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f 20:组照的玄机与分类的探索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20:11:36

 

摘要: 一句“摄影,让青春更美好”的响亮口号,让国内第一个面向34周岁以下青年摄影人群的综合性摄影展览——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吸引着包括年轻职业摄影师及爱好者、高校摄影专业学子和一切摄影青年的关注。目前正在紧锣 ... 一句“摄影,让青春更美好”的响亮口号,让国内第一个面向34周岁以下青年摄影人群的综合性摄影展览——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吸引着包括年轻职业摄影师及爱好者、高校摄影专业学子和一切摄影青年的关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征稿的这项活动,自启动之初,便在征稿细则中对传统分类和征稿要求进行了一些探索性调整,除首次明确声明的“禁赛”条款外,只征集组照及分类方式的改变等,也成为摄影界热议的话题。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样的改革既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青年摄影群体的特点,同时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于此,我们就有必要探讨一下——组照的玄机与分类的探索意义。

组照的观看

初看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相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问,为什么只征组照?

如果我们把所有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分为两类的话,一类以评选作品为主,一类以评选摄影者对于一个题目或数个题目的把控能力,也就是综合实力为要。从这个意义上看,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将以一组作品的质量对青年摄影人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定,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树勇在首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评选座谈会上提及,今天的年轻人“处在一个观看充斥着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观看的经验远远大于阅读的经验,这会导致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我们那个时代明显不同”。从此延展开去,我们会发现,年轻人的观看经验,会让他们对于那些值得细赏细品的“决定性瞬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影像,采取同样的浏览方式,尤其是以显示器为载体时。即使从社会公众目下的整体观看经验来分析,随着多媒体传播的日益发达,静态图片的观看也呈现出线性和集束化的方式。由此,青年人的视觉经验决定了其更喜欢用影像组合的方式来记录见闻,表达观点。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中除规定“只接收组照,不接收单幅作品。组照每组4-12幅照片”外,还规定“大展只接收电子照片,不接收纸质照片”。二者结合来看,我们会发现,放到一个平面的组照(比如报纸版面或粘连起来)和通过电子影像播放的方式来观看,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至少在影像的反复和重合程度方面,后者并不像前者那样忌讳。

一组照片展示的不仅是摄影者对于一项事物或一个话题的多面观照,更多体现的是其观察世界的多重视角,体现的是摄影者用影像还原事物和表达观点的综合能力。因而,坚持数年的大选题精选,一定会比对事件或景观浅尝辄止的多角度拍摄更为给力,“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观点表达,更得看样本的丰富程度和时空跨度。对参评者来说,选出最有深度最有厚度的选题,选出最能代表自己整体水平的成组影像,才能让评判者和将来的观众看到风格和实力。

组合的窍门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中特别申明,“组照,指以多幅照片阐释一个主题,而不是简单罗列”,强调了组照各张照片间的内在联系,强调集中一定数量的照片展示一个主题的多个层面。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图片故事等报道摄影类型的盛行,近中远景兼顾,大场面和特写呼应,事件的起因、高潮和结果穿起等成为结构组照的主要程式;尤其是在纪录类影像中,随着传播手段的改变和多元化编辑思路的出现,组照的组合方式也在发生更多变化。目前最为流行的类似场景或事物反复呈现的类型化摄影,可参考德国贝歇夫妻拍摄的各式各样的水塔等老工业遗迹。

东方早报视觉中心曾将其主导的图片专版分为“图片故事型、新闻专题型、深度报道型、调查评论型、人物传记型、资料文献型、主题集锦型、主观策划型、艺术展示型、时尚风物型、实用服务型”等类型,尽管其更多考虑的是图片的呈现效果和策划方式,但应该对我们开阔组照的思路有所助益。

具体到一组照片的编辑,按照通用规则当然是做减法,画面的构成形式要力争在统一中实现多样化,内容的表现上要产生落差且形成互补。除此之外,对于一个选题,一般应该只选择编辑一组作品参评,否则会让同类型的两组作品彼此削弱或抵消影响。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中规定的“每位作者在同一项目中限投2组”已给出数量的限制,对于同一题材的照片进行不同的组合编辑投送参评,恰恰会看出作者的不自信和对作品认识的不清晰。

