羡林口述史》第352页】
风风雨雨一百年:“做真实的自己”

《风风雨雨一百年》是季老的图文自传作品,是迄今唯一一本真正以图文形式记录季羡林先生一百年人生历程的作品,书中对季老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留学、任教、住牛棚,进医院等人生各个方面,从“我的童年、十年回顾、一个老知识份子的回忆、我和书、在病中、我的学术总结、我的人生感悟”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实的记述,并配以珍贵照片。【详细】
留德十年: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我不是庄子所谓的“至人无梦”的“至人”,我的梦非常多。我的一些希望在梦中肆无忌惮地得到了满足。我梦的最多的是祖国的食品。我这个人素无大志,在食品方面亦然。我从来没有梦到过什么燕窝、鱼翅、猴头、熊掌,这些东西本来就与我缘分不大。我梦到最多的是吃炒花生米和锅饼(北京人叫“锅盔”)。每天平旦醒来,想到梦中吃的东西,怀乡之情如大海怒涛,奔腾汹涌,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详细】
牛棚杂忆:自搭牛棚,“请君入瓮”

“革命小将”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始至终所搞的一切活动,不管他们怎样表白,忠于什么什么人呀,维护什么什么路线呀。这些都是鬼话。要提纲挚领的话,只有一条,就是:折磨人。从“打倒”抄家开始,一直到劳改,花样繁多,令人目迷五色。全国的“革命造反派”共同努力,各尽所能,又集中了群众的智慧,由粗至精,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寡及众,折磨人的办法就成了体系,光被寰宇了。【详细】
季羡林生平

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详细】

季羡林:我研究佛教,主要不是从教义。我对于这个教义啊,不感兴趣。所有宗教的教义,我都不感兴趣。就是它教义里边充满了偏见。所以,我研究佛教语言,是从语言(方面研究的)。研究佛教的语言,我这个文章,写的不少。【摘自《季羡林口述史》第16页】
季羡林全集:
浩浩三十卷

江西教育社曾在1996年出版24卷的《季羡林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文集》出版后十多年里,季羡林又有数百篇新作问世。2007年,季羡林授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季羡林全集》,并亲自督导《全集》的结集出版事宜。《全集》30卷,前29卷是季老的各类作品,30卷是“附编”。较之《文集》,《全集》有三处变化。一是主要增补1996年至2008年间先生撰述的文章,也补入先生早年发表而未编入《文集》的文章。二是订正先生传世各种版本的文字差互及错讹。三是《全集》重新编次季老作品,统一全书体例。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一九五七年出版 已绝版

……一讲到中印友好关系的历史,我就觉得有一些前提应该加以说明或澄清,特别是在我这样一部论文集的前面,更有必要。首先是怎样来理解中印友好往来的历史?过去有一些好心的印度朋友曾对我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向印度学习。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则是印度向中国学习”。这几句话,我在一九七八年春访问印度在德里大学向教师和学生做报告时,曾提到过。出我意料之外的是,竟然博得满堂的掌声。【摘自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序言】
糖史:
蔗糖背后的世界文化交流史

《糖史(套装上下册)》是研究蔗糖的文化史与科技史巨著。作者通过严格的考据研究,揭示了蔗糖千百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呈现了隐藏在蔗糖背后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史。全书共分三编,国内编揭示了蔗糖自先秦至清代的种植、制造、使用等演变、传播的历史;国际编重点展现了蔗糖在东方和拉美国家的传播与演变;结束语则概括介绍了甘蔗种植和砂糖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贡献。《糖史(套装上下册)》由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新编出版。
季羡林治学二三事

季先生治学孜孜不倦,精通多门“绝学”

