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甜妻不做你的女人:夷陵之战刘备为何大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6:10
  • 吴蜀夷陵战役发生于魏文帝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止于黄初三年闰六月。刘备亲率1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率兵5万前往迎击,刘备战败使蜀汉政权日渐趋向衰落。

     

    夷陵战役的起因

      孙权集团夺取荆州,斩杀关羽之后,引起了,刘备集团的震惊,刘备更是羞愧交集,想立即出兵攻打东吴。诩将军赵云建议说:“汉朝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并非孙权,应该先灭曹魏,孙权自会降服。现在曹操虽然已死,其子曹丕业已篡位,正想收揽天下人心,早日夺取关中。如果我们屯兵于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叛逆的曹魏,关东的仁人义士必会纷纷带着粮食,骑着战马迎接我们的正义之师。因而,不应把曹魏放在一旁,去和东吴作战。再说,军队的作战行动,不是短时间就能取胜的,所以先攻击东吴无论如何不是上策!”群臣中反对的人也很多,但是,刘备听不进去。广汉地区一位隐居的人叫秦安,也进谏说先攻击吴国,天时、地利都不合适。结果刘备将他关进监牢。    
      刘备进攻孙权之前,张飞随即率领1万多人,准备自阆中(今四川阆中)前往江州(今四川重庆),即将出发之前,遭其部将张达、范疆杀害,二人带着张飞的人头,去投奔孙权。张飞对于有才德的人非常敬重,但对部属却不知爱护,对此,刘备以往曾常常告诫张飞改正,张飞不听,遂招来杀身之祸,使刘备集团未曾出兵,即损失一员猛将。
    刘备决定发兵之前,诸葛亮再次劝阻刘备,不要出兵攻吴,应与东吴联兵抗曹,刘备仍不采纳。刘备于是留诸葛亮守卫成都,辅佐太子,亲自率军前往。

    蜀汉东吴两军作战序列

    双方作战策划

      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自率大军顺江东下,欲与东吴决战。刘备军为争取此次战役的胜利,首先进兵至秭归(今湖北秭归)。一方面制造声势,期待荆州各地吏民起而响应,叛离孙权;一方面派出使者,携带金银玉帛至武陵蛮夷部地区,诏命蛮夷部族起兵,从侧后袭击孙权军。


  •          孙权得知刘备亲率大军来袭的消息,除了急速部署抵抗刘备之外,在战略全局上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方面是为防止曹丕乘机南下,使自己处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便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八月,派出使者向曹丕请降。孙权在上书魏文帝时,把自己说得十分怯懦无能,极力恭维曹丕,并送回以前为关羽俘获的魏国将军于禁。这时魏国的大臣都向魏文帝祝贺,但只有刘晔却向曹丕建议说:“孙权无缘无故来向我们投降,必定国内发生了紧急大事。

  •  

  •     孙权以前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必然要大举兴师讨伐东吴。东吴外有强大之敌的进攻,内部人心浮动,又怕我国乘机南下进攻,故而来向我们投降。这样一来,一则可以借魏国支援的名义,来鼓舞他们的士气,迷惑敌人。我们应乘此机会,也大举出兵,直接渡过长江袭击东吴。这样,刘备从外面攻,我们从南面打,不出几天,吴国就可灭亡。”魏文帝不听刘晔的建议,于是接受了孙权的投降,这就使孙权顺利实现了其第一点策划。


  •   另一方面孙权集团派出使者前往蜀地与刘备集团议和,议和的同时,积极沿长江两岸地区布署重兵,以加强诸要点的守备:以振威将军潘璋率军防守巫县(今四川巫山)至秭归(今湖北秭归)地区,为其前军;以大都督陆逊率军防卫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至夷道(今湖北枝城)地区,为其中军;以虎威将军朱然、建武将军徐盛等防守江陵(今湖北公安西北)、孱陵(今湖北公安东南)一带地区。孙权自率左右将领驻于武昌(今湖北鄂州),指挥调度各路兵马。