组照编辑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送稿参评时不妨多请教相应专业人士。尤其是非纪录类,其编辑方式更会灵活多样。即使是优秀单幅照片的集合,也可以用一个相对宏大的话题将之串成一组有力度有广度的作品,这考验的是摄影者的智慧。

打破的题材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两个大类下细分九个项目,与多数摄影大展分类不同的是,每个项目除评选“最佳”作品1组和提名作品2组外,没有更多的入围等奖项。另外,每个项目的概念都不那么“棱角分明”,而是涵盖宽泛。似乎各类题材都可以投送其中参评,比如“最佳专题报道摄影作品”,即可涵盖所有报道性内容的组照,“最佳环保摄影作品”则可涉及所有与环保相关的题材,“最佳日常生活摄影作品”更是包罗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可能会有人问,我们大量拍摄的风光和民俗题材摄影作品似乎没有类别可以直接容纳。对此,其他综合性摄影活动一般有明确导向,也有操作惯例,在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真无规律可循么?以笔者来看,民俗题材的摄影作品可根据拍摄者切入视角的不同,在纪录类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投送。

至于风光照片,需要多啰嗦两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绚烂光影效果记录各地美妙景致的照片,尤其是在拍摄中过分注重光影而不突显实质内容的照片,在任何高端的综合性摄影大展中都可能成为陪衬。于风景的拍摄,那些被人类活动改变的风景,那种被破坏的风景,那种以主观化笔调描摹出的似乎不存在的风景等,才应该让更多的专家和观众看出新意,有所期待。被人类活动改变的风景或者人造景观,可以投送“最佳景观摄影作品”;被破坏的风景的组照可以投送“最佳环保摄影作品”;那些以主观化笔调描摹的似乎不存在的风景则可投送“最佳观念摄影作品”。风光也好,民俗也好,只是个题材,把这个题材拍成什么样子,要表达什么,才是最终产生的摄影作品如何分类投送参评要考量的因素。

对于富于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摄影群体来说,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更多考量的是其关注社会的深度,其个性表达的程度,其文化底蕴的厚度,其人文关怀的温度。

归类的技术

对于参评者来说,作品的归类确实是有技巧的。单以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项目设置来看,专题报道摄影中肯定会含有“人文关怀”的成分,“人文关怀”的摄影肯定也可以通过专题报道形式来呈现,至于“日常生活”和“人文关怀”之间,甚至“景观”与“环保”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作为纪录类与非纪录类分野之下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主题间的兼容是正常的。这些主题没有将纪录和非纪录两大类别下的所有类型涵盖完全,一方面是为了更多体现摄影的多元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突出主题,使评判操作更为方便。

也就是说,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项目设置为广大青年摄影人提供的空间很大。面对具体作品,则要具备相当的归类和判别能力。同样一个专题,如果突出人文关怀意味,不妨投送“最佳人文关怀摄影作品”,如果突出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则可投送“最佳日常生活摄影作品”,无论有或没有这两方面特色的突出表现,都可将同类作品投送“最佳专题报道摄影作品”。总之,选择的权利在摄影者个人。这样的归类选择,除了避重就轻、力争切题等考虑之外,还得看摄影者自身对于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效果的认知是否到位。

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中“每一组照限投一个项目,且组照内的单幅照片或与该单幅照片高度近似的其他照片不得列入另一组照”的规定,则是为了让那些多投作品碰运气的投稿者不要怀有投机心理。

基金的尝试

大家都会注意到,本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每个项目的奖励名称不叫“奖金”,而是“创作基金”。如果说,奖金是对已有功成名就的佳作给予锦上添花的肯定的话,那么,基金则是寄望获得者再踏征程、完善选题的雪中送炭之举。前者是对结果的考量,后者则是对阶段性成果的评测,以选拔优质项目进行资助。

尽管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征稿启事中,没有明确要对各项最佳获得者的项目给予跟踪和监测的约定,但从鼓励新生代、传承好作风的角度来看,每项“创作基金”的获得者都将会在无形中增加压力,增添动力,在未来更长的摄影道路上,以此荣誉为新起点,以并不太丰裕的基金为助力,努力取得更大成功。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还将为所有荣誉获得者和提名者提供“参加由组委会邀请国际知名摄影专家、学者举办的大师班”的机会,这无疑又是一种着眼长远的做法——期待更多青年摄影人通过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展示美好的摄影青春,获得更多进阶机会,这才是主办单位的初衷。(文/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