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和济医院妇科:解读地球内部层次,倾听反驳声音(第二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1:15
【原创】 解读地球内部层次,倾听反驳声音(第二章)

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浩瀚的宇宙空间,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宇,依稀可见月亮里面“吴刚”正在砍伐梧桐树,还有翩翩起舞的“嫦娥”;还可以看到有一条淡淡的银色飘带,从地平线的一头向上伸展,横跨苍穹,那是银河;无数的繁星在那儿璀璨闪烁,牛郎星和织女星在银河的两岸相互眺望,期待着在天河鹊桥相会;还有哈雷慧星每隔76年就要光顾一次地球,要看看地球的变化等,这许许多多童话般的感人故事以及宇宙中的彗星即将撞击地球的可怕的传言,给人类增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恐惧感。
宇宙大得深远难测,地球与之相比就显得十分的渺小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还是应该把思想放回到地球上面来,多多地了解、关爱地球,使之更加完美无暇,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永远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之上。
    人类应赋予一种加倍保护地球的责任,这实质也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为我们是在她的庇护下生长,她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息息相关。怎样去关爱呵护地球呢,首先必须了解地球,不仅要了解地球的外貌,了解组成外貌体系的大气、山川、河流、海洋、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如何变化,更应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它运动规律。

    人类对地球内部层次的解释大同小异:地球内部的层次好比鸡蛋,最外边的那层是地壳,平均厚度约三四十公里,再往里面是地幔,最中心部分是地核。近年来,有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地幔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分为内地幔和外地幔,或者叫上地幔和下地幔。这可能是因为人类认为地幔的厚度约有2840公里,这样厚度的地幔它的内外形态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上地幔应当是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缓慢地流动。还有人认为整个地幔都可能是这种状态的。地球的最中心是地核,直径约2100多公里,有人认为,地核可能是液态的,也有人认为是气态的,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固态的。由于地核很大,所以有人也把地核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夕,临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普法尔茨的小城温迪施埃申巴赫,人们将在这里钻一个世界上最深的一个洞。钻这个深洞将耗资5亿马克,这也许是世界上耗资最多的一个洞。当时的钻探深度已是6000米,钻探的进度是每小时约2米,最终的目标是至少10公里,或许12公里。如果可能的话,甚至会钻到14公里。因为自10公里深度以后,温度将升至300度,压力超过2500巴,其压力比一个汽车轮胎内的压力大一千倍。界时将有4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守候在这个超级深洞的周围。该洞的直径是22厘米。打这么深度的超级深洞,目的就是研究一下地壳是如何形成的,板块运动如何引起地震,地热是否有在经济上利用的可能性等等。据说,将在1994年度才能达到10公里的深度。

到2004年,有关温迪施埃巴赫的那口深洞的消息再也没有听到过。在此之前,俄罗斯人曾在摩尔慢斯克附近的科拉半岛上钻出了一个最深的洞:12,066米的世界最深纪录,但是,他们在深处取出来的只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石头。

根据许多矿井和钻孔中的实测结果,地面下10千米以内,得到每深100米,地温约增3摄氏度的平均数。证明地球内部愈深愈热,估计在地壳与地幔边缘的岩石层增温的情况相类似,但更深层一点的地方可能温度升高得要慢些。因为岩石传热能力较差,犹如隔热层一样,阻挡着地球内部的热量不至于轻易地向外散失。

近年来人类依靠现代地震波等科技手段,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并得到了共识: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非常很大,愈往深处温度愈高,压力也愈大,物质也愈紧密。从地幔上部的岩桨喷出地面时温度常在1000℃ 以上,证明地幔内的温度是很高的,猜测那里的物质处于具有一定塑性的状态和金属的含量比岩石多,导热能力比较强,上下层之间温度相差较小。地核内的温度更是这样,估计地核内的温度最高大约5000℃ 。

组成地壳的物质是岩石,密度比地球内部的物质要小得多,物质的密度愈往深处也就愈大,压力愈强,在地壳下面约有900万百帕(9000个大气压);在地幔底部约有14亿百帕;到地球中心将达到36亿百帕上下。多数人认为地核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的金属液核,因此说,地球内部是一个高温、高压的世界。

    中新网武汉2001年12月31日一则消息:地球的形状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梨子,北半球正在缓慢变小,而南半球正在缓慢变胖。

    以后,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院士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关于地球“好动”的新观点在大学生听众中引起了兴趣。

    许院士说,“大家都乐意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地球是一个圆球,或者是接近圆形的,‘梨子’说可能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实际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还说,根据观测,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在变,“每十万年变慢两秒”,他认为这与海洋潮汐和陆地摩擦有关。最后说,“现在全球海面每年平均上升1到2厘米,许多沿海的城市都着急,认为是大气变暖使南极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海面有的升高,有的却在下降。因此有人认为南极冰盖不但没有减少还在上升呢!到底是升还是降,现在正在用卫星观测。”

而许多科研人员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形状时另有感受,认为地球既不象个‘梨子’,也不象一枚典型的鸡蛋,而像一个很圆的球。而多数人认为,最好还是把地球说成是一个椭圆型的“不规则的球体”更准确一些。