  •   孙权使者绥南将军诸葛瑾奉命与刘备议和,在致刘备书中说:“你与关羽的关系和先帝比起来,哪一个关系最亲呢?以荆州的大小与整个中国比起来,哪一个大呢?吴杀关羽,占领荆州,你就伐吴;而魏害先帝,占中国,你却不讨伐。如若你认为魏、吴都应讨伐,也应分清先后主次呀!如果你了解了我讲的这个道理,也自然就很容易明白先攻哪一个了。”但刘备听不进东吴使者诸葛瑾的劝告,孙权求和的计划未能实现,只能按预定的策划,迎击刘备军的进击。

    蜀汉东吴夷陵战役的作战经过

      刘备亲率大军于魏文帝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七月,开始向东吴进军。刘备的大都督吴班和将军冯习,首战即在巫山打败了孙权军守将李异和刘阿,把部队推进至秭归,刘备前线兵力已增至4万多人。
    孙权大都督陆逊为避蜀军锋芒,实施战略退却五六百里,退至夷道、猇亭(今湖北枝城西北)一线,屯兵防守。


  •   刘备为了调动武陵地区的蛮夷武装,便派侍中马良,携带金银玉帛前往诸蛮夷部族活动,蛮夷纷纷响应,起兵反吴,支援刘备军。


  •   魏文帝黄初三年、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军推进至秭归后,即将继续向前进击,治中从事黄权劝刘备说:“吴军勇敢善战,而我们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退难,因此,请求命我为先锋,在前面抵挡敌人,你在后面坐镇。”刘备不但不听,反而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统领江北的军队,前出至临沮(今湖北远安西北)、当阳(今湖北当阳东)之间,以便防止曹军由北面的袭击,威胁孙权军的侧背。以将军吴班、陈式率水军自秭归顺江而下,为水军先锋,攻取夷陵。同时命令将军张南率军为陆路先锋,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进攻夷道(今湖北枝城)。孙权的安东将军孙桓率军迎击张南军,被张南于夷道以北将其击破,退入夷道城,张南挥军将夷道城包围。刘备旋即率其余将领进至猇亭。


  •   此时,东吴诸将都主张立即迎战刘备军。但陆逊说:“刘备大军沿江东下,士气正盛,且已占据了险要之地,若向其进攻,难以很快攻破,纵然能攻取一些地方,也不能获取全胜。如果万一我们失利,就要影响全局。非同小可。当前,我们姑且奖励士卒,鼓舞士气,从多方面考虑攻击敌人的策略,观察敌人的变化,待机而动。刘备兵多势众,如果这里是平原旷野,恐怕我们早已为敌人所驱逐了。好在刘备主力是沿山进军,地形狭窄,兵力无法展开,整日行进在高山密林之间。实已精疲力尽。因而,我们可以慢慢发现他的空隙,找到他的弱点再行攻击。”东吴诸将因不了解陆逊的作战意图,认为陆逊畏敌怯战,对他有些不满。


  •   当年五月,刘备命令全军从巫峡建平起到夷陵700里间。接连设营,一路之上共设营几十座,并以将军冯习为大都督,以张南为前部都督。自一月起到五月,刘备军与东吴军,除了在夷道地区包围了东吴安东中郎将孙桓之外,未发生重大作战行动。刘备鉴于无法与东吴军决战,便施展了诱兵之计,他命令将军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以引诱吴军出战。吴军将领见吴班兵少,又于平地立营,都想出击。但陆逊认为蜀军以微弱之军,立营于平地,其中必定有诈,应按兵不功,观察它的行动。刘备见其计谋不成,不得不将其埋伏于山谷中的8000伏兵撤出。这时,陆逊对他的部将说:“我之所以不听你们的建议去攻击吴班,就断定刘备一定有什么巧谋奇计。”

