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佳园连锁酒店预订:亲切脉诊,有难度。但恐怕非学不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3:12
学脉诊,有难度。但恐怕非学不可,否则,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一场梦幻。

千万、亿万人,包括健康人、病人,脉象都是不同的。

不同,不只是寸口六脉的基本脉象,而是这六脉,即: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不同脉象,及其间的联系和转化。

喉痹的“木火刑金”证,主脉象是“左弦出于寸口”。弦脉主痛,为肝胆脉,,而且应该是浮、中、沉三取皆弦实。右寸主肺,应为滑实,而反映脾胃的右关脉,则应为濡或虚,脾虚才能生痰。刘渡舟的医案说,有别的医生以病人“口干咽痛,激动时言语不能发声”,而“以清热解毒治之,非但其证不除,反增咳痰”,此乃苦寒伤脾胃,进而生痰犯肺,所以桑杏汤合黛蛤散加减治“肝火刑金”,正是从“脉证合参”而“随证治之”的对症方剂。

其处方是:青黛(布包)10克,海蛤壳20克,鲜芦根30克,竹茹15克,枇杷叶14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沙参15克,浙贝母14克,藏青果10克,梨皮2个。

连服15剂。病愈以后,要用小剂补中益气汤或加减桂附地黄汤,杜绝痰火犯肺。其基础和要点,仍是“脉证合参”。

《濒湖脉学》这本书,列举了二十八种脉象,有点难学,更难实用。我的建议,初学乍练脉诊者,首先是辨识脉的虚、实、寒、热。

三手指轻触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叫“浮取”;三指略用力得其中,却不到底,叫做“中取”;三指按脉到几乎可触及骨的深度,叫做“沉取”。浮、中、沉三取,诊脉者是要常练苦练,经年累月,才能由入门到熟练,才能从指感到心悟,从心悟而入“脉证合参”之坦途,否则,是很难踏传统中医药之门槛的。

虚脉,浮、中取都软濡无力;沉取,则几乎没有脉跳的感觉。实脉则相反,三取都有力博指。虚实两脉的重点、定性,在沉取。

病人、或亚健康人、或正常人,六脉很可能有虚有实。各脉的虚、实,却是极重要的。下药是泄、是补、是清、是和,都要看脉的虚实。否则,“虚虚实实”,即对有实证者,下补药;对有虚脉者,却吃泻药或清热或去火或解毒,就成了误治。苦寒药到了病人肚子里,就成了毒药。庸医杀人,常常就是用反了药。这个“反”,不是什么“十八反”、“十九畏”,而是药与脉证相反。

寒、热之脉证,就比较复杂一些。男脉跳80次/分、女脉跳85次/分以上,主热;男脉跳65次/分、女脉跳70次/分以下,主寒,这是常例。脉跳次数,六脉相同,如此诊寒热,岂不很容易。何况钟表现成。然而,假热真寒、假寒真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那又怎么说、怎么办?区区在下还遇到过左热右寒、左寒右热,竞还有四分之一热、四分之三寒的古怪病例,那岂不是难上难么?

所以张仲景说过的“脉证合参”,实在是缺其一端亦不可也。

主表之脉,是浮取实而有力,沉取仍然可摸得近乎正常的脉搏,这是浮脉与虚脉最重要的区别,或曰:本质区别。

主里之脉正相反,浮取无,或极微,沉取则得。

还有两种脉象是比较重要,也是不能不学、不能不用的。那就是:滑脉和弦脉。

这两种脉,并不常见,恐怕要碰到机缘,要言传身教,要潜思默识,否则,很难理解,很难学会。

绝大部分的亚健康人(医院查不出任何不正常指标、查不出病,却又有自觉症状,甚以为苦者)都有痰,右寸脉反映肺的状态与趋势,故多右寸脉独滑。古医书说过“怪病治痰”,一般的高血压、气管炎、哮喘……都有痰,所以,我们对滑脉岂可不知、不会、不用?

