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认筹怎么处理:鲍罗丁四重奏:柴科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02:23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鲍罗丁四重奏:柴科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
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Peter Ilyitch 1840-1893)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1888-1889年他访问了德国、捷克、法国和英国。1891年他到美国作演出旅行。1893年6月,英国剑桥授予他名誉博士。在这期间,他除了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第四交响曲》外,还创作了《第五交响曲》、 《曼弗里德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暴风雨》、《意大利随想曲》、《一八一二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声乐浪漫曲等,几平涉猎所有体裁。1893年夏天写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他的绝笔之作,10月2I日他意外地感染了霍乱病,于10月25日不幸与世长辞.
柴科夫斯基共作有三首弦乐四重奏曲,都作于1870年代,也就是作曲家三十岁至四十岁间,《第一弦乐四重奏》作于1871年,时年31岁,羽翼刚刚丰满,采用乌克兰民歌所写的《如歌的行板》,后来成为老柴最着名的旋律,1877年初托尔斯泰来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晚会招待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托尔斯泰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柴科夫斯基曾在日记里说:“在我的一生中,我的作者自尊心也许还从不曾得到如此的满足和感动,因为托尔斯泰坐在我身旁,他听我的第一四重奏行板时落下了泪。”
这部四重奏很快就在西欧上演,特别是它的第二乐章行板更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曾风靡一时,几乎成为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曲目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1. Moderato e semplice
2. Andante cantabile 如歌的行板
3. Scherzo: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4. Finale: Allegro giusta
简介
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是和弦型的进行,柔和的切分节奏和持续低音贯穿整个主题,它比较含蓄、安适而又亲切。副部总的说并不与主部构成强烈对比,它的第一乐句也是用和弦型织体;也有绵延的主音持续音;但它的旋律线起伏较大,更富于歌唱性,也较热情。
第二乐章就是著名的《如歌的行板》。它的主题是一首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1869年,柴科夫斯基在卡明卡他妹妹家中度夏,每天他都听见一个泥瓦匠唱这支歌,便把它记录了下来。歌词如下;“瓦尼亚将身坐上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斟满半杯酒,就差人去请卡金卡(女人名)”。他从这支旋律中感受到丰富的内涵,用它作为“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题。演奏这一乐章时,四件弦乐器都加了弱音器,音色暗淡,情调凄婉。音乐形象是内在的,是心灵创痛的抒发。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就是《瓦尼亚坐在沙发上》,它虽然是抑郁的,但还比较恬淡、平静。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由前一主题引伸而来,它的后一半,音调中已合有祈求,含有疑问,
乐章的中间部分由大提琴拨奏的固定动机作背景,音调凄切,宛若滴滴泪珠。第二提琴和中提琴每小节都插进一个切分音,好似声声长叹,又好似心脏的搏动。主题是诉说性的,在高潮处已成为哀告式的了。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不完全再现,在它后面加了一个尾声。这里已不像原先那样恬淡、平静了,而表露出一些激动的、愤懑的感情。但结束是平和的,有如把憧憬寄于梦幻中。
第三乐章是谐謔曲,也采用复三部曲式。这一章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节奏方面,由于重音的不断变位,形成一种二拍子同三拍子快速交替的效果,加上力度的鲜明对比,赋予这章音乐以生气,以活力,以妙趣横生的幽默感。此外,它的节奏还带有舞蹈的性质。
末乐章是奏鸣曲式,它的篇幅最长大,音乐形象也多样而富于对比。主部像是一首欢乐的青春赞歌,它在后来提高了声区,加强了力度,丰富了织体,从而更具有昂扬的气概。副部是一支宽广的富有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主题,由中音提琴奏出,淳朴而富有感情。
全曲的结尾是热火朝天的,整个乐曲以强有力的和弦告终。
演奏:鲍罗丁四重奏四重奏团(Borodin String Quartet)
鲍罗丁四重奏一九四五年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组成,最初名为莫斯科爱乐四重奏,于五五年改为今名。四重奏成立时,大提琴手贝林斯基已是创团成员。阿班缅哥夫于七五年加入,阿赫朗尼安和奈登则于九六年加入。每位乐手本身都极具名气。阿赫朗尼安是数个国际比赛的奖项得主,曾在安奈斯乔、蒙特里尔和柴可夫斯基几个大赛胜出。
鲍罗丁四重奏在过去数十年来,已出唱片无数,乐曲包括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乐曲和《佛罗伦萨的回忆》、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海顿的《最后七言》、俄罗斯的音乐小品,全部都赢得高度赞誉,《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全集,佛罗伦萨的回忆》于一九九四年赢得「留声机大奖」。(本曲是1993年录音)
',1)">
资源:网络   制作:kklaodai