  •  

  •     此时,陆逊乘蜀军撤退之机,命将军宋谦率兵尾随蜀军之后,伺机攻克了蜀军五屯而归。接着陆逊上书孙权,陈述自己不立即向刘备军进击的原因说:“夷陵为要害之地,是我们东吴的重要关口。虽然很容易攻取,但也极易丢失,一旦易手,不仅是损失一郡之地,荆州也将难以保存。现在我们既然争夺此地,定要一举成功,一劳永逸。开始时。我顾虑刘备大军会水陆并进,那样,我们势必被迫分兵抵抗。现在,他舍弃水军,单靠陆路,又在700里内,处处结营,分散兵力,因而,形势即将发生变化。既然刘备违犯常理,不安守自己的本土,自来送死,那么臣虽然不才,也能凭借你的威德,以顺讨逆,击灭蜀军。看来刘备的部署,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因而,望你放心,不必再为攻打刘备的事而忧虑了。”


  •   闰六月,陆逊欲向蜀军发动进攻,东吴诸将说:“要攻击刘备军,应当在他们初来之时,如今已让他深入我国国境近600里,相持了七八个月,所有险关要隘,都有其重兵坚守,此时再打,肯定不会有好处。”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他的阅历丰富,经验很多。当他的大军初到之时,对问题的思考必定专心精细,是不能轻易去攻击他的。现在时间久了,他无法击破我们,其士卒已很疲惫,士气也已低落,又找不到战胜我们的良策。因此施展我们的谋略,打败敌人,就在今天了。”于是,陆逊先派兵攻击蜀军1个营地,未能取胜,众将埋怨陆逊白白牺牲了一些兵力。但陆逊此时却对大家说,我已想好破敌之策了。

  •  

  •     接着,陆逊命令士卒每人各持1捆茅草,以火攻刘备军营,结果一举成功,迅即命令全军猛攻。虎威将军朱然,首先攻破刘备军的前锋部队,切断了蜀军后路,振威将军潘璋斩杀了蜀将冯习。朱然与偏将军韩当部又大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枝城西北),绥南将军诸葛瑾、中郎将骆统、都尉周胤等也率兵自孱陵(今湖北公安西南)向猇亭(今湖北枝城北古老背)进发。与陆逊军会合后,与蜀军大战于猇亭,连破刘备40多座营垒,斩蜀将张南、蛮王沙摩柯。将军刘宁、杜路等兵败降吴,至此,刘备军的主力已全部战败。


  •   刘备在猇亭战败,乃率部众退保马鞍山(今湖北长阳南)沿山环列,进行固守,陆逊挥军四面围攻,双方又大战1天1夜,蜀军死伤1万多人,数万人投降东吴军。刘备军遂彻底瓦解。刘备见大势已去,便于夜间突围而逃。


  •   此时,原先被蜀军包围于夷道(今湖北枝城)的东吴中郎将孙桓,见蜀军大败,便奋力突围,也将蜀军击败,并乘胜追击刘备残部,刘备逃到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时,见追兵将至,便命人将辎重、器械烧毁,以堵塞山路隘口,才阻止了陆逊军的追击。蜀军沿途的军资、船只、器械损失殆尽,士卒的尸体遮盖了大江江面,惨不忍睹。刘备看到自己惨败的情景,非但不思招致失败的原因,反而叹息说:“使我遭受陆逊所败的耻辱,这岂不是天意吗!”当刘备退至巫县(今四川巫山)时,不料孙桓已率轻骑百余人超越了刘备,赶至夔道(今四川奉节境)截断了刘备的退路,刘备只得弃马翻山而逃,后来,幸遇将军赵云率兵前来救援,才得以解脱,退入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孙桓也退兵而走。
      刘备的镇北将军黄权。因后路被吴军切断,无法回蜀,八月投降了曹魏,侍中马良统率的五溪蛮军,也被吴军将军步骘击破,马良战死。将军傅肜为刘备殿后,部众伤亡惨重,傅肜仍英勇奋战,吴军劝其投降,他大骂说:“吴狗!哪有汉将军向你们投降的呢!”奋战而死。从事祭酒程畿也战死军中。


