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语英文翻译:你现在还敢喝饮料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57:10
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  最近有一条“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的警告在网上疯狂转发:“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女性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热能和塑胶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小心并且千万不要喝留放在车子里头的瓶裝水。”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
  这条警告实际上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也曾经在英文的网络上疯狂转发。这被称为“都市传说”,传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朋友的亲人”、“朋友的朋友”,有一段耸人听闻的经历,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诫大家。但是称之为传说,就是因为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却经不起推敲。科学家们虽然已经确定了有很多物质是致癌物,但是这是指这些物质能够增加致癌的风险,并不是指摄入了这些致癌物就百分之百地必定要致癌。另一方面,有很多因素能致癌。因此具体到某一个人患癌的时候,几乎无法肯定究竟是哪个因素导致了其患癌(只有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例如曾经受到强烈的核辐射)。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不可能告诉患者,她患癌症是由于摄入了某种东西导致的。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
  瓶装水、软饮料的塑料瓶采用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有研究表明,PET塑料瓶有可能会释放出己二酸二辛酯(DEHA)和邻苯二甲酸盐DEHP。动物实验表明DEHP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过,这些研究有争议。DEHA和DEHP通常用来作为塑料的塑化剂,但是并不用于PET制品,PET塑料瓶检测到的DEHA和DEHP可能是外源污染。
  如果PET塑料瓶中含有DEHA和DEHP的话,受热或阳光照射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释放到水中呢?2003年瑞士科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两组PET塑料瓶装水在阳光下照射17个小时,一组在空气中照射,一组半泡在60摄氏度的水浴中照射,然后与放在25摄氏度阴影处的对照组做比较。结果发现,放在空气中照射的那一组水中的DEHA、DEHP的含量和对照组没有区别,照射同时加热的那一组有的水中DEHA和DEHP的含量有所增加,最高的分别达到0.046微克/升和0.71微克/升。但是这仍然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最近有一条“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的警告在网上疯狂转发:“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女性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热能和塑胶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小心并且千万不要喝留放在车子里头的瓶裝水。”   这条警告实际上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也曾经在英文的网络上疯狂转发。这被称为“都市传说”,传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朋友的亲人”、“朋友的朋友”,有一段耸人听闻的经历,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诫大家。但是称之为传说,就是因为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却经不起推敲。科学家们虽然已经确定了有很多物质是致癌物,但是这是指这些物质能够增加致癌的风险,并不是指摄入了这些致癌物就百分之百地必定要致癌。另一方面,有很多因素能致癌。因此具体到某一个人患癌的时候,几乎无法肯定究竟是哪个因素导致了其患癌(只有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例如曾经受到强烈的核辐射)。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不可能告诉患者,她患癌症是由于摄入了某种东西导致的。   瓶装水、软饮料的塑料瓶采用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有研究表明,PET塑料瓶有可能会释放出己二酸二辛酯(DEHA)和邻苯二甲酸盐DEHP。动物实验表明DEHP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过,这些研究有争议。DEHA和DEHP通常用来作为塑料的塑化剂,但是并不用于PET制品,PET塑料瓶检测到的DEHA和DEHP可能是外源污染。   如果PET塑料瓶中含有DEHA和DEHP的话,受热或阳光照射能不能让它们更多地释放到水中呢?2003年瑞士科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两组PET塑料瓶装水在阳光下照射17个小时,一组在空气中照射,一组半泡在60摄氏度的水浴中照射,然后与放在25摄氏度阴影处的对照组做比较。结果发现,放在空气中照射的那一组水中的DEHA、DEHP的含量和对照组没有区别,照射同时加热的那一组有的水中DEHA和DEHP的含量有所增加,最高的分别达到0.046微克升和0.71微克升。但是这仍然远低于世界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中这两种物质的限量(分别是80微克升和8微克升)。如果长期持续地饮用这种水,根据其DEHA和DEHP的含量可以估算出,致癌的风险分别为十亿分之1.6和千万分之2.8,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台湾“毒饮料”事件非法添加的塑化剂就是DEHP。各种瓶装饮料会使用各种添加剂,增加了非法添加和造假的机会。即使是完全合法的饮料,也未必能够避免健康风险。例如果汁饮料通常会用到防腐剂苯甲酸,这是合法的添加剂,但是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2005~2007年间先后做过两次市场抽查,第一次抽查59个含苯甲酸和维生素C的饮料样品,有5个苯含量超标(高于5 ppb),最高的达79.2 ppb。第二次抽查43个样品,有5个超标,最高的达88.9 ppb。那么喝可乐等碳酸饮料是不是就比果汁之类的安全呢?它们也许没有致癌的风险,却有别的健康风险,例如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
