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卫强姧校花的故事:2010年福建省九市中考语文试题浅析及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5:25

科学命题,提高效度 

——2010年福建省九市中考语文试题浅析及思考

泉州市教科所  陈怀朗

“考什么?”、“怎么考?”是每年中考命题者所要面对且必须仔细斟酌的两个问题。“考什么”,它的指向是遵循“课标”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特点,以初中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进行考查。2010年我省九市中考语文试卷主要由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或问题探究、阅读(包含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作文等几个部分结构而成,内容丰富,考查范围广。中考属水平测试,“怎么考”——即如何命制试题能够较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所应达到的水平,真实地反映日常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是命题的关键。由于命题人员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入了解与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命题技术日臻成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在求“稳”中思变,在延续中有所创新,力求更切合学情,提高检测的效度,进一步明确对日常语文教学的导向。

一、试卷集中体现的几个特点

(一)突出语文元素

九市的每一份试卷都称得上是“纯语文”的,它让人感觉得到芬芳的语文气

息,醇浓的语文韵味。首先,具有着明确的语文评价目标,不偏离语文范畴,不杂糅与学科无关的任何信息,将最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阅读与写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并占有高达三分二的分量。重视“积累”的检测,凸显“运用”的功能,字的音形义的辨析、成语的理解、句意表达、背诵默写等项语文基础,在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未受忽视和排挤。综合性学习、问题探究、口语交际、听说等语文实践试题,虽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着意于学以致用,这给老师和同学们发出一个信号:初中语文学习不再仅仅是读读、背背、写写,不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与老师的传授,应重视语文实践,提升语文学习的层次,增强语文素质。试卷的结构布局合理,将相关的考点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本上按易到难、浅至深的顺序排列;考点以单一呈现为多,综合性的题目亦有之。再者,选材精当,考料典型,无论是阅读的文本,还是综合性学习、问题探究、口语交际的语境材料,大多“语文化”,文质兼美,耐人咀嚼回味。值得一提的是说明文

阅读考本的选择,普遍地注意到形象说明、语言生动,既有一定的内涵,又颇具文采。至于题目的设置,均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即使是开放性的题目,也一改以往不着边际的泛泛而问,将考察语文思维落到实处。

    语文学科是模糊学科,不论是试题的命制或参考答案的拟制,都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就阅读而言,由于各人的阅历、知识水平的差异,对于文本的理解就不一样;或因阅读的感受不同,对于问题所持的看法也将各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也。对阅读允许有多种的理解,但“哈姆雷特”终究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其他人。对此,命题者重视答案的规范化。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或可能出现多种理解的题目,细心揣度,充分考虑学生答题的种种可能,从多角度思考,提供完整、具体、多种类的答案,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二)融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

量的,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薪尽火传、发扬光大的使命。观照现状,不免令人忧心忡忡。由于现行的某些语文教材一味求“新”,舍弃了一些蕴含传统文化教育题材的篇目,还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淖,忘却传统文化的传授,因此,学生缺少了中华文化的熏陶渐染,对之提不起兴趣,甚而至于熟视无睹。针对这一学情,命题者在试卷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文化,充分地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设置相关的主题。“综合性学习”板块有:“如何传承闽南方言”(厦门卷)、“中华玉文化探究”(漳州卷)、“起名学探究”(泉州卷)、“弘扬茶文化”活动(南平卷)、“走进畲族文化”(宁德卷)、“感受泰宁历史文化”(三明卷)、“龙岩《采茶灯》介绍”(龙岩);而“现代文阅读板块”,则是选择富有文化内涵的考本,如,古民居文化——《蔡资深古民居群》(泉州卷)、民俗文化——《春卷》(厦门卷)、地方文化——《丹青耀眼,翰墨飘香》(漳州卷)、《神奇的福鼎白茶》(宁德卷)等。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体味、感受中华文化的无尽的魅力,或道其表象、或究其渊源、或了解其历史价值、或推断出新的结论,引发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对身边的文化现象的关注,真正达到“课标”所提出的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之目标。

