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翅膀的大灰狼微博:《联合舰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21:25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日本电影:《联合舰队》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微妙的态度,似有反思,实则讴歌,日本人始终走不出这种情结。尤其是松林宗惠这样当年当过兵的和尚。
[剧情资料]
导演: 松林宗惠 Shuei Matsubayashi
编剧: 须崎胜弥 Katsuya Susaki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片长:145 min
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1981年
对白语言: 日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Dolby SR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主演
藤田进 Susumu Fujita
长谷川弘 Hiroshi Hasegawa
平田昭彦 Akihiko Hirata
1934年,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的国际协定后,开始酝酿建造巨舰。“大和”号1937年动工,1941年底建成下水,虽没赶上袭击珍珠港,却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它舰长263米,排水量达6万4千吨,装有9门46厘米口径的巨炮,一发炮弹一吨半,舷侧钢甲厚近半米;成为世界造舰史之最,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大和”。“大和”更象征着日本的民族之魂,服役后就成为联合舰队的旗舰。本片为“大和”号最后航行和最终沉没的真实故事的再述。
[精彩影评]
缺憾的全景之作:东宝作品《联合舰队》(1981)
对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充满了争议与矛盾的日本海战电影来说,1981年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就在这一年的8月8日,东宝印像株式会社推出了他们耗资10亿日元制作的特摄战争电影《联合舰队》,一举创下1981年度全日本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数两大项目的纪录(超越的是受众广泛的《机动战士高达》剧场版)。继1977年的《八甲田山》之后,《联合舰队》不仅标志着东宝在战争电影拍摄史上的新纪元,也令日本海战电影告别了将近十年的中断期,迎来了成果辈出的1980年代。
对起自昭和初年、在二战后重新繁盛的日本海战电影来说,1970年代是一个令人难堪的“空窗期”。在1972年今井正导演的《海军特别兵少年》之后,整整九年间,非但没有涉及海战题材的新特摄电影问世,就连涉及太平洋战争与昭和史的新片也未尝得见(上一部是1970年的《动荡的昭和史·军阀》)。这一方面是因为1970年代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整个日本经济与日本电影工业遭受沉重打击。1970年,著名的“大日本映画会社”破产,东宝自身也不再制作电影,而是热衷收买成品进行包装再加工,耗资甚巨而市场前景莫测的战争电影自然难以获得投资。另一方面,1976年和1979年日本军政两界连续发生“洛克希德事件”与“道格拉斯·格鲁曼事件”,前首相田中角荣、前运输相桥本登美三郎、右翼领袖儿玉誉士夫等政坛要员因舞弊和接受黑金锒铛入狱,执政的自民党丧失众议院多数席位,二度组阁的大平正芳甚至在任内因心肌梗塞猝死,接连的政治丑闻、动荡的政局难免令普通国民对向来宣扬责任意识、忠诚报国的战争电影抱以冷眼。1980年自民党赢回两院选举后,日本政局趋向稳定,广泛的财政重建也已开始,东宝在这个时候推出新作《联合舰队》,可以说是顺时施宜。