  瓶装水又如何呢?如何喝的是瓶装矿泉水也未必安全,因为它可能含有致癌物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许多人以为水中的钙没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得结石,不敢喝硬的水。事实上,人体对水中的钙的吸收利用和对牛奶中的钙吸收利用一样。喝较硬的水同样能补钙,喝一升含300毫克钙的水相当于喝一杯牛奶。   但是即便是出厂时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也未必就是完全安全的。例如,尽管自来水出厂时水中铅的含量很低,但是流到你家里的时候,铅含量可能就变高了。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管道受到水的腐蚀引起的。即使是声称“无铅”的黄铜接头、水龙头实际上也含有少量的铅能泄露出来。所以应采取一些做法以尽量避免铅的摄入,例如如果某个水龙头已长时间没有用过(比如隔夜),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数秒到两分钟(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刚刚大量用过水,例如如果刚刚冲刷过马桶,那么流数秒钟可能就够了),再取饮用水。这是因为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受到铅污染。如果房间里有热水设备,热水应只用来洗漱,不要取热水当饮用水。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溶解铅。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饮料?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选择。 2011.6.20. (《中国青年报》2011.6.22)
  所以对瓶装饮料来说,最安全的是最简单的纯净水。但是长期只喝纯净水有可能导致身体对必需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从营养的角度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许多人以为水中的钙没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得结石,不敢喝硬的水。事实上,人体对水中的钙的吸收利用和对牛奶中的钙吸收利用一样。喝较硬的水同样能补钙,喝一升含300毫克钙的水相当于喝一杯牛奶。说,如果是家庭日常的饮用水,最好还是喝自来水或简单过滤的水,应含一定量的钙、镁等必需矿物质,不宜太纯净。许多人以为水中的钙没法被人体吸收还会得结石,不敢喝硬的水。事实上,人体对水中的钙的吸收利用和对牛奶中的钙吸收利用一样。喝较硬的水同样能补钙,喝一升含300毫克钙的水相当于喝一杯牛奶。   但是即便是出厂时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也未必就是完全安全的。例如,尽管自来水出厂时水中铅的含量很低,但是流到你家里的时候,铅含量可能就变高了。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管道受到水的腐蚀引起的。即使是声称“无铅”的黄铜接头、水龙头实际上也含有少量的铅能泄露出来。所以应采取一些做法以尽量避免铅的摄入,例如如果某个水龙头已长时间没有用过(比如隔夜),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数秒到两分钟(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刚刚大量用过水,例如如果刚刚冲刷过马桶,那么流数秒钟可能就够了),再取饮用水。这是因为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受到铅污染。如果房间里有热水设备,热水应只用来洗漱,不要取热水当饮用水。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溶解铅。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饮料?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选择。 2011.6.20. (《中国青年报》2011.6.22)
  但是即便是出厂时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也未必就是完全安全的。例如,尽管自来水出厂时水中铅的含量很低,但是流到你家里的时候,铅含量可能就变高了。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管道受到水的腐蚀引起的。即使是声称“无铅”的黄铜接头、水龙头实际上也含有少量的铅能泄露出来。所以应采取一些做法以尽量避免铅的摄入,例如如果某个水龙头已长时间没有用过(比如隔夜),在取饮用水之前,先让自来水冲流数秒到两分钟(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刚刚大量用过水,例如如果刚刚冲刷过马桶,那么流数秒钟可能就够了),再取饮用水。这是因为水在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可能受到铅污染。如果房间里有热水设备,热水应只用来洗漱,不要取热水当饮用水。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更容易溶解铅。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饮料?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选择。
7种塑料标示表明各自用途  