书店、图书馆的中医书,讲到脉诊,大抵都是列出脉象之解释,有时则以形象化语言释之,什么“如水漂木”之类,读者有时就未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脉诊得要“求实”。浅见如此,敢以此就正于方家,拳拳之心耳。
学脉诊,有难度。但恐怕非学不可,否则,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一场梦幻。

千万、亿万人,包括健康人、病人,脉象都是不同的。

不同,不只是寸口六脉的基本脉象,而是这六脉,即: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的不同脉象,及其间的联系和转化。

喉痹的“木火刑金”证,主脉象是“左弦出于寸口”。弦脉主痛,为肝胆脉,,而且应该是浮、中、沉三取皆弦实。右寸主肺,应为滑实,而反映脾胃的右关脉,则应为濡或虚,脾虚才能生痰。刘渡舟的医案说,有别的医生以病人“口干咽痛,激动时言语不能发声”,而“以清热解毒治之,非但其证不除,反增咳痰”,此乃苦寒伤脾胃,进而生痰犯肺,所以桑杏汤合黛蛤散加减治“肝火刑金”,正是从“脉证合参”而“随证治之”的对症方剂。

其处方是:青黛(布包)10克,海蛤壳20克,鲜芦根30克,竹茹15克,枇杷叶14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沙参15克,浙贝母14克,藏青果10克,梨皮2个。

连服15剂。病愈以后,要用小剂补中益气汤或加减桂附地黄汤,杜绝痰火犯肺。其基础和要点,仍是“脉证合参”。

《濒湖脉学》这本书,列举了二十八种脉象,有点难学,更难实用。我的建议,初学乍练脉诊者,首先是辨识脉的虚、实、寒、热。

三手指轻触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叫“浮取”;三指略用力得其中,却不到底,叫做“中取”;三指按脉到几乎可触及骨的深度,叫做“沉取”。浮、中、沉三取,诊脉者是要常练苦练,经年累月,才能由入门到熟练,才能从指感到心悟,从心悟而入“脉证合参”之坦途,否则,是很难踏传统中医药之门槛的。

虚脉,浮、中取都软濡无力;沉取,则几乎没有脉跳的感觉。实脉则相反,三取都有力博指。虚实两脉的重点、定性,在沉取。

病人、或亚健康人、或正常人,六脉很可能有虚有实。各脉的虚、实,却是极重要的。下药是泄、是补、是清、是和,都要看脉的虚实。否则,“虚虚实实”,即对有实证者,下补药;对有虚脉者,却吃泻药或清热或去火或解毒,就成了误治。苦寒药到了病人肚子里,就成了毒药。庸医杀人,常常就是用反了药。这个“反”,不是什么“十八反”、“十九畏”,而是药与脉证相反。

寒、热之脉证,就比较复杂一些。男脉跳80次/分、女脉跳85次/分以上,主热;男脉跳65次/分、女脉跳70次/分以下,主寒,这是常例。脉跳次数,六脉相同,如此诊寒热,岂不很容易。何况钟表现成。然而,假热真寒、假寒真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那又怎么说、怎么办?区区在下还遇到过左热右寒、左寒右热,竞还有四分之一热、四分之三寒的古怪病例,那岂不是难上难么?

所以张仲景说过的“脉证合参”,实在是缺其一端亦不可也。

主表之脉,是浮取实而有力,沉取仍然可摸得近乎正常的脉搏,这是浮脉与虚脉最重要的区别,或曰:本质区别。

主里之脉正相反,浮取无,或极微,沉取则得。

还有两种脉象是比较重要,也是不能不学、不能不用的。那就是:滑脉和弦脉。

这两种脉,并不常见,恐怕要碰到机缘,要言传身教,要潜思默识,否则,很难理解,很难学会。

绝大部分的亚健康人(医院查不出任何不正常指标、查不出病,却又有自觉症状,甚以为苦者)都有痰,右寸脉反映肺的状态与趋势,故多右寸脉独滑。古医书说过“怪病治痰”,一般的高血压、气管炎、哮喘……都有痰,所以,我们对滑脉岂可不知、不会、不用?