从二战时期开始,日本战争电影的特长一直是刻画人物和展示具体事件,从1944年的《雷击队出动》到1967年的不朽名作《日本历史上最长的一天》,乃至近年来的《没有出口的海》、《吾为君亡》,往往侧重于某一人物的具体经历或某次重大会战,却甚少以全景式的篇幅回顾日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的历程。《动荡的昭和史·军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但侧重点却不是海军。从这一点上说,《联合舰队》承袭的是《太平洋之鹫》(1953年)、《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1968年)这两部“非主流”作品的谱系,并在事实上影响了后来的《大日本帝国》(1982年)、《间谍佐尔格》(2003年)等作品。
《联合舰队》采用的是在当时尚不多见的双主线结构(类似今天的美剧《罗马》),虽然片长达145分钟,故事线索依然清晰精当:第一主线是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1940年三国同盟缔结到1945年大和舰沉没五年之间的兴衰荣辱,重点描绘了空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南太平洋海战、莱特湾海战和大和号“菊水特攻”等几次重大战役,刻画了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宇垣缠(联合舰队参谋长)、小泽治三郎(机动部队指挥官)、伊藤整一(第二舰队司令长官)等日本海军史上重要人物的形象;第二主线则是叙述本乡和小田切这两个虚构的普通家族在战争和海军中的经历。知识分子家庭本乡家的长子英一开战时即投身海军,恩加诺角海战中在瑞鹤号上战死,弟弟真二随后也投身海军,并与未过门的嫂子阳子缔结婚约,最后战死在大和号上;普通船厂工人小田切武市多年来一直在等待海军的召唤,终于在战争末期与刚刚自海军兵学校毕业的独子正人一同投身军旅,并在大和号最后的航行中与儿子诀别。影片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时对其编年史的意义加以突出,这在东宝的作品中还是首次尝试。
富有挑战性的题材,自然要有一流的制作团队来“搭台”,优秀的演员“唱戏”。东宝毅然起用年过六旬的名导演松林宗惠担当监督,可以说再合适不过。松林本人的经历相当传奇:他的父亲曾是岛根县江津市樱江町净土宗(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寺院的住持,松林本人也曾剃度,在著名的佛教学校龙谷大学求学过。1943年9月,入海军兵科预备学生(战时征召高中以上文化及商船学校出身的青年进行短期训练,毕业后授予预备役少尉衔)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到中国厦门担任陆战队长,战败后复员。自1952年起,松林为东宝和新东宝印像会社担任了35年导演,作品多达86部。他的代表作一是森繁久弥主演的“社长”系列喜剧,二就是战争题材影片。由于松村本人曾在海军服役,拍起海战电影自是别有心得。著名者如《战舰大和》(新东宝1953年)、《人间鱼雷回天》(新东宝1955年)、《太平洋之岚》(东宝1960年)、《太平洋之翼》(东宝1963年),都是叫座一时的上品。以他为核心搭建的这个制作团队,也是以大批的旧海军亲历者为基干:编剧须崎胜弥,原海军少尉,飞行预备学生第14期出身,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历史顾问丰田穰,原海军中尉,海军兵学校第68期、飞行学生第36期出身,参加过拉包尔航空战;历史顾问儿岛襄,著名战史学家,著有《太平洋战争》、《战舰大和》、《天皇》等历史作品。这个团队在1955年拍摄《人间鱼雷回天》时即开始合作,此次《联合舰队》的剧本系由须崎胜弥在其两部历史文学作品《神风之真实》、《苍天之悲曲:学徒出阵》的基础上写就,并参考了海军史学家伊藤正德的三部曲巨著《回想大海军》、《联合舰队的荣光》、《联合舰队的最后》,最后再由儿岛和亲历过大和号最后航程的小说家吉田满修改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将近两年。电影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瑞鹤号少年飞行兵中钵二飞曹,是松林导演根据他在担任陆战队长时的一位下属中钵二等水兵的形象塑造的,小田切正人中尉的原型则是须崎编剧在特攻队的战友、1945年战死于冲绳的海军少尉大石政则。亲历者的直观感受再添加艺术加工,使本片(尤其是后半段)在历史性和艺术性上实现了较好的统一。