  • 刘备退入白帝城后,东吴将军徐盛、潘璋等均主张继续追击蜀军。上表孙权说,刘备必定为我军俘获,并派出部将李异、刘阿等率兵追至白帝城之南山。但陆逊、朱然、骆统等却清醒地估计到,曹丕名义上协助东吴进击刘备,实际上另有图谋。必须防止魏军的突然袭击,同时,赵云统率的蜀军后援部队也将全部到达白帝城。东吴军也难以再击破赵云军,于是决定立即撤兵。

    评    析

      刘备孙权双方当初在力量弱小时,曾共同合兵抗魏,但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展,均不甘于三分天下的局面,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江陵一战,东吴袭杀了关羽。夺占了荆州,扼住了刘备集团向长江中游发展和北进中原的咽喉。刘备集团以替关羽复仇为借口,调发10万大军

  • ,倾国进击东吴,欲夺回荆州,消灭孙权集团,从而导致了夷陵大战。
      东吴面对蜀汉的优势之军,大胆实施战略退却,挥师急退600里,把难以展开兵力的峡谷山区让给了蜀军,使蜀军趑趄颠簸在崇山峻岭之中,从江北转至江南,又从江南转至江北,疲惫不堪,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以致在东吴一击之下,迅即兵败山倒,全军覆没。刘备集团在夷陵战役中留下的惨痛教训,深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   战略方针的失误    在魏、蜀、吴三方复杂的斗争中,联吴抗曹,本是诸葛亮为蜀汉制定的基本战略方针。弱小的蜀汉,也只有严格恪守这一方针,才能生存于曹魏和东吴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并逐渐求得自己的发展,但做为蜀汉的最高决策者刘备,却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当初关羽由于破坏了这一方针招致了兵败身亡,丢失荆州的下场。刘备非但不去冷静地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弥合这一方针的裂痕,反而一再拒绝东吴遣使修好,联合抗曹的建议,置长远战略利益和主要敌人于不顾,怒而兴师,致使自己一败涂地。相形之下,孙权则胜其一筹,他在决心抗击刘备的同时,主动向曹魏请降称臣,使自己避免了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专力对蜀,在劣势中脱出了被动地位,为战胜刘备。创造了基本战略条件。


  •   指挥决策的不当    夷陵战役中,蜀军的作战指挥,有许多失误之处,然而致命的要害则是蜀军以10万之众,行进于沿江的高山峻岭之间,既难以展开兵力,又无法机动进退,且连营700里,兵力分散到难以令人置信的程度,实为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笨拙之举。当魏文帝曹丕得知这一情况后,便耻笑刘备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这样的作战部署,攻则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守则无法形成深沟高垒的坚固防御。故而当遭到东吴军攻击之时,首尾不能相救,任其剪裁切割,10万大军未做有组织的抵抗,便冰消瓦解。


  •   犯了“怒而兴师”的兵家大忌    怒不兴师,所以历来为兵家信守,是因为盛怒之下,往往失去理智的控制,导出不计后果的盲目行动,置国家命运于孤注一掷的危险境地。关羽的兵败被杀和荆州的丢失,虽说对蜀汉是一个重大的挫折,但并非致命的一击,刘备此时如若以大局为重,慎重地思考对策,选择战略上的有利时机,或徐图缓进,或先联合东吴击灭曹魏,均有可供选择的多种稳妥之策。但刘备听不进群臣的劝告,急不可待地发兵东进。因而,当刘备战败之后,诸葛亮叹息道:“法正如果在世,必定能够阻止主上东行;就是东征,也不致惨败到如此地步。”


  •   缺乏战将谋臣的辅佐    刘备东征之时,军师诸葛亮被留守成都,谋士法正、庞统等人早已死去;他的猛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等有的亡故,有的也未随军出征,赵云只为后军将军。因此,尽管刘备曾身经百战,但内无运筹帷幄之士,外无威镇三军的将帅,不能不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然而东吴的情况则大大不同,既有孙权、陆逊这样的统帅,又有潘璋、朱然、徐盛、诸葛瑾、韩当、孙桓等优秀将领,刘备诸将自然难以与之匹敌。

  • 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