书店、图书馆的中医书,讲到脉诊,大抵都是列出脉象之解释,有时则以形象化语言释之,什么“如水漂木”之类,读者有时就未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脉诊得要“求实”。浅见如此,敢以此就正于方家,拳拳之心耳。
http://yiqunho.blog.163.com/blog/static/76196927200841113918271/中医脉学和脉诊,紧密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脉学偏于理论,脉诊偏于实践。说难,两者都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靠什么?靠真传,靠用心,靠坚持,靠细水长流、不懈不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管什么人,只要真正肯学脉学和脉诊而时习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定能渐入佳境。学脉,有点像练太极拳,要盘架子,从着熟而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还剩下二十七万中医。为什么说“剩下”? 因为上世纪、即二十世纪同期,全国中医数量是八十万;单看数量,减少了五十三万人左右。对反对中医,要求禁杀、灭绝中医的余云岫(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何祚庥、方舟子(二十世纪后五十年)这几位大名人来说,中医数量如此大量减少,说明了他们废中医的理论,实在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英明预见,充分表现了历史客观规律,然而,对多少亿、多少亿生病的百姓,尤其是穷苦的山区老弱妇幼来说,百年中医,稀里哗啦减少了五十三万,却似乎不太妙。

我再引一个对比的数字: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口算四亿人;二十一世纪初,十三亿人。

按中医和全国人口比例,叫做:人均中医数字减少的程度来看上一看,就更加醒目。

在现存的二十七万中医中,有多少能够大体上明白中医脉学和脉诊,并且能够“脉证合参”,能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没有统计数字。这是中医界的内部事务。不过,在下在这里冒昧说一句大话罢,几十年来,在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课堂里,五十多人、上百人一个班来学中医理论,四五年后,到医院去实习、实践,是学不会、学不到中医脉学和脉诊的。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有千万、亿万个病人,就有千万、亿万种病脉,并不相同。正如人的体质、个性、品德、习惯、知识、生活……与其相关的地区、居住、空气、饮食、气候、环境、水土、污染、生活、遭遇……,也都是不同的,这就是:共性永远寓于个性之中的小道理。用中医药治病,或保健,或养生,其理论当然有小道理在,其实践,则一定是:个体化、个性化。

不管别人大声疾呼什么废弃中医或废医存药,现在正从事医诊、治病、救人的二十七万中医,且扪心自问,种种小道理和中医的脉学和脉诊的历史真实和实践困惑,是不是这样啊?

就这区区的二十七万中医,能不能有几千、几万、十几万,不管什么人笑骂侮辱,无视那挥舞着屠刀的残忍的杀手们,紧紧抓住中医脉学和脉诊,学而时习之,以挽救、继承、发展这千古绝学,拾遗补缺,事在人为,自顾自走上应该走的路啊?

我说“拾遗补缺”这么四个字,不止是阐明近百年来,中医脉学和脉诊逐步失传、渐次湮没的小趋势,不止是说明中医脉学和脉诊的教和学,在其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发生了多因多果的小缺陷,小失误,要拾遗,要补缺,而且还希望生活在世界各国的老、中、青三代,不是专业中医的中国人,也来一步一步地学上一学中医脉学和脉诊,以勤补拙,至少可以在保健养生这些方面,自我服务一番,也可以算是一种拾遗补缺嘛。

直白说罢,中医脉学和脉诊,既难又易。专业的中医师们,可以补课,可以百尺竿头;有心的西医同道们,可以小打小闹,当一回子业余票友,只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会一点中医脉学和脉诊,难道不也是一种拾遗补缺么?老百姓、青少年们,当然也可以学诊脉,可以练、可以兴。汉朝的张仲景,是以长沙太守的官员职位,业余坐堂施诊治病;清代吴鞠通,因父病死而不得救,悲愤而弃秀才举人当官前途,学医业医而成一代温病大家,咱们大伙儿又怎么不可能踩着他们的肩膀,来学上一学中医脉学和脉诊呢?

