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18级内丹多少钱:总理与民众 合力战“三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42:09
总理与民众 合力战“三公” 作者: 丰鸿平 徐臻 张恒

9000亿元“三公消费”揭开冰山一角
总理与民众  合力战“三公”
丰鸿平 徐臻 张恒 __文

2008年,刚当上全国政协委员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已白了》的发言稿。3年过去,蒋洪的头发更白了,他终于等来了公开“三公消费”的一个开端,虽然这个开端并不让他满意。
截至7月22日,98家中央单位中共有73家公布了自己的三公经费账本,其中有20家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央单位要在6月30日之前公布三公消费情况,但听话的只有科技部和中国工程院两家,其他单位要么姗姗来迟,要么犹抱琵琶。
“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进步。但没有如期公布,绝大部分单位只公布了一个数字,并且是财政预算内的‘三公消费’,这样的公布对于民众监督没有多大意义。”对于已经公布的三公消费,蒋洪如是评论。
从2008年到2011年,蒋洪连续4年向“两会”提交要求公开三公消费的相关提案,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能在庙堂议事的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处江湖之远”的普通市民。他们的行动与高层的意志形成合力,在今年终于撬开了治理“三公消费”的坚冰。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三公消费”亮剑: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随后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这是一场看似注定要赢的战役。但这样一场战役何以进行得如此艰辛?

民间力量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之前,蒋洪做了十年上海人大代表。每年审查预算时代表们都看着他,代表们对那些财政预算报表一头雾水,而蒋洪是财政方面的专家,他们希望蒋洪能看出些什么问题。
“我说不出比大家更多的话,因为给我的信息就是那么少。”即使是专家,蒋洪对于财政预算信息不全面、不具体、信息滞后也很无奈。民众所关心的三公消费,更是密而不公。
在那篇“头发已白”的发言稿中,蒋洪说:“我是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教授,这门学科要求我关注政府的钱袋子。然而当我这样做时,却发现眼前一片模糊,似乎看到了什么,但总也看不清,就像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这使我对政府财政感到十分茫然,既无法做出适当的判断,也无法提出积极的建议。”
2008年开始,蒋洪对31个省级政府财政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他悲观,公众能够获得的相关信息非常之少,人们都知道政府在大手大脚地花钱,用于吃喝、出国、用车,但政府并不公开这些消费,仿佛这些钱是他们的。
王清的遭遇很好地体现了蒋洪的调查结果。2008年,河南南阳小伙王清向南阳市上至市政府下至一个区的蔬菜办公室共181个行政部门,提交7项政府信息公开书面申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公开“三公消费”。
在那个时候,提出此项要求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收到公开申请书的一些单位认为他是间谍,在收集情报。被怀疑要“窃取国家机密”的王清家门口常常出现一些陌生人,晃来晃去,打听他的情况。直到他给新华社和市委书记、市长写信求救,王清才没有被当成需要专政的“敌特”。
但他申请公开“三公消费”的请求还是被当成无理取闹,“球信息公开,这里没有什么信息可公开。”某部门的领导如此训斥后把他赶了出去。
李德涛则在广州获得了惊喜。他于2009年同一天向上海和广州递交部门预算申请,上海财政局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广州市财政局则称,2009年市本级部门预算涉及114个部门,将全部放到广州财政网上,可公开下载。
蒋洪说,财政预算公开以及“三公消费”公开的一个重要动力,是2008年5月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以此为依据,民间开始要求、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三公消费”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009年,北京律师李劲松以公民身份,向深圳公安局递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深圳公安局公开“三公消费”信息。深圳公安局随后给了他答复,列出公车消费、接待等费用。
今年5月,李劲松接连向中央部委申请公开“三公消费”信息,并称如果在7月30日还没有公开,他将起诉这些部委。
“可以说我是帮温总理一个小忙,助他一臂之力。”李劲松说。

高层行动
“我认为温总理这次是下了狠心的,中央国家各部门应该有服从和执行的义务。”但李劲松对中央部委的要求比温总理还高,他要求公务用车不能单纯公布多少辆,还要公布型号、单价以及每辆车的车牌号。
一些部委相关人员对他说:温总理没有要求公布得这么细。“那我就说了,温总理不可能给你说好每一步怎么走,他告诉你一个目标,你就要尽力做得更好。”但大部分部委没有做得更好,他们只是给了一个笼统的数字。
“下了狠心”的总理和较真律师、学者、市民形成了合力,他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要让“三公消费”大白于天下。
去年两会前,温家宝和网友“第二次亲密接触”,接受网友的在线提问。除了房价,网友关心的就是三公消费问题。网友想知道,“三公消费”为什么管不住?治理“三公消费”真的很难吗?
“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其实,我们能够做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其实也关系到整个反腐败。”和管住房价一样,温家宝对治理“三公消费”也表达了决心。
随后的2010年两会上,“三公消费”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到了今年两会,“三公消费”的话题进一步升温。除了蒋洪的9个提案外,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等3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限制公款消费烟酒。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三公”支出零增长。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并明令要求各中央部门务必于今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
但除了科技部和工程院外,96个中央部门似乎没有听温家宝的话。