季羡林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于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5年,他在德国德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国的日子里,季羡林饱受轰炸、饥饿、乡愁的煎熬。其自述曰:“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懂12门以上的语言,其中吐火罗文据说今世已不足30人掌握。【详细】
梵文课上只有他一个学生
梵文教授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是在西克教授退休后接替西克的。他是柏林大学梵学大师海因里希·吕德斯的高门弟子,是研究新疆出土的梵文佛典残卷的专家。他年纪轻轻,但在世界梵文学界已颇有名声。季羡林没有想到,梵文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详细】
老而弥坚,成就十全武功
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历程的话,那么,可以说六十七岁(1978年)以前,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干扰,只跑了二三十米;六十七岁至今(2002年)的二十四年时间内,则跑完了最后的七八十米。而在最后的七八十米跑中,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则是他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他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详细】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哲学史上始终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性善与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两说各有拥护者和反对者,中立派就主张性无善无恶说。我个人的看法接近此说,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让我摆脱骑墙派的立场,说出真心话的话,我赞成性恶说,然则根据何在呢?【摘自《季羡林自选集——谈人生》】
一生的远行 :季羡林自选集

《一生的远行》讲述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社会,恐怕有很值得别人借鉴的地方。今天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大都不能体会。有时候同他们谈一点过去的情况,他们往往瞪大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我走到了一个歧路口:一条路是桃花,一条路是雪。【详细】
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自选集

过去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距”,曲折坎坷,既走过康庄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即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详细】
悼 念 忆:季羡林自选集

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趣味和韵味,值得品评和玩味。读此经典选本,既能享受季羡林先生散文的风采,又能领略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悟出做人的真谛。【详细】
季先生为人境界:博大精深,温厚敬诚

“爱猫”的长寿眉爷爷
“它们在稿子上撒尿,我也没办法。还有,那个猫啊,你不能关着它,你要让它感到自由,怎么呢,就是让它跑出去,它想回家的时候就会回来的。你看我那猫,我可以带着它遛弯呢,很少有人带着猫遛弯吧。”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自豪极了。【详细】
圈内外公认的“土包子”
初次和季羡林接触的人,从他身着的中山装,往往会得出他像一个农民的印象。季羡林自己也曾多次说过,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一个“土包子”。【详细】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讲真话除了需要学识,更需要勇气。因为讲真话可能得罪别人,讲真话可能让别人觉得幼稚,但是真话促人警醒,发人深思。季先生是学术大家,是众所敬仰的名人,他的真话,朴实无华,和风细雨,娓娓而谈,滋润心田,所谓“大象无形”也!【详细】

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2006年年底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摘自《季羡林自选集——谈人生》】
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之子终于无法再缄其口,整理大师遗物,追忆往昔恩怨,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详细】
一代大师季羡林: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晶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和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钟敬文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详细】
季羡林传:
季羡林生前最后一位学术助手蔡德贵倾十数年之力写就

作者蔡德贵2008年经季羡林先生选定作为季羡林先生学术助手,一直从事季羡林先生口述历史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书中他以一名季门弟子的独特视角和纪实的手法,详细地讲述了季羡林先生曲折的求学生涯、学术研究、业余生活等。传记再现了季老近百年来漫长的坎坷人生、广博弘大的学术造诣以及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也突出反映了一位世纪老人、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陋室书香犹在,先生遗志需承

唐师曾:吐火罗文无人完整继承
吐火罗文是一门中亚地区的古老文字,据复旦大学教授、季老关门弟子钱文忠讲,现在全世界懂吐火罗文的也就三四人。中亚出土的经卷,很多是用吐火罗文而写,掌握这门语言,翻译经卷,对研究中亚佛教有很重要的意义。【详细】
钱文忠:季先生承载中国人梦想
“季先生这样的人,原本是一个群体现象,到今天居然成了个体现象。”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季羡林关门弟子钱文忠说,这值得时代深思,目前的“季羡林热”,实际上表明“他身上寄托了善良的人们太多的精神梦想”。【详细】
梁文道:季先生为何是最后的大师
为什么季羡林先生被称作“最后的大师”?因为他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学界仍有信誉可言的时代;因为他的成就被国际学界承认,而不是我们今天这个混沌晦暗的江湖自娱自乐的结果。所以,我担心的问题还不是中国出不出得了大师;而是就算真有,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存在。说一个人是大师,谁说了算呢?【详细】

2006年,季羡林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是这样描述他的:“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先生虽然故去,但是他的言行、他的品格将永远印在中国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