三大板块:中医、西医和普通百姓、青少年,都可以学中医脉学和脉诊。我如是观,如是说,不过是落实这么四个字:“众生平等”罢咧。

脉诊的具体化,一般落实在寸口脉,就是腕部动脉的搏动。诊脉者的中指对准腕部突出的桡骨,是为“关”;近掌部大鱼际边缘,用食指或无名指触摸,为“寸”,在小臂靠近桡骨的脉点,用无名指或食指触摸,为“尺”。左右腕部各有寸关尺,即为六部。诊单手脉,就是三部。

三部“诊脉”,古医书说的是:头面的动脉博动,为上部;寸口脉,则是中部;脚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是下部。

明清以来,中医习惯于取病人手腕部的寸口左右三部来进行“脉诊”,一般不再用头颈上部和足踝下部诊脉了。在历代医书上,这就叫做:“独取寸口”。但是遇到危急重症,寸口脉已经没有,或者弱不可辩,医者就可以、也应该触摸足背趺阳脉,如可以触摸到,说明病人还有胃气,可以施救。病人足部大肿胀,医生当然就摸不到足部三脉了,脚不肿而摸不着趺阳脉,病人胃气已无,就大抵没有救治的方法了。无胃气,哪能服药,又哪能吸收,并传输到五脏六腑、起死回生呢?

学脉学、脉诊,不单是看书、记忆、背诵什么二十八脉,什么“如水漂木”,而是做,用理论的语言说,就是实践。

咱们大体上知道了“寸口”六部脉的所在,知道了左右寸、关、尺的相对应的脏腑,好,这就可以起步做了。

我姑且假设此诊脉者是一位不懂中、西医的草民的一份子,不过有一份好学的意向,有一份学习了解中医药怎么保健、养生、长寿的拳拳之心,这就够了。朋友,请您先看看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个指头,用于诊脉,要用指尖肉厚的那一部份,触摸被诊脉者的寸口三部,会有不同的作用力和感觉,也会有不同的相应的反作用力,即是脉跳动的快慢次数强弱和一大堆不一样的脉搏动的外形和内涵。这些都是信息,而且是:系统信息加上复合信息,是传自被诊脉者的身心整体、五脏六腑、血肉筋骨,以至于他的性格情绪。

诊脉者三个指头不一样长短,所以,诊脉时候的作用力,就一定会大小不同。一般中指长,力较大,无名指历来谦让软弱,力就小。被诊脉者的脉跳反作用力度、形象、内涵信息……传达到诊脉者的三个指头,也就不同了。几千年来的名医宗师,对此都不予论述,为什么?因为能诊六部脉而知基本脉象的八纲归属,已经不易;再进一步,左右、寸关尺六部脉象的不同,脉象之间,即脏腑之际间的辩证、传化、生克关系能被触而知之,不说了如指掌罢,也是大抵上成竹在胸,就更是难上难了,所以苛求在下刚才说的什么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和差别,那就未免多余。

中医诊脉,因积年习惯、经验教训各不相同,各自都有一定之规,医者一般多用自己的右手,用食指摸左右寸,中指诊左右关,无名指寻左右尺。反正二尺脉大都偏弱,让自己的无名指去触摸,弱对弱,正合适。

近代名医彭子益晚年论述和使用的,是他特立独行的诊脉方法:食指触摸寸脉,浮取;中指诊关脉,中取;无名指取尺脉,沉取。那么,他用食指摸寸脉,有没有中取或沉取?他老人家没写出来,我也不知道。

在下的论调,却和彭子益不同:三指都有浮、中、沉三取的可能性、必要性。所谓“三部九候”,指的是:病人上、中、下三部的脉,也指的是:寸口的寸、关、尺。“九候”者,以浮、中、沉三取乘上寸关尺三部为九。九数为最大阳数,容量乃大,能接受被诊者的脉象信息群,才能够最大。