远超9000亿元?
“首先,中央各部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次,此前从未公开过‘三公消费’的数字,各部门可能担心数字公布后会产生副作用,因而采取拖延的办法。”对于各部门的延误,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如是推测。
叶青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印证。即使是已经公布的中央部门,也一副很怕见人的样子。地震局选择在深夜公布,商务部、卫生部也是在下班之后公布,20多家单位选择在周五下班后、周六周日公布。
“时间上耽误了就很难让人原谅。另外一方面,有些部门公布的数字偏小,而且小得很奇怪。比如住建部公布的公务招待费仅为13万(去年是26万),一个月1万,也太节约了。而财政部的公务招待费是368万(去年也是368万),一天1万。我想住建部的工作量也不会比财政部少多少吧?”叶青认为,像住建部这种把去年决算数直接砍掉一半的做法,完全是随心所欲的,“他们可能什么是接待费都没搞清楚”。
蒋洪则指出,各部门公布的“三公消费”数字,只是一般性支出而不包括项目支出,此外,财政预算外的“三公消费”,其数量也很庞大。也就是说,目前各部委公开的三公支出是“财政拨款中的三公经费”,而事业收入、预算外收入等非财政拨款中,隐含着更大的三公支出空间。
“一开始就划出了最小的圈。”一位财政部门人士说。在此口径下,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
2008年,北大教授王锡锌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全国“三公消费”总数为9000亿元。这让采访他的柴静很是吃惊:“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锡锌再次肯定地说:“公款接待、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也就是‘三公’,一年9000亿元。”
王锡锌事后表示,9000亿元的说法来自两方面,一是据2005年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用车、公务接待的全年费用是6000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两成;一是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国家用于公务考察的费用共计3000亿元,以后逐渐递增。
“我比较相信王锡锌说的9000亿元,这是从中央机关到乡政府的最大口径的‘三公消费’数据。我认为,中央部门所有公共资金支出均属公费范畴,但财政部已经否认了这个数字,官方并不承认学界的这种统计口径。”叶青说。
蒋洪也认同9000亿元的说法。2004年的财政收入为26000亿元,2010年为83000亿元,如果三公消费也水涨船高,则其数据将远超9000亿元。
94.7亿仅仅是中央单位的数据,更为庞大的地方三公消费,还需要继续等待。

制度制衡
今年5月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北京首先响应号召,7月21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首次报告,经汇总,2010年北京全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1.3亿元。
在此之前,北京公布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精确到个位数。这些数据与民众感知有很大的差距,同样具有统计口径偏窄的问题。
“现在地方眼睛都看着中央。中央要求公开到什么程度,他们不会突破,或者反而会更加保守。公开不公开,除有个人利益的问题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取决于中央的指令是什么。”蒋洪认为,国务院应该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奖惩措施,要启动问责程序。
叶青则认为,只要中央各部门闯过这一关,一定会推进地方公布“三公消费”数据,“那才是真正的大头。下一步国有企业要公布他们的‘三公’开销,特别是央企。”叶青认为,在3年内将会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建设,比如统一公布时间、口径、途径以及更为细致的说明。
已公开的部门中,审计署的表现得到蒋洪的认可。据公布,2010年审计署“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为2488.7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616.72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29.65万元,公务接待费657.42万元。在公布的各项数据中,审计署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央单位中公布“三公消费”最详细的部门。
但蒋洪认为,还应该再细致,比如审计署公布了出国经费组了多少个团,这些团可以列出来,每个团花了多少经费,让公众识别,看这个团是否有必要;每一个出国的人是谁,到什么地方去,途经哪些城市哪些地方,组团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应该有所交代。制度上的设计更为迫切。修改《预算法》及《审计法》相关内容,让公开、监督“三公消费”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人大的监督作用应得到发挥,目前的审查更多是走过场。
温家宝在回答网友时说,管住“三公消费”,一是公开透明,二是民主监督。如今,公开的大幕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