    经典的文学名著是我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几年来,“名著阅读”成为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意在促使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名著,从中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以“真”考查导向文学名著的“真”阅读。在文学名著试题的命制上有新的突破,注意到:①覆盖面广。每一份试卷至少列出两部名著,最多的达7部;检测内容以把握情节为主,也有涉及到细节、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文学常识的积累。②题型多样化。以主观表述为主,简述、概述,谈阅读感受;兼有选择、判断、填空等。③形式灵活。由情节到细节的考查,由人物性格的辨析到相关情节的叙述;更有比较归类的,列举几个同类型的人物,学生辨析其形象特征并说明理由。除此以外,试题难易有序搭配,并以多选的形式供学生选做。面对题目,学生要有“真本事”,平时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方可顺利过关,否则,无接触名著,心存侥幸心理,背背记记若干情节、人物来蒙混,那只能事与愿违。

(三)语文生活化

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运用的领域。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从

语文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九份试卷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考料的选择、题目的命制上,汲取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现语文生活化。

1.灵活运用生活素材。将触角延伸至广阔的生活领域——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文化生活、学习生活,开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语文资源,将时政热点、社会动态、生态现象、生存状态等分门别类进行筛选,提取适合于考查的材料,而后加工、改造,着上语文的色彩,注入语文的成分。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感染学生,触发思考。

如何用好考料,全在于命题者的匠心独具。所选取的考料体裁、题材、篇幅各异,依试题的检测功能“量体裁衣”,合理“安置”,“物”尽其用。在“知识积累与运用”板块中,集中选用时政热点,如“胡总书记古田过大年”(龙岩卷)、“上海世博会”(福州卷、漳州卷、泉州卷、龙岩卷、南平卷)“福厦高速铁路动车开通”(莆田卷)、“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厦门卷)、“玉树抗震救灾”(福州卷、龙岩卷)、“西南旱灾”(南平卷)等,或以段、短文的形式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景材料,或以句子检测学生的语文基础。在“现代文阅读”的板块中,阅读考本选用关乎社会生活、自然生活、学习生活的题材,如《今天你“低碳”了吗》(福州卷)、《努力实现低碳生活》(南平卷),两文旨在倡导人们养成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而《民工父亲的“幸福”》(三明卷)反映民工虽生活得艰辛、不易,但仍乐观面对生活;又如《限制生物最大的“魔咒”》(三明卷)、《在鸟笼中消失》(厦门卷),两文异曲同工,介绍自然界某些生物的生存状态,号召人类给予保护与关爱;还如《草是风的一面旗帜》(莆田卷)、《上大学去》(泉州卷)、《爱自己是一种责任》(龙岩卷)等作品,以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感染着学生,使之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总之,考料均用得恰到好处,既起到了考查的作用,又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新的认识。

2.关注生活中的“我”和“你”。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一般情况下,作文在试卷中的分数往往占有总分值的五分之二强,今年我省九市试卷也不例外。作文命题基本上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生活中的“我”,以“我”为中心,让学生叙写“我”的经历,抒写“我”的感受,谈对自我的认识,如《在尝试中成长》(福州卷)、《我和别人一样吗?》(泉州卷)、《另一个我》(南平卷)、《打开一扇窗》(厦门卷)、《走过风雨》(莆田卷)、《第一次》(三明卷)等;另一类题目则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你让我如此美丽》(漳州卷)、《最美好的时光》(三明卷)。这些题目,体现着命题者对学生的浓浓的人文关怀:一来,题意不隐晦,非常直白,让学生迅速、准确定位,将“写什么”锁定在生活中的“我”或“你”;二来,学生最熟悉的就是“我”了,从容地从生活中搜索、筛选素材,表现真我,抒发真情实感,而将精力集中在“怎么写”上。这样的作文命题,学生有话可说,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好文章,从而获得较高的分数。

二、由试题引发而出的几点思考

课改至今,中考语文命题已从“如何命制”的思考逐渐转入“如何命制淂更好”的探索。“更好”是命题者的不懈追求,讲究题目的灵活度、效度及命题的技巧,以真正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初中语文教学作正确的导向。在试卷的分析中,我又产生了新的想法,提出来与同仁们商榷。