按照在下的高见,从事中医脉学和脉诊,医者也有上工、中工、下工的区别。“拾遗补缺”“事在人为”,何妨不从这里开始?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是一句千锤百炼的传世名句。所以我建议,有志于、有兴趣于中医脉学和脉诊的朋友们,就可以,也应该先练习左右手的中间三指的作用力,力求其尽量相同;中指略缩,无名指略伸,都向最活跃的食指和其作用力靠近再靠近,求三指触脉,平和均匀,力道相似,不瘟不火,得其中正。朋友,不要小看这十六个字,接着跟上来的“望、闻、问、切”这四诊,或“脉证合参”这两端,其上乘功夫,还是在这十六个字里寻源头也。“中正平和”、“中庸”是什么?就是系统平衡震荡态,就是几千年来的“道”之精华所在。

练这一招,是求中医脉学、脉诊的“上工”的起步。

练会了这一招,在任何方向,都可以诊脉,无名指触摸寸脉和食指感觉完全相同(上工之上)或大抵相似;而三指各有浮、中、沉三取的能耐和经验,后面的文章,就可以大写特写,买卖也就可以做大了。

打一个不大恰当的比喻:弹钢琴。老师教孩子学钢琴,也有三条道路、三种选择:上工、中工、下工。其“上工”的起始,恰巧也是把十个指头长短不一、强弱不一、灵动不一、疾速不一的自然态,通过细致入微、坚持不懈的定向练习,练成十个指头弹触琴键的力量完全相同。弹钢琴的触键,其实就是一个指头运动的作用力问题。钢琴音质、音色、和乐音的平和、均匀、强弱,还有什么渐强、渐弱,都是为了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感情。如果弹钢琴的大师们,无名指、小指本来软弱乏力和大指的强横、食指的灵动、中指的先声夺人,不经过基本求其平和均匀的又乏味、又艰难的练习,能弹出出神入化的美妙音乐么?

学中医诊脉,应该先把自己的中间三指练得平衡了、均匀了,再练习各个指头的浮、中、沉三取。就可能逐步达到自如、从容的地步。

于此同时,就要练习自己的脉诊“内观”功夫了。

在下冒昧地说一句:彭子益的特殊诊脉指法,只是系统多元多变的诊脉的一种,而不是坐庄、挂帅的不二法门,不足为训。张仲景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名言。

脉证、脉证,脉还是在证的前面。

“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这就要联系到道家学说经典古籍《道藏》里面说道的“内观”这个词。

详细解释“内观”这两个字,未免啰嗦,简单说罢,就是诊脉者伸出三个手指,在触摸被诊脉对象的寸口三部的过程中,要用心、用神,用脑、用思,以求在被诊脉者的体内,练习和运用“观察”的功夫,来默思揣摩他体内的五脏六腑疾病痛邪,经络气血的状况。

诊脉者必须用心诊脉。

当然,手头的功夫,还是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

三个指头,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的力度,应该渐渐练得比较平衡,均匀;然后,就要练三指整体的浮、中、沉三取,再后,分别练各个指头的浮、中、沉三取。

浮取。诊脉者以最轻的力度,最柔的接触,他的指尖皮肉,被诊脉者腕部寸口左右三部的皮肉,都没有变形,叫做极轻的接触,就是浮取。

其次,练沉取;以最重的力度,把诊脉的三指,推向被诊脉者的腕骨,深压到不能再压的深度,叫做极重的接解,就是沉取。

诊脉者的三指,寻找到浮取和沉取的中间状态的诊脉力度和深度,就是中取。

在下说这几句话,真是既容易,又辛苦,还不知道把浮、中、沉三取说清楚了没有。其实学习全部诊脉方法,继而练习、实用,同时,一定得苦苦下功夫,体会和练习“内观”本事。这个可能长达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渐进过程,本来都应该严师带徒,耳提面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才算是正道。师徒都得要有大耐心,有大悟性,才能渐入佳境,可惜得很,我国现在的中医药大学、学院,以几十人、百把人一个大班,去学传统中医脉学和脉诊,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叫做:空对空,一场空。

浅尝辄止,夸夸其谈,不求甚解,无所用心,是咱们大伙儿学、练中医脉学这和脉诊的大忌。朋友,对此可要慎之又慎,切切不要浮皮了草,以不知以为知,以空言寡行为本事呀。

诊脉的“内观”功夫,可深或浅,可高可下,可真可伪,可繁可简。其内容,广阔和范围,简直可以说是:无边无垠,无量无度,老一代中医泰斗们,经常强调要求他们的传人学生们传承绝学,一定要有悟性和韧性,当徒弟的,固然要选择老师,为师者亦须择徒,就是这个道理。传统中医药真传之得和失,尽在其中矣。