影片在演员的选择上同样煞费苦心。作为片中后期日本海军最重要的人物以及正面塑造的形象,机动部队指挥官小泽治三郎中将由大名鼎鼎的实力派男星丹波哲郎饰演。丹波有着多年出演战争电影的经历,在1977年的《八甲田山》中出演儿岛大佐,并凭借1980年在名片《二百三高地》中儿玉源太郎一角的出色表现荣获日本学院奖和金像奖两项最佳男配角,后来又在《零战的燃烧》(1984年)中饰演过山本五十六。但他的外形与小泽相差比较明显,更多是靠演技和个人魅力来弥补。相比之下,其他几位扮演真实历史人物的主角,如饰演山本五十六的小林桂树、饰演宇垣缠的高桥幸治、饰演丰田副武的田崎润,乃至饰演伊藤整一的鹤田浩二,在外形和气质上都与真实历史人物十分接近。特别是山本阴郁而坚决的个性,宇垣的强横,丰田的固执,伊藤作为决策者无可奈何的心情,甚至虚构的两位家长本乡直树和小田切武市因为个人背景和文化程度而体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上的差异,无不一一显明。对熟悉这段历史的日本国民而言,观看本片时自然有一种身临其境、昨日重现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一老一少两位演员。饰演本乡直树的森繁久弥是日本电影界的国宝级巨星,迄今依然健在(今年已95岁)。早在二战之前,他就是宝塚新剧团(东宝会社前身)的台柱,能演戏、会唱歌,还能自己创作歌曲。1939年起森繁在伪满洲国的“电信电话放送局”工作了6年,与大名鼎鼎的甘粕正彦过从甚密。战后他转型为电影演员,在东宝的18部“社长”系列和29部“驿前”系列喜剧中均担任主角,还曾出演《二百三高地》中伊藤博文、《关原》(1981年)中德川家康这样的重量级角色。森繁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以通俗表演艺术家身份获得文化勋章之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歌曲《知床旅情》就是由他本人填词作曲的。《联合舰队》中他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仅仅第一次出场时击掌高歌的风采就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小”那位演员则是这年刚满20岁的中井贵一,他在片中饰演小田切家的独生子正人中尉,并凭借这个处女作角色捧得第5届日本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新人奖。
作为一部拍摄于1980年代初期的海战电影,《联合舰队》在道具和特效制作上的水平虽然不及今日的大片,但比起1960年代末期的《太平洋之翼》、《啊,海军》等片已有了质的提高,在日本独立拍摄的战争片中也是屈指可数。为了真实表现大和号战列舰最后出击的场景,摄制组在东京的石川岛播磨重工船厂订造了一个1/20的大比例大和号模型(顺带提一句,2005年的电影《男人们的大和》所用的等比例大和号模型也是由该厂搭建的),全部由专业人员手工打造,当时耗资达9000万日元(相当于今天的1.53亿日元)。在2005年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为纪念终战60周年而制作的大和号1/10模型公开前,这是史上最大的大和号模型。
虽说是模型,在逼真性和制作精良程度上可丝毫不逊于实船。这个13米长的模型内部可容纳3人,安装一台小型渔船用的水冷式柴油机,可以以6节速度出海航行,因此片中大和号所有的出航和海战场景都是由模型在近海拍摄成(只有最后沉没的情景是用1/40比例的较小模型远景拍摄替代)。3座三联装460mm主炮内部有火药发烟装置,可以模拟实弹射击的效果。东宝美术和东宝特殊美术的道具师细致地制作了包括舰桥、烟囱、炮塔和桅杆在内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大和号刚完工时装备4座155mm主炮的外观(之前东宝涉及大和号的电影,使用的都是最终形态外观的模型)。从影片中的实际效果看,除模型的效果略显呆板外,基本没有穿帮情况出现。可惜的是,这个1/20模型在电影拍摄结束后赠送给了东武动物公园,在该园的科学馆门前陈列展览了30余年,却在2004年底的一次暴风雨中不幸损坏,已经无法修复。如今,人们只能凭借影片中的情景回味它的外观。
大和号是二战题材的日本海军电影中出镜率最高的舰艇,相比之下,日军机动部队后期的主力航母瑞鹤号在以往电影中“露脸”并不多。《联合舰队》是第一部以较大篇幅完整描述莱特湾海战和机动部队末日的影片,为配合剧情,摄制组也为瑞鹤号打造了一个1/40比例的模型,同样安装有小型柴油机、具备自航能力,内部可容纳1人,南太平洋海战和恩加诺角海战的场景均由这个模型来表现。至于航母的内部舱室构造,摄制组在神奈川县茅崎市柳岛海岸搭建了长达242.2米、与现实中的瑞鹤号等大的飞行甲板布景,还在这个“甲板”右侧安装了一个和实际舰岛等大的舰桥模型,内部各种布景一应俱全。机库的内部结构则是在摄影篷中搭建拍摄的。