很多书籍中都把地球的形状与鸡蛋进行对比,这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效果,这样比较似乎有些相似,但是,如果把鸡蛋与地球进行微观的比较,区别显然不同了。鸡蛋的表面是一层十分坚硬圆滑的外壳,而地球的表面应当是厚度约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沙土、石砾、水等物质组成的绵软地表物质,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沙土还是石砾等物质都含有水分,像能吸水的海绵,所以在这里,我要给予地球表面的这层绵软物质起一个简单的称呼——“海绵层”。水体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也是最活跃的流动速度较快的物质,其他物质流动的速度要缓慢一些,有的甚至似乎是静止的,但是,整个海绵层的物质是在地球表面上不断地流动、循环往复的。在这流动着的“海绵层”中还储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石化能源,这也是区别到底那里是真正地壳的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具有流动功能的“海绵层”的下面才应当是真正的地壳。因为在“海绵层”的下面才可能象鸡蛋的外壳那样有着如此坚硬的岩层特征,那里才应当是地球最主要的保护层,是地球的骨骼,承担着支撑躯体形状这样十分艰巨的任务和保护内部的热量不至轻易散失。但是,它又是被最外边的“海绵层”包裹着的,二者之间又是紧密相连的,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那么真正的地壳又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凹凸不平、光怪陆离的样子?肯定不如蛋壳那样圆滑整洁,甚至永远也看不到它的真实面目。

许多科普书籍多是这样描述的:地壳的厚度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在海洋盆地下面,地壳的厚度最小,在这里,某些地方的莫霍不连续面距离海平面只有13到16公里。由于海洋本身有8到11公里的深度,因此,海洋深处的地壳可能只有5-6公里厚。另一方面,在大陆下面,莫霍不连续面距离海平面的平均深度约为32公里,(例如,在纽约市的下面,为35公里),而在山脉下面,莫霍不连续面则达64公里。这就是地壳的厚度,这也是许多世界级研究地球物理、地质学家们的共同观点。

现代人类认识的地壳是像蛋壳一样坚硬的模样,事实已经否定了这样的说法,在这里也无需做更多的争辩。但是,事实上真正地球的表层很难把它用‘壳’来形容,因为地球的表面就是“海绵层”。既然承认海洋中的水体不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不是地壳,那么大陆上的还有水分的沙土、石砾和水系是地壳吗?也不应当是。海洋中的海水与大陆上的沙土等物质特征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物质种类区别和密度方面有所不同,况且大陆上的这些物质也具有流动性,与海水一样不断地在地球的表面流动循环,因此这个“海绵层”不应当是地壳的组成部分,也应当给它起个更为简单、确切的名字,称之为“地绵”。

鸡蛋的蛋壳比做地壳,鸡蛋的蛋清比做地幔,鸡蛋的蛋黄比做地核,这样简单地划分地球的层次总觉得缺少了一项十分重要也是无法割裂的部分“地绵”的存在。划分地球内部的结构及层次,应当从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进行划分,因为地球内部的几个主要层次也应当和地球的椭圆型基本形状体是相同的,也应当由里向内来划分。因为从地球的核心到地表之间的距离及相对的温度、物质密度应当是等同的。只是“地绵”中的物质比较繁杂,所以相对的物质温度、密度可以区分地球内部的层次。因此,地球内部的层次划分应当是:地核为中心,为内椭圆,地幔为二层椭圆,地壳为三层椭圆,地绵中的海平面为四层椭圆,高出海平面的大陆都属于地绵中的物质。这样划分地球内部层次,能够明晰整个椭圆型的地球形体构造。这其中,只有地壳与地棉的界限区分有些模糊,但是,我们可以设定大洋中最深的海底,海底以下的某个深度部分地壳与地球核心的距离最近,也就是最薄的地壳处,以这里的某一深度的物质密度作为的基准,来区分地壳与地绵的“分水岭”也不无一定的道理。

我个人认为,人类在划分地球的层次时,决不应当忽略最外边的“海绵层”的存在,也不应当把这层硬说成是坚硬的地壳。例如:堪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它是坚硬地壳吗?说它是还有情可愿。那么,包裹地球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水难道也是地壳吗?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人们已经把它与地壳区分开来。那么海水与陆地上的冰川有区别吗?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为什么把南北极的冰川划分为地壳的组成部分呢?这显然是错误的概念。另外含有一定数量水分的土壤及沙石等物质与海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地球表层物质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地球的表面上具有流动性的物质,而把组成在陆地上具有流动性的物质说成是地壳,把组成海洋部分抛开,这样的理论能说得通吗?肯定是错误的论点。地球正因为有了这层内涵丰富的表层-“海绵层”,人类及万物才有了生息繁衍的适宜环境。或许,这一海绵层还担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呢?我们应当细致地分析、研究、探索以便发现更深层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揭开地球的诸多奥秘。

    把地球的内部层次依内向外划分为“地核”,直径约为2542公里、“地幔”厚度约为2840公里 ,“地壳” 与“地绵”的平均厚度为60公里,地壳的厚度应当减去深海沟的深度以下的某处物质密度的位置才是真正的地壳,最上面是地绵我感到这样划分更近合理些,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为,把地绵中循环流动的物质硬说成是坚硬的壳,总觉得很不贴切,特别不舒服。不过,这样的划分只代表我个人的一种想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