中医传统理论提示了疾病的诊治八纲:阳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字,很有点像八股文的“八股”模式设置,其实不是,而且确实是重要得了不得。

与疾病的诊治八纲相对应,有八脉:阴阳、浮沉、迟数、虚实。这八脉,是一般中医比较熟悉的二十八脉的根本,也是千千万万、复杂迷离的组合脉象和脉诊的基础。

阴阳是总纲,也是要害。对这一对不可须臾离的难兄难弟,说起来,话就长了。晚些时候,在下会借西方现代科学领域中的符号学,再作解释。此处略去。这一略,就把中医八纲和八脉传统理论中的阴阳,也予略去:还剩下:表里、寒热、虚实,变成了六纲、六脉。

单说脉:在这六脉中,浮、数、实为阳脉;沉、迟、虚为阴脉。这就叫做:符号。或者,叫做共性符号化。

诊脉者用三个指头触病脉或摸人脉,必须练会、用好浮、中、沉三取。这是一端。另外一端,大而化之,分两种:整体性脉象、个别性脉象。

首先,练整体性脉诊,左三部和右三部脉要分开体会。一般是左右相同或相似,例如,同一个人,有了迟脉或者数脉,六部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一定相同,不一样是不可能的。

浮沉两脉这一对,或浮或沉,至少四部相同或相似,要浮一同浮,要沉都是沉,这叫做全脉。如果左三部是沉脉,而右三部或至少二部,却是浮脉,一触即得,有没有呢?有的。不过,此时的右三部浮脉,却不是浮脉,两可能是阳脉的另一种,如洪脉。《脉经》载称曰:“极大在指下。”《濒湖脉学》曰:“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叶子雨称:“洪脉似浮而大,兼有力……”这种相当特殊、奇异的左脉沉、右脉洪而似浮,叫做阴阳分离,常主癌肿,且多生在肝胆。

反过来说,病人的左脉是洪实脉,很像浮脉,而右脉却实实在在是沉脉,道理相似,这还是阴阳分离。胃癌病人,大抵就是这种脉象。

诊脉者练习和实用脉诊,就从浮、中、沉三取开始来理解六脉。鄙人建议,在开始学练脉诊的前两三年内,主要或者完全学练这六脉,加上比较重要的弦、滑两种脉,合起来,还是八脉。务须分清这八脉,才能打好脉学、脉诊和中医四诊八纲的基础。当中医,挥手一搭脉,并没有浮、中、沉三取,就一口判定,这是什么脉、什么脉,都是偷懒唬人,胡说八道,是万万作不得准的。

浮沉这一对难兄难弟,是“脉位的浅深”,很有讲究,是错不得的。《脉诀》称:“浮脉法元,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脉经》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以“如水漂木”四个字形容浮脉,形容得好。

木是实的,诊脉手指,一触脉,就感觉到“有”而“实”,但一按就陷下去了,木在水上漂浮,一按就沉到水下,可感觉到水,却是柔软的感觉,但决不虚空。如果沉取而不感觉脉的跳动,空空如也,虽然一触即得脉跳,浮取则得,却不是浮脉,而是虚脉。

朋友,你周围总会有二三十岁、四五十岁的健康人吧?他们经过每年体格检查,个个都是检测指标正常,自我感觉良好,吃得下,睡得香,心情开朗、精力旺盛;你就首先去摸他或他们的寸口六部脉。浮、中、沉取他或他们的脉象罢。他们的脉象,可能大同小异:第一,不迟也不数,一分钟脉跳次数,男在七十次到七十六次;女在七十五次到八十次;而浮、中、沉三取其脉,脉形、脉力,都差不多;分别默取其六部,各相比较,也都差不多,不但有胃、神、根,而且相当充足(什么叫:胃、神、根,容后补叙),那就请您把这种健康脉(古人称之为:平人脉,也称为平脉)记在头脑里,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再去触摸有病的、亚健康人们的脉象。如果把这个方法取个好听的现代化名称,就可以叫做“比较脉诊”,比较,比较,就是它了。