人们对塑料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认识不够。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瓶,大部分以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化学产品制造。厂家在使用这些物品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标号,即1、2、3、4、5、6、7,每个标号外圈都有一个带有箭头的三角符号。

  1号PET是常见的矿泉水瓶,耐热至70℃易变形。1号瓶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

  2号HDPE是常见的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可以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这种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不要循环使用或包装食品之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过程中都会释放,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引发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容器很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常见保鲜膜、塑料膜,高温时能释放有毒物质,不能把保鲜膜同食物放进微波炉。合格的保鲜膜在110°C的情况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于包装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5号PP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等,熔点可达167℃,可以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块放入微波炉,PP唯一可放入微波炉的塑料盒。

  6号PS快餐盒、方便面盒,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以免温度过高释放出化学物质,更不能装酸性,如橙汁、碱性物质,不能盛装滚烫食物,以免释放致癌物质。

  7号PC常见有水壶、太空杯、奶瓶等,这类塑料制品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不能加热,更不能倒入沸水,受热后能释放出致癌物质。

1号塑料制品是我们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有些人不知道这些知识,用矿泉水瓶盛装食用油及其他调味料,这样重复使用可导致癌症的发病率。毒性最大的当数3、6和7号塑料容器,用这些瓶子装入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如果发现这些瓶子装的饮料千万别喝。

  超薄塑料袋仍在农贸市场大行其道

  柳丽芳指出,还有种没有标志的超薄塑料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国家限令各大超市以及早市、夜市禁止无偿使用超薄塑料袋以来,开始两个多月执行效果确实不错。但从当年的9、10月份至今,我市很多早市、夜市,超薄塑料袋使用率100%。

  此外,熟食品使用有QS标志的塑料袋情况不容乐观。从2008年1月1日起,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明文规定,我国强制实施食品用塑料制品准入制,但目前大连市除了大型超市将生、熟食品采用食品用塑料袋包装外,几乎所有的农贸市场,以及大街小巷、学校周边的小吃摊点前,随处可见将冒着热气的包子和馒头、刚煮熟出锅的熟肉制品等熟食品装进没有QS标志、且散发着异味、多由小型家庭作坊生产的普通白色塑料袋内的现象。

  这些没有QS标志的白色塑料袋的生产原料中掺加了再生塑料,而再生塑料大都由回收塑料垃圾甚至医用输液针管等合成,其主要成分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原料,当其遇到酸性和油性的物质,尤其是遇到具有较高温度的熟食品时,其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被食物吸收而进入食者体内。长期使用再生塑料制成的塑料袋包装食品,容易导致慢性食物中毒和中枢神经方面的疾病。

  建议从源头入手加强管理

  柳丽芳建议从源头入手,加强对塑料袋生产企业的监管,使超薄塑料袋彻底撤出生产环节。同时,增强市场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不听劝阻的小贩坚决予以取缔。

  从食品经营者、塑料袋生产者等多条途径切入,加大强制实施食品用塑料制品准入制的执法力度,尤其加大熟食品强制采用QS标志食品用塑料袋包装的执法力度,以保证大连市整个熟食品包装环节的质量安全。

  坚持长期的舆论宣传,号召市民正确使用各种塑料制品,并自觉使用环保袋,从根本上抵制超薄塑料袋的使用。

再次提醒长时间放在车里或者在车里经过暴晒的矿泉水不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