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五骑士:中国海军某重点型号发动机改型正式通过项目验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0:47

2011年,某重点型号发动机改进改型项目验收现场,随着专家们“正式通过项目验收”的声音响起,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在场军代表不约而同的走向一名年轻军代表,与他握手表示祝贺。他就是该项目的监造官、海军驻株洲地区某军代室代表潘光奇。

2007年9月,海装机关向海军驻株洲地区某军代室下达了某重点型号发动机改进研制任务,这是该室建室以来承担的最大研制项目,任务重、要求高,且多项技术属国内空白、突破难度大,因此确定合适的监造官,成为保证研制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9月8日,军代室会议室内各军代表窃窃私语,都在猜测即将宣布的监造官人选,当总代表马俊文宣布支委会研究决定由潘光奇担任该型号研制主管军代表时,会场寂静片刻,随即响起热烈掌声……工作不到8年,潘光奇已先后参与5个科研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这次能够成为该重点型号研制的负责人创造了军代室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该室人才使用的重大突破。

为什么这样一名年轻军代表能够多次参与科研项目研制,并成为重点型号研制的负责人呢?答案就是“机会是为有心人准备的”。2002年参加工作后,潘光奇利用一年的上岗培训时间,一方面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到发动机装配车间跟班学习,对照《发动机技术说明书》摸清了各型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努力学习相关法规标准,掌握了产品研制的程序和监督要求,具备了较强的业务技能。2003年,在参与某型直升机尾传斜轴研制工作期间,潘光奇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的欠缺,很好地把握了机会,以此为平台深入研究项目风险管理技术、了解研制工作细节,督促承研单位成立了10个攻关小组对技术风险进行各个击破,还针对研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设计和工艺改进建议12条被采纳,有效保证了研制任务顺利完成,自身能力也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代表室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加强学习、严格把关,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潘光奇在支部大会上表了态。在该项目方案论证会前,潘光奇就一头扑进厂所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搜索国外发展动态,做到了“不打无准备之战”。9月中旬,该项目方案论证会如期召开,当与会专家把目光投向这位年轻上尉军官时,潘光奇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专家一致认可。潘光奇首先建议总师系统形成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对研制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沟通、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对于发动机蒸汽吸入试验方案,潘光奇认为蒸汽喷出有一定压力,而且不均匀,不能模拟发动机本身的使用状态,如果在进气罩上设计一个夹层,在内侧密布小孔,蒸汽管道焊接到夹层外侧,这样既能实现了蒸汽卸压,又能保证了均匀进气,方案简单实用。在项目后续研制过程中,潘光奇主动作为,多次提出研制建议被采纳,推动了研制工作顺利开展,受到厂所专家的高度赞扬。

时隔多年,谈到那次支委会时,总代表马俊文激动地说道:“那次支委会是军代室关于人才使用新老思路的交锋,也是转折点,我们认为人才使用必须打破排资论辈,不能搞平均主义,要为年轻军代表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近年来,该室迎来大批新军代表,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针对这种情况,军代室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搭平台、压担子”的方式加大年轻军代表培养力度,以承担的装备任务为载体把年轻军代表推向装备建造的前台,让其当主力、唱主角,使其接受实践考验,快速成长。军代室还结合海装武汉局质量考评办法,完善了军代表考核制度,建立了长效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考核优秀的年轻军代表给予奖励,并坚决使用、委以重任,使年轻军代表学有方向、干有榜样,在军代室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如今,“争优创先”已成为了该室全体年轻军代表的共同奋斗目标。(通讯员 黄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