如果健康得近乎完美的朋友,有点病或亚健康的等您练习诊脉的被摸脉者,都在您身旁,那么,您就不妨一先一后,来回摸脉,耐心比较比较,从而得出整体的左三部和右三部各自的脉象判断:浮沉、迟数、虚实,再加上滑脉和弦脉。合计八脉。先知整体,再求左右的寸、关、尺的健康脉象和病脉之间的区别。

第二个层次的比较脉诊,则是有病的、或亚健康朋友自己的左右寸、关、尺六部的体会和比较。一个人只要有病,或者,只要进入“欲病”的领域,即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他的脉象,除了迟脉和数脉保持相同搏动次数以外,就一定是左右的寸关尺六部不同、不齐、不一致、不同步。例如:病人的右寸为滑脉,右关就有可能是虚脉……如此等等。

患者胡博,58岁,发烧38.3度,延续两天,头痛项强,怕风,微有汗,脉每分钟跳动83次,左右寸关四部都是浮脉,偏缓,左右两尺,是沉濡脉,略有浮意。“脉证合参”,这是桂枝汤证,兼肾气不足,所以头痛偏后脑部。给桂枝汤一剂,另以重手按摩风池(双)、合谷(双);得汗后,头痛、项强、畏风等证候消失,体温降到37.3度。三天内,病人的低烧一直不退。脑后已经不痛,但是,他感觉头脑后部一片沉重,很不舒服,好像有一块很厚的湿布,盖住后脑。脉跳每分钟75次,左右的寸关脉,已经完全正常。他的左右两尺脉,沉取才能够摸到,非常虚细;他腰酸无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明显没有湿邪缠绵;舌边尖不红,无口苦、咽干、心烦欲呕、胸肋胀等证候。脉证合参,给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分早晚按正常量服用,四天后,后脑部发胀闷、膝酸软、腰酸痛等证候全部消失,低烧退尽,体温约36.7度,痊愈。

低烧不退的病因、病证甚多,包括慢性炎症、感冒后余邪未尽、湿病、湿温等,但太阳桂枝证治愈后,仍有低温的病,实为少见。《伤寒论》各论中,治桂枝汤证用药不当,或过,或不及,或误下,另有治则,但是没有因为肾虚而延续低烧不退的条例。如果对这位病人的低热症状,用什么抗生素、感冒退烧中西药,恐怕就会误治而导致变证,那就麻烦了。这个病例,相当特殊;因为治桂枝汤证后,有低热不退,而主要根据脉象,并参照证候,直接用补肾法退烧,是绝无仅有的例证。病人的脑后部胀痛不适,但完全不痛,分明不是太阳桂枝汤证候,其病属肾,脉则明显为肾气不足,故投丸药,缓缓鼓舞肾气,能取得彻底治愈的效果,也符合古人提示的“一泻一补”的治则。这就应该符合张仲景所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道理。

浮脉主表症,沉脉主里病,这是常规,浮沉脉之间,脉博的位置,是变数;众多变数之中,有一个中性的,不浮也不沉的脉位,就是中取。诊脉者的手指尖升降之间,得浮、中、沉三取,感觉都差不多,所得就是平脉。人有平脉,表示他的体内外都处于正常与健康状态,其实质,就是一种平衡震荡态。真正的、完整的健康人并不易得,所以得平脉也难。用六个字来形容,就叫做:“可遇而不可求”。人从幼儿时期起,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一般都不大可能是均衡地成长,而常有先后参差的分别,因而就表现出似病而又不是病的脏腑、经络、系统的失衡状态。成年以后,外有六淫,内有七情,外邪内伤,经常侵袭人体最弱、最差的脏腑、经络,从而成为病患。

无论健康人还是患者,其脉象总是相当准确地反映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的实际状况的,因此,传统中医脉学和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是万万不能弃置不学、不理、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