(一)如何确定考查的“位”与“量”?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考定性为水平测试。综合以上两点而论,中考考察初中生通过九年的语文学习应达到的素养水平,即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和基本的语文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考察的定位是“基础”,与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完全吻合。9份试卷定位在“基础”,难度比值为基本上为8:1:1,有利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更利于他们的后续学习与终身学习。再谈定量。何为适量?语文学科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丰富得多了,在一份试卷中,如果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考察难于深入。有的试卷,把听、说、读、写、综合性学习都“装”上了。由于“量”之多,在有限的1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试题,速度与准确率两头兼顾确实勉为其难,大部分学生也许“招架不住”,只能“浅尝辄止”,试卷的效度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应该分清主次、掂量轻重,有所侧重。上世纪90年代末有人为此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个良策。知识点也好,能力点也罢,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每个“点”都很重要,疏忽不得。在“为”与“不为”的选择中,定下基本的试卷框架,让阅读、写作唱“主角”,对于其余的,每年从中拣出几“点”,合理搭配,3~4年一个轮回,尽量不重复。这样,试卷的结构简约,重点突出,稳中有变,稳中出新,效度将随之提高,同时,导向日常教学不惟“应试”,也无法“应试”。

(二)“综合性学习”怎么考查?

综合性学习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因为它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新增设的一项学习内容,虽在教学中形同虚设,但在中考中却“毫不含糊”,且分值“与年俱增”,我省的九份试卷亦然,分值在6~9分不等,题量大多3道,其被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所设专题丰富多彩,涉及的领域之广:政治、文化、艺术等,意在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虽然如此,但是,试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①有专题,但问题零散,无中心,无主题;②“伪”探究,不是“真”探究,有些问题无“探究”意义可言,大部分学生几乎可以不用动脑筋就能轻易拿下;③试题结构无序化,题目有拼凑之痕迹,缺乏整体感;④名不副实,变相的语用题。那么,如何使试题的设置更合理,更具科学性?我认为,首先,“综合性学习”必须确立专题,确定主题,明确意图,同时将考察的意图贯彻到底,通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新的认识。其次,探究要深入,仅从表象提问较为肤浅,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探究的价值,让学生平时练就的语文功夫在考场上有用武之地;当然,也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之力所能及。再次,问题应按从易而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几个问题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由此组合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今年九市的试卷中,福州和龙岩、泉州和漳州等不以“综合性学习”的名义而分别以“语言运用”、“问题探究”冠名拟制相应的考题,检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求实、务实之举,而非怠慢了“综合性学习”。那么,“综合性学习”可否作考项?这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试卷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具备考查综合性学习功能,即使设置了学习的情景,也是很有局限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综合性学习”。历年来,中考试卷中冠以“综合性学习”名堂的,往往有名无实,形式“异彩纷呈”,场景或情景虚拟,从中提出若干问题,内容虚化,不是实质上的“综合性学习”,已异化成语言运用或问题探究,足见设题之难。由此推理,上述所言及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实则根本无法解决。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语文学习形式,不同于以往的语文活动,学习的周期较长,强调过程,重在实践,对于动态化的学习,采用静态的形式——试卷来考察,何以体现实践性?何以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只有活动中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才具意义。

(三)文言文的考查侧重于“言”抑或“文”?

我省9份试卷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共同特点是:赋分合理,结构简约,形式灵活,重点突出。除龙岩市外,赋分均在15分或15分以上。题量基本是4道,主客观题搭配,覆盖面较广。考察点几乎集中于实词词义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主要内容的把握。其中有5市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将课内外、考本内外结合起来,增加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文言文阅读包含“文”与“言”两大方面,9份试卷在二者搭配的比例上有所差异,以“文”占有总分三分之一、五分之二的为多,有两份试卷比例为二分之一。“文”与“言”孰轻孰重?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观之,教师对“言”有偏废的倾向,特别是以“不考不教”对待文言虚词,这有悖于语文学习的规律。殊不知,“言”的作用非同一般,它是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积累,字义、词义懵懵懂懂,基本的词法、句法都搞不晓得,何以看懂“浅易”的“文”,更谈不上“理解基本内容”,只能浮光掠影,略知一二,这何异于空中楼阁。因此,从学情出发,“言”应重于“文”,才是合理的。在命题中加以体现,“言”积累的考查量占有绝对的比例,实词词义(含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把握、句子的翻译、甚至于几个常见常用的简单的虚词(如:之、其、以、而、为、于)都不可忽略。兼顾“文”的理解把握: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观点等,力求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文言文的积累与文言文阅读能力,导向教师文言文教学扎扎实实,以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使之通过初中的语文学习达到初步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并为高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每年的中考语文命题都有新的变化,都有出彩点,这是命题者在吸收工作的教训和获得的经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革的成果;而新问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因此,关于中考语文命题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唯有巩固取得的成果,正视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中考语文试题才可能更趋合理,更为科学,更具效度!

 

 

                                  二O一O年八月十日

发表于2010.9《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