相比于道具师在军舰模型上花费的精力,《联合舰队》中出场的飞机就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为表现后期日军航空队作战的情景,剧组借用了保存在国立科学博物馆的1架零战21型实机(1972年从拉包尔近海捞起修复)以及保存于滨松基地宣传馆的1架零战52甲型(1960年代从关岛运回)进行拍摄,但包括99舰爆在内的大部分飞机是用等比例木制模型充数的,难免令苛刻的今日观众产生失望感。另外东宝的一个老毛病是喜欢“借用”之前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中的镜头以节约成本,熟悉《啊,海军》、《太平洋之翼》等影片的观众不得不无奈地看着在空袭珍珠港、拉包尔航空战、山本五十六战死等场景中出现似曾相识的镜头……
从《联合舰队》公映至今27年,日本电影界始终对其有着较高的评价。一般认为,该片开创了日本战争电影中“凡人角度看战争”的先河,相比于之前着重描述王侯将帅或盲目忠君的“军神”之类的影片,更能激发当代国民对“为何而生,为何而死”问题的思考。但作为新生代日本战争电影的开山之作,《联合舰队》的缺点也是较为显著的。
日本电影的特长在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主人公形象,这一点在《联合舰队》中体现的也很突出。同样也是出于突出人物个性、强化影片艺术感染力的目的,编剧在情节的处理上并未严格按照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了修改和演义,严格说来这是有悖于严肃主旨的。这一点在影片后半段莱特湾一节体现的尤为突出,为突出宇垣缠和小泽的“英雄”形象,首先将历史上传达军令给第一游击部队的人物由神重德换成了宇垣,以暗示宇垣与栗田从一开始就有“勇士”与“懦夫”的分野。在海战过程中,为表现栗田的怯懦猥琐,又把宇垣塑造成反对撤退的“英雄”,这是背离历史事实的。片中最夸张的部分发生在恩加诺角海战的高潮,一边是小泽的诱饵舰队惨遭空袭、苦苦挣扎,另一边却把栗田舰队拍成悠哉悠哉、无所事事,造成一种“此战失利完全是因为栗田胆小愚昧”的脸谱化效果。在真实的战场上,身体有疾、两天两夜未尝睡眠的栗田健男已经在锡布延海空袭中遭受了相当损失,在气候不良、通讯不畅而又与对手发生混战的情况下,误判形势固然可叹,但并非不能理解。如果硬要把白脸往人物身上套,只能说是苛责之举了。
至于另一个问题,则不仅涉及到《联合舰队》一部影片,而且是整个“传统流”日本战争电影的通病。司马辽太郎在批评1970年代以前的日本历史小说时曾说,日本的小说是“私小说”,重视的是对个人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把握,但缺乏宏大的历史视野,容易陷入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怪圈。这样的评价同样适合日本战争电影。《联合舰队》虽然是1980年代第一部大制作的战争影片,但其精神主旨仍是传统的、纯东方的,与1960年代的一系列影片一脉相承。这些电影逐步脱离了单纯歌颂忠君、爱国的说教,但骨子里始终透露出一种东方式的优越感。整部《联合舰队》中,“敌人”似乎只是个模糊的概念,美国军人的形象并未在镜头前正面表现过。我们看到山本、小泽等日本“人杰”以上帝的口吻评述着世事,普通日本国民的坚韧、顽强,都在不住地传达着制作者对往昔荣光和古老精神的眷恋,犹如《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走不出封闭的自我循环。说到底,历史的价值既不该是单纯怀念过往,也不应是沉重不堪回首。“东方精神”和民族个性本不是封闭和保守的,相反,倘若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健康的心态看待历史和未来,往昔的宝贵品质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传承下来。
无论如何,在日本拍摄战争电影的历史上,《联合舰队》已经是一座后人难于超越的里程碑了。该片上映后当年取得了超过19亿日元(约合今天的32.3亿日元,即2.1亿人民币)的票房,比当年获得学院奖最佳影片的《泥之河》、最佳导演奖的《远雷》等任何一部影片都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联合舰队》可谓无冕之王。更重要的是,它的拍摄视角与艺术技巧深深影响了之后1/4个世纪的日本战争电影,一直到2005年佐藤纯弥拍摄《男人们的大和》时,我们还可以从影片的成百上千个细节中看出《联合舰队》的影子。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v/wj5OEnHGaOo/v.swf
编辑于2011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